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宋王 >

第129章

宋王-第129章

小说: 宋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即使是对推行青苗法而言,也包含着许多小的职责,包括严格执行不抑配不加息的规定,也包括尽量多的发放青苗钱、到期收回本息。规定执行的究竟怎么样是很难度量,也很难激励的,王安石所能够看得到的,常常只有青苗钱发放了多少,收回了多少,赚了多少利钱的数字。

所以变法从根本的理念上就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

第一八四章舍本逐末

有道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熙宁变法兴许没有错,但是在推行方式或者说理念从一开始就出现了一个小小的问题。

王安石为人执拗,只想尽快看到的青苗法推行的结果,考核的依据便是账目。只看到国家收入增加了多少钱,却忽略了百姓生活,忽略了改革变法最根本的目的。

富国强民,国家是否富裕了不知道,但是百姓的生活着实是越发的困苦了。单单从表面的现象来看,有些舍本逐末了!

王相公只想着自己当年在地方为官时,同样的政策进行的很顺利。却忽略了,大部分的地方官没有他那样的高风亮节,没有他那样淡定的为民之心,只是一心想着要出政绩,谋求向上的钻营。

当时的情况下,变法的反对浪潮太高,对王安石而言是相当的孤立。因此凡是支持变法的人天然就有种亲切感,这些人也往往受到重用,而这其中大部分都是投机钻营之辈。

当时有说法,新党多小人,其实并非没有道理!

皇帝赵顼为了对王安石表示支持,强势地将反对变法的人全部贬出了汴京,一时间倒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但是长远而言并非好事,这给了天下官员一个很明显的信号,支持变法有成绩便可以升官受到重用。反对变法没成绩,下场只有贬黜。

于是乎许多的官员为了自己官位,为了自己的前程,变着法的在变法过程中追求政绩。因为官家与王相公看重的就是这个!

于是乎各种强行摊派,各种的增加利息,乱象层出,比比皆是。情况相当的严重,可是这些王安石似乎都没有注意到,抑或根本不屑一顾。没办法。拗相公的名号可不是白叫的,偏执起来不是一般人所能够比拟的。

于是乎情况就愈演愈烈,一个个小小的问题经过不断发酵,就会成为一个天大的问题。毫无疑问,熙宁变法的最终失败与此大有关联。可惜在这个过程中皇帝赵顼与王安石都没有发觉,或者说不曾重视,最终的结果可想而知。

而今青苗法才刚刚开始推行。一切问题都尚未表露出来。林昭纵然知道,后面会出现一些问题,可是没有确凿的事实依据,又能说什么呢?如今正意气风发,雄心壮志的赵官家与王相公听得进去吗?

而且这也不是一个单纯的劝谏就能起作用的,是整个的理念与模式存在问题。想要改变根本不那么容易。最为关键的事林昭还没想到那么多,也只是有个很模糊的想法,而于玄的虽然分析的不错,却也也相当的浅薄,没有得到验证之前,很难有确切的结论。

说句实在的,于玄自己并非那么自信。此刻的林昭也有些将信将疑。一切都只能等待时间和事实却验证。

最为重要的是,根本没有具体的解决方案。林昭感觉,为今之计,对自己而言。便是在钱塘县的推行之中,尽可能避免问题,寻找最适合的方法,争取自己这里不出问题。在推行的过程中,全面认识青苗法。至于解决或者改良办法这些都是后话。

林昭安排道:“钱塘县我们盯紧点,你说的这两点一定要注意,还有其他方面也多加留意。既然是试点,那么我们不仅要做出成绩,也要发现问题……”

“是!”于玄沉声答应。

上元节之后,钱塘县的青苗法推行全面铺开。

不过来领取青苗钱的百姓并不是很多,这一点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转念一想。也是说得过去的。钱塘县地处东南水乡,土地肥沃,乃是鱼米之乡。自从五代十国开始,吴越钱王悉心治理两浙十三州。并没有受到战乱的影响。

相反,钱王还修建海塘,以及一系列的农业水利工程,从而使得杭州的农业基础非常好。大宋朝开国百年时间,杭州一带同样是富足安稳,向来是风调雨顺,像去年那样的连绵秋雨灾害当真是百年难遇,难得一见。

在这种情况下,钱塘县的百姓本身的经济基础还算不错,对青苗钱的需求度就不是那么高。

不得不说,皇帝赵顼选错了试点的地方。他认为林昭与蔡京两个很看好的杰出青年才俊在杭州,希望他们打开局面,做出成绩的,从而堵住悠悠之口。完全是想要重用的想法,可是却忽略了最基本的事实,富庶之地不适合并不是那么适合推行青苗法。

相反倒是北方自然条件比较差,灾害比较多的地方更适合。比如河南路、京东路、淮南路都选择的比较好。那些地方灾害频发,生产条件差,百姓难有余粮余钱,经常会出现青黄不接的状况,需要青苗钱,也是青苗法所针对的主要地区。

不过杭州去年秋季遭遇了大雨灾害,似乎也在这个范畴之内。但是因为林昭的赈灾很及时,连续五个月的赈灾粮食发放,可以帮助百姓们渡过最艰难的时刻,瞬间便降低了青苗钱的需求度,毕竟青苗钱还是要付利息的。

加之粮食价格战获胜,可以买到便宜的粮食,所以老百姓们对此的反应相对冷淡,很是一般。既然是富庶之地,大部分的百姓家都是有所积蓄的,一段时间得灾荒完全是可以撑过去的。

林昭没想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原以为大雨灾害会让青苗钱变的很抢手,可实际上远没有想象的那样严重。

于玄道:“公子,还有一个原因……”

一出现这样的状况,于玄就立即着手调查,已经略有所得!

“怎么了?”林昭轻声询问。

于玄解释道:“是这样的,青苗法制定的时候,为了保证放出去的青苗钱能够收回来,是要求每五户或者十户为一保,要求其中的上等户来做担保。如果借款人不能按时间归还本息,就要有这个担保的上等货来归还。”

“没有人愿意做担保人对吗?”林昭一听就明白了,很显然的问题,这与后世的银行贷款是一个道理。如果不是关系到位,绝对放心,谁敢轻易去为其他人做担保人?对方要是借钱不还,岂非要自己来背上沉重的债务?

于玄点头道:“是的,没有几个上等户愿意,毕竟风险还是很大的。”

“可以理解,借款人的家庭状况与能力都在他们考虑范畴之内,他们肯定是担心对方无力归还,抑或者恶意不归还,从而连累自己,所以不愿意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情。”林昭对此完全理解。

虽说古代民风淳朴,可是在金钱利益与身家性命面前,古往今来的想法都是一样的。没有谁愿意为他人的需要而承担风险,他们不需要借款,没有义务去承担这笔风险巨大的损失,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不知道王安石到底是怎么想的,怎么就能想出这样的主意来?难道一点没有考虑人心?没有考虑其他人的感受吗?以及实际操作的可行性吗?看来拗相公的称号果然一点不假,想法当真是偏执的有特点。

林昭突然意识到,有那么多人反对青苗法不是没有原因的,并非只是为了攻击而攻击,这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吧!青苗法本身的内容举措还是不错的,但是有这一条存在,无疑大大削弱了效果。

不经意间,林昭第一次开始对王安石变法产生了怀疑与动摇。不过他还没有意识到此举不仅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危害却是相当可怕!

这样的结果,难免让人有些哭笑不得。

“没事,钱塘县绝对不强求,顺其自然就是了!”林昭轻叹一声,他不会在乎那些所谓的政绩,可是别人就不一定了。

于玄道:“是这个道理,可是还是有一批人是需要青苗钱的,但是他们的所在的保似乎没有人情愿担保!现在许多富裕的上等户为了规避,都在千方百计想办法分散财产……”

唉,古往今来,人们想来是羡慕富裕人家,可是现在,情况完全发生了变化。竟然都想要自己变穷?这算是怎么回事?

不管什么时候,什么事情,一旦开始朝着畸形的方向变化之后,就意味着背后潜伏着危机……

“这件事我们在另外想办法吧,虽说朝廷的法度是允许的,但是我并不想强迫那些上等户,更不想为此闹得有人家破人亡。”

“是!”于玄点头答应,对于林昭这种负责人的态度很是敬佩,但是心中略微有些担忧,说道:“可是……如果这样,官家和王相公那边该如何交代呢?”

“这个不用管,既然是试行,那就顺其自然,不要做哪些违心之举,不要做那舍本逐末之事,这是总归是有办法的,你放心好了!”

整个青苗法是否存在严重问题,能有什么改良之法,林昭不知道。但是现在,只有一小部分人无担保,无法取得青苗钱,整个问题解决起来并不难!

对他而言,或许还是个好机会,林昭心中一个想法正在逐渐成型!

第一八五章商铺加农户

二月初,孟若颖与顾月伦从江宁返回杭州!

在家中陪伴了老人整整一个月,因为心里记挂着林昭,加之些许重要事情也该开始着手进行了。所以两女只好很不舍地辞别了几位长辈,再次南下钱塘县。

对此,孟老夫人很赞成,虽说希望孙女能够陪伴身边,但是她更希望,孙女能有个好归宿。有道是日久生情,让孙女和林昭处着总归是好的,她很是放心。

孟若颖曾经提议等春暖花开之后,接几位老人前来杭州的,孟老夫人似乎有些心动。可是顾七似乎没那个心思,借口两个孩子太小,不愿意离开江宁。

无奈之下,只好作罢!

等她们回到钱塘县,林昭亲自去运河码头迎接。仅仅是一个月未曾相见,可孟若颖看到林昭的时候,泪水还是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转。当真是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彼此间甚为想念,那种感觉是一种幸福的折磨。

若非顾及在码头上人来人往,怕是早就忍耐不住,扑进林昭怀中了。

“回来了,春光明媚的,别哭!”林昭笑着打趣,孟若颖才破涕为笑。

“家里都还好吗?长辈们身体可都还好?那两个小家伙呢?”林昭笑着问道。

孟若颖点头道:“都好,身体都很硬朗,只是你没回去,难免有些遗憾,不过你带回去的礼物,他们很喜欢!”

“嗯,今年争取抽空回去探望他们!”林昭也是无奈,已然决定,今年再忙都会回去看望几位老人。

顾月伦笑道:“是该回去下,小颜固已经呼喊着要哥哥了……”

“哥哥……”林昭迟疑了一下,旋即有些哭笑不得!

小阿骨打的老爹完颜劾里钵不过才三十出头,自己曾经与之并肩作战,是以兄弟相称的。按照这个辈分,小家伙该管自己叫叔的。奈何他已经不是完颜阿骨打。而是与小表弟一同长大的颜固。

算了,给他点面子,到底是喊叔还是喊哥,随他便了。已经让他失去了成为金太祖的机会,称呼上给点补偿也是应该的。

“好,我会尽量的!”

顾月伦避开孟若颖,偷偷上前在林昭耳边道:“爹爹说了。想要你和嫂子早些生个孩子……”

“呃……”刚刚老来得子,现在又想当爷爷了?舅舅还真是着急。只是如此,岂非便宜了两个小家伙,成了小屁孩叔叔!

“好,会加油的!”话是这么说,可林昭心里有数。短期内只怕不会如愿。沐思虹的身体状况不好,未曾痊愈之前,并不适合生孩子。反正自己还年轻,根本不必着急。

“好了,回去吧,虽说已经是二月了,难免还是有些春寒料峭!”说话间。林昭挽起了孟若颖的手,三人一同上了马车!

“若颖,茶叶和棉花的事情,我们得着手进行了!”马车上,林昭轻声说道。

孟若颖点头道:“是,我着急从江宁赶回来为的就是此事!”

林昭道:“茶树生长需要时间,这个不必很着急,倒是棉花。可以作为今年的主打……”

“嗯,你打算今年开始就投入产出棉布吗?”孟若颖揣测着林昭的想法,在商业方面,林昭的想法常常出乎意料,结果却是相当的不错。

“不,太快了,世人已经对丝绸和麻布习惯了。棉花虽好,但是他们未必会喜欢。但是我们可以尝试着少量制作,看看人们的接受程度。”林昭说道:“今年种棉花,主打的是棉衣与棉被!”

“也好。棉被冬天分外暖和,肯定会有人喜欢的!”

林昭笑道:“棉花现在的产量不高,棉被是个好东西,所以现在我们该走高端路线,从上层着手。”

“高端路线?”孟若颖有些诧异,不知道林昭又做和想法!

林昭道:“你还不知道,正旦之前,我派人送汴京送了几套过去。是送入皇宫的,进献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