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63章

春秋战国-第163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吕不韦父亲去世,各国君臣宾客都来吊唁,来人之多好像集市一样,车马把路都堵住了,规模比秦庄襄王的葬礼还要盛大。

    威望卓著、倡导合纵抗秦的信陵君魏无忌不再掌权了,安葬完父亲的吕不韦便开始向各国发动进攻。他派将军蒙骜和张唐进攻赵国,庞煖率军迎战,但屡战屡败,秦军占领了晋阳。又派王龁和蒙骜进攻韩国,韩国派公孙韩婴率兵抵抗。王龁说:“我第一次被赵国打败,第二次被魏国打败,都被秦王赦免了死罪,这次我一定以死来报答秦王。”于是带领自己兵丁一千人,直接攻打韩军营寨,结果在混战中被杀死。蒙骜趁韩军还在混乱之中,指挥秦军进攻,大败韩国兵马,杀死了韩婴,占领了韩国十二座城,得胜而归。

    韩桓惠王坐卧不宁,惶恐不安,思谋再三,想出一条救韩妙计——疲秦计划:选派韩国一位名叫郑国的水工,游说秦国兴修水利,以耗费秦国人力、物力和财力,使之无暇东顾,从而延缓秦人东进攻韩,暂解韩国亡国之忧。

    这郑国来到秦国,勘察地形,寻找水源,经过周密研究,向秦国提出了修建一条沟通泾河和洛水的渠道,从而引泾河之水来灌溉广阔农田的建议。时值秦国连年干旱,秦国军需粮草供应不足,使得秦兵无法继续东进。秦王嬴政与吕不韦正为此苦恼,郑国引泾注洛的建议正中下怀,遂被采纳。当即派遣郑国主持这一规模宏大、耗资无数的水利建设。当修到一半,秦国才觉不对劲,感觉上了韩国的当,就将郑国召来,想要杀死他。在秦王嬴政与丞相吕不韦面前,郑国也不隐瞒,老老实实地说:“我当初这么做,确实是想叫韩国多活几年,然而此渠一成,会给秦国带来大利。我为韩国延命数载,却为秦国建立了万世之功。”秦王嬴政与丞相吕不韦权衡再三,觉得郑国言之有理,便让其继续主持兴修水利。




秦国被疲秦计划拖住,列国便互相攻战起来

秦国被疲秦计划拖住,列国便互相攻战起来。且说信陵君魏无忌被削夺了权力,赵国与魏国之间友好也结束了。赵孝成王派廉颇进攻魏国,包围了繁阳,还没等攻下来,赵孝成王就去逝了。世子赵偃继位,就是赵悼襄王。三月后,廉颇攻克了繁阳,乘胜前进,只是行进速度有些慢。

    却说赵国有位大夫,名叫郭开,是个谄佞之徒,被廉颇所厌恶。郭开对廉颇怀恨在心,就在赵悼襄王面前讲廉颇的坏话:“廉颇已经老了,不能胜任大王交给他的任务,派他去进攻魏国,时间这么久了却没取得什么战果。”赵悼襄王听信了郭开的话,派乐乘去取代廉颇。廉颇大怒说:“我做将军已经四十多年了,从没失败过。乐乘是什么人,他凭什么来取代我?”一怒之下,廉颇点起军士就来追杀乐乘。乐乘害怕,连忙逃回国去。廉颇赶走了乐乘就归降了魏国。魏安釐王虽然把廉颇尊封为客将,但不信任他。廉颇便在魏国大梁住了下来。见廉颇降魏,赵悼襄王便拜庞煖为相国。

    这一年,魏国魏无忌因为沉溺酒色患病死去,手下门客自杀从死者竟有百余人。第二年,魏安釐王也去逝,世子魏增继位,即魏景闵王。秦国得知魏安釐王和信陵君魏无忌都死去,便乘机报当年被魏大败之仇,派将军蒙骜再次进攻魏国,占领了酸枣等二十座城,设置了东南郡。魏景闵王流着泪后悔道:“秦人哪有信用?只有利益。如果信陵君还在,一定不会让秦军这样横冲直撞、为所欲为。”魏景闵王派出使节到赵国去,希望与赵国和好。赵悼襄王也担心秦国到处侵扰,没有止境,便同意与魏国和好。正在此时,边吏紧急报告:“燕国派遣剧辛做将军,领兵十万来犯赵国。”

    燕国相国剧辛原是赵国人,和庞煖有过交往,但是不睦。现在廉颇到了魏国,庞煖做了赵国相国,剧辛很看不起他,便迎合燕王姬喜说:“庞煖是个无能的人,他远不如廉颇。况且秦兵占领了晋阳,赵国已兵败无力,趁这机会去进攻,一定能洗雪当年栗腹被廉颇生擒的耻辱。”燕王姬喜大喜说:“寡人正有这个意思,你能为寡人带兵进攻赵国吗?”剧辛说:“臣对赵国地形很熟悉,如果能得到大王您的信任,臣一定活捉庞煖,把他献到大王面前。”于是燕王姬喜就派剧辛率兵十万去进攻赵国。




赵悼襄王按庞煖计策行事

赵悼襄王听到燕国进攻报告,马上把庞煖找来商议对策。庞煖说:“剧辛自认为是一员老将,必定会轻敌。现在李牧正在代郡驻守,可以命他率领人马向南进发,切断燕军的后路,臣带一支兵马去正面迎击敌人,这样就可以活捉剧辛了。”赵悼襄王按庞煖计策行事。

    却说剧辛率燕军渡过易水,一路杀来,声势十分浩大。庞煖率赵军挖深沟,筑高垒,与燕军相持。剧辛向部下说道:“我们是深入敌国作战,如果他们躲进城中不出来交战,那么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取得胜利。谁敢出去挑战?”栗腹之子栗元为了给父亲报仇,愿意首先去赵军营中挑战,剧辛拨给他一万精兵。庞煖要乐乘、乐闲在左右列阵等待,自己亲自带兵迎敌。两军交锋,打了不到半个时辰,突然一阵鼓响,乐乘、乐闲从两翼同时冲杀过来,用强弓劲弩朝燕军乱射。栗元抵挡不住,掉转车头就逃。庞煖在后面紧紧追杀,一万燕兵,死伤三千多人。

    剧辛大怒,亲率大军前来接应。此时,庞煖已经回到城垒中去了。剧辛企图冲进城垒但没有成功,于是派人送去战书,约定第二天和庞煖在阵前较量。庞煖答应,两军各自做好准备。

    第二天,两军摆好阵势,庞煖先乘兵车立在阵前,喊道:“请剧辛将军出来相会!”剧辛也是单独乘兵车出来。庞煖在车中向剧辛欠身施礼,说道:“看到将军身体健康,我很高兴。”剧辛说:“想起当年和你分别,离开赵国,到今天不知不觉已经过了四十多年,我已经老了,你也老了。人生如白驹过隙,转瞬即逝,真快啊!”庞煖说:“将军曾经认为燕昭王礼贤下士,所以离开赵国到燕国去,当时许多豪杰都跟随着你,真好像云追着龙,风追着虎,可是现在,野草已经长没了当年的黄金台,乐毅也归降了赵国。燕国运气如何,从这些就可以看到了。您年纪已近七十,孤单地生活在一个已经衰落的国家,还在贪恋兵权,拿着凶器去做危害祖国的事,您觉得这样好吗?”剧辛说:“我受到燕王的恩德,纵然粉身碎骨也难报答。趁我还活着,想为国家洗雪栗腹的耻辱。”庞煖说:“栗腹无缘无故进攻赵国,是自找失败,自取灭亡。那场战争是燕国来侵犯赵国,而不是赵国去侵犯燕国。”两个人在阵前反反复复地辩论。一时怒起的庞煖忽然大喊道:“谁能来取剧辛头颅?赏三百金!”剧辛说:“你何必这样嚣张!难道我不能取你的头吗?”庞煖说:“我们都身负各自大王的命令,还是各尽其力来较量吧。”剧辛大怒,把令旗一摆,栗元就冲杀出来。这边乐乘、乐闲两部兵车也冲过来迎战。剧辛指挥大队人马一齐冲杀,庞煖也用大队人马应战。两军一场混杀,天色已晚,各自鸣金收兵。由于赵军尚武好战,所以燕军受损要大。




第二天决战会不会是烟雾

剧辛回到营中闷闷不乐,想要撤兵回国,怎奈已在燕王姬喜面前夸下海口;如果不撤兵,又难以取胜。正在踌躇之间,忽然守营军士来报:“赵军有信使到。”剧辛拆开严严封裹的帛书,默读道:“代郡郡守李牧现已率军袭击你的背后,切断你的后路,你应当尽快撤兵回去,不然就来不及了。我们有过四十多年的交情,所以我特意来劝告你。”剧辛知道这是庞煖的书信,心里想:当年与庞煖一起在赵国时就不睦,庞煖怎么会如此善心呢?想到这,便对手下说道:“庞煖想动摇我们军心啊!即使李牧兵到了,我又害怕什么!”剧辛告诉赵军信使,约定第二天决一死战。

    赵军信使走后,栗元对剧辛说:“庞煖的话不能不信。万一李牧带兵袭击我们背后,两面受敌,我们怎么办呢?”剧辛本就想撤兵,于是顺水推舟、笑着说道:“我也想到这些,我刚才之所以那么说,是为了稳住军心。你现在秘密传达军令,虚设营寨,连夜撤兵,我亲自断后,挡住追击的赵军。”

    且说赵军信使回报庞煖,庞煖心里道:“第二天决战会不会是烟雾?掩护燕军撤离?”便命人探听燕军。闻听燕军虚设营寨,便同乐乘、乐闲分三路追来,剧辛率军边战边退。走出不到百里,军士来报:“前面有很多旌旗,塞满了道路,听说是代郡兵马。”剧辛大吃一惊说:“庞煖果真没有骗我!”于是不敢再往北走,改往东行。庞煖的追兵赶到,与燕军大战一场。剧辛战败,长叹说:“被赵国俘虏我,我还有什么脸面呢?”便自刎而死。栗元被乐闲活捉斩首,燕军死伤二万余人,其余四散逃走或者投降赵国,赵军大胜。

    庞煖和李牧一路前进,占领了燕国武遂、方城等地。燕王姬喜见大势不妙,亲自到将渠门前,央求他为使节到赵军中去认罪求和、臣服赵国。将渠答应。庞煖与将渠曾一起救魏抗秦,交情不错,且将渠有德于赵国,庞煖便答应撤兵,率赵军凯旋而归。李牧仍然回代郡驻守。




犹如这只惊弓之鸟

赵悼襄王到城外去迎接庞煖,慰劳他说:“相国这样英勇,真好像廉颇仍在赵国啊!”庞煖虽是名将,但却在不久前被秦国蒙骜和张唐屡屡打败,因此记恨在心,此时借机奏道:“燕国已经认罪臣服了,应当趁这机会联合各国,齐心合力去对付秦国,这样才能保证将来不生灾祸。”赵悼襄王同意。于是,赵国相国庞煖推行合纵抗秦策略、联合各国伐秦。除了齐国中了秦国远交近攻之计、继续追随秦国以外,韩、魏、楚、燕都派了精锐兵马,多者四五万,少的也有二三万。

    因是庞煖发起,赵悼襄王便想拜他为联军主将。赵国大夫魏加谏道:“臣喜欢射箭,所以臣想用射箭做个比喻好不好?”赵悼襄王说:“可以。”魏加奏道:“有一天,魏臣更羸和魏王站在高台之下,抬头看见一只飞鸟。这时更羸对魏王说:‘臣只要虚拨一弓弦,就可以把鸟射死在大王面前。’魏王说:‘射技有这么高超吗?’更羸说:‘是的。’这时,这只鸿雁慢慢飞来,更羸虚射一箭,鸿雁果真被射落在地。魏王惊奇地问:‘你是虚射呀,怎么会把它射下来呢?’更羸说:‘因为这是一只病雁。’魏王说:‘你怎么知道?’更羸说:‘这只雁飞得很缓慢,叫得声音又悲切。飞得缓慢是因为它旧伤疼痛,叫的悲切是因它离开了雁群,身负旧伤且心存惊惧,一听见弓弦的声音就吓得拼命高飞,以致它的旧伤破裂,因此掉落下来。’”魏加顿了顿说道:“现在的相国庞煖,不久前被秦军屡屡打败,犹如这只惊弓之鸟,虽然一心想报秦之恨,但却心绪不稳,所以派他去担任抗秦主将是不妥当的。”赵悼襄王想想也是,便不打算拜庞煖为主将。因为楚国春申君黄歇威望高,且对秦国熟悉,所以五国共同推举黄歇为主将。

    黄歇把各国将军召集到一起,商议道:“秦国西有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四方关隘,再加上秦岭这道天然屏障,将这块枣核状的八百里秦川围定,使关中易守难攻。秦国人可以随意出去侵略它国,而我们五国却很难攻进秦国。历来我们讨伐秦国,都是出师就近的函谷关,然而函谷关防守严密,所以我们每次都没有成功。其实除了这四关之外,还有一处渡口也能攻入秦国。这是个黄河渡口,名为蒲津,扼守该渡口的重镇叫蒲坂。如果我们取道蒲坂,从华州向西,直接奔袭渭南,这就是兵法所说的出其不意。你们看怎样?”大家都表示赞同,于是五国兵马从蒲关而过,沿骊山一路进发,直接攻打渭南。然而攻秦路线虽然新奇,但攻打渭南却很困难。




吕不韦会同秦将王翦、李信率军迎战

秦国丞相吕不韦会同秦将王翦、李信率军迎战,在渭南扎下五座营寨,排列成星状。王翦对吕不韦说:“用五国兵力围攻一小小地方而不克,可见他们的无能了。‘三晋’离秦国很近,已经习惯与秦军作战,而楚军在南方,走的路远,所以他们最疲最弱。如果能从我们五营军马中挑选一些精兵强将,合力进攻楚军,楚军一定支持不住。打败了牵头的楚军,其余四支兵马定会望风而逃。”吕不韦依计而行,命令各营照常设置高垒,遍插旌旗,暗地里每营挑出一万精兵,约定听到四更鼓响,一齐出发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