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帆战舰 >

第200章

风帆战舰-第200章

小说: 风帆战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顺治一听顿时跌坐在龙椅上,面色惨白。

    吴应麟一出南京,那可真是飞奔回重庆的。

    原本一个月的路程愣是让他在二十天就赶回去了,回到重庆,踏入吴府的时候。

    那些下人差点就认不出世子了,吴应麟整个人都快不成人样了。

    拒绝了下人要送他去休息的建议,吴应麟强令下人扶着他去见吴三桂。

    一见到吴应麟,吴三桂大吃一惊,怒喝道:“启华,是谁将你弄成这样的。老夫定要活剥了他!”

    吴应麟摇了摇头,**着用眼示意父王将其他闲人支走。

    吴三桂将吴应麟扶在一个椅子上坐下,让其他人都出去。

    吴三桂把门关上的时候,吴应麟将忙茶壶里的水直往嘴里灌。

    喝了一通水后,吴应麟干裂的嘴唇才感觉好受些。

    吴应麟喘了一口气说道,“父王,郑成功太过阴险。他派人将大哥救出来,除了威逼你外,还有就是让满清误会你已经投靠了满清了。孩儿在回来的路上这传言已经蔓延开来了。孩儿急着赶回来就是想提醒父王当心啊!”

    吴三桂怕了拍吴应麟的肩膀说道,“好孩儿,你的苦心为父知道了。为父自有安排,你且下去休息吧!”

    吴三桂朝门口喝到,“来人!

    几个侍卫忙走进来,“王爷!”

    吴三桂说道,“送世子下去安歇!”

    看着儿子给人搀扶下去,吴三桂面色一冷喊过一个人,说道:“立马派人去请夏国相、李本深、王屏藩、高得节、郭壮图、王辅臣、谭洪、吴之茂等人过府商议大事!”

    “是!”

    随着下人四下传信,很快这些人都来到了吴府。

    在书房商议了一个时辰后吴三桂就散会了,这些人各自回军营。

    晚上,吴三桂宴请了满清的几个主要将领。

    宴会,吴三桂好酒好菜的招呼多尼。

    大家正喝的高兴时,吴三桂却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百度搜索'二!!五!!零!书!!院';如您已在二!!五!!零!书!!院!;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第三十八章 反正归降

    大明永厉天子在位,永厉十年十月二十八日五更三点,永厉驾坐正殿,受百官朝贺。

    南方安定,永厉也不再需要终日彷徨度日,身子迅速肥胖起来。

    永厉一个人就将宽大的龙椅占得满满地。

    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站整齐。

    殿上太监王坤扯开喉咙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退朝!”

    只见班部丛中,兵部尚书瞿式耜出班奏曰:“皇上,昔日平西伯吴三桂上表请降!此事事关重大,臣不敢自专,恳请皇上定夺!”

    瞿式耜将吴三桂的奏章交给了太监王坤,由王坤交给了永厉。

    永厉打开奏章一看,只见奏章上写到:吾辈因国难去顺归清,然每念之,自少康至今三千余年矣,正统之朝虽有败,必有继起而兴者。本朝深仁厚泽,远过唐宋。先帝之变,遐荒共悯焉。吾寝不安席,食不甘味;今闻天子在粤西,遣人瞻仰,龙表酷似神祖,将相交和,神人共戴。罪臣不以鞑子王爵为荣,愿以一小兵为大明尽忠。愿皇上恩准吾归明,罪臣不胜受恩感激。”

    马吉翔也上前奏日:“皇上,今有秦王郑成功上奏推举吴三桂为澳洲总督。臣以为恩准吴三桂归降,不单能和平收复四川,同时也能打击鞑子的势力。愿皇上为免民不聊生,损伤军民,释罪宽恩,让其远赴海外为大明开疆辟土。”

    永厉沉思了一会儿就准奏了。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马吉翔为天使,前往重庆宣读圣旨。

    马吉翔领了圣敕,辞别永厉,不敢久停。打起旗帜,众官相送出西门。

    马吉翔一个心腹背着诏书,金盒子盛了御香,带了上百人,上了铺马,一行部从,离了肇庆,取路迳投重庆县来。

    且说马吉翔奉敕来重庆招安吴三桂,一干人马来到重庆。

    马吉翔带着人来到了重庆南城门下,早有探子接着,报上吴府。

    吴三桂一听使者来了,慌忙带着人出城迎接。

    重庆南城门外,吴三桂跟马吉翔相见罢,马吉翔先说道:“恭喜平西伯!朝廷特遣小史前来前来招安,敕赐御酒段匹。吴三桂接旨!”

    重庆南门城外,吴三桂大喜,跪地以手加额道:“实长伯再生之幸!”

    圣旨写到:朕自即位以来,用仁义以治天下,行礼乐以变海内,公赏罚以定干戈。求贤之心未尝少怠,爱民之心未尝少洽。博施济众,欲与天地均同;体道行仁,咸使黎民蒙庇。遐迩赤子,感知朕心。切念吴三桂等,素怀忠义,不施暴虐。归顺之心已久,报效之志凛然。虽犯罪恶,各有所由。察其情恳,深可悯怜。朕今特差马吉翔,赍捧诏书。将吴三桂等大小人员所犯罪恶尽行赦免。赦书到日,莫负朕心,早早归降,必当重用 该站采集不完全;请百度搜索'二!!五!!零!书!!院';如您已在二!!五!!零!书!!院!;请关闭浏览器广告拦截插件;即可显示全部章节内容!

 第三十九章 成都军区

    接了圣旨,整顿军士,吴三桂随即火速起身,只留吴应麟率领约一万人并家眷留在重庆。

    出城进发,吴三桂带领众多军马,大小约有一万多人,迳投南京来。

    出发前,吴三桂先令夏国相前来南京向郑成功报知。

    南京皇明宫,郑成功坐在坤清宫办公时,手里拿着一杯武夷大红袍茶,听着台下的探子汇报,“大将军,十一月十五日,吴三桂率领一万大军东进朝南京来,已派手下心腹夏国相先行来求通关将令了!”

    一旁的姚启圣忙说道:“恭喜大将军,如此一来大事可成!我郑家军北伐驱驰鞑虏指日可待。大将军可派战舰迎接吴三桂,也可顺边运兵马过去接管四川!”

    郑成功听到点点头,便差洪旭船舰迎接。

    永厉十一年,1658年二月十日,吴三桂率领大军离城十里时,郑成功带着将士出城十里迎接吴三桂。

    吴三桂看到郑成功亲自来迎接,心里很是欢喜。

    远远看到郑成功,吴三桂就下令全军下马,吴三桂走上前单膝跪地喝道,“罪臣竟劳烦王爷在此等候,实在是长伯之罪!”

    郑成功上前热情地扶起吴三桂,说道:“长伯深明大义,率部反正,真乃大明之福,何罪之有,何罪之有啊!来,外面风沙大,快随我等一同回城。知道长伯要来,我早已经叫人备下酒宴。今日乃大喜之日,吾等不醉不归。来,请!”

    吴三桂忙说道,“王爷先请!”

    郑成功拉着吴三桂的手说道,“何必分先后,一同前去,一同前去!”

    虽然说是一同走,但吴三桂还是落后郑成功半个身位,紧跟其后。

    那些普通将士自然会有人指引去军营歇息,吴三桂等高级将领浩浩荡荡地走进南京城。

    无乐不成宴,为了这场宴席,郑成功早早就将秦淮河上的名妓招来了。

    一进宴席,歌舞铃妓、琴瑟笙箫,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合殿金花紫翠,满庭锦绣绮罗。

    赤瑛盘内,高堆麟脯鸾肝。紫玉碟中,满钉驼蹄熊掌。桃花汤洁,缕寨北之黄羊。银丝脍鲜,剖江南之赤鲤。黄金盏满泛香醪,紫霞杯滟浮琼液。宝瓶中金菊对芙蓉,争妍竞秀。玉沼内芳兰和菡萏,荐馥呈芬。

    筵宴看似热闹非凡,一片和气。

    但吴三桂一派个个都是相互警惕,都是看着对方喝了酒,吃了菜才敢动手下筷。

    这场宴席至暮方散,吴三桂谢恩各各上马,回归本寨。

    吴三桂去南京面见郑成功时,周全斌却是率领两万老兵并十万新兵在重庆下船后,疾步朝着四川进发。

    永厉十年十二月初,寒风萧瑟,落叶枯黄。

    就在这样的环境中,一彪人马,喘着大气,扯着步子跑,挥汗如雨。

    “快快快!别磨蹭,别磨蹭。我们第十集团军绝对不能落后第八集团军,一定要抢先赶到成都,不然咋们的面往哪里搁。你们这帮小子,可不能弱了咱们军的威名,再给老子跑快点!”

    类似的吆喝,不断的在各个队伍中响起。每当一声喊过,立即就有无数声的呼喝回应。前进的速度,也随即更加的快速。

    不错,这队人马正是新设立的成都军区中王秀奇率领的第十集团军。

    王秀气也从周全斌哪里打听到,北伐的大事已经基本确定下来,到时成都军区也是一路主力大军。

    以最快的时间内掌控四川,平定四川,这是大将军郑成功给成都军区下达的任务。

    为了能实现目标,这次连海军也帮忙调集大量军舰运输士兵了。

    成都军区是北伐的一路大军,但具体是那只部队出征北伐,那只部队留下,军区总司令周全斌还没有确定。

    出征就意味着战功,就意味着升迁。

    那个将军会不想要战功,不想着自己的位字再高点?

    王秀奇知道,机会是要靠自己争取的。

    现在就是一个表现的时候,谁能尽快赶到成都,尽快控制住四川的核心地带。

    谁就在总司令面前留下一个好印象,到时出征的机会也就越大。

    故此,王秀奇一下船,立即就命令自己的士兵快速突进了。为了激励士兵,这次王秀奇自个都没有骑马,将马让给了伤兵。

    自己打头咬牙带队前进。

    那隆昌城本是一个内陆小城,位于西川与贵州之间。

    四川的归属权这几年变动太快,一会儿是大西军,一会儿是清军,一会儿又变成吴三桂军。

    城头大王旗变来变去,受苦地依旧是百姓,隆武城的百姓都麻木了。

    四个城门大开,往来的人流,虽然因为地处偏远,有些稀稀拉拉,可却也没有断绝。

    守门的兵丁,除了收缴城门税之外,更是没有半点的紧张之处。

    甚至就是听到远方传来奔马之声,也只是十分的好奇,准备看看是哪家的旗帜,也没有做出应战的准备。

    直到王秀气的兵马冲入了城门,这些兵丁才意会了过来。

    哦,新的势力兵马。郑家军!

    看到郑家军进城了,隆武的百姓只是紧闭着门窗,既没有对郑家军到来感到欣喜,也没有去反抗。

    王秀气兵不血刃的就夺取了隆武城,但是,他却根本没有在隆武城进行任何停留,除了留下一千步兵防守,并保证后续的军粮供给,余下的大部队,随即继续前进。

    半日后,就来到内江。这内江城远比隆武城要大上许多,人口也多上许多,王秀奇留下两千兵力,继续朝着资阳城跑去。

    三日间,王秀气连夺四城,成都近在眼前。

 第四十章 世子参军

    两日一夜后,王秀奇领着一万士卒翻山越岭,终于抵达成都城外。

    王秀奇这一路可谓异常艰辛,境内河川纵横,迂回奔腾,遍布危峡险滩,山川阻隔层层屏障,一路难似登天。

    “兄弟们,快到成都了,再多坚持会,进城后大家都可以歇一口气了,再加把劲!”王秀气喊道。

    看到雄伟的城墙,王秀奇露出笑容,大声喊道,“快开城门,我们是郑家军的!”

    城门紧闭,没有人回应。

    王秀气来到城下,大声呼喝道:“郑家军在此,快开城门!不然城破时,尔等必死无葬身之地!”

    “何人在城下大呼小叫?”一个懒散的声音从城头响起。

    王秀气眉头大皱,抬头看去,却只见一名体格健壮,孔武有力的将领出现在城门楼上。

    看到这黑黝黝的面膛将军,王秀奇怎么会不认识。

    王秀奇惊愕地喝问道。“怎么是你?”

    那将领温和地笑道,“哦,原来是王将军,怎么姗姗来迟,让何明好等!”

    城头的正是王秀奇的老对手第八集团的军长何明。

    王秀奇气的一把将头上的头盔一把扔在地上,喝到:“狗日的,别岔开话题。你丫的,怎么可能比老子更快到成都的。”

    何明踢了一下身旁的一个士兵喝到,“没看到城下的是我们的王大将军,还快去不开门。一点眼色都没有。王大将军,不好意思,下人不懂事,你别见怪啊!”

    看到城下快要爆炸的王秀奇,何明叹了一口气似是自言自语道,“王将军飞将军似的,三日夺四城,我等只好在后面捡便宜,一路收集一些驴子啊,滇马啊!然后抽调两三千精兵,走山路抢先拿下成都城!王将军,何某在此谢过了。兄弟们进城后,何明一定好好款待各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