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3章

春秋战国-第13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桓胰帽鹑酥馈H绻雷懒耍突岚盐澜鸵慕督克H绻廊酥懒耍鸵欢ɑ岢苄ξ澜鸵慕衣住N┮豢尚型揪毒褪前盐兰弊铀统龉难诿窦洹>驼庋兰弊釉诿窦涠裙怂耐辍H绻兰弊釉诿窦淦狡骄簿驳毓暌簧杂谒此滴幢鼐筒皇且恢指#晌兰弊悠钟擅窦浠氐焦小;八滴乐萦醣簧敝螅苈矣谛瞎奈澜毓腔次佬5腔螅佬胍慕匚戮汕椋⒔兰弊咏尤牍校⑽雷印

    卫急子虽然一步登天,但他本性善良,在宫中规规矩矩,以礼待人,老实做事。大凡老实人,往往容易遇到两种人,一种是欺弱之人,一种是亲近之人。这两种人,卫急子都遇上了。

    转眼间,卫急子十六岁了,到了该娶妻的年龄了。卫宣公遣使节前往齐国,礼聘齐僖公之女宣姜做卫急子之妻。这位使节回国后,在卫宣公面前大肆渲染宣姜美貌。说者无意,听者有心,卫宣公突然生出一个霸占儿媳的邪念。他在黄河边,建造了一座非常华丽的宫殿,命名新台。在卫急子出使宋国期间,卫宣公派人去齐国迎亲,成婚于新台。等卫急子回国,宣姜已由未婚妻变成了庶母。宣姜看到丈夫由梦想中的公子变成一个糟老头,心中难免失望和懊恼,但不久就接受了这局面,并且一连为卫宣公生了两个儿子:卫寿和卫朔。二人虽为亲兄弟,但品行截然相反。卫朔虽然岁数小,但野心大,坏心眼多,喜欢搬弄个是非,而卫寿却是一个有良心有道义的君子。卫寿与卫急子虽年龄相差很大,但彼此情投意合。




本想嫁个如意郎,碰个虾蟆四不像

有一天,卫宣公领着卫朔乘船去新台。河两岸,是芦苇荡,里面发出一片鸟儿的喳喳叫声。卫宣公爷俩正在观望着鸟儿,忽然听到黄河岸边传来一个卫人的歌声——

    新台新台真辉煌,河水一片白茫茫,

    本想嫁个如意郎,不料碰上虾蟆样。

    新台新台真宽敞,河水一片平荡荡,

    本想嫁个如意郎,碰个虾蟆没好相。

    想得大鱼把网张,谁知虾蟆进了网,

    本想嫁个如意郎,碰个虾蟆四不像。

    这虾蟆指谁?卫宣公明白就是指自己,这个唱歌的卫人分明是说卫宣公娶宣姜是癞虾蟆吃到天鹅肉。卫宣公不由大怒,当即命令船夫快速驶向唱歌处。黄河急,船儿慢,等船到了岸边,一个人影也没有。卫宣公满脸涨红,有火没处发,只好自己忍着。此时的卫朔本应劝卫宣公宽心,可他人小心狠,对卫宣公说道:“父君,听到这歌声,儿明白了。儿说呢,哥哥急子前天叫我儿子,说母亲曾是他的妻子,因此儿便是哥哥急子的儿子。”闻听此言,卫宣公的老脸再也挂不住了,盛怒之下,叫人去内宫指责夷姜,说她教子无方。

    夷姜忙去问世子卫急子,卫急子说绝无此事。夷姜心里难受极了,她想到卫宫中关系太复杂,多少年来,自己一直背着乱伦坏名声,这些年来,自己又失宠。如今,横祸天上来,莫名其妙地被扣上了一个教子无方的黑锅。夷姜欲哭无泪,一下子想不开,便上吊自尽了。

    夷姜死了,成全了宣姜,宣姜成为卫国夫人。然而乐归乐,宣姜也有担心,因为卫急子是世子,当卫宣公去逝了,卫急子就会继位,而这杀母之仇,卫急子肯定会报的。每想到这里,宣姜就坐立不安。为了保全自己,宣姜就在卫宣公的身边,拼命说卫急子的坏话,推波助澜的还有卫朔。世上本没有路,走得人多了,便成了路。不要说卫宣公本就心中有鬼,就算是心中没鬼,也架不住妻妾在身边天天吹风,卫宣公越来越冷淡了卫急子,但宣姜与卫朔嫌说坏话起效慢,便思谋一种快效之法。

    俗话说,想瞌睡就有人送枕头。就在宣姜与公子卫朔思谋暗杀世子卫急子时,一个机会摆到了他的面前——卫急子出使齐国。在宣姜的允许下,卫朔暗中笼络一批亡命之徒,让他们装扮成强盗,埋伏中途,暗杀卫急子。卫朔交待说:“你们看见手持白旄的人,即杀死,杀死之后,凭白旄领赏。”原来,周朝各国使节出使时会手持白旄。这白旄是一种军旗,竿头以白色牦牛尾为饰。




我死了,自会落个千古美名

公子卫寿见母亲与弟弟弟共谋与密室,心中感到奇怪,便到母亲宣姜处探问。宣姜心想这是自己的亲儿子,没有必要隐瞒,便将整个计划告诉了卫寿。为了说服卫寿接受,宣姜还说:“这个是你父君的意思,是要除掉我们母子三人的后患,你一定要保密,不能让别人知道。”宣姜说得认真,却没想卫寿是个有道德有仁义的君子。卫寿知道无法劝说他们收回成命,便将阴谋告知长兄卫急子,请他取消此行。世子卫急子叹了口气说:“作为儿子,就要听从父亲的命令。弃父之命,即为逆子。我不会因此而改变行程。”卫寿暗暗道:“兄长真仁人也!我应当学习兄长的德行,代他前往。或许这样,就会感化父君、母亲和弟弟,使兄长免于一死。我死了,自会落个千古美名。”主意已定,卫寿便着手实施。

    在一个风和日丽之天,世子卫急子辞别卫宣公,手持白旄,乘船前往齐国。公子卫寿早乘一叶扁舟在河中等候。卫寿到了卫急子船上,二人一起饮酒。卫寿年少,还没来得及说话,就已泪流满面,泪珠堕于酒觯中。卫急子连忙接过酒觯一饮而尽。卫寿哽咽着说:“这觯酒已经被我的泪水弄脏了!兄长怎么还喝呢?”卫急子也流下了眼泪:“这觯中不是酒,也不是你的泪水,而是你的一片深情。我喝下这觯酒,也正是喝下了你的深情。”卫寿一边抹着眼泪一边说:“今天的这酒,是我们的永别之酒,如果还念着我们这么多年的感情,请多喝几觯。”卫急子只当是卫寿担心他遇害,未曾想卫寿要替他去死,便说:“好的,今日一别,相见再无期,一定尽量!”两人泪眼相对,彼此劝饮。卫寿有心不喝醉,只劝卫急子多饮。卫急子心中愁闷,易醉,几觯酒后,便鼾鼾睡去。卫寿出舱对随从说:“君命不可迟也,我当代往。”又拿出一信简,交给卫急子的随从:“等世子酒醒后,转交给他。”卫寿取出卫急子手中白旄,登上自己的船,便往前开了。船刚靠岸,看到白旄的刺客就认定是卫急子前来,于是一齐杀出,将公子卫寿砍了头,盛于木匣。

    却说卫急子酒醒之后,随从将卫寿所留的信简呈上。卫急子一看,简上只有几行字:“人在天地间,动则思礼,行则思义,不为利回,不为困疚。弟已代行,兄宜速避。”知道卫寿代己前往,卫急子大惊,忙催船急行,追赶卫寿。到了岸边,正遇上卫寿刚刚被杀。卫急子木呆呆地对刺客说:“你们要杀的是我,他有什么罪?”当刺客得知来人是真正的卫急子时,便再次动手,一匣二首送回卫都朝歌。

    刺客先去见了公子卫朔,呈上白旄旗,然后把两位公子先后被杀的情况详细叙说了一遍。他们担心因误杀公子卫寿而遭到责罚,谁曾想,卫朔高兴得不得了,因为刺客一举除掉了卫朔的两块心病,除掉了阻挡卫朔继位的两块绊脚石,正中他的下怀。卫朔重赏了刺客。随后,卫朔把这些情况报告给了母亲宣姜。宣姜听后,是既高兴又悲痛。毕竟内心有愧,母子俩商议一番后,决定先不让卫宣公知晓。




里面的“火气”还未消除呢

卫国里有两位重臣,分别是公子卫职、卫泄,他们是卫庄公之子、卫宣公之弟,二人中一个与世子卫急子交情深厚,一个与公子卫寿关系亲密。当他们听说二位公子双双遇害后,就由各为其主转为同病相怜,二人合在一起商量,决定把情况报告给卫宣公。到了卫宣公早朝的时候,二人就对着卫宣公拜倒在地,放声大哭起来。卫宣公吃惊地问他们这是何故,二人就把卫急子和卫寿被杀的前前后后,详详细细地讲述了一遍。卫宣公猛然听说两个儿子同时遇害,一时惊得目瞪口呆、面色如土,半天说不出一句话。等他清醒过来后,由痛转悲,泪如雨下,连连悲叹说:“是寡人纵容了宣姜和卫朔啊!”卫宣公立即叫来公子卫朔追问原委,卫朔推说不清楚。卫宣公愤怒到了极点,命令卫朔缉拿杀人凶手。卫朔嘴上应承,背后里一动不动。

    卫宣公受了这次惊吓后,便病倒了。他一闭上眼睛,就看见夷姜、卫急子、卫寿在他面前哭哭啼啼。群臣祷告天神,乞求祖宗,都没效果。半个月后,卫宣公去逝了。公子卫朔主持了丧事并做上了国君,这就是卫惠公。此时,卫朔才十五岁。他一上台就罢免了公子卫职、卫泄的官职。卫宣公还有两个儿子,分别是卫黔牟、卫硕,二人很不服气,连夜离开卫国,一个去了周王室,一个去了齐国。卫职和卫泄对卫惠公怨恨异常,时刻想着要替世子卫急子和公子卫寿报仇,只是因为时机不成熟而不敢轻举妄动。

    郑国上卿祭足听完探子汇报,不由说道:“卫国不会平静下去,恐怕动乱马上就会来临,因为里面的‘火气’还未消除呢!”便嘱咐郑国仪仗、车马快去快回。

    却说卫惠公做上国君后,对郑厉公耿耿于怀,因为卫国帮助齐国攻打纪国时被郑厉公率兵打得大败,所以心有怒气。突然郑国仪仗、车马来卫,说郑厉公已经逃出郑国,郑国要迎接旧君姬忽回国,重新执政。卫惠公心中非常高兴,立即派人护送姬忽回郑国。

    旧君姬忽回到郑国后,复位为君,上卿祭足拜了又拜,请求郑昭公姬忽原谅他当年不能保护国君的罪过。郑昭公姬忽没有治他的罪,但内心对他已有成见了,礼仪上也比当年冷淡了很多。祭足自己内心有愧,总是感到惶惶不安,常常请病假不参加朝政。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

悠悠岁月无数事,三言两语几笔过。且说郑国上卿祭足地位不如以前了,亚卿高渠弥就张狂了。他原本是不受郑昭公喜欢的大臣,郑昭公重新执政后,他总担心郑昭公收拾他,就暗地里网罗了一些死党,为换上公子姬亹作准备。这时在蔡国的郑国旧君姬突也蠢蠢欲动,他在蔡国大力收买郑国流散人员和各国亡命之徒。旧君姬突想以郑国栎城作据地,重返郑国执政。他派人传话栎城大夫檀伯,欲借栎城,檀伯不从。旧君姬突就命手下人装成商人,到栎城去做生意,收买了栎城的一些人,然后寻机把栎城大夫檀伯杀掉。旧君姬突迁到栎城,把城墙加固加高,把护城河挖深,铸造盔甲兵器,操练兵马,准备一有机会就攻击郑国都城新郑。上卿祭足闻讯,非常惊恐,急忙禀报郑昭公,派大夫傅瑕率军驻扎在大陵,截住旧君姬突的来路。旧君姬突得知郑昭公作了准备,就派人央求鲁桓公代他向宋庄公谢罪,又许下重做郑国国君以后,补交以前欠下的财物,并交割三城。鲁国使节到了宋国,宋庄公贪心又起,就派人联合蔡、卫等国一起兴兵,打算通过武力把旧君姬突送回郑国再做国君。蔡国一直与姬突友好,自不必说。卫惠公接到宋国邀请后,也立即同意。原来卫惠公有送郑昭公回国的功劳,但郑昭公回国后却没派人带上礼物感谢他,年轻气盛的卫惠公因此就对郑昭公产生了怨恨。卫惠公阅历不深,虑事不全,不顾国内隐伏危机,亲自带兵参战。

    卫国公子卫泄觉得时机到了,便秘密请来公子卫职,向其说道:“新君带兵远征,这正是我们行动的好机会!”正在他们秘密商议的时候,家人前来报告:“大夫宁跪有事前来拜访。”两位公子就把宁跪迎接进来。宁跪说:“两位公子难道忘了卫急子、卫寿两位公子惨死的怨仇吗?现在是个机会,千万不能失去呀!”卫职知晓宁跪之心和诚,便说道:“我们正在商议此事,只是还没商定好国君的人选。”宁跪说:“我看在群公子中,卫黔牟为人仁慈厚道,值得我们辅佐,而且他是周天子的女婿,用这个声望可以稳住国内百姓。”三个人都觉得这做法好,便歃血盟誓。接着,三人又悄悄约会了以前跟从卫急子和卫寿的人。起事队伍建立后,他们便派人到处造谣:“卫国新君讨伐郑国,已经兵败身死了。”等到都城朝歌乱哄哄的时候,卫泄、卫职报告周王室,迎接卫黔牟回国即位为君。

    群臣朝拜卫国新君黔牟完毕,公子卫泄、卫职便把旧君卫惠公卫朔暗害两位兄长以致卫宣公气死等恶劣行径公布全国。卫国百姓知晓后,人人怀念卫急子、卫寿两位公子,便用一首诗歌寄托他们的哀思和感叹——

    二子乘舟,泛泛其景,愿言思子,中心养养!

    二子乘舟,泛泛其逝,愿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