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59章

春秋战国-第159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范睢非常感激秦昭襄王,专门到王宫中去向秦昭襄王谢恩。二人客气一番后,秦昭襄王问范睢:“这次秦军失败,上党又被韩国夺去,你的封邑应城也失去了,你是不是很难过呢?”范睢虽然失去了一个小小封邑应城,而秦昭襄王却失去了一个广阔的上党郡。此时的范睢想安慰秦昭襄王,同时显示自己风度,于是奏道:“臣并不难过。”秦昭襄王说:“为什么不难过?”范睢说:“有一个叫东门吴的大夫,他的儿子死了,可是他并不忧愁。他的家臣就问他:‘您疼爱儿子,可以说是天下少见,现在不幸儿子死了,为什么不难过呢?’东门吴答道:‘我本来没有儿子,没儿子时并不难过;现在儿子死了,等于恢复没儿子时的原状,我为什么难过呢?’臣当初只不过是一个小民,当小民的时候并不忧愁,如今失去封地应城,就等于恢复原来小民资产,臣又有什么好难过的呢?”秦昭襄王哭笑了几声,范睢就退下了。




此后,秦昭襄王开始怀疑范睢

此时,败将王龁也来到王宫中,感谢秦昭襄王不杀之恩。秦昭襄王安抚一番后,问王龁:“如果有一个城池被敌人围困,寡人就会愁得寝食不安,可是丞相范睢丢了自己的封邑,反而说自己毫不难过,寡人想不透。”王龁说:“让臣去了解一下,看看到底是怎么回事。”

    王龁去拜会丞相范睢,诉苦说:“我想要自杀!”范睢很惊讶,问道:“将军你怎么能说这种话呢?”王龁答道:“我侥幸成为秦国将军,在攻打赵国邯郸时遭到失败,弱小的韩国竟敢违逆秦国,乘机夺走了上党,您的封邑也丢掉了,我王龁还有什么脸活着?还不如早点死了好!”范睢赶紧向王龁说:“攻打赵国失败,上党丢失,不能怪你。魏无忌有胆有识有义,联合赵、魏、楚等国合纵对付秦军,所以导致我们失败。秦王也看到了这一点,所以没有怪罪您。”此时范睢又想安慰王龁,便说道:“我愿意把夺回封邑应城之事托付您!”王龁感谢一番后,离开丞相府,转而又去了王宫,把范睢的话回奏秦昭襄王。

    智者千虑,亦有一失。此后,秦昭襄王开始怀疑范睢。每当范睢谈论到韩国之事,秦昭襄王便认为范睢是在为夺回应城而谋划。

    一天,范睢上奏秦昭襄王,劝他早日兴兵灭周,称帝于天下。秦昭襄王知道要想灭周,就要先攻打韩国,因此以为范睢是在为自己原先封邑应城作打算,便不予采纳,回复道:“当下秦国刚败,各国合纵抗秦之风又起,我们秦国理当先破坏合纵,再瞅时机攻伐各国。”范睢怏怏而退。

    秦昭襄王对范睢信任度降低,某日派他出使齐国,以加强两国友谊,破坏六国合纵。

    秦昭襄王判断没错,合纵抗秦之风又起。楚考烈王听说魏无忌大破秦军,而春申君黄歇毫无建树率兵回来,不由长叹一声:“平原君的合纵战略,看来是很有道理的。寡人真遗憾没有信陵君这样的将军,倘有这样的人才,我们还怕秦国什么呢!”春申君黄歇在一旁听到,不由满面惭愧。他向楚考烈王奏道:“现在秦兵刚刚受挫,其斗志大不如以前,大王应当趁此机会派出使节,赶快去与各国协商,联合一道共同向秦国发动进攻。同时好言劝说周王,挟天子之名诛讨秦国,这样胜利在握,大业就成。”楚考烈王闻奏十分高兴,马上派遣使节去周王室,把联合讨秦想法报告给周赧王。




把这座高台称之为躲债台

这时的周赧王心里清楚,秦昭襄王早晚有一天,会向周王室发动进攻。现在楚考烈王提议诸国联合讨伐秦国,不正如兵书所说先发制人吗?周赧王哪有不愿意的,当即答应下来。接着楚考烈王又派人与韩、赵、齐、燕、魏相商,计划择时一起向秦国进攻。

    此时的周赧王无能无力,虽然位居天子,实际上只是守着一个空名,没有谁真听他的号令。到了约定联合攻秦时间,周赧王要直辖的西周公征集兵马,总共募来五千军士,至于车马粮草还没有钱财购置。无奈之下,只好到附近有钱人家去借钱充作军资。借时留下借约,答应等战事完毕,以所缴获金钱财物,加息偿还。兵马勉强组织好后,西周公自己率领这支人马,屯兵在伊阙,等待其它几国兵马前来汇集。

    这时候,韩国直接面临秦国的威胁,自顾不暇;赵国也刚刚解除秦国的包围,畏惧秦国的心理仍然很强;魏国刚经历大战,力气尚未回复;齐国中了秦国范睢远交近攻之计,与范睢签约,继续奉行齐、秦修好策略,齐国自然不愿与其它几国联合伐秦。只有燕将乐闲、楚将景阳率领两支兵马来到,但也只是把营盘扎下,想先观看一下各家动静,不肯贸然先战。

    秦昭襄王见各国各怀心胎,不会共同伐秦,于是放下心来,派将军嬴樛率兵十万,驻扎于函谷关之外。燕、楚两支兵马屯兵三个月,不见其它兵马前来汇聚,军心日渐懈怠,见秦国调兵遣将,心里害怕,各自班师回国。西周公见状也将自己兵马撤回。周赧王出兵一番,不战而归,军资耗掉不少,什么也没有捞到。仗既然不打了,但各家富商都拿了借约前来索债,天天聚集在王宫门口高声讨还,闹得宫内没有宁日。周赧王懊悔不已,又没法应对,只得整日躲在高台之上,百姓因此把这座高台称之为躲债台。

    却说秦昭襄王听到燕、楚两支兵马撤走,心中豪气徒生,随即拜张唐为将军,与嬴樛合兵一处,经过韩国进攻西周。




洛阳王宫大殿前面,还生长着三棵大槐树

洛阳王宫大殿前面,还生长着三棵大槐树,只不过这不是四百年前的那三棵了。当年,那三棵大槐树招了虫灾,不过树还好好的,只是过了十年,大槐树遭了雷击死去。人们又移植了三棵槐树,可是过了十年却又旱死。现今的这三棵大槐树,已经无人知道是四百年间第几次移植了。在天子大殿里,周赧王向众臣道:“我们现在既缺军士又无粮草,想防守又难与秦军相抗,你们看说怎么办?躲往‘三晋’如何?”西周公向周赧王奏道:“以前太史檐曾经说过,周、秦五百年后将合为一体,出现一个新王。现在到了这个时候了。秦国有占据整个天下的能力,‘三晋’用不到多久也会被秦国占领。与其到那时再受一次羞辱,不如现在就把土地让给秦王。”周赧王无计可施,只好依了西周公的主张。

    天空阴沉沉的,周赧王带着众臣、王眷到周朝太庙大哭一场。在周文王、周武王雕像前,万念俱灰的周赧王哭诉道:“我辈无能,竟被养马人后代欺侮。”众人一片号哭,连数里外的秦军大营都听到了,此时的秦将嬴樛与张唐心里明白,周赧王马上就要来投降了。

    周赧王捧着周朝版图来到了秦军大营,情愿被缚往咸阳。秦将嬴樛接受了投降,先派张唐护送周赧王到秦国报捷,自己则带着兵马去接管西周地界。西周共三十六座城,三万户人,尽归秦国,只剩下东周尚存。

    周赧王入秦后,拜见秦昭襄王,叩首谢罪。秦昭襄王怜悯周赧王,将梁城封与周赧王,降为周公。原来的西周公降为家臣,东周公贬为君,称东周君,周赧王年纪已高,往来周、秦之间,又受了许多劳苦,到梁城不足一个月便病死了。石编磬等周朝珍藏的奇宝异器都归秦国所有。

    公元前256年,秦昭襄王发布命令,废除周朝之号。嬴樛率人拆毁周朝太庙,将九个大鼎搬往秦都咸阳。至此,周朝灭亡。自周平王东迁洛阳至此,共历经五百一十五年。这五百一十五年,分为两个时期,自周平王东迁至孔子修订《春秋》绝笔,后人称为春秋时期;春秋以后,齐、楚、燕、韩、赵、魏、秦七大诸侯国连年战争,后人称这个时期为战国时期。春秋时期,天下权力重心由天子下移到诸侯;战国时期,天下权力重心继续下移,由诸侯而卿大夫而士,平民阶层兴起。春秋时期,是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时期,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始。春秋、战国两个时期,铁器得到广泛使用,犁耕得到广泛推广,文化得到空前繁荣,工艺得到空前提高。另外,社会教育越来越普及,人才地位越来越高。不管是出身尊贵还是落魄士者,不管是出身名门还是贩夫走卒,不管是白发苍苍还是稚龄童子,只要有才干,有想法,都能封君拜相得到重用一展才华。与此相反,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影响力越来越小,不仅经济上有求于诸侯,政治上也受诸侯的摆布。周天子直辖的王畿,在戎狄不断袭扰和诸侯不断蚕食下,大大缩小,最后,仅剩下洛阳方圆一二百里,终被秦国所灭。




至此,周朝灭亡

在迁移九鼎的前一天,人们听到鼎中有哭泣之声。当鼎运到洛水,其中一只突然从船上飞起,落入水中,沉到水底,嬴樛赶快派人下水打捞寻找,却再也找不见鼎,只见一条苍龙怒张两眼,舞动龙须,水上立刻波涛大作。船上的人都吓坏,没人敢去触动它。这天夜里,嬴樛做梦,梦见周武王端坐在太庙上,把自己唤到跟前,斥责说:“你怎么胆敢搬走周朝的九鼎、拆毁周朝的太庙呢?”命令左右在背上狠狠打了三百鞭子。嬴樛醒来,背上真的疼痛难忍。他只好带病回到秦国,向秦昭襄王献上八鼎,把这一路上的遭遇一一奏明。秦昭襄王派人查看,失入水中的鼎正是豫州的鼎。秦昭襄王叹道:“周朝土地都归入了秦国,难道单单这只鼎寡人得不到吗?”想多派些人去将鼎找回。嬴樛劝谏道:“这只鼎看来是有神灵的,不能再派人去寻找了。”秦昭襄王便作罢。不久嬴樛病亡。

    又是一年槐花香,蜂蝶照常绕。秦昭襄王将周朝的八鼎陈列在秦国宗庙中,先在雍城,祭祀天帝,感谢天帝眷顾;又到宝鸡山,祭祀“宝夫人”,回应当年秦穆公之福气;回到咸阳,又祭拜湛庐宝剑,希望秦军像这天下第一宝剑一样锐利无比。

    八鼎迁秦,意味着秦王成为天下共主。于是,秦国遍告列国,要求前来朝见纳贡,以示臣服。不派人来的,就派兵去讨伐。韩桓惠王首先入秦,向秦昭襄王俯首称臣,此时韩釐王已亡。接着,齐、楚、燕、赵也都派来自己的使节,向秦昭襄王表示祝贺。只有魏国迟迟不来。秦昭襄王动怒,派遣河东郡守王稽率兵袭击魏国。王稽与魏国暗中有交往,接受过魏国不少钱财。这次接到伐魏命令,就把消息悄悄告诉了魏安釐王。魏安釐王十分惊恐,赶快派来使节向秦昭襄王谢罪,还把世子魏增送到秦国做人质。至此,六国都归附了秦国。过后,秦昭襄王查究王稽私通魏国一事,将王稽诛杀,从齐国出使归来的范睢更加感到不安。




怎么敢想做起丞相来

话说燕国有个叫蔡泽的人,博学善辩,非常自负。他经常到各处游说,没有遇到过什么对手。一天,他来到大梁,碰到一名相士,名叫唐举。蔡泽问他:“像我这样的人,您看怎么样?”唐举仔细看了一番,笑着说:“先生是朝天鼻、端肩膀、凸额头、塌鼻梁、罗圈腿。我听说圣贤不在貌相,大概说的是先生吧?”蔡泽知道唐举是跟自己开玩笑,就说:“富贵那是我本来就有的,我所不知道的是寿命的长短,希望听听你的说法。”唐举说:“先生的寿命,从今以后还有四十三岁。”蔡泽笑着道谢走开。

    路上,蔡泽对他的车夫说:“我端着米饭吃肥肉,赶着马车到处走,手抱黄金,腰系紫带,在众人面前备受尊重,再活四十三年该满足了。”蔡泽离开燕国到了赵国,但被赵国赶了出来。随即前去韩国、魏国,不料路上遇着强盗抢走了他的炊具。吃不成饭,蔡泽只得坐在树下喘息。这时他又遇到了唐举,唐举嘲弄他说:“先生怎么还没有富贵起来?”蔡泽说:“我正要去寻找。”唐举说道:“先生有高骨,西去则发迹。如今秦国丞相范睢举荐的郑安平、王稽都犯了重罪,他非常惭愧害怕,一定会急于推掉自己的官职。先生为何不前去秦国试一试机会、而非要困守在这里呢?”蔡泽叹口气说:“到秦国的路那么远,我现在这个样子怎么能去呢?”唐举解开自己的行囊,取出一些钱财送给蔡泽。

    蔡泽接受了唐举的资助,便一路向西来到了咸阳。

    在客店里,蔡泽对店主说:“你一定要把最好的酒饭端上来,待我做了丞相时,必定重重地酬谢你。”店主惊诧地说:“先生是什么人?怎么敢想做起丞相来?”蔡泽说:“我是蔡泽,天下最善辩、最聪明的人,特地来求见秦王。秦王只要见到我一定会赏识我的才能,赶走范睢,让我来做丞相。”店主忍住没笑,心里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