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22章

春秋战国-第22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逼牖腹煤芮宄阄使苤俅巳怂我猓窳瞎苤僖膊唤狻

    思索中的管仲来到女闾见梨花。梨花见上卿管仲全无平日从容之态,眉宇间忧愁之气显露无遗,便开口相问:“上卿您有忧色,敢问遇到难事了吗?”管仲答道:“这不是你们妇道人家所问的!”梨花脸上带着迷人的微笑,轻声细语地对管仲说:“有句话,小女子不知当讲不当讲?”看管仲以鼓励的目光看着她,梨花便说道:“小女子听说,不要以为别人年纪老而轻视他,不要因为别人出身低贱而瞧不起他,不要以为别人年纪轻就以为别人没能耐,也不要以为别人弱小而不把别人放在眼里。”此言一出,管仲大感意外,立即对她刮目相看,说道:“有一个放牛之人,说了句‘浩浩乎白水’,国君问我为何意,我竟不知,所以忧愁啊。”梨花笑答:“这是诗经里的一句诗:‘浩浩白水,鯈鯈之鱼,君来召我,我将安居,国家未定,从我焉如。’这放牛的人是把自己比做一条悠游之鱼,希望国君能把他钓上岸,用他之才治天下呢。”管仲顿时喜笑颜开,随即派人去找来宁戚,与其交谈,知其果是治国之能人。

    第二日,上卿管仲面见齐桓公,把宁戚之意告之。管仲奏道:“建成楼阁,决不能单凭一根木材,汇成大海也不能仅靠几条涓涓细流。君上欲成就大业必须任用杰出人才。”齐桓公说:“仲父说,应该重用哪些人才呢?”管仲道:“举动讲规范、进退合礼节、言辞刚柔相济,臣不如隰朋,请任命他为大司行,负责外交;开荒建城、垦地蓄粮、增加人口,臣不如宁戚,请任命他为大司田,掌管农业生产;在广阔的原野上使兵车不乱、军士不退,擂鼓指挥着将士视死如归,臣不如王子成父,请任命他为大司马,统率兵马;断案合理公道,不杀无辜者,不诬无罪者,臣不如宾胥无,请任命他为大司理,负责司法刑律;敢于犯颜直谏,不避死亡、不图富贵,臣不如鲍叔牙,请任命他为大司谏,主管监察谏议。想要富国强兵有这五位就足够了,想要成就霸主之业,还要有我管仲在这里。”齐桓公一一说好,听从管仲建议,令五人各掌其事。




会盟诸侯必须依靠一种强大力量才成

宁戚为齐国大司田后,带人开垦农田,兴修水利,并兴渔盐之利。在宁戚的管理下,齐国农业有了极大的发展,很快使齐国的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丰产、六畜兴旺。他忠实地执行管仲的相地而衰征的决策,大大提高了农夫生产积极性;还提倡科学种田,总结出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生产、管理经验,著有华夏最早的畜牧业专著《养牛经》。

    “布谷,布谷……”杜鹃鸟在鸣叫,到了春播的时候了。上卿管仲陪同齐桓公出外视察。一群群人赶着耕牛犁田。这时犁头不是尖锐石头制作了,而是用上了铁犁头。铁犁头快而小,实是农业的一次飞跃。生铁冶炼技术的出现并广泛推广,让齐国有了犀利之器。

    看到一片繁荣景象,齐桓公对上卿管仲说:“现在我们国富民强,可以会盟诸侯、称霸中原了吧?”齐桓公是热血男儿,虽然无心做管理普天下的天子,但也想称霸一方,满足自己的进取心。管仲谏阻道:“不可。会盟诸侯是一件大事,必须依靠一种强大力量才成。这种强大力量或者是武力,或者是正义之力。目前武力尚不能慑服各国,只有依靠正义之力才能威服四方。”齐恒公问:“这种正义之力是什么呢?”管仲奏道:“尊王攘夷。也就是借尊周王之名,行争霸之实。同时,联合各国诸侯,共同抵御西戎、北狄等部族对中原侵扰。”齐桓公说:“周幽王一把烽火烧掉了周朝数百年基业,导致现在王室衰微、王纲解纽、诸侯争强。先有郑庄公部下箭射周天子,后有楚国芈通自立为王,昔日的最高领袖周天子今已威信扫地、自身难保。仲父说尊王,这还有必要吗?”管仲解释道:“当今诸侯,强于齐者甚众,他们自逞其雄,不知尊奉周王,所以不能称霸。周王室虽已衰微,但仍是天下共主。君上要是以尊王相号召,天下诸侯必然望风归附。攘夷,是各国所共需也,必能借此把众诸侯团结起来。”齐桓公不住点头。管仲又奏道:“几年前,宋国遭受了南宫万之乱,虽然贼臣已被杀死,但宋国君位一直没有确定,君上可派使节前去朝拜周王室,请天子下旨,会合诸侯,立定宋君。”

    齐桓公听了非常高兴,当即派大司行隰朋到洛阳去朝见周天子。此时周庄王已经病危,同其父周桓王一样,厌恶嫡长子,而宠爱庶妃所生之子,为此嘱咐大夫为国、边伯、詹父、子禽、祝跪五人:“寡人喜爱少子姬颓,但周礼规定,王位要让嫡长子姬胡齐继承,等姬胡齐百年之后,兄终弟及,你们再用心辅佐姬颓。”五大夫磕头答应后,周庄王溘然驾崩。嫡长子姬胡齐继位,即周僖王。隰朋恭贺完毕后,请周僖王下令各国集会,共扬尊王攘夷大旗。周僖王王位不稳,巴不得有人来尊王,于是痛快说道:“齐国没有忘记周王室,实属我们的幸运。请齐君小白号召各国诸侯,寡人一定全力支持。”




共同到齐国北杏会盟

大司行隰朋返回齐国作了汇报,齐桓公很兴奋,就用周天子之令通知宋国、鲁国、陈国、卫国、郑国、曹国、邾国等,约定在来年三月,共同到齐国北杏会集,尊王攘夷,立定宋君。邾国(在今山东省邹城附近),国君曹姓。齐桓公问管仲:“这次赴会,带多少兵马?”管仲奏道:“君上您是奉了周天子之命,召集各国诸侯,怎么能用兵呢?请君上您轻车简从去就可以。”齐桓公点头称好,命人在北杏筑坛建馆,等候各方诸侯前来。

    公元前681年,盟会日子到了,宋桓公子御说第一个先到,与齐桓公见了面,感谢他帮助安定君位好意。其后几天,陈君陈宣公、曹君曹庄公、邾君邾安公相继来到。他们见齐国没有一辆兵车,相互说道:“齐君以诚待人。”便各自把兵车后退二十里。看到约会时间已到,诸侯来的却很少,齐桓公心里焦急,对上卿管仲说道:“诸侯没有到齐,是不是改期盟会?”管仲说:“谚语说:‘三人成众。’现在已有五国诸侯来到,不能不叫众。如果改期,就会言而无信。如果总是等不去,是对王命的侮辱。”齐桓公答道:“仲父言之有理,听你的,如期会盟。”

    会盟这天,春风撩人,阳光明媚,五国诸侯,聚集在会坛下面。相见之礼完毕后,齐桓公拱手告诉各国诸侯:“毋庸讳医,周王室已经今不如昔。今天,寡人奉周天子之命,召集各位来,就是为了共辅周室。今天会盟,必先推出一位盟主来主持。大家看,谁做盟主好?”几个诸侯议论起来,论爵位,宋桓公高,可他资历浅薄,尚且没有得到周天子正式册封;要论实力,当属现在齐桓公,但他爵位却较低。他们左右为难起来,陈宣公阅历丰富,目光老辣,早已窥破齐恒公和管仲的伎俩,而且看出眼前的情势是大局已定,何不送个顺水人情?于是,他跨前一步,朗声说道:“天子既将会盟大事托付于齐君,理应推齐君为盟主!”曹、邾两个诸侯见此,立刻附议道:“非齐君不能胜此任啊,陈君说得对!”齐桓公推辞一番,便当仁不让,来到了坛上,坐在盟主座位。




带着众多不足,北杏会盟结束

一番礼仪后,五国诸侯商定,共辅王室,抵抗外侵,如有破坏公约,各国共讨之!本次会盟,宋桓公子御说得到各方共同承认。末了,齐国上卿管仲走上来说:“鲁、卫、郑故意违反天意,不来赴会,不能不讨伐。”齐桓公举起手对各位君主说:“我国的兵马不够,希望各位一起来行讨伐。”陈宣公、曹庄公、邾安公齐声答道:“愿意尾随贵国,共擎尊王大旗!”五国会盟诸侯,只有宋桓公没有表态,此时的宋桓公心里嘀咕:“齐君地处东方,爵位比寡人低,却狂妄自大,令人气恼呀!”齐桓公见宋桓公不语,也不问究。当天盟会告一段落,各自回馆舍休息。

    回到馆舍后,宋桓公又自言自语道:“这次前来,是按照周王旨意,确定寡人君位。既然已经达到目的了,那还在这等什么?”第二天空中刚刚露出鱼肚白,宋桓公便招呼不打一声,率本国人员驾车离去。

    消息报告给齐桓公,齐桓公不由大怒,愤愤骂道:“为了你来会盟,你却一声不吭,不等盟会解散就悄悄离开,可恨呀!”便派人把上卿管仲请来,打算从齐国调兵去追。管仲奏道:“追他是不符礼义的,况且调兵也来不及。此事从长计议,我们可以去请周朝兵马前去讨伐他。”齐桓公也就压下这股火。

    带着众多不足,北杏会盟结束,齐、陈、曹、邾四国君臣各自返回。

    此时的齐国国力、军力大增,而近邻鲁国却被齐国上卿管仲的经济战搞得疲惫不堪,国力、军力大减。齐桓公与管仲商议后,便率齐军独自征伐鲁国,追究不去会盟之过。齐军势如破竹,不几日便将鲁国遂邑攻下来,屯兵在济水边。

    面对齐军来犯,鲁庄公急忙召集众臣商议。公子姬庆父奏道:“上次齐军与我鲁国交锋,以失败告终,下臣愿意带兵去阻挡他们。”大夫施伯说:“不可。以前齐、鲁实力相当,互有胜负。而今彼长我消,实力已有明显差异。如再战争恐怕难以取胜。这几年间,齐国兵强马壮,因为谭国(在今山东省济南东)、禚国二国国君不去齐国庆贺新君即位,便派军将谭国、禚国灭掉。对于齐国锐利锋芒,我们不能不避。另外,北杏开会有周天子之令,鲁国不去已经失理。”鲁庄公又问大夫曹刿,曹刿奏道:“臣的意思也是如此。”曹刿说这话时,声音低沉、面无表情,似乎压抑着对齐国强大的怒火。鲁庄公见有勇有谋的施伯、曹刿都无迎战决心,内心胆寒起来。君臣商议一下,便决定献遂邑以求和,另择日与齐君会盟,弥补北杏会盟缺席之过失。于是,齐军退兵。此时,齐桓公又开心起来,命人筑坛,筹备齐、鲁两君会盟。




曹刿拔剑而起,直逼齐桓公

会场布置庄严,卫兵威武,旌旗招展。齐桓公先与上卿管仲等人在坛上就座,等候鲁庄公前来。当鲁庄公与大夫曹刿等人来到坛下时,卫兵将曹刿拦住。曹刿戴盔披甲,手提短剑,对卫兵瞪大双眼,怒目而视,眼角几乎瞪裂,吓得卫兵后退几步,鲁庄公与曹刿等顺阶入坛。

    坛上,齐、鲁两君正要歃血为盟,突然鲁国大夫曹刿拔剑而起,直逼齐桓公,所有人被吓得目瞪口呆。此时,齐国上卿管仲急问:“曹大夫要干什么?”曹刿正然道:“齐强鲁弱,欺人太甚。现在鲁国城破墙毁,请齐国考虑如何办。”齐桓公是个反应很快的人,立即明白曹刿所欲之事,随口说道:“曹大夫是要齐国归还所占鲁国土地吗?这好说,寡人答应就是。”于是曹刿收剑回位,谈笑如故。会盟结束,鲁国君臣胜利回国。

    齐国君臣愤愤不平,大司田宁戚奏道:“欺骗之中可不守信,胁迫之下可不守约。鲁国大夫曹刿违背会盟规则,用剑逼迫我国君上,当被处死。今君上宽宏大度,放其一马,已显仁义之心,我们不应再归还土地。”齐桓公点头称是,有了毁约之意,他用眼看上卿管仲。管仲想了想,劝齐桓公道:“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毁约虽然贪图眼前小利,求得一时痛快,但却失信于诸侯。权衡利害,不如守约,归还占领的鲁国土地为好。”不守信用,仅保住几里之地;守信用,则赢得天下信任,管仲又算计起他的“出入”学问。对管仲之见,齐桓公无不听从,即命归还汶阳等地。

    齐国都城临淄有山有水,是个好地方,此时正是金色秋天,到处都是喜悦的笑脸,可国君齐桓公却心情沉闷。他对上卿管仲说:“北杏会盟,虽让我们当上了中原盟主,可却十分窝囊,仅仅陈、曹、邾等几个中小诸侯支持。虽然现今鲁国加入了盟约,但寡人还是觉得有口气没吐出来。”管仲明白齐桓公郁闷之处,北杏会盟,本是为宋国而发起,宋桓公子御说得定君位,却将齐国冷落一边。对此,任何一个热血男儿都会觉得是莫大蔑视和羞辱。另外还有卫国、郑国蔑视齐国,这都需要报复。管仲想了想,上前奏道:“君上的仇恨就是臣下的仇恨。宋国、卫国、郑国,当一一讨伐。不过,打仗就得多找几个帮手,征伐还需要一个一个来,这样才能稳操胜券。”齐桓公很高兴,即命管仲准备讨伐宋国事宜。




这“如夫人”就是如同夫人,是发明

次年春天,齐桓公邀请陈、曹、邾等国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