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485章

华夏海权-第485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这对于意大利来说;资金也许并不充足;因为意大利作为同盟国的一份子肯定要在陆军上有所准备;即使政府再倾向于海军;按照维托里奥的估计;在未来5年内能造出4艘新式无畏舰就已经很不错了!实在没有更多的资金用来开工和设计更为强大的战舰了。而如果维托里奥真想彻底展现自己的才华的话;恐怕就要在德国人的图纸上实现了。
  感谢书友zhouyu1976打赏;以及书友qwe79的月票和书友n2800b617dudutro的评价票~~~。



第七百八十一章 第二帝国的野兽们

  就在德国海军在加紧备战的同时;德国陆军也正在加紧备战;与已经成熟的炮兵工兵装备相比;德国人比较陌生的装甲部队现在也开始加紧筹划了。本来在德国陆军中有一种意见是将华夏陆军的坦克装备直接复制改进一下就先凑合着用。但是随后德国人发现;这种设计其实并不适合德国。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华夏陆军在设计这些坦克的时候对稳定性和行程的要求并不高;原因很简单;华夏陆军无论是开始突破尼布楚要塞左右两翼的俄国阵地还是从后方实施包抄;需要的行程其实并不是很大。而且就算坏了也没事;可以拉回去慢慢修。但是德国不一样;德国需要的是不断的突破拥有上前公里战略纵深的俄国阵地;在广袤的东欧平原上进行运动战。对行程的要求要远远大于华夏陆军;而稳定性吗?你能想象一下一辆坦克在俄国荒野上突然罢工后的结果吗?结果就是九成以上会被丢弃。
  这对于资源相对匮乏的德军来说几乎是无法忍受的!所以说德国必须将行程稳定性还有速度都放到一个较为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如果速度实在太慢的话;无论是支援还是进攻实在是有些困难。而这些东西最终都受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东西的限制;那就是坦克发动机!
  在历史上一战坦克只有汽油机没有柴油机;柴油喷射技术是在1922年才有的。而一战中的坦克;怎么说呢。速度还真是慢的可以;行程和稳定性也是够呛。比如说英国的1式坦克;这种装备了2门短管57mm炮。4挺机枪和8名乘员的大家伙重达28吨;结果只采用了一台出力为77千瓦的汽油机!最大速度才6km每小时;行程也不超过50km。再加上高达近一半的抛锚率;嗯;这东西也就只能用来突破战线了。而到后期;英国为其后续战车装备的最大功率的发动机也不过92千瓦。
  同样。德国人的坦克也遭遇了动力上的困境;德国的a7v型坦克。这台装了一门57mm炮和6挺机枪;同时需要18名乘员的大家伙同样是以只能缓缓移动的钢铁堡垒;他装备了2台戴姆勒4缸直立式水冷汽油机;每台的功率是73。5千瓦;本来德国人打算弄一款147千瓦的发动机;结果时间没允许;所以就凑合的撞上了两台小功率发动机了事。理论上可以达到8到10km的时速。但是这个速度显然还是很慢。
  “我们需要的是能够快速冲锋和撕裂对手的铁骑而不是一个个移动堡垒!在一辆坦克上部署过多的武器是不符合事宜的;他们可能还没进入战场就已经在半路上抛锚了。我们还要用宝贵的战场将其送回去;这简直就是浪费。”任何东西在刚开始的时候都可以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来形容;坦克也是这样。想什么早期的过顶履带设计。装甲堡垒;多炮塔神教什么的可以说都出现过;多炮塔坦克在2战初期还曾经上阵厮杀。所以在德国;也出现了多炮塔坦克的设计。但是德国陆军知道自己需要什么;这种笨重的家伙没有通过考核。
  “自从普法战争后;我们就需要面对两线作战。而我们的军队也需要面对两种不同情况下的战争;一种是在狭窄的西欧和装备精良的英法军团交战;而另一种则是在遥远的东线在广袤的土地上和俄国人打运动战。这导致了我们需要不同的装备;西线我们需要的是射程尽量远威力尽量大的武器;一边用它摧毁对反兼顾的防线和装甲车辆。而在东线我们要的是速度和通过性。俄国泥泞的土地和凛冽的寒风比他们的军队更加可怕。”小毛奇说道。
  为此德国陆军在设计他们的钢铁巨兽的时候就专门参考了两条战线上的情况进行了一下区分。东线对付俄军的战场重量尽可能的轻。强调速度、行程和稳定性以及可维护性。他们为东线设计的主战型坦克的吨位不过15吨;预计将配有100千瓦的发动机。最大公路速度为20km每小时;越野的话;那就要看情况了。最大行程预计100km。它拥有一门50mm加农炮;并且配有两挺机枪。一挺架设在炮塔顶部;一挺架设在车体正面。并且在车体正面有一个40mm的倾斜装甲。同时炮塔正面50mm厚。车体侧面装甲为30mm。整辆战车由四个人操作。德国人将这款战车命名为山猫式坦克。
  为配合这款坦克;德国人还专门改进了一款半履带车作为步兵战车来使用;这些仅仅只能防御弹片;但是可以携带一个班的人员作战的战场将伴随坦克展开攻击。一般情况下这款叫做鼬鼠的半履带步兵战车只配有2挺机枪;或者是一门37mm炮。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装上一门82mm迫击炮作为自行火炮来使用。
  至于自行火炮吗?德国人也懒得再搞新地盘了;迫击炮和步兵炮用半履带车的地盘凑合一下;而短管榴弹炮则用山猫式坦克的地盘;其原则就是在尽可能满足生产性的方面照顾性能。德国人在东线的战争中首先强调的数量;其次是机动性和可靠性;最后才是质量。
  而对于西线战车;德国人是大定注意玩龟缩流了;再加上是本土作战;所以比较方便维护和保养。而面对的敌人都是法兰西的重装部队;所以德国人将战车的重量放大到18吨;而且为了容纳一门威力尽可能大的75mm加农炮而放弃了炮塔;这款战车计划使用140千瓦的发动机;正面装甲厚度将达到50mm以上;并且身形比较低矮;一门长长的75mm炮如同骑枪一般。虽然没有炮塔;但是却有一个厚重的半球形突出;可以给予火炮尽可能大的射击角度。厚重的装甲和犀利的火炮是德国人对这款战车的定义。最终这款被命名为犀牛的战车成为了西线德国陆军最可信赖的反突击武器。
  除了这三种主力战车之外;德国人还研制了一种类似雷诺的情形战车;正面装甲不过10mm;乘员也不过两人。武器也是一挺机枪或者一门37mm短炮;同时在正面还开有一个射击孔;可供驾驶员使用冲锋枪射击。这款战车总重不过6吨多。甚至扔到一辆大点的卡车上都可以。啊、发动机也不过32千瓦。作为一种专业的反步兵武器。被德国人命名为黄鼠狼型轻型坦克。用来弥补山猫式坦克的数量不足;同时也可以用来对付游击队。当年拿破仑进攻俄国的时候;俄国的哥萨克骑兵利用机动性优势可是给法国人找了不少麻烦。而德国人显然不打算重复这个悲催的历史!
  除了这些量产的野兽之外;俄国人还设计了数款产量不算很大但是用处多样的战车。比如说用来打巷战的喷火兽型喷火坦克;这辆坦克装备一个射程在50米左右的喷火器。浑身上下都装有装甲;速度不快但就是皮实耐打。而另外一种名为胡蜂的自行火炮;则在山猫的车体上安装了一门的重型步兵炮。起作用就是为了对付俄军的铸垒区中那些坚固的支持点。和胡蜂作用类似的还有一种重型迫击炮。同样以山猫式坦克的底盘为基础;设置敞开式战斗舱;在上面放置了一门重型迫击炮。唯一的区别在与胡蜂式自行火炮可以直射;而且威力更大。同时造价也更高。产量较少;而后者则是一种量产货。
  拥有装甲和履带的战斗车辆在德队中被称为一线战车;也就是说他们是作为一线突击力量去使用的。既然有一线战车;那么同样也会有负责支援的2线战车;这些战车几乎不具有装甲;其设计理念非常接近华夏陆军的卡车炮。这些战车将以标准的载重卡车为基础;上面装有各种榴弹炮或者加农炮;装备榴弹炮的战车将作为机动炮兵为前线提供支援;而装备加农炮的则一般部署在西线;作为犀牛式坦克歼击车的补充;用于机动防御。
  为了保证这些昂贵的钢铁巨兽在东线的泥泞土地中能够尽可能的发挥作用。细致的德国人还专门设计了一些专用的拖车和修理车。以便及时抢修因为各种故障或者受到打击的战车。除此之外;德国人还以此为基础弄出了一些在当时看来比较奇怪的装备;比如说机械化架桥车以及扫雷车。当然;专业的扫雷车数量不多;绝大部分都是在坦克前部加上一个巨大的扫雷滚。用碾压的方式进行扫雷;而另一种专用扫雷车则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压路机。因为行程问题;这种压路机式扫雷车更多的是用在了道路扫雷方面。
  “我们需要记住一点的是;装甲部队虽然强大;但是我们不能把一切都压在装甲车辆上;我们的工业还不够强大。而我们面对的敌人又太多了。更为重要的是我们资源比较匮乏;尤其是石油。而装甲部队因为受到动力等诸多方面的限制;所以目前来看情况还不明朗。希望大家不要放弃常规部队的建设。”最后小毛奇再三强调道。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到月底了;还有月票的书友能否支持一下??



第七百八十二章 费舍尔的苦衷

  “杰里科认为我老眼昏花;认为我看不清形势;认为我不知道在未来英法俄三国海军相对于对手并没有太大优势;其实他们错了;任何一个可以坐在海军大臣位置上的人都不是白痴。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无法同时兼顾数量和质量的双重优势;我不得不承认在未来的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将受到空前的挑战。在和平时期;我们和德国海军的差距不会拉很大。只有战时;德国人需要强化陆军的时候;他们的造舰速度才会变慢。所以说;开战后的前期将是英国海军最为危险的时期。双方差距是最小的。”
  “我们必须要拖延时间;等待着在船台上的战舰大量下水后;才可以逐渐拉开双方的差距;既然质量上已经无法保证;那么我们必须在数量上尽可能的占有优势;利用规模和巨大的火炮口径来吓退敌人!如果一开始就拼的话;大英帝国可能会在一天之内就输掉战争。大英帝国大舰队不惧怕任何挑战;但是也不能把帝国的国运轻于一掷!”费舍尔爵士平静的说道。
  “杰里科他是一个军人;一个纯粹的军人;在军事角度来看;他是完美的;他知道舰队需要什么样的战舰才能取得胜利。但是从政治上来看的话;他又是不合格的。他不明白什么样的舰队才具有震慑力!同样的价钱;我们大英帝国的造船厂可以造出5艘装备有10门13。5寸火炮的战列舰;一共有50门火炮。而如果交给华夏共和国的话。他们可能只能造出4艘装备有9门火炮的战列舰。50门火炮和36门谁更有震慑?我想这个问题一目了然!”
  “而在交战的过程中;我认为5艘我国的新式无畏舰也将比华夏共和国生产的4艘精锐战列舰更加强大;毕竟对方的火力投射量只有我们的7成。当然;也许杰里科将军他们可能认为后者更占优势;这就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想法了。从战场上分析也许他们是对的;但即使4艘平衡型战舰更加强大;我依然有充足的道理来继续我的计划。”
  “从我的角度来看;拥有更多的战舰和更强的火力显然比拥有数量较少的战舰。同时以火力换防御更合适。大英帝国舰队的强大应该体现在规模上而不是质量上。此外;如果我们按照新的计划建造战舰的话;那么战舰的建造周期将缩短到2年内;在战时我们将拥有更多的服役战舰;而不是在船台上的战舰。缩短周期后;我们将可以像流水线一般生产战舰。而对方精工细作的战舰可能需要3到4年的时间。在战舰补充速度和数量上都将大大超过对手;从而让整个舰队占据绝对优势!”费舍尔在自己的日记中这样阐述自己的战略目的。
历史上英国的乔治五世型超无畏舰的建造工期在2年以内;而德国的国王级战列舰建造周期短则两年零九个月;长则三年零三个月。不得不说。英国人生产超无畏的速度确实比德国人快多了;一方面是战舰的问题;而另外一方面则是战舰产能的问题
  一分钱一分货。这句话英国人也懂。甚至作为曾经的地中海舰队司令。费舍尔将军也希望拥有一支全部都是精良战舰构成的强大舰队;这是任何一个海军将军都梦寐以求的事情。从战术角度来说也堪称最优。但是可惜的是;当费舍尔爵士坐到了海军大臣的位置上后;他就必须将自己从海军将军的位置转移到一名海军政策的制定者。而不巧的是;当费舍尔坐上了首席海军大臣的宝座上后;英国人已经失去了当年一个打n个的能力。仅仅一个德国海军就让他感到压力很大!
  作为海军的掌门人;费舍尔必须保证在无论战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