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755章

华夏海权-第755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许吧;不过这次战争确实增加了协约国的信心。虽然德国人获得了意大利;但是他们获得的不过是一个壳子;我们拿到了意大利最为精华的部分!意大利的海军;技术人员以及国家金库等等。〃托马斯惬意的说道。
  托马斯说这句话并非夸大其实。这次战争的结果与其说德国人在付出了惨重代价后获得了意大利;倒不如说;德国人在付出惨重代价后和协约国一起瓜分了意大利!早在战争爆发之前;第谷就有计划的安排大量的技术人员和设备向华夏南洋各省以及英国的澳大利亚等地转移。而在战争爆发之后。更是把整个意大利金库给掏空了;顺带还把南部不少人口也迁移了出去。
  根据华夏和意大利相关部门的统计;在意大利和同盟国之间关系恶化之后到意大利内战结束的数年时间里。意大利至少有有270多万青壮年离开了本土前往华夏和澳大利亚。这些人口中有不少都是技术工人和商人。其所拥有的财富和力量要远高于表面上的数字。而此后;还不断有无法忍受墨索里尼暴政的意大利人设法逃离这个国家。而国家外汇储备和黄金储备的流失更让墨索里尼政府一直陷入财政匮乏的境地。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前;意大利的工业产能都没能恢复到战前的水平;毕竟第谷的行为等于直接抽走了意大利几十年的积累!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暂且不提。根据协约国和同盟国直接达成的协议;在未来一个月的时间里;双方军队不再采取敌对行动;德国可以向部分非协约国控制区排出军队。但是同时协约国可以获得安全撤离区域内人员和物资的保证。一个月后;协约队将撤离意大利本土。而在两个月后;协约国和第谷支持的意大利流亡政府将从西西里岛和撒丁岛撤离。至此。意大利战争将正式落下帷幕;双方可以继续谈判战俘交换问题。当然;协约国和华夏表示;自己不会和意大利新政府谈判;4国政府不承认墨索里尼政府的合法性!
  〃我总有一天会回来的!我会洗刷德国和奥匈帝国给意大利带来的屈辱!我发誓!〃在意大利海军旗舰天鹰号航空母舰上;第谷对着远处的那不勒斯大声咆哮道。几分钟后;整个意大利舰队的所有火炮开始轰鸣;剧烈的爆炸声和火光在几十千米外的陆地上都能察觉到。伴随着最后一艘战舰离开意大利近海;规模庞大的五国联合舰队各奔东西;美国舰队和英国舰队将直接返回本。土;而意大利船队将在华夏舰队的陪同下先前往法国进行补给;然后去美国;再通过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至于法国舰队则直接回到南部的土伦军港。随后也将撤离到法国在西海岸;意大利沦陷之后;法国海军除了部分潜艇和小型岸防船只外都将撤回本土。整个地中海真正成为了同盟国的内湖。
  就在协约国撤出意大利的时候;同盟国则也忙着分配这次战争的红利!事实证明亲兄弟明算账这句话是十分正确的;更何况德奥两国还不算亲兄弟;而在这次分赃的过程中;双方之间确实出现了一些问题。首先一个问题就是德皇不想让奥匈帝国拿到意大利在北非的油田了!
  〃这一次我们的投入有些大;损失更是超出了战前的设想。战争必须要带来利益;否则的话不会有人打仗。虽然战争结束了;但是在可以预见的将来;我们还必须不断的投入;直到意大利政府能够自给自足。我们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数千架飞机。几乎打光了3个航空军的编制。这些损失怎么补偿?依靠并不算宽裕的财政吗?意大利油田近在咫尺;我们完全可以先用这里的资源来弥补亏空。奥匈帝国自己独立进行过一次大的战役吗?地中海海战被意大利海军击败;在北部的攻势也以失败而告终;最后还要我们来帮忙收场。根据他们的实力和表现情况;获得意大利北部地区已经够了;南部的油田不能给他们!〃在一次会议上;一直对德皇百依百顺的里希特霍芬悍然提出要将北非的油田纳入到德国掌控之中的建议;而他的建议也得到了海陆军的支持。
  〃这不是打我的脸吗?〃德皇的脸面就是德意志的脸面;而里希特霍芬的建议就是让威廉二世推翻原先的保证!威廉二世脸色来回变换了几次;但是终于忍住没发火;也不怪里希特霍芬这次反应这么强烈。这次战争中空军从头打到尾;损失是最大的;而且随着德国对协约国空军水平的重新评估;空军原有的计划几乎都要推到重来;英国皇家空军的凶悍让德国人感到不安。所以里希特霍芬急需冷实力;冷实力需要什么?飞行员;飞机还有更多的燃油!厉害的飞行员就是烧汽油练出来的;甚至于德国空军内部更极端的声音打算直接让空军控制利比亚燃油的6成!当然最后实际提出来的时候;里希特霍芬还是给各位留了点面子;油田必须在德国控制之下;而且德国空军必须分到4成!要是这都不行的话;里希特霍芬已经准备撂挑子不干了!
  俗话说软的怕硬的;硬的怕不要命的;里希特霍芬连空军司令都不要了;德皇还真不能把他怎么样!他走了;谁来带德国空军?舍尔和希佩尔在战后和德皇冲突多了;都一直在海军司令的位置上坐到最后。所以威廉二世显然必须对里希特霍芬做出一个交待。最后的问题就变成了;是要德皇的面子;还是要空军元帅了!亲口否决当初的许诺对于德国信誉和与奥匈帝国的关系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万般无奈之下;德皇只能决定暂时休会;过一段时间再说。他需要多方面权衡这个问题。就算收回;也要给奥匈帝国一定的补偿。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hongye4465;d309ebc77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后续

  “皇帝陛下,虽然空军元帅的建议有些偏‘激’,但是他的想法无疑是对帝国最为有利的选择。我们只是获得了意大利的外壳,而在未来,为了能利用意大利的人力和残存的工业,我们必须要要帮助墨索里尼政fu稳定意大利的形势,而稳定形势单纯靠刺刀是不行的,平民需要保持最低的生活水平,政fu需要资金去运作,而工厂需要重新安排生产!在初期,意大利需要帝国持续输血,而我们的情况并不太好,财政方面的压力会很大。而意大利留下的唯一可以赚钱的就只有油田了,我们需要他们来弥补财政的不足。”德国首相布吕宁恳切的说道
  “费迪南下个月就要来柏林,到时候,你让我怎么说?就说,利比亚的油田分配计划要被废置了?原先的协议作废了?”威廉二世话语中充满了火‘药’味。
  “我们可以把中东地区部分准备开发的油田让渡给奥匈帝国作为弥补,我们甚至可以给他们提供低息贷款。”布吕宁把早已经准备好的托词拿了出来。
  “这有什么区别?一样是给油田,不过是拿中东的换北非的?”威廉二世突然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不够用了,他想不明白这两者能有多大的区别,不过是让奥匈帝国晚用一到两年石油罢了。还有什么影响?布吕宁没事整出这么一个办法有什么意义?威廉二世想不明白。
  “这当然是有区别的,首先,意大利的油田只用几个月就可以恢复,燃油很快就可以变成马克。而中东油田开采需要时间。第二个原因是随着意大利战争的爆发,协约国对我国和奥匈帝国的出口物品进行了限制,其中燃油开采设备就被列到了禁止出口清单之中。奥匈帝国的石油开采技术十分落后。他们只能从我国购买各种钻探设备,这样的话可以缓解我们的就业压力。甚至德国的企业还可以趁机从中分一杯羹。获得一定的股权。至于第三个原因吗?我想应该由陆军的兴登堡元帅来给您解释更好一些。”布吕宁说完,回头对兴登堡示意。
  “我是一名军人。从军事的角度来讲,我认为利比亚的油田比中东的油田更加安全!我们在未来将向伊朗和南亚发动进攻。这一次我们攻击的是大英帝国最为重要的产油地和最为重要的殖民地,英国人一定会全力以赴进行防御的。而两河流域将成为前线,我们在那里的油田将出于英国和美国战略轰炸机部队的攻击范围之内,在未来,唯一可靠的燃油供应有两个地方,一个是利比亚,一个是罗马尼亚,高加索油田都不一定安全。所以我认为。如此重要的资源必须在帝国手中,而不能在无能的奥匈帝国手中。而且如果奥匈帝国在中东有较多的利益的话,那么我认为在未来的战争中,他们会更努力一些。”兴登堡平静的说道。
  “嗯?!虽然这个想法有点坑奥匈帝国的意思,但是我喜欢!”威廉二世心中说道。这办法不错啊,即满足了国内的要求,同时也不算违约啊。奥匈帝国依然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油田,只不过换了个地方,需要给德国‘交’一些额外的好处而已。于是乎,在踌躇了一阵之后。威廉二世还是接受了布吕宁的折中方案。在油田问题解决之后,德国人在意大利的工作还远远没有完成。战火将部分意大利城市打成了一片废墟,而德国需要让这个工业国家重新运转起来。
  而在这次意大利工业整合的问题上。一名在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负责整合工作,而这个人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施佩尔,不过这次他是给威廉二世打工而已。不过他比历史上运气好的一点是,这个位面的德国效率高一些,而作为德国半个殖民地的意大利完全可以让他大展拳脚而不用考虑政治上的因素。
  “施佩尔先生,您的位置怎么来的,我想您应该很清楚,没有空军的支持,您只是一个建筑师而已。所以我希望我们在意大利问题上可以好好合作一下。愿我们能共同迎来一个美好的明天。”在里希特霍芬的乡间别墅中,这位德国空军一把手这样对施佩尔‘露’骨的说道。空军帮助施佩尔上位。而后者同样也必须给空军足够的回报,别的不说。先把战斗机产量提上去再说!
  要说历史上意大利的空军生产也算一个奇葩。产量低自然不用说,而另外一个更有趣的现象是如此低的产量居然被n多种型号瓜分,每一种飞机数量都不多,比如说历史上代表2战意大利空军战斗机技术巅峰的五系列战斗机,居然是三个航空公司生产的三种不同型号战斗机的总称,这三家公司分别为卡普隆尼公司雷贾尼厂生产的re2005‘射’手座战斗机,菲亚特公司生产的g55型战斗机,以及马基公司生产的mc205战斗机。至于这三个公司其它的产品那就更多了。加上各种奇葩的轰炸机和侦察机公司的话,工业规模远远小于德国的意大利,所拥有的航空公司个数却可能比前者还要多!生产力被极大的削弱了。要知道,德国人的单发战斗机开始就一种bf109,后来才是bf109和fw190两种!
  这些公司的设计人员和部分设备在战争之前就被转移了,而现在,施佩尔也没打算重新建立这些公司,他们只用按照德国的图纸和标准生产德国飞机就好了,没必要搞出意大利自己的东西。反正德国需要的是意大利的产量,而不是意大利的飞机设计,更何况,在大量技术人员流失的情况下,想要重建设计团队的难度太大,而一种飞机从开始生产到最后投产需要的时间也太长。得不偿失。
  所以施佩尔需要的就是立即将零散的意大利航空公司和产能进行整合,并且尽快和德国空军体系进行无缝对接,作为同盟国空军生产的一部分。而除了空军之外,施佩尔还必须给恢复意大利海军工厂,虽然南部的工厂在意大利海军撤离前进行了破坏,但是因为缺乏人手和足够的时间。所以破坏的并不彻底。而获得意大利南部的海军船厂和港口设施对于德国海军来说意义十分重大,别的不说,至少可以节省很多经费。为未来容纳庞大的德国公海舰队创造条件。至于陆军吗?他们从意大利获得的反而最少。
  就在德国开始着手建立一个符合德国需要的意大利的时候,奥匈帝国也终于获得了梦寐以求的意大利北部部分地区。虽然利比亚的油田最终一点没捞到,但是德国在中东给了后者补偿,而且意大利在北非的部分殖民地也被划入了奥匈帝国版图。相对于奥匈帝国在这次战争中的付出,这样回报也称得上丰厚了。不过在双皇峰会中,威廉二世还是旁敲侧击的表示了对奥匈帝力的担忧。并且提到了,如果奥皇同意,德国可以帮助奥匈帝国提高军队战斗力。
  德奥忙着收拾意大利的烂摊子,而华夏和协约国也需要对意大利海军以及流亡国外的意大利人提供各种保障。意大利舰队被允许进驻华夏位于南洋的最大的海军基地——泗水海军基地。而意大利海军和空军人员以及他们的家属则可以在周边的城镇中获得免费的住宅。随着几十万意大利人的涌入,泗水市还出现了一个意大利城。而普通平民则可以选择在澳大利亚或者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