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635章

华夏海权-第635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战斗进行到这个份上其实已经基本结束了;依靠后卫舰队赢得的时间;马吉芬舰队至少跑出去20多海里。而随后;就和西姆斯舰队剩余的3艘战列舰汇合;接到了第谷电报的希佩尔早就甩开了西姆斯舰队。而汇合后的美国舰队也没有继续在葡萄牙海域逗留的意思;全速撤离。只剩下第谷还有些不甘心;他试图继续追赶对手;但是悲催的是;自己的舰队一头撞上了协约国的潜艇警戒线;按理说;在有较多辅助战舰护卫的情况下应该不怕潜艇的。
  但是奈何第谷对于整个战场的局势判断过于乐观;而卡拉乔诺号因为被重创后航速太慢被留在了后面。偏巧第谷认为这里非常安全;没给这艘战舰留下足够的驱逐舰;而因为这个失误;卡拉乔诺号成了1战中最后一艘沉没的战列舰;一艘隐藏在浅海的法国潜艇用4发鱼雷结束了这艘从开战一直打到结束;战功彪炳的前意大利海军旗舰!而这个事件也成了第谷军旅生涯中最大的一个污点。而在损失了一艘主力舰之后;第谷也放弃了继续追击美国舰队的想法;开始寻找德国舰队;收缩队形;战争进行到这个程度;同盟国已经获得了胜利;剩下的就要求稳了;所以同盟国舰队变的十分小心谨慎。
  在这里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卡拉乔诺号虽然是最后一艘战沉的战列舰;但不是最后一艘遭到雷击的主力舰;就在意大利人抢人头成功之后;气急败坏的德国人也只能选择离开;俾斯麦号将按照预定的计划先前往西班牙北部港口;经过短暂休整之后与同盟国舰队汇合;但是此刻;形单影只动力受损的俾斯麦号已经被一艘英国潜艇盯上了;在几经周折之后;这艘英国潜艇成功的发动了进攻;结果猝不及防的俾斯麦号被命中一发鱼雷。造成一个轮机舱进水。而另外一发鱼雷近炸造成了船首的破损;又增加了大几百吨的进水;好在是在另外一边。没有倾覆。不过即使这样;依靠良好的水密隔舱;俾斯麦号战列舰最终带着5000吨海水还是以不到8节的速度蹒跚的到达了西班牙北部的巴雷斯角港。
  在当天下午4点的时候;第谷舰队和希佩尔舰队汇合;而在第二天中午;整个同盟国舰队到达巴雷斯角港与俾斯麦号汇合;不过现在的问题又来了;俾斯麦号受损过于严重;短时间内无法动弹;而这个港口又缺乏维修大型战舰的设备;于是乎直到停战;这艘战舰都没离开港口!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以及书友hs1110的月票支持~~~~。



第一千零九章 停战吧

  〃仅仅一天时间;协约国的北大西洋防线就处于崩溃的边缘。美国海军被重创;整个大西洋中协约国舰队就只剩下9艘超无畏;而且绝大部分都需要进入船坞进行修理。德国海军突破了北海的封锁线;出其不意的进入了大西洋。导致整个大西洋地区海上力量对比直接失衡。如果说德国海军在北海成功的重创了协约国海上力量;那么在葡萄牙海域爆发的大战则彻底动摇了协约国继续战斗下去的根基;北大西洋运输线已经相当脆弱了。更为可怕的是;即使今年美国和英国的新船下水;协约国依然无法重新夺回海上优势;即使同盟国不再下水新船;我们也只能在明年的下半年才能勉强占优;这还是我们海上不再出现任何失误的情况下。〃在葡萄牙海战结束后;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本森中将在给总统的报告中这样说道;其中的言语十分的不乐观。
  同样;这场战役的失败让英法两国也感到了刻骨的凉意。大舰队被重创后;美国舰队同样被击败;大西洋上同盟国舰队占据绝对优势。这对于极度依赖海上运输线的英法两国来说无异于放在脖子上的利刃。对方只要轻轻往前一送就是致命的。原本就想和谈的英法两国彻底坐不住了;在私下的两国高层会议中;英法两国表示愿意退让。至于美国吗?打到这种程度;美国人怕是也没有继续打下去的勇气了吧。随着海上运输线陷入危机之中;美国即使有再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都无法作用于战场。面对一场很难获胜的战争;美国也没有打下去的心思了。
  协约国内部已经开始考虑如何收场了;而同盟国内部同样也在考虑如何收场而不是继续打;在一般人看来;这场战斗中同盟国海军以2换5获得了大胜。敲掉的装甲巡洋舰和各种驱逐舰也有不少。整个海上形势一片大好;为何就不打了呢?其实吧;如果从有作战能力的战舰上来看;这场海军的结果是3换5。俾斯麦号战列舰虽然没沉。但是锅炉舱和轮机舱严重受损;水下部分破损严重。而且还带来5000吨海水;更为悲催的是;他停靠的港口没有能力修理这样巨大的战舰;只能进行简单修补。而要想靠拖船拖回意大利的话;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十分艰巨的任务!所以说短时间里;同盟国也就12艘主力舰可以使用。这句好比下象棋;战到最后的时候;任何一枚棋子都是宝贵的。而且海战是最容易出漏子的;一着不慎满盘皆输。战斗打到这个程度。同盟国也不敢保证接着打下去;自己能一直赢!更重要的是;整个同盟国除了1919年德国可以再服役两艘俾斯麦级战列舰之外;已经没有一艘新船了。后劲彻底没了。
  而从国家战略上来讲;此时的同盟国绝大部分成员已经实现了这次参战的目的;意大利获得了巴尔干部分地区的土地又从奥匈帝国那里获得了部分土地;可谓是心满意足;至于非洲;利比亚的殖民地有所扩大;即使无法彻底吃掉阿尔及利亚也能获得部分土地。同时还有埃及的部分地区。奥匈帝国就不用说了;塞尔维亚彻底成为了奥匈的地盘。又从俄罗斯获得了大量的土地。土耳其也没亏;不仅仅保全了原有的领土而且获得了克里米亚和外高加索的地盘实力大增。西班牙也很高兴;西属撒哈拉得到扩大;并且德国同意给予西班牙安全保证。直布罗陀这个要塞也被拿下。甚至还有希望从葡萄牙获得一些好处。虽然得到的和其它国家没法比;但是谁让他加入的太晚了?一份付出一份收获啊。
  至于同盟国的老大德国;早已经从东欧赚翻了;西线明摆着是很难立即推掉的;虽然德国有强悍的工业;但是和华夏美国这种地大物博的国家比耐力还是差点劲。再说陆军的话;怎么说呢?德国是厉害;但是奈何意大利;奥匈不给力。而美英陆军虽然不是顶尖但也是强悍;美国也开始步入佳境。打到这种程度也已经没什么意义了。所以即使这次大西洋之战获胜;德国依然没有改变原先的策略;依然以尽快结束战争为目标。当然具体条件可以根据情况改变一下。五年的战争带给德国的不仅仅是国力的消耗;同时也有大量人口的损失。
  在地球的另一端;还有一群人在关注着欧洲的局势。〃我们已经获得了土地;剩下的任务就是如何建设这片土地;新增的几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对于现在的华夏来说还是太大了;单纯凭借我们的工业很难在几十年内彻底吃进去。所以我们需要其它国家的产品和机械。而为了获得这些东西;我想首先就要让他们停手不要再打了!〃徐杰在一次华夏高层会议中这样半开玩笑的说道。
  华夏有一句古话叫打江山容易坐江山难。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而徐杰还要再加上一句话是建设江山更难!看看徐杰那个位面吧;从沙俄开始俄国控制整备西伯利亚有几百年的时间;结果到了21世纪又如何?而且历史上还曾经有过一个苏联这样的庞然大物;但是开发的程度还是远远不够;同样的道理;在目前这个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的时代;即使华夏有相对充足的人口;但是各种基础建设需要的大量资金和工业品不是现在的华夏所能提供的;甚至不是现在任何一个国家可以提供的!用武力占领只是第一步;将其建设好;带来收益;并且最终牢牢的控制住才是最关键的!所以;第一次。世界大战必须结束。华夏需要进口一些工业产品来开发新获得的土地!
  于是乎;在葡萄牙海战结束后;大家都开始仔细考虑如何结束这场战争;但是任何人都明白;即将签署的条约不过是休战而已;双方谁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最终目的;英法不但没能消灭德国这个大敌反而让他更加强悍;而德国虽然获得了大量的好处;但是同样没能实现打垮法国称霸整个欧洲的目的;甚至于连美国也站在了敌人一方。威廉二世的雄心并没有实现;他还是有些不甘心啊!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书友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9527的月票支持~~~。今天下午还有一更;求支持~~~。



第一千零一十章 谈判

  1919年4月28日;瑞士伯尔尼。在葡萄牙海战结束后;协约国和同盟国在陆地上也进行了一番较量;结果是美国人从南线发动的攻势被德国成功瓦解;而德军试图突破巴黎防线的计划也落空。在付出巨大代价后;不过将部分地区的战线向前推进了4到7前面!双方都是很不甘心啊;老想着在最后时刻能获得一些优势。但是打来打去双方几乎还是平手。既然都不想打了;那就坐下来谈谈吧;作为中立国;瑞士就成了双方都可以接受的会议召开地点。同盟国和协约国的大佬们都来到了瑞士伯尔尼;而华夏作为调停方也派遣了顾维钧作为代表参加了这次至关重要的会议。
  俄国临时政府并没有参与这次会议;作为一个德国扶持起来的政府;协约国自然不会为他们争取利益;原来的朋友已经变成了敌人的帮凶。更何况德国已经和俄国签订了条约;甚至连俄国也和华夏签订了条约;重新界定了俄国东西两边的边界;需要谈的事情几乎都已经谈完了;甚至就连曾经让协约国抱有厚望的邓尼金和高尔察克所指挥的原来效忠于沙皇政府的军队也在德俄与华夏两边的围剿下灰飞烟灭。最终残部向华夏投降。放弃武器以换取在华夏的居住权。
  既然大家都决定好好的谈;那么就先从一些比较关键同时又能较为容易达成共识的地方谈起;同盟国同意撤出法国边境;双方恢复到普法战争结束后的状态。比利时也得以复国;这是英国人的底线。作为法德之间的中间地带;这里绝对不能落入到德国人手中。荷兰的问题比较麻烦。就在荷兰被攻陷后不久;德国扶持起了另外一个荷兰王室成员担任首脑。而这在英国的荷兰流亡政府相冲突。谁都不想放弃;谈判双方就此陷入了无休止的嘴炮之中。
  双方吵了3天并没有讨论出什么结果;于是果断转移战场;开始讨论地中海和北非的问题。在这里。双方之间的分歧比之前要大得多。从西非和伊比利斯半岛开始一直往东;直到苏伊士运河双方之间就没多少共同点!〃双方在谈判桌上进行的战斗比在北非战场上还要激烈!法国人想要收回他们的殖民地。英国人想要保证自己在埃及的地位;而意大利人像守财奴一般死活不吐出自己所得到的东西;而德国则在抓着苏伊士运河问题不放手!〃一名参加会议的华夏外交人员这样说道。谈判一度陷入僵局。为此甚至休会了一周。
  而华夏这时候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本着己方利益第一的原则;华夏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劝说〃双方接受一个大家都能认可的方案。针对荷兰问题。华夏的原则是让新的荷兰政府倾向于英美;华夏的最终目的是让欧洲的力量重新达到平衡。当初两线作战情况下;德国都尚且没被拖垮;如果荷兰再被德国控制的话;那么协约国一方在欧洲大陆上的力量过于单薄。所以华夏实际上是支持英法的要求的;但是碍于面子;有邪说的不能直接。本着和稀泥的原则。华夏建议德国放弃这个低地之国。然后换取协约国在北方的让步!
  北方是哪里?自然是挪威了!挪威有德国需要的铁矿和其它资源;更重要的是有太多的优良港口。从经济和资源的角度来说;挪威比荷兰更有价值;而且从海上战略上讲。拥有了挪威的港口后;必然削弱英国的海上封锁能力。没办法;海岸线太长了。这对于德国政府来说有极大的吸引力;毕竟此次战争中就是因为海军持续不断的战斗才最终削掉掉了对手的海上优势;最终威胁到对于英法至关重要的海上运输线;才使德国有机会吞下胜利果实后和对方谈判。可以预料的是;在战后;德国海军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会进一步提高。
  至于说陆上的损失吗?其实对于强悍的德国陆军来说;在只用顾及一条战线的情况下;荷兰的有无对于德国来说并没有那么重要;无非是多拖几天时间而已;德国陆军缺乏的不是战力而是足够支持这些战力的资源;在获得了东欧大片土地和上面的资源后;德国陆军认为如果在十几年后再次爆发大战的话;法国生存的时间只能用天来计算。所以德国陆军对有无荷兰并不十分看重。相对而言;他们更看重可以从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获得多少矿石。
  而对于英法来说;用退出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来换取荷兰也是一笔可以接受的买卖。德国陆军在协约国眼中是太可怕了;尤其是短时间内的爆发战斗力;更是让协约国心惊胆战;而对付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