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风帆战舰 >

第169章

风帆战舰-第169章

小说: 风帆战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周全斌一声令下,郑家前锋营三千火枪兵压阵,两千多步兵扛着云梯、撞木等攻城器械拼命地往前冲。

    看到郑家军攻城了,沈永忠放下思虑。

    就算要投降,也要想打败郑家军的前锋再说。

    什么都不抵挡就投降,只会让郑成功看轻,日后必然不会获重用。

    狠狠地打击一下郑家军,才能让郑成功高看,卖个好价钱。

    想到这,沈永忠打算趁郑家军刚来疲惫时,给他迎头一击。

    沈永忠命令总兵张国柱、游击将军赵继登率领手下三千兵马出城迎战。

    一个出南门、一个出西门,向郑家军阵地冲击。

    沈永忠自己则在城墙上督战。

    沈永忠一边令士兵大力敲鼓助威,一遍大声喊道:“弟兄们,冲上去,打死一个赏银五两,活捉一个赏银子十两。给老子冲啊!”

    奉令出击南门的张国柱知道郑家军的厉害,是一心不愿意,这倒霉差事咋就落到了自己头上呢?

    无奈沈永忠在城墙上看着呢,只好硬着头皮冲了上去。

    绿营兵吆喝着,端着枪,冲向郑家阵地。

    看到清军出城了,周全斌立马喝令冲锋的士兵退后,火枪兵上前。

    郑家军的枪声一响,沈永忠就知道自己错了,错的很厉害。

    这不是明军的部队,也不是大西军的部队,这是剽悍的郑家军。

    啪啪啪响声连绵,绿营兵是连郑家军的面都没有见着,就扑通的倒下了。

    张国柱看到自己的手下短时间内就倒下一大片,连军令都不顾了,急忙喝令手下撤。

    赏银是好,但也要有命拿啊!

    观战的沈永忠倒吸一口冷气,原想着出城攻击一下,好打击一下郑家军,行的话就全军拥上去,冲垮郑家军前锋营。不行的话,遇到反击撤回来就是了。

    没想到郑家军火枪竟然如此犀利,就这么一下子就搞没有几百人了。

    再搞几次,自己的守城部队就搞完了。

    沈永忠这下子真正聪明了,命令部队严守工事,不得出城攻击。

    看到手下都撤回城内了,沈永忠是越想越害怕,打了快二十年的仗,也没有吃过这么大的亏。

    太可怕了!

    要是郑家军的主力攻城的话,凭手头的兵力,根本守不住的。

    不行,必须让洪承畴快派兵赶来增援,晚了的话,就凭这一万多兵马根本坚守不住半个月!

 第六十八章 长沙战役(下)

    为了不让郑家军截杀信兵,沈永忠派了几波人去给洪承畴送信。

    送信的都是沈永忠亲信人,快马加鞭,不到两天就送到了洪承畴的手中。

    看到信的内容,洪承畴是不屑一顾的。

    吴三桂还没有赶到,老子哪来的兵马去增援。况且老子还想集聚士兵,守卫自己的安全呢,哪里会派兵增援你!

    兵没有一个,但为了安抚沈永忠,洪承畴回了一封信。

    大致意思是无兵可派,让沈永忠尽忠职守,报效大清,坚守长沙。

    这封信到最后也没有送到沈永忠的手中,长沙连一天都没有守住,就被郑家军的前锋营攻克了。

    周全斌这次攻打长沙,用牛车随军携带了最新研制的火炮。

    经过三年的研制,格物学院终于研制出了更好的钢铁。

    在郑成功的指导下,加入锰后,钢铁的强度提高了。

    新的钢铁制造的炮膛能承受威力更强的火药,而不炸膛。

    炮膛内壁还用手工旋转钢刀刻出了膛线,使用改良后的黑火药,火炮的威力更大,射程也更加远。

    这次攻打长沙,也是测试新式火炮威力的实战。

    十二门火炮被牛车拉到战场上,炮兵正卖力地摇动把守,调整炮口。

    沈永忠看到郑家军只有步兵扛着云梯等,觉得凭借自己站前准备的那么多守城利器,决定能守住长沙。

    沈永忠稍稍安下心,准备让郑家军在城下撞个头破血流。

    听到郑家军阵中传来口号声,沈永忠忙抬起头远望,一看顿时惊恐万分。

    郑家军阵前排放了十二门火炮。

    沈永忠早就听说郑家军火器的厉害,尤其是火炮更是让清军吃进了苦头。

    看着郑家军忙碌的炮兵,沈永忠心里一阵苦恼。

    如果老子有火炮,怎么会让你们这么嚣张。

    清军大部分火炮都在京师,南方的火炮集中上都给多尼收集,带去攻打大西军了。

    偌大的长沙城竟然只有六门火炮,而且都是隆庆制造的,老旧不堪大用。

    沈永忠心里想着要不要派兵出城摧毁这些火炮。

    但想到郑家军的火枪,沈永忠就打消这个念头。

    沈永忠狠狠地想到。就算用人命堆,老子也要坚守半个月!

    沈永忠拿着单筒望远镜看着郑家军的火炮,看到离城门还有两千米就停下,沈永忠心里很是迷惑。

    这种规模的火炮射程一般不足千里,郑家军的火炮不靠近些干什么,是那些炮兵胆小怕死,还是计算出错?

    沈永忠还思虑时,炮兵已经完成了操作。

    只见炮口火光耀目,浓烟滚滚升天。

    炮弹呼啸着冲过来,在城头猛然爆炸。

    爆炸的现场到处都是被炸碎活打烂的尸体,半截手臂、大腿甚至被打烂流着血和脑浆的脑袋随处可见。

    轰隆隆!轰隆隆!轰隆隆!

    爆炸声接连不断,连绵成一章死亡镇魂曲!

    爆炸的冲击,迸飞的弹片,无差别的收割着人命。

    人的性命在此时显得那么低廉。每一声巨响,都带走了十几二十条的性命。

    清兵由目瞪口呆变成了恐惧,侥幸没被炸死的清兵知道城头已经成了最危险的地方,不知道是谁先惊叫一声逃跑的,活着的清兵双手抱头逃离了城头。

    周全斌拿起望眼镜观察着,看到火炮将城头轰得是地震山摇,清兵丢下兵器就跑下城头。

    周全斌兴奋地大喊,“对,就是这样。给老子狠狠地打!”

    哪里人多,观察员就大声汇报着方位。

    火炮肆虐着城头的清兵,整个清军都乱成了一团了。

    看到步兵就快到达城墙下了,为了避免误伤,周全斌才意犹未尽地传令停止炮击。

    再怎么迟钝的清兵也知道情况不妙,长沙城是守不住了。

    北门守将张国柱看见不妙,马上打开城门,带着手下向郑家军投降了。

    城门大开,云梯没用了,郑家士兵立马将它们丢在一边,从城门向城内杀去。

    郑家军都攻入城了,清兵再也不敢抵挡了,投降的投降,夺路逃跑的逃跑。

    郑家军没有遇到像样的抵挡就拿下了长沙。

    沈永忠看着爆炸后的惨景,双眼发呆,嘴里不停地喊道:“完了,完了,一切都完了!”

    沈永忠整个都傻愣了,不逃跑也忘了投降,是心腹手下背着他趁乱逃出城的。

    拿下长沙,周全斌很是高兴,大声喊道,“即刻遣使向大将军报捷!”

    “是,将军!”

    看到手下已经控制住长沙城了,周全斌骑在高头大马上向城内走,马背上意气飞扬地喊道:“进城后,你们这一帮小兔崽子给老子听好了,谁敢犯三大纪律八项注意错误,给老子丢脸了,老子亲自送他上刑场!”

    警卫队忙回应道:“放心,长官。我们一定会盯紧那帮小王八蛋的。”

    周全斌点了点头,看着长沙城,心里很是得意。

    还是老子聪明,趁着回南京在军事学院进修的机会,向大将军毛遂自荐,才抢到了先锋官的机会。

    一想到第九集团军的军长郭廷听到自己先锋官的位置给人抢走时那愤怒的脸色,周全斌那个得意啊!

    凭借着这几次军功,自己的军衔应该也会升到中将级别吧!

    听说收复湖广后,郑成功打算重新划分军区。

    到时候,自己应该也能捞到一个军区司令的位置坐坐,再不济也应该是副司令。

    一向到自己日后能一军总司令,指挥千军万马,周全斌心里是一阵热乎。

 第六十九章 以正合,以奇胜!(一)

    为了不分散兵马,郑成功一开始是不准备攻取其他府县的,想的是铲除了洪承畴的兵马后,再攻城掠地。

    但在攻克岳阳后的第四天起,荆州、黄石、鄂州等地的知府先后献书表示了归附之意。

    看着这些书信,郑成功有些疑惑地对姚启圣说道,“熙止,以前我们拼死拼活地才能攻占一府之地。怎么现在这么多人争着要投靠我们,是不是有诈!”

    姚启圣轻摇纸扇,微微笑道:“大将军勿忧,他们并不是想使诈,而是不看好满清鞑子了,想尽早投诚卖个好价钱。”

    看到郑成功还是有些疑惑,姚启圣解释道:“大将军,非我族类,其心必疑!对于满清鞑子来说,那些汉官都是不可尽信的人,所以才会百般防备。清朝汉官也清楚,只是以前满清军威甚重,那些汉官为了家族也为了自身利益,才会投靠满清。但郑家军、大西军屡次大败清军,将女真族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谎言击破。他们看清了满清的虚实,心中不免有其他想法。更何况他们身为知府,更清楚南方清军兵马有多少。现在我大军出兵七万攻略湖广,只要以堂堂正正之师出击,不中诡计,清军势必难于抵挡。”

    姚启圣喝了一口茶,继续说道:“南方诸省不复满清所有,这些原大清知府到时必然需要作出选择。除了满清,他们能投靠的不外乎我们郑家军、李定国的大西军、李成栋扶持的永厉朝政。大西军新败,退守滇,前景堪忧。对他们来说,不是一个好的选择。永厉是延续大明旗号,这些知府原本就是明官,投靠满清,已经是贰臣,现在再来投靠永厉,反复无常,难于受重用外,名声不好听。但我们郑家军不同,虽然还是打着大明旗号,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大将军其志不小,更何况大将军攻克南京时有逾越之举。投靠大将军,日后大将军行非常之事,他们不单能消除名声上的污迹,在官职说不定还能更上一步。所以对他们来说,投靠大将军才是最好的选择。大将军不必疑心,可派人接洽,以安其心!”

    郑成功点了点头,派人去安抚这些知府,任令他们官复原职,保民安境。

    局势基本稳定后,郑成功留第七集团军的军长黄山掌管岳阳军务,自己则率军立即北上,会同周全斌准备攻打“长沙”。

    九月三十日晚接到了周全斌传来的捷信,郑成功大喜,传令士兵加快脚步,尽快赶到长沙。

    在长沙,郑成功厚赏了周全斌,并且将他的军功记录在案,准备等打下贵阳,一并嘉奖。

    大军在长沙休整了两天,听到周全斌叙说了攻占长沙当日的情况,郑成功不禁大感诧异地说道,

    “清军居然如此不堪?”

    轻摇着羽扇,姚启圣笑了笑说道,“看来清军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要更加糟糕,大将军当尽快出兵,不可让清军有喘息的机会!”

    郑成功点了点头,当即擂鼓聚将。留下第十九师驻守长沙,大军继续向贵阳进发。

    郑家军夺岳阳,占长沙,威声大震,路过县乡都望风归降。

    郑家军纪律严明,秋毫无犯,所至人争归之。

    之前大西军战败,许多退入山区的原大西军残兵败将和隐居乡间的官绅都闻风云集,出来投靠郑成功。

    郑成功一一安抚,挑选精兵另编一军。等击败清军后,再让他们去军校进修。

    郑家军一路没有抵挡地行军到湘潭,只见城门大开,知府刘文远带着乡绅名士早早就站在大道上等候着。

    一看到郑家军,刘文远纳头就拜。

    看到这种情况,郑成功很是熟悉,忙下马扶起刘文远,拉着他手一同走进城内,然后安抚几句,仍让他担任知府一职,就打发他走了。

    那些文绅都走后,郑成功叫来姚启圣问道,“洪承畴那个老贼究竟想干什么?湘潭工商十万,商贾云集,商业繁华,地理位置相当重要。这样一个必争之地,居然只留了几百老弱病残!“”

    “大将军可派人查询常德、株洲、衡阳等地,属下认为那些地方也跟湘潭一样,只留守了几百老弱病残的清兵!”姚启圣说道。

    “熙止的意思是……”郑成功有些不确定地说道。

    姚启圣点了点头说:“正如大将军所想的,反正那些城池兵马之前都被抽调走了,留守的兵马本就不多,既然守不住,洪承畴干脆直接放弃,将有限的兵马集中起来,与大将军决一胜负!”

    “就这样轻易放弃那么多重镇,难道他就不怕清伪帝问责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