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35章

春秋战国-第35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愿代君而死!”说着就要捧酒喝下,晋献公连忙抢过酒倒在地上,心中极怒,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骊姬见此情景,哭倒在地,咬牙切齿地说:“世子的心真是太狠了,连他父君都敢谋害,就别说其他人了!以前他在园林中调戏妾,妾劝说夫君饶他不死。而今夫君几乎因他而死,是妾害了夫君啊!”

    晋献公沉默半晌后,当即派人去杀死世子晋申生的师傅杜原款,以惩罚他辅教无方。晋献公本想一同杀死晋申生,但转念一想,晋申生毕竟是自己的亲生骨肉呀,于是放弃了。

    太傅杜原款临死前,对世子晋申生说:“祭品曾在宫中存放多日,肯定是在这期间被人做了手脚下了毒。世子可速上书为自己申辩,大臣中也自会有明白事理的人为你说话,你可不能被冤枉。”晋申生摇头说:“父君宠幸骊姬,若骊姬一日不在,便会寝食难安。我上书申辩,父君不信,只会增加我的罪名,即使侥幸相信于我,他又怎肯降罪于他所宠爱的骊姬呢?这样一来只会使父君为难伤心,不如我死!”杜原款掉下眼泪道:“我生性拘谨守本分,没有才干智谋,并且思维迟钝,不能负教导之责,以致被处死。我杜原款并不怕死,遗憾的是不能给世子您申辩;遗憾的是没能洞察国君的心思,听从大夫狐突的建议,让你及早抛弃世子地位而跑到别国躲避,从而使你陷于危难,遭到骊姬的暗害。君子至死不改变对国君的忠爱,孝子至死也让父君高兴。抛弃生命却达到自己的志向,是仁德的表现。你好自为之吧,留下好名声吧。如果能够让百姓思念,不是也值得吗?”晋申生答应了。杜原款流着眼泪自缢身亡。




现在嫡、庶反逆,晋国将乱也

晋献公派来监斩杜原款的人知道世子晋申生被暗算,便对晋申生说:“既然不是世子您犯的罪过,您为什么不离开晋国呢?”晋申生又摇头说:“父君受人蒙骗,我若出走别国,人们将会怎样看待我?若出走别国后将真相说出,是公开宣扬父君的错误,我和父君都会因此被诸侯们笑话。我在内受父母困扰,在外受诸侯嘲笑,等于自陷双重困境。我弃君而逃,保全性命,是畏罪怕死。仁人不宣扬君主之过,智人不自陷双重困境,勇人决不会贪生怕死。我申生岂能做一个不仁、不智、不勇之人?死亡既然不可逃避,我就留在这里等待命运的发落吧。”

    骊姬见晋献公不想杀死世子晋申生,便豁出去,亲自跑到曲沃去对晋申生哭闹道:“你对父君都忍心谋害,还算是人吗?这样的人怎能活长久吗?”骊姬走后,伤心异常的晋申生想起了师傅杜原款的话,便道了一句:“夫子,我随你去了。”就在曲沃的祖庙里上吊自杀了。临死前,晋申生派人去告诉大夫狐突:“我有错,不听你的劝告,以至落到冤死的地步。我并不吝惜自己的生命,但我们国君年纪大了,你不出来辅佐他,我们国家怎么办?你如果肯出来帮助国君谋划,我申生就对你感激不尽了,就是死了也没有什么可后悔的!”

    处死了近十年的心头隐患,骊姬有点飘飘然。戏子施说:“公子重耳、夷吾是申生同党,申生虽死,两位公子仍在,我们不可大意呀。”骊姬内心又紧绷起来。半夜,骊姬又对晋献公哭诉道:“公子重耳、夷吾与申生是同谋,申生一死,两位公子一定会归罪于妾。现在他们终日操练兵马,想要攻破都城绛城,杀死为妾,夫君可不能不管呀!”晋献公不大相信,但第二天早晨就接到大夫东关五报告说:“重耳、夷吾两位公子前来朝拜,本已入城,但一听说申生已死,就立即掉头回去了。”这东关五本是骊姬暗中指使,虚报情况。晋献公疑心顿起,说道:“不辞而去,他们一定是申生的同谋呀!”此时,被骊姬扰乱了思维的晋献公想起了晋国历史——

    当年先君晋穆候生下世子,取名为晋仇;生下少子,取名为晋成师。晋人师服说:“怪异呀,君上给公子取名,世子曰仇,仇乃仇恨也。少子曰成师,成师是大号,乃成功之意也。名,寓示命运。现在嫡、庶反逆,晋国将乱也!”后来,师服的预言果然应验。晋国乱了几十年,被封于曲沃的小宗晋成师的后代灭了盘踞都城翼城的晋国大宗晋仇的后代,堂而皇之成为了晋国的新主人,这就是“曲沃代翼”。晋献公为君后,将都城迁到了绛城。

    晋献公一想起这段历史,便觉亲儿子、亲兄弟有时也不可信,宁可用外人也不能用内亲。当即便派寺人披率兵赶赴蒲城捉拿公子晋重耳,派大夫贾华率兵赴屈城捉拿公子晋夷吾。




重耳身边“五贤”都已来齐

接到晋申生临终遗言的大夫狐突虽然没有复出,但内心触动很大,他开始觉得自己应该行动起来,不再让自己欣赏、信任的人坐以待毙。狐突将其次子狐偃叫到跟前,对他说:“公子重耳天生奇相,为人又贤能精明,将来准会成就一番大事。现在你必须立刻动身赶往蒲城,帮助他出奔别国,然后和你哥哥狐毛共同辅佐他。”狐偃遵从父命,连夜赶到蒲城投奔晋重耳。

    公子晋重耳得知晋献公派人来捉拿他,心中大惊,赶忙和前来的狐偃商议出走之事。正在这时,寺人披率兵赶到。蒲城人想闭门拒敌,晋重耳连忙阻止说:“不可违抗国君的命令。”寺人披进入蒲城,将晋重耳的住宅包围。晋重耳与狐偃逃到家中后园,寺人披持剑紧追,狐偃先翻墙逃出,晋重耳正在翻墙时,被后面赶来的寺人披拉住衣襟,晋重耳一剑斩断,趁机逃脱,二人逃奔狄国。寺人披只得带着斩下的那幅衣襟回去报告晋献公。

    却说狄国首领参卢克梦见一条苍龙飞到城中,第二天见晋国公子晋重耳来到,便以为其是贵人,连忙热情迎候。

    公子晋重耳刚到城中,就见城下来了一群人,急呼开城。晋重耳认得那是狐射姑、赵衰、魏犨、先轸等人,急忙请狄国人开城迎接。此时加上狐偃,晋重耳身边“五贤”都已来齐。晋国来的这群人,还有胥臣、颠颉、介子推、头须、壶叔等等。晋重耳自幼谦恭礼让,向来待狐偃如父,待赵衰如师,待孤射姑如兄,晋国朝野内外的贤能才智之士无不愿与他结交,因而虽在落难逃亡之际,还是有许多名士豪杰甘愿追随他而来。

    公子晋重耳一一拜谢后,问道:“诸位在晋国各有要事,为何来到这里?”狐射姑、赵衰等人不约而同地说:“骊姬乱政,逼死世子,晋国早晚必遭大乱。公子您宽厚仁义,礼贤下士,我等愿追随公子。”晋重耳闻听众人之言,失声痛哭道:“诸位在我危难之际,前来助我,我重耳今生今世都不会忘记诸位的恩德。只是我前途飘渺,跟随我,定会受尽苦楚,我心中过意不去,各位还是回去享受平安生活吧。”魏犨心直口快,说道:“我等前来,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哪还在乎挫折和艰苦呢?”众人都随声附和。

    公子晋重耳见各位言辞恳切,便与众人一起前往馆舍住下。此后,同吃同住,形影不离。




骊姬见晋献公气色很坏

且说晋国大夫贾华领兵前往屈城擒拿公子晋夷吾,晋夷吾得到消息后,便下令军士守城。贾华也痛恨骊姬乱政,同情晋夷吾,便故意让军士懈慢,有意放掉晋夷吾。贾华秘密派人通知晋夷吾:“公子应当快速逃离,否则时间一长就再也无法脱身了。”惊恐的晋夷吾与同守屈城的郄芮、吕省、虢射等人商议:“狄国是重耳与我的母国。重耳逃亡狄国,我们也逃到那里如何?”郄芮反对说:“君上怀疑两位公子同谋,所以才兴兵攻打。如果再逃向一国,那妖妇骊姬就更有说辞了。我们不如逃到梁国,梁国与秦国相邻,秦国势大强大,又与我国有婚姻之好,等君上百年之后,我们正好可借他们的力量回归晋国、统治晋国。”晋夷吾应允,便与郄芮等人逃向梁国(在今陕西省韩原附近)。贾华假装追赶不及,撤军返回绛城。

    晋献公见大夫贾华、寺人披空手而归,不由大怒,责骂道:“两个公子你们一个也没捉拿回来,你们是如何用兵的?”当即下令将二人处死。大夫邳郑一旁奏道:“君上以前派人修筑蒲、屈两城,从而使两位公子可以聚兵准备,这次未能将他们拿回,也不能全怪罪贾华、寺人披。”以前称病在府、但被晋献公一再相请、从而重新上朝的大夫里克,此时向晋献公奏道:“父子亲情,断无斩尽杀绝之理。贾华、寺人披无功,一定有这层因素。二位公子素有仁德,既然已逃亡国外,就由他们去吧!”晋献公想想也是,便宽恕贾华、寺人披。

    公子晋重耳的母亲本就是狄人,这里是狐偃的故乡,加上狄国首领参卢克认定晋重耳是个非凡人物,因此晋重耳等人在狄国安居。公子晋夷吾逃到梁国,娶了梁女为妻,生下一子,取名为晋圉。

    且说晋献公赶走公子晋重耳、晋夷吾后,不久立晋奚齐为世子。群臣见此情景,除荀息、梁五、东关五外,无不心闷。狐突等老臣一直称病告退,闭门不出。

    晋献公执政的第二十六个年头,他一病不起。骊姬见晋献公气色很坏,料他活不久了。想起自己到底是个女人,儿子晋奚齐又小,将来公子晋重耳、晋夷吾他们依靠外力回国争权,那就糟了。她满眼流泪,问晋献公怎么办。虚弱的晋献公说:“你不要担心,大夫荀息是个忠臣,寡人把奚齐托付给他。”晋献公将荀息召到床前,上气不接下气地问:“把这个弱小的奚齐付托给您,怎么样?”荀息跪下叩头道:“臣定当尽心竭力,以死相报。”晋献公不由落泪。




一个蛊惑先君的妖妇的儿子

数日后,晋献公病逝,骊姬怀抱晋奚齐,将他交给大夫荀息,这时晋奚齐年仅十一岁。荀息遵奉晋献公遗命,辅助世子晋奚齐登基。骊姬按照晋献公原先安排,让晋奚齐封荀息为上卿,执掌全国政务,加封梁五、东关五为司马,命他们认真巡逻,以防不测。

    此时正值秋季,落叶缤纷,寒霜突降。晋国大夫里克私下对大夫邳郑说道:“先世子申生与我们深情厚谊,而我们却不能为他报仇,空为大男儿呀。”邳郑说:“先君在时,我们不能下手。现在奚齐继位为君了,我们可以考虑此事了。”里克说:“这事全由荀息一人掌握,我们可以去探探他的口风。”于是两人乘车来到上卿荀息府上。

    上卿荀息将大夫里克、邳郑二人请入,里克说道:“先君去逝,公子重耳、夷吾都逃亡在外,上卿您身为国家重臣,不将两位公子迎回继位,却拥立一个蛊惑先君的妖妇的儿子,这如何能叫人心服呢?”荀息此时已明白二人来意,他既不揭露、又不痛斥,只是斩钉截铁地答道:“我受先君嘱托,辅佐奚齐,定当尽心竭力,来报答先君的知遇之恩!”二人见荀息心如铁石,便告辞回去。

    坐在车上,大夫里克对大夫邳郑说道:“上卿荀息固执己见,这可如何是好?”邳郑道:“他做他的,我们做我们的,各行其道吧。”里克说:“如果刺死奚齐,让逃亡在外的公子重耳或者夷吾回国即位,对我们来说就太好了。他们痛恨骊姬,肯定会为申生鸣冤雪恨。”两人私下商议已定,便派心腹武士改扮成宫中卫兵,混杂在晋献公灵堂的人群中。

    当新君晋奚齐不加戒备时,大夫里克、邳郑派出的武士一剑将他刺死。此时,戏子施正在一旁侍奉,见有人行刺,忙拔剑来救,随即也被刺客杀死。上卿荀息在外闻听此讯,心头大惊,急忙跑进灵堂,抱住晋奚齐的尸体,放声痛哭:“我接受先君遗命,却不能保护新君,我将来有何脸面见先君于地下?”说着便想对着殿中大柱撞去,以死殉主。这时,急匆匆赶进来的骊姬连忙阻止道:“先君灵柩尚未入土安葬,上卿这就不管了吗?再说奚齐虽死,公子卓子还在呀!”荀息想想也是,便打起精神,召集百官商议,共扶晋卓子继承君位,这年晋卓子才九岁。

    司马梁五奸诈,明白新君晋奚齐被杀,肯定是大夫里克、邳郑等人指使,便找上卿荀息说:“新君奚齐被杀,实是里克、邳郑在为先世子申生报仇,他们不会就此罢休。为了保卫晋室,我请求率兵讨伐他们。”荀息虽与梁五、东关五都是扶持晋奚齐、晋卓子,但内心里却瞧不起二人的品行,倒是与里克、邳郑等人投缘。荀息对梁五说:“里克、邳郑都是晋国老臣,根深蒂固,党羽众多,万一讨伐失利,我们在晋国将无立足之地。我看不如暂时将此事按下不提,等过了这段时间,再处置他们。”




幸亏来请教您,险些上了人家的当

司马梁五离开上卿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