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华夏海权 >

第356章

华夏海权-第356章

小说: 华夏海权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者是担心国内的压力;而对于后者则是怕华夏舰队再用这个理由为借口来自己这里转一圈!
  劳动力问题耿直一个大麻烦;按照荷兰人的计划;他们至少要保证爪哇岛防御体系的安全;需要在八达维亚、泗水、北加海岸、三宝垄等地设置补给点和炮台。购买火炮和相关设施以及原料还算容易的;毕竟这些东西有钱就可以买到。但是再有钱的话;你能雇佣到足够的劳动力和技术人员去修要塞吗?
  荷属东印度的土著数量确实多;要求的薪水确实很低;但问题是性价比太低了!素质低是一个方面;懒惰是另一个方面!无组织无纪律是第三个方面!一个工程队所有可以悲剧的地方都悲剧了。工程质量和工程进度可想而知!连搅拌个混凝土都掌握不好温度;大量不合格材料被堆砌到工程上;而因为延期;浇筑的混凝土在经过长时间的暴晒后;从质量不佳直接变成了没法使用!然后荷兰人必须拆了重建!如此可知这个速度一定是相当悲剧的。
  除了财政和工程方面的问题以外;荷兰人还要强化对当地的统治;不过以现在荷兰国力来说;想要全部强化整个荷属东印度地区的上万个岛屿是绝对不可能的。要知道;就算是徐杰那个位面的印尼照样有不少武装在印度尼西亚的边角地区活跃。广袤的地区和复杂的地形还有民族问题让荷兰人想牢牢控制住所有地区根本不可能。
  所以荷兰人依然把重点放在了爪哇岛和苏门答腊岛南部。但即使是这样缩小的控制区;依然不是荷兰人可以轻易满足的。爪哇岛多大?132187平方公里的土地!就算10平方公里有一个荷兰大兵;那也要13000多人!这还不算要塞守备部队;而要想彻底的控制好爪哇岛;荷兰政府至少需要5万多陆军!但是现在的荷兰到哪找如此多的精锐部队?欧洲本土不管了?荷兰政府正在大建海军;军费支出的大头都给了海军方面。还要陆军扩军;这不是强人所难吗?所以陆军人数不足的问题一直困扰着荷兰军方;直到开战都没解决!
  陆军人数不够?没关系啊;找俄国人啊;而俄国人也确实打算为盟友提供一些“步兵”来增强对荷属东印度重要地区的控制力;不过这个建议很快被荷兰人婉言谢绝i兰人一直没有忘记;他们是在和一群贪得无厌的狼合作!俄国人任何想要插手东南亚的企图都是荷兰人所不能允许的i兰人宁可让其它地方被动乱和暴动搞的一团糟;也绝对不会要在俄国人刺刀下的“安全”!天知道在击退华夏共和国的进攻后;实力占据绝对优势的俄国人会不会趁机“圈地”呢?前怕狼后怕虎就是对荷兰人真实的写照!
  在进行建设的同时;荷兰海军也已经加进了向远东方向的调度;4艘轻型巡洋舰已经离开了军港前往东南亚;而有哈维海军上将指挥的阿姆斯特丹型装甲巡洋舰将在七省级战列巡洋舰到位后;与两艘七省级战列巡洋舰一起前往远东。
  “到时候;我们和俄国人就有4艘快速无畏型战舰和1艘装甲巡洋舰了;面对还未完全到位的华夏海军;我们还是有自保能力的了。”看着从海军部转发的电报;哈维上将自语道。
  感谢书友山青盈和蓝色亲王的打赏;以及书友中人、玩热血的无锋、lx731209的月票支持~~~。



第五百九十三章 我们需要更多的榴弹炮

  “让我猜猜;这次聂将军给我带来的是什么;如果我没猜错的话;应该是壁垒演习的结果?”徐杰饶有兴趣的说道。“结果怎么样?说说看。”
  “结果很不好;在没有重炮的支援下;即使其中一方的火炮数量比另一方多出5成;在双方都有堑壕和炮兵掩体的情况下;火力占优势的一方并不能有效压制对方的炮兵加农炮对低矮的掩体和堑壕命中率太低;而且1。5吨重的重量也有些大;不方便移动。即使对方的炮兵处于被压制状态;但是依然可以对冲锋的步兵造成致命打击。我们的火力优势并不能迅速转化成战术优势。”聂士成有些郁闷的说道。
  因为在未来即将展开的华俄战争中;双方的正面将是堑壕和堡垒构成的防御体系。所以为了攻克俄国人建成的防御体系;华夏陆军专门进行了一次以攻克堡垒和堑壕体系为主要目标的演习;而这就是堡垒演习的由来;在设定当中;攻击方拥有兵力和火力上的优势;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攻击方可以调集的火炮数量是防御方的1。5倍以上;而且根据华夏部队以前的攻坚经验;不少便于机动的速射炮和迫击炮也被编入了攻击序列。这喧动火炮将和华夏陆军的精锐突击营组成最犀利的拳头在俄国人的防线上砸开一个缺口。
  但是情况的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狡猾的蓝军将整个防御体系基本上建在了地平线以下!没有任何显眼的堡垒;曲曲折折的堑壕体系和暗堡以及支持点将平射炮的榴散弹威力减少到最低!通常情况下是打出一打以上的炮弹也无法将一个半埋式加固机枪掩体摧毁!这还不是最悲剧的;一门门藏在掩体中的速射炮可以轻易的摧毁暴露在外面的攻击方的跟进火炮;虽然迫击炮可以将某些暴露出来的暗堡摧毁;但是迫击炮重量过重;而且无法平射;结果这就造成了;需要平射的时候;速射炮已经被摧毁。迫击炮和速射炮无法构成一个完整的火力体系为进攻部队提供保护;在这种情况下。一旦步兵展开冲锋;射速高达每分钟一打以上的防御方速射炮和榴弹将成为步兵的噩梦!
  而聂士成马玉昆等人讨论了半天的结果就是更大的火炮和更多的炮弹来堆死对方!重炮自然不用说了长程大炮和重炮被集中起来。如果把眼光放在一场演习上的话;这样堆武器确实可以在对方的方向上硬砸出一条血路;血肉之躯和堑壕终究会被占绝对优势的重炮所消灭!但是如果是实战呢?华夏陆军又如何可以集中占据压倒性优势的重炮部队呢?俄国人虽然穷;但是人家毕竟也叫帝国主义!光靠蛮力想要打赢俄国人恐怕还是很费劲的;于是陆军部必须想出一种多快好省的办法!
  结果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一个还算说得过去的办法;强化突击部队的火力?重量达到1250kg以上的75mm速射炮已经是跟随前锋部队进攻的极限了。再重的武器不要说打击对手了;就连运输都是个问题。结果正好在演习的时候。下了场大雨。这个直接结果就是75mm加农炮都无法在战场上顺利机动!一门炮掉坑里的结果就是一个排的人都拉不出来!
  迫击炮这东西看样子不错;但是问题是重型迫击炮完全靠人力搬运;而且没有轮子!其实也不是很省劲;而且射程的问题。无法对堑壕体系纵深造成致命打击;在这种情况下迫击炮虽然依然可以实用;但是效果差出很多!
  “加农炮不好用;迫击炮又不够用;有没有想过换装短管大口径榴弹炮?”徐杰眉头一挑;试探性的问道。徐杰虽然不是搞陆军的;但是也十分明白;速射炮真正辉煌也就是在1战前;在这个火炮和炮术都有限的情况下。双方的炮兵崇尚的是集中火力高射速来消灭对方炮兵;然后掩护步兵夺取胜利。
  但是到了1战;就不一样了。双方巴不得把火力点盖的越矮越好!在速射炮的瞄准镜中你只能看见一个个微微露出的头!这命中率直线下降啊!法国人布置的大量75速射炮确实可以有效阻击德国陆军的冲锋;但是有个前提;那就是不被德国人的各种榴弹炮摧毁的情况下。那么榴弹炮相对于速射炮来说都有哪些优点呢?
  榴弹炮相对于炮架的要求并不高。在1916年时;美国人发现在3寸加农炮的炮击上可以安装3。8寸榴弹炮;同样;在4。7寸加农炮的炮架上;可以换装6寸榴弹炮。也就是说在几乎相同的重量下;榴弹炮的口径会比加农炮要大一些。
  而更大的口径就意味这更大的炮弹重量和威力!3寸加农炮的炮弹重量是14磅;而3。8寸榴弹炮的炮弹重量是30磅!超过了2倍多。4。7寸加农炮的炮弹重量是60磅。而6寸榴弹炮的重量是120磅!也就是说基本上重量相同的火炮因为种类不一样;所以炮弹重量可以差出一倍以上!而更大的爆弹可以装更多的炸药以及产生更多的碎片;这就让火炮的威力上升的很快;而且因为是近距离;所以榴弹炮低初速和较短的射程其实影响并不大。
  榴弹炮另外一个好处就是弹道。面对半埋式的掩体;速射炮只能攻击正面不大的区域;而榴弹炮则可以通过相对弯曲的弹道攻击掩体的顶部;这就增加了命中率;有人统计过;面对同一段堑壕进行攻击的话;榴弹炮的命中率比速射炮高出2。5倍!再加上威力巨大的炮弹;榴弹炮在这种工事作战中比速射炮更加合适。
  “短管榴弹炮;现在部队必须减少75mm速射炮的配比;我们需要的是攻坚;如果陆军还缺乏重炮的话;可以和海军方面沟通一下将大连旅顺等要塞的岸防重炮搬走一部分;弄成列车炮来支援战斗。”徐杰说道。
  “除了装备方面;在指挥体系上也必须改变;炮兵需要下方部分火炮;除了直接配属的6寸以上重炮外的轻型榴弹炮、120级别的迫击炮还有用于前线伴随突击的75mm速射炮都交给一线步兵指挥官吧。让他们负责指挥。”
  “这恐怕不行;步兵指挥官对炮术了解有限;最多告知炮兵目标所在的方位;具体怎么打;需要什么条件;知道的极少;而您应该知道现在的炮兵命令更加复杂;比如说弹幕持续时间;弹幕前进速度等等;这些命令可不是一般的步兵指挥官可以下达的。”聂士成想了想说道。
  “那就给步兵战斗群配属炮兵参谋负责火力支援;总之;我们不能把步兵和炮兵看出两个独立的兵种。我们一定要将其合成。”徐杰补充道。
  “合成是个好办法;但是现在有个问题是有经验的指挥官的缺乏;总理应该很清楚;曾经参加过甲午战争和华俄战争的老兵和低级军官;要么因为各种原因离开了军队;要么高升;剩下的新人指挥官的能力很差;他们更多的是依靠书本上的教条指挥战争;而不是结合战场情况用自己的智慧去指挥;勇气很足但是能力有限;把大量的机枪和支援火力下放到班排很难发挥相应的作用。而且我们现在是打攻坚战;不是防御作战;集中火力和强调尖刀部队的作战能力是最重要的;所以我认为火器应该集中而不是下放。”聂士成犹豫再三还是说出了自己的想法。
  “你的意思是采用小编制;同时将连排级的迫击炮和重机枪集中?而不是像原来那样以班排构成一个单独的火力点进行战斗?”徐杰试探性的问道。虽然这样做的结果就是直接虚弱了班排战斗力;但是如果将眼光放到更大的范围中的话;这样做也未尝不可。
  首先;官兵素质的下降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当战斗中班排主官出现减员后;递补上来的指挥官很难有足够的能力去指挥如此大的编制和编制中的各种支援火力。攻坚战不是对攻战;单纯的加强火力并不一定就能获得极佳的结果;毕竟各种掩体和堑壕直接限制了火力的发挥;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一批新式山寨mg机枪的服役;轻机枪和重机枪的界线已经被打破;而随之而来的弹药消耗也绝对不是现在华夏陆军可以承受的。
  mg机枪被称为喷淋器、希特勒的电锯是绝对有原因的;高达1200发每分钟的射速岂是说着玩的?一秒钟的时间就能打出20发子弹!不经意间就能很快的打光一条250发的弹链!这种武器在老手手中是一件大杀器;但是要落在新手中呢?虽然山寨的mg机枪达不到1200发的速度;但是每分钟1000发左右的射速依然让它变成一个不折不扣的吞金兽。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讲讲最犀利的武器集中在最有经验的人手中才是最重要的。
  “那就重新调整一下编制;将部分支援火力从连排集中到营级;同时增加工兵和后勤兵种的数量;营级作为合成战斗群的基础。”徐杰想了想说道。“但是最重要的是给我把炮兵弄好;各种口径的平射炮数量都要减少;我们需要的是进程支援的短榴弹炮和大量的重炮。和军工部门协调一下吧。”
  感谢书友山轻盈的打赏和书友知秋一葉的月票支持~~~



第五百九十四章 北海之上

  1903年7月8日;北海之上难得的晴朗天气;两队轻型战舰在海面上疾驰。两队战舰上除了本国的国旗之外;还悬挂着红色和蓝色的信号旗用于区分。其中红队是德国海军新建造的布莱梅型轻型巡洋舰;而蓝队队则是德国旧式的德累斯顿型轻型巡洋舰。
  和德国建造的主力舰艇不同;布莱梅型轻型巡洋舰并没有华夏海军的印记;是一款真真正正的德国血统战舰。这艘排水量达到4000吨;长125米;宽14米;吃水5。2米的轻型巡洋舰在现在世界各国的舰队中显得如此另类。
  首先因为受到甲午战争、美西战争以及华俄海战的影响;各国对巡洋舰的认知有了极大的改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