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48章

春秋战国-第48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够申张法令,警告众人,寡人难道乐意多杀人吗?”

    晋文公命人将颠颉押到,晋文公骂道:“你烧僖负羁家是什么用意?”颠颉答道:“介子推割股啖君,还被烧死,何况僖负羁只贡献一盘饭了!臣想让他也归附介山的祠堂中!”晋文公怒上加怒,愤愤说道:“介子推逃避封禄,不愿做官,寡人有什么罪过?”便问赵衰:“颠颉主谋放火,违抗军令,擅自行动,该当何罪?”赵衰答道:“按军法应该斩首!”晋文公喝令动手。晋文公又问赵衰:“魏犨与颠颉同行,没能劝阻,该当何罪?”赵衰答道:“应该革职,令他立功赎罪。”晋文公便撤掉魏犨之军职。

    处罚完后,晋军将士们互相论道:“颠颉、魏犨二将,有十九年随主流亡大功,一朝违背法令,或被砍头,或被革职,何况别人了!国法没有私情,大家都应小心遵守!”自此以后,三军肃然,不敢半点违令。

    再说楚成王率楚国大军并陈、蔡、郑、许四国兵马征伐宋国,攻占了缗邑,直到宋都睢阳,四面筑起大营围困,想等睢阳粮绝后投降。正当楚军团团围住睢阳时,楚成王接到卫国紧急求援,未几天,又接到卫国求救报告:“如果救兵再不到,卫国就保不住了。”楚成王说:“卫国新近依附楚国,不能不救。”便留下令尹成得臣率大夫斗勃、斗越椒、斗宜申等继续围困睢阳,自己率领中军亲自去救援卫国。




蜥蜴断尾以求生存

楚成王走到半路,听到晋军已从卫国攻到曹国。楚成王正在商量怎样救曹,很快又有探子来报:“晋军已攻破曹国,活捉曹君。”楚成王大吃一惊道:“晋国用兵,怎么这样神速!”始觉害怕,便派人去宋国,命令楚国令尹成得臣撤军,同时告诫众人说:“晋君重耳在外十九年,备尝艰难险阻,上天成全他,让他领导晋国,使晋国大业兴盛,这些都不是楚国所能对敌的,因此对晋国要知难而退,适可而止。”楚成王安排完毕,便先率中军返回楚国。

    楚国令尹成得臣接到楚成王的命令和告诫,心里甚是不解,他对众官说:“宋国睢阳很快就要攻破了,为什么还撤退呢?”斗越椒也认为成得臣说得有理,成得臣便派他回报楚王:“请稍等几天,等攻破宋国后,再高唱凯歌而还。如果遇上晋国兵马,请让我们楚军与他们决一死战。不能取胜,甘愿军法处置。”楚成王听后,叫来斗子文问道:“寡人要召成得臣回来,但成得臣却请求作战,你看如何是好?”斗子文答道:“晋国救宋国,其实是为了争当霸主。如果晋国当了霸主,肯定对楚国不利。现在能与晋国抗衡的国家只有我们楚国,如果楚国避让晋国,那么晋国就一定能当上霸主啦。曹国、卫国都是依附楚国的,如果看见我们避让晋国,一定会害怕而归附晋国。大王您不妨让成得臣与晋国相对恃,以坚定曹国、卫国的信心,但大王必须告诫成得臣不要轻易与晋国交战,如果能讲和最好,这样仍然不失南北两分的局面。”楚成王听从斗子文意见,吩咐斗越椒,回去告诫成得臣不要轻易与晋军开战,能讲和就讲和。

    成得臣听了斗越椒带回的话,很是高兴,更加急迫进攻宋国睢阳,昼夜不停。

    且说宋成公当初得到司马子固的回报,说晋国要征伐曹国、卫国,以解救宋国之围,便率军全力固守。等到楚成王分兵一半去救卫国,成得臣的进攻却越来越急。宋成公不禁心中发慌,思前想后,觉得国破了什么都没有了,还不如像郑国前臣祭足所讲的蜥蜴断尾以求生存。宋成公便把宋国库藏的商彝等奇珍异宝,列出名册,派人秘密出城,献给晋文公,催促晋军赶快前来救助,只等楚兵一退,就照册交纳。




晋文公拍掌叫好

晋文公接到宋国紧急求援,对中军将先轸说:“宋国的情况已经很危险了!如果不去救援,就会丧失宋国;如果去救,就会与楚国发生战斗。先臣郄縠曾经为寡人策划说,与楚国交战一定要联合齐国、秦国才可以。现在齐、秦与楚国之间没有什么矛盾,他们都不会与我们合作,该怎么办呢?”先轸答道:“臣有一条计策,能让齐国和秦国自己主动来与楚国作战。”晋文公很高兴地问:“你有什么妙计?”先轸答道:“宋国送给我们的礼物,可以说够丰厚的了!接受贿赂去救援,我们还有什么道义?不如推辞不受,让宋国把送给我们的礼物分作两份,分别送给齐国和秦国,求这两个国家向楚国说情,解除包围宋国的楚兵。二国自认为能得到楚国的准许,一定会派使节去楚国。楚国如果不答应,齐、秦两国与楚国就有矛盾了。”晋文公说:“假若楚国答应了齐、秦两国的请求,宋国势必依附齐、秦,对我们又有什么好处呢?”先轸答道:“臣还有一计,能使楚国一定不会答应齐、秦两国的请求。”晋文公问:“你又有什么计策?”先轸说:“曹国和卫国,现在都是楚国附属,而宋国与楚国对敌。我们已经驱逐卫君,活捉曹君,这两个国家的土地都在我们的掌握之中,而且与宋国相连。如果把这两个国家的土地割出一部分给宋国,那么楚国就会更恨宋国,绝不罢休。齐、秦虽然求情,楚国也不会答应,如此就激恼了齐、秦。这样,齐、秦就会怜惜宋国而憎恨楚国,即使不想和晋国合作也不行了。”晋文公拍掌叫好,便把宋国送来的商彝等奇珍异宝名册分作两份,转献给齐、秦两国。

    此时齐国齐孝公已去逝,其子被齐国大夫卫开方杀死。当年齐宫“三贵”,竖刁被杀,易牙被逐不知所终,只有卫开方凭借奉迎谄媚和灵活多变存活到今。卫开方,与齐孝公弟姜潘相善,便拥立姜潘即位,是为齐昭公。齐昭公接下礼单,便派人去见楚国令尹成得臣,为宋国说情。秦穆公也派使节到楚军中,请成得臣解去围宋之兵。就在这过程中,晋文公派人将卫、曹两国的两座城邑送给宋国,赶走了原城邑守吏。

    齐、秦两国使节正在楚国成得臣的军中替宋国讲和,恰巧那些被逐走的卫、曹两国守吏也赶到这里诉苦:“晋国把我国的土地分割给宋国了。”成得臣听后怒气冲天,对齐、秦两国使节说:“晋国、宋国这样欺负曹国和卫国,还怎么讲和呢?我不敢接受二位的建议,请不要怪我!”齐、秦二国使节讨个没趣,当即告辞回国。




这秤杆两头不一样重呀

晋文公听说楚国成得臣没有答应齐、秦两国的请求,便派人在途中邀请二国使节到营中,盛宴款待。晋文公对齐使说:“让我们重温齐桓公在世时的友谊,愿齐、晋两国结盟,共同抵抗荆蛮。”晋文公又对秦使说:“寡人不敢忘记秦国的恩情,希望两国友好相处,共同对外。”晋文公又是齐婿,又是秦婿,与两国都是亲戚之国,宴会自然多了亲切氛围。宴席最后,晋文公对二位使节说:“楚国骄横无礼,来日我们与楚国交战,还希望两国出兵相助。”齐、秦二位使节领命而去。

    此时,怒气冲冲的楚国令尹成得臣在军中向众人发誓说:“不收复曹国、卫国,就是死了也不收兵!”有一名叫宛春的校尉献计说:“我有一计,可以不用一剑一矛,而归还曹国和卫国的土地。”成得臣问:“你有什么计策?”宛春答道:“晋国驱逐卫君、活捉曹君,都是因为宋国的原因。令尹您可以派人到晋军中,好言相商,让晋国允许曹、卫两国国君复位,归还他们的土地,我们这里也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双方停止战斗。”成得臣又问:“假如晋国不听又怎么样呢?”宛春说:“令尹您先把这件事告诉宋国,姑且暂缓进攻。宋国人想摆脱我楚国的包围,就像倒悬之人希望解救一样,肯定会努力劝说晋国。如果晋国不答应,不但曹、卫两国怨恨晋国,连宋国也会愤怒。联合三个怒火高涨的国家对付一个晋国,我们胜利的可能性就大大提高了。”成得臣很高兴,下令缓和对宋国的进攻,派宛春为使前去晋军大营。

    宛春见了晋文公,说道:“楚国有卫国和曹国,就像晋国有宋国一样。君主您如果能够恢复卫、曹两国,我军也愿意解除对宋国的包围,彼此和好,使生灵免遭涂炭。”话还没说完,只见狐偃在一旁咬牙切齿地骂道:“成得臣做事好没道理!你解了一个还没灭亡的宋国之围,却要我们恢复两个已经灭亡的国家,这秤杆两头不一样重呀!”先轸突然想到什么,急忙踩了一下狐偃的脚,对宛春说:“曹国和卫国的罪行还没有到灭亡的地步,我们国君也想恢复它们。请你先到后营休息,让我们君臣商量一下。”栾枝便带宛春去后营。




这个主意,是个圈套

狐偃问先轸:“你真要答应宛春的请求吗?”先轸答道:“宛春的主意,是个圈套。”狐偃不解地问:“这话怎么讲?”先轸答道:“宛春想自己居功,把过失推到晋国身上。如果我们不听从这个建议,就会失去三国:宋、卫、曹,使他们怨恨我们。如果听从这个建议,恢复三个国家的功劳都是楚国的。现在最好的办法,莫过于私下答应曹、卫两国复国,离间楚国的同党,再扣押宛春激怒成得臣。听探子说,成得臣性情刚烈急躁,这种性格的人,一旦发现自己派出的使者被扣,一定会带兵前来与我们交战,那样宋国的包围也就不救自解了。”晋文公听得清清楚楚,连忙称赞道:“你的计策太妙了!”于是把宛春扣押,把跟他来的车马随从,全都赶了回去,让他们传话给楚国令尹成得臣:“宛春没有礼貌,已被囚禁起来,等拿到成得臣后,一同诛杀。”宛春随从们抱头鼠窜,跑了回去。

    晋文公依先轸之计,又派人告诉曹共公:“我们晋国不会因为您的一点小过失而难为您。之所以没有释放您,是因为您依附楚国。您如果派人通知楚国与之断绝往来,表明您与晋国友好,我们晋国立即就送您回曹国。”曹共公急于获释,即使不相信,也给成得臣写信。晋文公又派人去襄牛见卫成公,也答应让他复国。卫成公很高兴,也给成得臣写信,内容和曹共公的信差不多。

    却说楚国令尹成得臣听到宛春被拘留的消息,咆哮大怒道:“老贼重耳,当初在楚国,将你一剑砍了算了!”过了几天,曹、卫两国国君信简来到。成得臣打开一看,全是和楚国断交依附晋国之类的话,气得他怒火万丈,大声叫道:“这两封信,又是重耳老贼逼他们写的!重耳老贼,今天不是你死就是我活,一定要一决胜负!”说罢,立即吩咐解除对宋国睢阳的包围,去找晋军交战。斗越椒劝道:“大王曾经再三叮咛不要轻易与晋军开战。如果令尹执意要打,也应该向大王报告后再说,何况齐、秦两个国家,曾经为宋国求情,他们怨恨您不给情面,一定会派兵援助晋军。我们虽然有陈、蔡、郑、许四国帮助,恐怕仍然敌不过晋与齐、秦三国。必须派人去请大王增派兵将,方能作战。”成得臣说:“就麻烦您走一趟吧,越快越好。”斗越椒遵照成得臣命令,去见楚成王。




没听说用言辞就能解决问题的

楚成王不高兴地问:“寡人告诫你们不要与晋军交战,成得臣一定要打,能保证胜利吗?”斗越椒答道:“成得臣有言在先:‘如果不胜,甘受军法处置’。”楚成王将信将疑,只派一千人增援。此时的楚成王担心成得臣兵败,从而不肯多派兵。成得臣的儿子成大心,见父亲面临危机,便聚集亲朋家仆共六百人,请求出战,楚成王同意了。

    斗越椒、成大心领兵来到宋国,成得臣看见援兵很少,心中更加愤怒,说道:“即使不增兵,难道我就不能打败晋国吗?”当天便会同陈、蔡、郑、许四国兵马,拔寨而起。这一去,正中了晋国中军将先轸的计谋。

    当晋、楚这两个南北最强国即将正面开战时,四方诸侯为之惊动,齐、秦两国派兵援助晋国。除参战九国外,最关心战局胜负的是鲁僖公。窗外阴雨连绵,鲁僖公在殿内不停徘徊,他想起了鲁国往事——

    鲁、齐相邻,鲁弱齐强,而齐动不动就兵临鲁境。这不,齐昭公稍有不满,就出兵讨伐鲁国,鲁国大夫臧文仲想写一篇文章,请求齐国退兵,但找不到适当的措辞,便请教鲁国大夫柳下惠。柳下惠说:“我听说,大国要做好小国的表率,小国要侍奉好大国,这样才能防备祸乱,没听说用言辞就能解决问题的。倘若小国自高自大,激怒大国,使它把祸乱加到自己身上,那么大难当头,言辞又有什么用处?”臧文仲说:“话虽这样说,但国家已经危急了,各种贵重的物品,只要可以送的,没有舍不得割爱的。希望凭着你的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