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601章

华夏海权-第601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次;杰里科同样以相同的借口拒绝了英国政府要求加强护航力量的建议;并且以辞职相威胁。
  平心而论历史上的杰里科做出的决定确实有失偏颇;毕竟在1917年年底的时候美国已经参战;强大的大舰队和美国舰队拥有足够的力量将那个位面上的公海舰队死死的封锁在北海之中。即使没有美国舰队;已经拥有5艘复仇级战列舰和5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英国大舰队足够把仅有两艘可以称为超无畏的德国公海舰队击败。也就是说当时用于防备德国公海舰队的力量已经十分过剩了;在这种情况下;调集部分兵力用于交通线护航是十分正确的选择;杰里科因此被免职也不能称为冤枉;毕竟当时英国的海上运输压力是很大的。
  但是在这个位面上。杰里科做出同样的决定却无可厚非。毕竟;这个位面上德国公海舰队太过强大了;而经过屡次放血后的英国大舰队却太过虚弱了;虽然杰里科不知道德国舰队什么时候重新拥有决战能力;但是杰里科不敢赌。在现在的情况下。哪怕少一艘最普通的超无畏都会对海战产生影响;而如果快速舰队全出去捕捉西班牙人的话;德国舰队再出来;那么英国人就只能选择放弃对沿海的防御以及对德国舰队的封锁了;在杰里科看来;现在英国舰队在本土至少还可以保证德国人出不来北海;但是如果舰队一分散的话。实力弱势的英国舰队凭什么堵住公海舰队?
  “唯一的办法只有一个;让马吉芬的美国舰队回到大西洋中;放弃对地中海同盟国舰队的围剿。先收拾西班牙人;然后再回到地中海;即使直布罗陀要塞失守了;强悍的美国舰队依然拥有自由通过的能力。这一切都要快;只要美国人能快速干掉西班牙舰队;那么一切都将不是问题!”看着脸色煞白的丘吉尔;杰里科提出了自己的解决办法。
  “从地理上看;西班牙面对大西洋的港口就那么几个。只要美国舰队能一方面锁死西地中海让西班牙舰队与意大利舰队无法汇合;同时只要知道西班牙舰队的落脚点;那么美国舰队完全可以等西班牙舰队回港后再行动。趁着西班牙舰队补给的时候;全速前往港口;将他们打沉在军港中。真正可怕的不是西班牙舰队对海上运输线的破坏;而是西班牙舰队与意大利舰队的汇合。我们的v1500甚至可以从法国起飞监控西班牙北面的绝大部分港口。只要他们回来;就绝对逃不出我们的掌控。”杰里科继续解释道。
  从客观上来讲;老谋深算的杰里科确实提出了一个比较现实而且相当可行的方案;他一眼就看到了问题的关键;即同盟国地中海舰队绝对不能和西班牙舰队汇合;否则并和一处并且控制整个地中海的新同盟国联合舰队将具备和美国舰队一战的实力;同时;美国舰队也绝对不能轻易离开地中海;只有当确定西班牙舰队进入港口修缮并且短时间内无法行动的时候;才能以最快速度直扑港口把这支舰队解决掉。
  如果轻易放弃西地中海的话;那么对方就有了随意进出大西洋的能力;这对于协约国来说无疑是把恶魔放出来。现在协约国只不过需要对付三艘到处乱窜的主力舰;而要是对方汇合了;那么协约国就要对付一群到处乱窜的主力舰!而且等于把整个北非的协约队都卖了;整个战略态势将极端恶化!
  杰里科的想法很不错;但是唯一的问题是;他不能左右英国政府;同时更不能左右美国政府!而与此同时;在地中海正在奋战的马吉芬也在考虑下一步美国舰队的行动方向。看着已经逐渐被逼回本土;只能在水雷阵和炮台的掩护下苟延残喘的同盟国地中海舰队;马吉芬也十分担心本国政府的一纸调令让他前功尽弃!现在的杰里科有胆量和政府对着干;但是马吉芬可没这个底气!
  马吉芬现在也处于两难的境地;虽然意大利人步步后退;但是其主力依然还在;自己一走;那么地中海的制海权肯定易手。而如果继续死磕对手的话;那么北大西洋的运输线就可以用永无宁日来形容了。协约国政府绝对不允许对方用利刃把自己的血管搅成一团乱麻。对于英国舰队;马吉芬十分清楚对方的苦衷;稍有失误就有可能让英国人进入万劫不复的境地。所以大舰队直接出动主力舰的可能性极小!因为他知道杰里科十分求稳;这种近乎作死的举动绝对不会做。
  此时马吉芬和杰里科的想法非常类似;那就是先对海上运输线进行一下改变;例如说将整个运输线北移;尽可能的脱离西班牙舰队的打击范围。或者大量租用华夏的商船进行运输;协约国不敢打华夏的船;同样;同盟国也不敢打。同时海军使用大量的驱逐舰开始清理海上的西班牙袭击舰和伪装补给舰;驱逐舰被抓住了算协约国倒霉;以这种近乎血腥的办法来削弱对方的破交能力。同时美国舰队也可以选择攻击西班牙港口来进行报复。当然;最重要的还是集中兵力先搞定意大利;至少要把几个关键通道用水雷网控制住。
  但是可惜的是;无论是马吉芬还是杰里科的想法都不代表协约国高层的意见;相对于马吉芬这种攻击性极强的战略;协约国高层想的是如何能更加的稳妥。海军作战部部长本森最终以次为指导思想制定了另外一个方案;其核心就是美国舰队从地中海撤出;放弃对地中海的控制;先巩固住北大西洋;然后根据同盟国的行动见招拆招。而这个方案无疑得到了威尔逊总统的赏识;毕竟这让珍贵的美国舰队毫发无损的从地中海脱身。当这个计划送到了马吉芬手里的时候;这位美国舰队的掌门人并没有多说什么;因为他知道;自己无力改变这一切!就像当初他曾经警告美国政府德国公海舰队有能正面挑战英国舰队的实力这件事一样;尽管他说的很对;但是这一次;他依然无力改变什么。
  “这样做使我们暂时解决了北大西洋运输线的难题;但是记住;这样做至少会让战争延续2年以上;甚至于到最后我们只能获得一个不胜不败的结局有可能我们花费了数十亿美元的财富以及上百万美国青年的鲜血而无法获得任何实质的利益。”马吉芬在命令上签字后这样说道。
  感谢书友zhouyu1976和hukaikaka的打赏~~~;以及书友大胆100、奥芬、f663026的月票支持~~~~。



第九百五十七章 全新的局面

  本森提出的战略绝对不是最好的;但是绝对是协约国高层都可以接受的;无论是杰里科还是马吉芬他们过于激进的战略就有点像猛药;可以较快的解决问题;但是同时也会导致伤口在某一段时间内急剧恶化。协约国高层不得不承担着巨大的民间压力。马吉芬最后的警告并没有触动威尔逊总统;战争再打两年又如何?反正德国人已经打了三年了;既然德国愿意继续下去;美国人陪着你打两年又如何?美国政府甚至愿意让英法德奥意五国好好的放放血;只有这样;美国才能获得更多的利益;至于最后一句血本无归?威尔逊总统只不过笑笑而已。因为从国力上来讲;此时的美国要远超已经打了三年战争的同盟国!
  美国人表示无所谓;英国人问题也不大;毕竟最依赖北大西洋运输线的是英国;英国从殖民地调拨物资和兵员到最后都会集中在美国然后再走完这最后一段路程;(整个印度洋已经置于了同盟国的掌控之中;除了给协约国运输的华夏商船可以在印度洋通行无阻之外;其它任何搭载协约国物资的商船都必须绕道太平洋;然后走大西洋整个北大西洋运输线几乎就是英国的生命线。而英国人又偏偏缺乏足够的力量;在这种情况下;放弃相对不太重要的北非;集中兵力守住交通线;同时英美两国舰队靠在一起又相互有了照应;在英国人看来自然更好。
  唯一对这个结果无法接受的国家是法国;法国和英国美国不一样;人家在北非有大量的殖民地;而且还有十几万的军队正在和同盟国战斗;英法两国海军撤出地中海无疑等于把北非拱手送人!中国有句俗语叫崽卖爷田心不痛。北非和英美关系不大;但是和法国关系太大了!北非为法国提供了大量人力;同时为了守住这块地方;法国也付出了大量的心血。英美说撤就撤了。这让法国无法接受;自己的利益让人无端卖了;这让高傲的法国政府感到十分的愤怒。
  但是不接受又如何?法国海军已经名存实亡;英法非要走。法国人又能如何?更重要的是;打了半天;英美两国本土都没有遭到战火的洗礼;而法国人的首都还在德国人的威胁之下;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何况法国人还需要美国舰队保护他们的西海岸;这时候和英美闹翻不是找罪受吗?所以即使法国一万个不愿意;也没法改变这个事实。
  不过在走之前;协约国还是决定要留给西班牙人一些纪念品的!马吉芬率领的美国舰队和法国舰队对着地中海沿岸的西班牙港口进行了一番颇为彻底的扫荡;虽然在开战之前;西班牙人已经对重要的物资和设备进行了转移。但是这次扫荡还是让西班牙大出血。而且美国人的目标不仅仅就这样简单;同时在进入大西洋后;也对着西班牙大西洋方向的港口也进行了一次扫荡以报复西班牙舰队对运输线的破坏;当然了;最重要的事情是立即动用本土的剩余舰队对几乎没有防御力的西属西印度群岛殖民地发起进攻。美国人最终还是占领了这些地方;完成了美西战争中没能实现的目标。
  而伴随着9月17日;美国舰队进驻布雷斯特港;预示着协约国终于承认了同盟国对地中海的控制;并且让西班牙舰队与同盟国地中海舰队会和成为可能。至此;新的同盟地中海舰队将成立;而这支舰队的规模将重新上升到14艘主力舰的规模。从而有了和美国海军相持的资本。更为难得的是。伴随着10月3日直布罗陀要塞的沦陷;大西洋的大门终于向同盟国地中海舰队敞开;一切都向着更加美好的方向发展。整个大战的态势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伴随着西班牙的加入;协约国的地缘形势进一步恶化;尤其是法国;在负责西线和非洲战区的同时还需要抽出部分兵力来应对西班牙人。而随着地中海被同盟国彻底掌控。法国人投在北非的十几万大军和部分美队算是彻底成为了孤军;虽然依靠前期运送的物资和给养还可以支持一段时间。但是整个北非战局已经彻底变成了一潭死水。
  “同盟国在地中海的舰队太可恶了!我们必须消灭他们!而美国海军的战舰又不适合在这种情况下作战;现在的战场在大西洋;面对广袤的战惩对方的快速战列舰;美国海军的重骑兵们很难发挥作用。”英美双方海军几乎是背靠背。在这种情况下;双方就必须进行进一步的合作与交流;而在一次海军高层会议上;美国海军作战部部长本森就这样对杰里科说道。
  “阁下的意思是;大英帝国舰队负责对付同盟国地中海舰队的对方快速战列舰;而贵国则帮助我们对付德国海军?”杰里科若有所思的说道;这个办法看起来很不错;英国快速舰队虽然屡遭重创;但是至少还有4艘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的家底;如果再把其他的快速战列舰算上;协约国一方还是可以凑出8艘快速战列舰的;而同盟国一方能称得上快速战列舰的有7艘;虽然数量差距不大;但是对方只有一艘凯撒大帝号是15寸火炮;而英国舰队有4艘。
  而同时;美国舰队如果愿意加入北海的战局的话;那些装备了14寸重炮披坚执锐的重装骑士绝对比英国战舰更适合对付同样走重甲重炮路线的德国舰队。和英国人改进的铁公爵级战列舰不同;美国人的战舰无论是炮战还是水下防护都不错;水中弹中了问题依然会很大;但是至少不会致命;毕竟改进前的新墨西哥中了一次;虽然重创;但是没像英国战舰那样直接被秒了。
  但是从理论上十分合适的想法不代表立即就能实现;首先这涉及到一个指挥权的问题;双方的舰队肯定不能全部互换;只能说部分互换;例如说托马斯的快速舰队进入大西洋;而马吉芬也将麾下的部分美国战列舰派往北海。那问题就来了;托马斯会完全按照马吉芬的指挥去做吗?毕竟和北海拉出来几乎就能碰上的情况不同;大西洋上的追逐战可谓是繁琐的代名词;双方对战局都会有自己的看法;如果一钓现分歧那么听谁的?除了问题怎么办?海上的局面随着西班牙海军的加入又重新进入了平衡阶段;任何一点的失误都会导致灾难性的后果;而另外一点则是杰里科对美国海军的训练水平表示怀疑;毕竟美国人在实战中的表现都称不上优秀;更重要的是没有经历过大的阵仗;真打起来别把自己坑了!
  所以;面对本森的要求;杰里科原则上表示同意;但是同时建议双方先小规模的交换舰队;先练一练配合;增加以下彼此之间的了解;然后再就具体行动方案做一下安排;双方会谈的时候已经到了1917年10月了;残酷的一年就将这样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