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470章

华夏海权-第470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为第一批受训人员;徐杰的理由很充分;这些人大多都受过一定程度的教育;在文盲率相当高的俄队中绝对算得上凤毛麟角。此外这些别管打的如何;至少打过仗;单纯凭借这份经验就有继续培养的价值!
  而英国人不负众望;极其干净利落的让俄国政府同意了徐杰的计划;根据双发达成的协议;俄国政府允许华夏从战俘中选出一支人数不超过5000人的部队;他们将装备华夏的武器;使用华夏的战术。并且在训练一段时间后将回国;然后俄方将对这支部队进行评估;以此来决定是否继续开展双方的合作。
  于是乎;邓尼金就这样稀里糊涂的作为了第一批受训军官。而和他接受同样命运的还有一个人;名字叫高尔察克!按说这哥们本来属于海军的;跑到陆军来凑什么热闹啊!造成这个海军军官到陆军任职这种搞笑事件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少原因并不缺乏主观臆断的猜测。
  首先;在华夏高层中普遍认为俄国海军人员表现出来的战斗素养要远高于俄国陆军;相对而言培养海军比培养陆军那些人要更“轻松”一些;而且在海战中双方官兵还算克制;打的还比较“文明”。在华夏高层看来;俄国海军对华夏共和国的敌意应该小一些。
  其次;就连埃森都认为;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俄国人其实已经不需要太大规模的海军了;最后俄国人能够活动的海域就两片了;一个波罗的海一个是黑海!就这两片巴掌大的海域到地需要多少海军?根本用不了多少啊;而且现在的俄国已经把精力都转移到陆地上了;海军冷速度不会很快。所以说剩下大量的人员那简直是一定的。这些有专业技术的人员闲着也是闲着;要么就只能等退役;既然如此;倒不如去当陆军用;再说了海军不还是有海军陆战队这一说吗。
  “记住;你永远是海军的人;我们伟大而高贵的海军不能输给那些土包子们;在未来;我将是俄国海军舰队司令;而你将是海军陆战队司令;我们一起看守好俄国的海上大门。”在离开之前;埃森专门接见了高尔察克;说出这样一番话。
  为了尽可能的保证行动的隐蔽性;华夏陆军将这批俄军官兵都安置在新占领地区;这里人迹罕至;不好说外国人了;除了军人之外其它居民都很少;抬头可以看见山峦、湖泊、草原、森林;可以看见各种野生动物;但是绝对看不见人!不要说逃跑了;自己一个人出去能在密林中活过3天都算本事。而且很快就要进入冬季了;寒冷的天气配合荒凉的原野更是让这里与世隔绝。
  而俄国人口中的华夏龙骑兵也专门留下了一个团的兵力和其它一些部分的人员驻守在这里;他们将作为教官来教授这些俄国人以后如何对抗德国人的坦克和大炮;作为整个华夏军队中最战功卓著最精良的部队;蔡锷认为自己完全可以胜任这项任务。
  按照徐杰的计划;这5000人将被分成三个部分;其中陆军人员编成一个团;海军人员编成一个团;而剩下的少量人员将学习谍报;敌后战斗、破坏和通讯等等特殊知识。华夏陆军对于俄国人的训练是全方位的;因为徐杰知道;单纯凭借俄国陆军的军事力量想拦住德国人是不可能的;必须多管齐下才可以。于是乎在1906年的寒冬之中;徐杰的“训熊”计划正式开始;而邓尼金和高尔察克等一批俄官也开始接受了他们一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次学习和训练;而这次训练让他们能够在未来的战斗中活下来!
  结果训练刚刚开始;就出了一件出乎意料的事情;而这让蔡锷有些始料未及。
  感谢书友zhouyu1976的打赏~~~。



第七百五十九章 海陆从来就是冤家!

  话说徐杰那个位面上有这样一个网络笑话;一个人发了一个帖子文日本海军最大的敌人是谁;结果最后的答案是日本陆军!原因很简单啊;陆军的那些马粪非要和美国人开战;结果断送了整个日本;而且还和日本海军抢资源;自己无能丢了场子;还要去找海军挽回面子。结果造成了不但陆军的场子被美国人砸了;结果海军也被美帝痛打了一回。按照后世的说法;你说陆军你没事到西伯利亚找毛子的麻烦多好;结果在诺门坎被揍了一次就草鸡了。然后非要南下;结果惹到了一个更不能惹的美国;直接全玩完了。
  当然这个只是一个笑话;不过其中反映的问题确实真的;那就是日本的海军和陆军之间的矛盾可谓是仇深似海!除了不能直接动刀枪玩真的之外;其它各种手段全用上了。不过这种不同兵种之间的矛盾不光只有日本有;其它国家也有;比如说2战中英国皇家空军对皇家海军航空兵的吝啬。比如说当年美国海军搞海盗的时候还要求海盗机翼上可以挂在一种特殊的炸弹以便可以从陆航的重型轰炸机上空飞过扔下来炸轰炸机;以证明陆航的b17是一群废物等等;这样的例子非常多不一而足。
  而这时候在物质条件比较匮乏;生活非常单调;外加内心十分憋屈的情况下;原本住在战俘营中的俄国陆军发现对面刚刚腾空的房子中突然住进了一批自我感觉良好;看人总是那眼角扫视自己的海军人员的话;他们心中的不爽可想而知;本来不少俄国陆军人员觉得随着战俘营越来越空;自己的住宿条件终于可以发生改变了;结果对面高尔察克带着一批海军进来了。还颇为看不起自己;作为“原住民”的俄国陆军就开始隔三差五的找对方点麻烦;从最开始从对方那里顺两瓶伏特加开始;一直到最后发生成调戏海军的女护士。结果这样做的直接后果就是从单挑立即发展成群架!
  而且这种情况伴随着冬季的临近更是愈演愈烈。在战争结束后;华夏大部分部队都开始后撤;原本繁忙的运输线也开始逐渐冷清。而且伴随着大雪的降下;后勤和补给方面相对于原来都比较稀少;倒不是说华夏陆军供应不了这里的驻军和俄国人的消耗;而是因为俄国政府实在是太抠门了;他们给这些参训人员订的伙食和生活标准太低了!俄国人给的钱少;华夏政府更不能用自己的钱去养一堆战俘。所以这些参加培训的俄国官兵可就苦了!
  俄国陆军士兵们每天的伙食就是各种土豆;煮土豆;土豆汤和烤土豆;再加上一些黑面包就构成了主食。军官的要好一些;除了标准订的比士兵高一些之外。他们还有一些私人财物可以换取一些食物。而对面的俄国海军方面就要好很多了;埃森真对得起自己的部下;将舰队中剩余的一些余财都给了他们;再加上俄国海军海外驻军的薪水本来就高;所以俄国海军的人员待遇明显好多;至少不缺各种肉。而这个区分对待的结果自然让俄国陆军更加窝火。
  在俄国陆军看来;海军分走了陆军的大量军费导致了陆战战力的贫弱;而这性的好挣得多的俄国海军最终不但没能打赢反而还投降了;这简直就是犯罪!而现在;这些海军来的大爷们依然这样牛气哄哄。待遇比陆军好就算了;对陆军还十分鄙视;这就让俄国陆军的人员很有些受不了了。最终这种矛盾终于爆发了;导致了全战俘营范围内的大规模斗殴!
  后世俄国人被称为战斗民族;其中最重要的第一点就是俄罗斯人体质非常好;而这次华夏陆军终于有机会近距离观摩俄国人用“冷兵器”战斗时的场面。各种刀具自然是没有;虽然现在身份已经从战俘变成受训人员;但是为了防止意外的发生;大部分刀具还是都不允许持有的。而俄国人自己也有办法;他们十分赶紧利落的拆掉部分家具然后拿着各种拿着上面的角钢和木棍作为武器。有的俄国人甚至拿着将近10厘米粗细的木头桩子当武器;而且舞的虎虎生威;让华夏士兵不得不赞叹俄国人力气还真是大啊;虽然场面上比较血腥;但是真正重伤的反而很少;你还别说;他们还知道下手轻重的。
  本来关于俄国人内部那点烂事;蔡锷是懒得去管的;但是当事情玩大的时候;这要是出现大规模流血事件的话;自己还要负责善后;于是乎在华夏陆军的步枪和刺刀威胁下;这些闹事的俄军最终被赶回了自己的住所;并且不经过允许不得外出;否则轻则管紧闭、做劳务;重则直接击毙。
  光高压政策也不行啊。蔡锷总不能每天像看管囚犯一般关着吧;随后经过一番研究后;华夏军官们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这些俄国人实际上是闲的!虽然过于寒冷的冬季展开各种训练不太合适;不是人不合适;而是装备不合适;比如汽车只要一起动就不能停下来;否则蓄电池立马每点。但是却并不妨碍他们系统的接触华夏陆军的装备和战术训练。于是乎各阶层的军官就这样被拉到教室中进行培训;至于大兵吗?他们开始学习拆卸和维修各种武器。
  至于陆军的伙食和待遇问题吗;这个也好解决;中国古代不是有以工代赈吗?现在蔡锷也决定采用这个办法;首先华夏陆军给俄国受训人员安排的第一点即使如何拆卸武器;如何保养武器以及如何修理武器。因为华夏陆军的武器配属和俄国陆军有很大不同;华夏武器虽然尽可能的强调耐用和稳定性;但是和莫辛纳干比起来还是有些差距的。而且为了充分发挥武器的性能;华夏陆军会配属一些额外的东西;比如说给机枪手配属的光学瞄准镜和测角仪还有一些应急修理工具什么的。而俄国人使用马克辛机枪则不配属这些武器;在同等条件下;俄国人的机枪发挥水平明显要抵御华夏陆军。
  开始是各种枪械和轻型迫击炮这些比较方便保养的东西;随后就是各种加农炮和榴弹炮。如果说枪械不过是几十个零件而已;是个人学习一段时间后就可以完全掌握;那么随后的火炮和车辆的保养那就需要相当的底蕴了。别看陆军留下的人员按说都是素质比较高;文化比较好的“精英”。但是那也是相对于他们的同僚而已让他们从机械原理开始学习确实费劲。
  不过这也是必须的;华夏陆军机动部队能够保证较高的出勤率很大程度上就来源于高素质的维修和后勤队伍。虽然华夏共和国的普遍受教育水平非常低;但是奈何人口基数足够大;再加上备战需要;可以说军队中集中了国内相当比例的技师。再加上从国外“引进”的人才;华夏共和国才可以保证各种车辆能够以较高的出勤率去作战。而现在;俄国人也必须学会如何尽可能的维护自己的装备来提高战斗力;毕竟俄国的工业没法和德国去比;每一辆战车都是十分珍贵的。
  陆军的表现十分悲催;但是海军方面却让蔡锷等人有性惊。怎么说呢;高尔察克带来的人;打仗什么水平蔡锷说不准;但是维修和调试各种火炮和车辆的水平甚至比蔡锷手下的人都要高一些;尤其是对陆军使用的75mm速射炮和加农炮的维护和修理简直可以堪称典范了!尤其是对光学设备的使用和调校更是出类拔萃!
  后来有俄国陆军好事者专门问了一名俄国海军军官;他们为何对这叙炮非常熟悉;甚至比使用他们的华夏陆军还要熟悉。结果这名年近30俄国海军军官的回答让这位陆军军官非常尴尬。
  “这不就是海军上用的12磅炮吗;我从18岁开始就鼓捣各种火炮了;到现在已经12年了。接触这种速射炮也有8年了。”这名俄国海军军官看了看这名陆军军官有些轻蔑的说道:“华夏陆军的不少火炮都是海陆通用的;而这些75mm炮原产的就是英国;俄国海军也装备了不少;早就让我们搞明白了。我摆弄这门炮的时间比你当兵时间都长;能不熟练吗?”
  这段时间里;华夏陆军的教官们也对眼前这几千号俄国人进行了调查;对他们有了比较深入的了解;总体而言;这群俄国人可以分成两种;第一种是那些头脑比较简单;但是四肢极其发达的俄国陆军;不得不说这人种的差异就是大;单纯从身体素质来看;俄国人确实是最适合的步兵;五大三粗来形容这些人绝对没错。但就是知识水平稍微低点;而且怎么说呢;做事太不精细;你让他们冲锋很容易;但是想让他们按照华夏的机枪教典打出间接射击那时真是困难点。
  而另一种人就是俄国海军人员;不得不说总体而言海军素质确实比陆军要高一些;各国都是这样;海军在这个年代被成为贵族兵种还是很有道理的。这些从俄国海军俘虏中精挑细选出来的人员技术素养绝对高;尤其是炮兵素养;远高于一般的陆军。但是最大的问题就是这些人是纯技术和后勤兵种;你要让他们拿把步枪往上冲还真是不合适;如果双方能混编的话;自然很不错;但是现在的情况下海军的就是海军的;陆军的就是陆军的。双方的关系像极了前世的冷战!
  感谢书友zhouyu1976、烦人不更的打赏;以及书友flay007、loanshark的月票支持~~~。



第七百六十章 先改变观念

  “今天我所说过的话;你们必须牢记!如果你们想要从未来的战争中幸存下来的话;那么首先就要从观念上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