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春秋战国 >

第102章

春秋战国-第102章

小说: 春秋战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且说楚昭王获得湛庐名剑,自以为是天降祥瑞,天天将湛庐宝剑佩挂在身边,向满朝官员显摆这一无价之宝。楚昭王说话算话,按盗剑内侍要求,派令尹囊瓦率军进攻吴国。吴王阖闾派孙武、伍子胥迎击,在巢地打败了楚军。

    吴王阖闾现在不只是为了伍子胥和伯嚭报仇,还想夺回湛庐宝剑,便对众人说道:“攻不进新郢都,就是打败了楚军,也是劳而无功。”于是孙武在江口操练吴军,准备随时进攻楚国。

    且说楚昭王得了湛庐宝剑,向众官显摆完后,又遍告各国,诸侯都来祝贺。唐国(在今湖北省枣阳附近)唐成公和蔡国蔡昭侯也为此前来。此时,蔡灵侯已亡。蔡昭侯有一对羊脂白玉佩和两副银貂鼠裘,这次前来楚国,献给楚昭王一佩一裘。另外一佩一裘,自己穿戴身上。楚国令尹囊瓦一见这两样东西,眼睛都红了,就派人来向蔡昭侯讨要,蔡昭侯却舍不得给。唐成公养了两匹好马,名叫肃霜。肃霜本来是一种鸿雁,这种鸿雁羽毛像素绢一样白,头扬得高高的。因为这两匹马的颜色、形态都和这种鸿雁相似,所以唐成公给它起了这个名字。唐成公前来楚国,是用这两匹马驾车。囊瓦看到,派人去向唐成公讨要,唐成公也没舍得给。

    囊瓦非常窝火,向楚昭王奏道:“唐、蔡二国私通吴国,要是放他们回去,准会帮助吴国进攻楚国,不如先把他们拘押起来。”楚昭王年少,事事听从囊瓦,便派兵围住唐成公、蔡昭侯所住馆舍,将他们监押起来。唐成公、蔡昭侯日日都想回国,只是由不得自己。

    唐世子唐同不见唐成公回国,就派公孙唐哲到楚国探望,才知唐成公被禁。唐哲掉着眼泪,对唐成公奏道:“两匹马和一个国家,究竟哪样重要呢?君上您何不献马而求归?”唐成公堵气道:“这马是稀世之宝,寡人太爱惜它了!连楚王都舍不得送,何况楚国令尹?再说囊瓦贪得无厌,竟敢用武力劫持拘押寡人,寡人宁可死去,也决不服从他!”唐哲暗地里对唐成公随从说:“君上因为两匹马被关在这儿,怎么能重牲畜而轻社稷呢?我们不如悄悄把马偷了献给囊瓦。倘若能够使君上回转唐国,我们既使犯了盗马的罪过,也没什么可抱怨的!”随从们都同意,于是就把马夫灌醉,偷出马来献给囊瓦。唐哲说:“我们君上因为您德高望重,特地派我们献上良马两匹,供您使用。”囊瓦乐得合不拢嘴,第二天就对楚昭王奏道:“唐国地处偏远,兵微将寡,谅它也成不了什么大事,干脆放唐君回国算了。”楚昭王应允。




就像这条江水一样逝去

唐成公回国后,唐哲和几个随从,都把自己绑了,跪在殿前听候发落。唐成公掉着泪说:“要不是你们把马献给那个贪夫,寡人到现在还回不来呢!这都是寡人的过错,你们不埋怨寡人,寡人就知足了。”厚赏了唐哲等人。

    蔡昭侯听说唐成公因为献马而被放回,也派人把羊脂白玉佩和银貂鼠裘献给了囊瓦,囊瓦又对楚昭王奏道:“唐、蔡两君,亲如一人。既然把唐君放了,干脆把蔡君也放了得了。”楚昭王照样应允。

    蔡昭侯出了新郢都,肚子气得鼓鼓的,拿出一块玉璧扔到汉水里,向众人发誓道:“寡人要是不能讨伐楚国,就像这条江水一样逝去。”回国后第二天,就把公子蔡元送到晋国作质,向晋国借兵伐楚。

    此时晋国国君是晋定公,晋顷公已亡。因为伐楚事大,晋定公不敢轻率决定,先是将此事报告周天子。此时周天子是周敬王,周景王传周悼王,周悼王传周敬王。周敬王气愤楚国蛮行,命卿士刘卷,以王师名义聚集诸侯,联合伐楚。宋、齐、鲁、卫、陈、郑、许、曹、莒、邾、顿、胡、滕、薛,连同蔡,总共十五诸侯,都派兵参加,各国在召陵集合。这十五国中,不少是原楚国属国,因近些年来楚国无道,便纷纷叛离。

    晋国派士鞅、荀寅率领晋军到达召陵。荀寅自以为帮蔡国打仗,对蔡国有功,便想捞点儿好处,派人对蔡昭侯说:“听说贵国把佩、裘送给了楚国君臣,怎么单单没有晋国的份儿?我们专门为蔡国千里兴师。不知蔡国拿什么作犒劳?”蔡昭侯答道:“寡人因为楚国的囊瓦贪得无厌,才弃楚而投晋,希望晋国看重盟主的道义,灭强楚而扶弱小。事成之后,荆楚五千里土地,都可以作为晋军犒赏,好处不是比佩、裘大得多吗?”荀寅听了很惭愧。

    此时正是雨季,一连下了十几天大雨,刘卷得了疟疾。荀寅对士鞅说:“从前诸侯霸主,没有比齐桓公更加强大的,但是在召陵会师,也没把楚国怎么样。现在大雨接连不断,疟疾又开始传播,恐怕我们进攻也未必能胜。要是退回去,又怕楚国乘机钻了我们的空子,这些都不能不考虑呀。”士鞅也是个贪夫,也向蔡昭侯索取好处,同样没达到目的。荀寅这一说,正合他意,于是就推说雨水大不利进攻,把人质蔡元还给蔡昭侯,带兵回国了。各国诸侯见晋国这个盟主都不干了,还愣在那干什么?各自收兵回国。

    蔡昭侯见诸侯纷纷离去,大失所望。返回蔡国时,路经沈国,怨恨沈国依附楚国,不跟着自己一块儿伐楚,就领兵灭了沈国,以排解心中的怨气。




吴王阖闾内心砰砰乱跳

楚国闻报后,立刻派令尹囊瓦率兵伐蔡。蔡国大夫公孙蔡胜向蔡昭侯建议道:“晋国看来是靠不住了,不如往东去向吴国求救。吴王阖闾的湛庐宝剑被人盗往楚国,并且伍子胥、伯嚭等人和楚国有不共戴天之仇,他们一定会尽心尽力帮助我们的。”蔡昭侯闻听蔡胜之语,忽又眼前一亮,当即派蔡胜去联络唐国,一起去吴国借兵,愿把公子蔡乾作为人质。

    蔡胜等人先去拜见伍子胥,伍子胥把他们引见给吴王阖闾,伍子胥说:“唐、蔡两国满怀怨愤,愿为先驱。我们吴国救助蔡国可以显扬吴国声威,打败楚国可以获得丰厚战利。大王想要攻破新郢都,这个机会可不能错过。”吴王阖闾正怀灭楚之念,当即接受了蔡、唐两国请求,答应出兵,让蔡胜先回去报告。

    吴王阖闾从江口召来孙武,商议伐楚之事。孙武奏道:“楚国之所以难以讨伐,一项原因是属国太多。现在晋国打了个招呼,周王室以及十五国就聚集在一块,其中陈、许、顿、胡一直是听从楚国的,这次也弃楚而从晋,可见人心怨楚,不只是唐、蔡两国。当前楚国势单力孤,讨伐时机来临了。”吴王阖闾内心砰砰乱跳,兴奋异常,当下命大夫被离辅佐世子吴波留守国内,拜孙武为将军,伍子胥、伯嚭为副将,弟弟吴夫概为先锋,公子吴山、大夫专毅等随行,出动全部六万吴兵,号称十万,渡过淮河,直抵蔡国。此时的伍子胥已觉得自己是个地道的吴人,剪掉了头发,从此不再是客卿身份,正式成为了吴国臣子。

    楚国令尹囊瓦见吴兵声势浩大,赶紧撤除对蔡城的包围,掉头就跑,又恐吴兵追赶,一直渡过汉水,才敢安营下寨。下寨同时,急忙派人去新郢都告急。

    蔡城这边,蔡昭侯亲自出城迎接吴王阖闾,流着眼泪诉说楚国君臣罪恶。过了一会,唐成公也到了,两人自愿为左右军,跟随吴军攻打楚国。吴王阖闾非常兴奋,决定第二天就出征楚国。

    到了第二天,孙武传令大军从陆路出发直奔楚国,将战船全部留在淮河弯曲处的新息之地。三国大军不多久,就赶到汉水。楚军驻扎在汉水南面,吴兵与蔡、唐两军驻扎在汉水北面。

    再说楚昭王听说吴兵大举进攻,急忙召集众臣商议对策。公子芈申说:“令尹囊瓦不是将军之才,请大王您马上派司马沈尹戍领兵前去,协助囊瓦,不能让吴军渡过汉水。吴军远道而来,没有后续兵马,肯定不能持久。”楚昭王听从芈申之见,就命沈尹戍率领一万五千军士增援囊瓦。




司马高见,我可比不上

司马沈尹戍率大夫武城黑及援军来到汉水楚军大营,囊瓦把他接进大寨。沈尹戍问:“吴兵从什么地方来得这么快?”囊瓦说:“弃船从陆路而来。”沈尹戍连笑几声说:“别人都说孙武用兵如神,依我看也没什么了不起。”囊瓦问:“何以见得?”沈尹戍说:“吴兵擅长使船,习惯水战,如今弃船登陆,只求快速,但是万一失利,就连退路也没有了,所以我才笑他们。”囊瓦说:“吴兵现在驻扎在汉水北面,用什么办法才能打败他们?”沈尹戍说:“我分给您五千军士,您沿着汉水列阵,把船只都集中在南岸,再派一些轻便快捷的小船,从早到晚在水面上来往巡逻,使吴军不敢贸然强渡。我带领一队人马抄到新息吴兵留船之地,把吴军所有战船全给烧掉,再把汉水东面的小路用树木石头堵住。然后,您领兵渡江,去攻打吴军的大寨,我从他们的背后发起进攻,配合令尹您。吴军水上、陆的退路都被截断,首尾受敌,进退无路,他们君臣的小命,就全握在我们手里了。”囊瓦喜形于色,说道:“司马高见,我可比不上。”沈尹戍把武城黑留下,带领五千兵力协助囊瓦,自己率领一万兵力往新息进发。

    话说沈尹戍走后,吴、楚两军隔江列阵,相持数天。武城黑想讨好令尹囊瓦,就向其建议:“吴兵弃船上岸,放弃了他们的特长,司马沈尹戍算好了他们一定会失败。如今相持数日,吴兵不能渡江,军心已经懈怠,我们应该迅速出击。”囊瓦亲信校尉史皇说:“楚国人喜欢令尹您的少,喜欢司马沈尹戍的多,要是司马沈尹戍领兵烧掉吴军战船,那打败吴军的第一功,又是他的了。令尹官高名重,却屡次失利,现在又把头功让给司马,将来怎么立于百官之上?说不定司马沈尹戍就会代替您主政。不如按照武城黑大夫之计,渡江作战,决一胜负。”囊瓦被他俩说动了心,传令楚军全部渡过汉水,列成阵势。

    史皇出兵挑战,孙武命先锋吴夫概迎敌。吴夫概挑了三百勇士,手里都持硬木大棒,一见楚兵,就没头没脑一阵猛抡。楚兵从来没见这样阵势,措手不及,被吴兵一通乱打,史皇大败而回。囊瓦怒道:“你口口声声叫我渡江,一交战就让人家打成这样,你还有脸来见我?”史皇十分羞愧,但依旧信心十足地说道:“作战不能斩杀敌将,进攻不能擒获敌王,算不上兵家大胜。如果今夜出其不意,前去劫吴营,一定能立大功。”囊瓦同意,留史皇守营,自己挑选了一万精兵,悄悄从小路进发。




给后代留个好名声

却说孙武见吴夫概旗开得胜,便对众人说:“囊瓦见识浅薄,贪功侥幸,如今史皇小有挫折,但没受多大损失,今夜必来偷袭大营,诸位不能不防备。”孙武命吴夫概、大夫专毅各自带领本部人马,埋伏在左右,听到号角一响,立刻出击;让蔡昭侯、唐成公各率本国兵马分两路接应;又命伍子胥领兵五千,反劫囊瓦营寨,伯嚭带兵接应;让公子吴山保护吴王阖闾转移到安全之处,以避冲突;命令大寨虚设旌旗,只留几百名老弱残兵守卫。

    到了半夜,楚国令尹囊瓦带兵悄悄杀来,见大寨里寂静无声、一点儿防备也没有,就命令军士呼喊着杀入营寨。进到里边一看,原来是座空营,囊瓦心说不好,赶忙率军往外跑。忽听号角齐鸣,吴国吴夫概、专毅两队人马冲出来左右夹攻,囊瓦一边迎战一边往回跑,三停人马,剩了两停。刚刚摆脱了吴夫概、专毅夹攻,又听见一阵鼓响,左有蔡昭侯,右有唐成公,两下里截住,唐成公大叫:“还寡人‘肃霜’,免你一死!”蔡昭侯大叫:“还寡人佩、裘,饶你一命!”囊瓦又羞又恼、又急又怕。正在慌张之时,武城黑领兵来到,大杀一阵,救出囊瓦。

    跑了几里路,楚军守寨军士前来报告囊瓦:“营寨已被伍子胥率军攻破,史皇大败而逃,不知去向。”囊瓦吓得心惊胆裂,领着败兵连夜跑到柏举,才敢住脚。过了半天,史皇领着残兵赶来、剩余楚兵渐渐聚集,又立了一座营寨。囊瓦向众人说:“孙武用兵,果然灵活多变!不如弃寨撤军,请大王增派援兵后再战。”史皇说:“令尹亲率大兵抵抗吴军,倘若弃寨而归,吴兵就会渡过汉水,长驱直入,兵临新郢都,到时您怎么逃避罪责?不如全力一战,就是死在阵上,也给后代留个好名声!”

    囊瓦正在犹豫,忽听有人报告:“大王又派一队人马前来接应。”囊瓦出寨迎接,原来是大夫薳射率军前来。薳射说:“大王听说吴兵来势凶猛,担心您不能取胜,特派属下领兵一万,听候调遣。”接着问起两军交战情况,囊瓦从头到尾讲了一遍,脸都羞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