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都市电子书 > 香江一九八四 >

第198章

香江一九八四-第198章

小说: 香江一九八四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

“陈先生,真田先生说,他很感谢您亲自送行。还说这次合作很愉快,他很期待这部电影将来在日本上映,也很期待与陈先生的下一次合作。”

香港启德国际机场,翻译将真田广之的话翻译给陈平安。

真田广之今天回国,因为《午夜凶铃》杀青,陈平安专门来到机场送他上飞机。

“你告诉他,他的演技非常棒,我相信将来一定还会有合作的机会。”

陈平安来机场,送真田广之上飞机只是捎带脚的事儿,真正的目的是接王组贤。前两天《芳草碧连天》杀青,王组贤回家陪父母待了两天,今天乘飞机返回香港。

《午夜凶铃》开机很低调,杀青亦很低调,以至于记者无法在第一时间获得消息,直至真田广之准备上飞机,他们才知道《午夜凶铃》已经杀青。

不过记者们也不着急了,反正这部戏万圣节才上映,陈平安迟早得通过媒体进行宣传,不愁没有资料。更重要的是陈平安对这部戏的消息封锁严格,就连几位主要演员,面对记者采访时都三缄其口,从不回答有关这部电影细节的问题。

让你装,等你将来需要媒体宣传的时候,看我们怎么刁难你!

媒体不爽归不爽,但是今天仍旧赶到启德机场,他们也是来接王组贤飞机的,准确的说,是采访王组贤,采访她和齐嗪的绯闻。

《芳草碧连天》拍摄后期,台湾那边传出了王组贤和齐嗪的绯闻。消息来自于齐嗪,一次接受采访时,他表示王组贤是他心中最理想的情人。

虽然面对台湾媒体采访,王组贤极力否认,说自己和齐嗪只是朋友,没有别的关系,可是在剧组工作人员甚至导演蔡扬名的口中,颇有两人在拍戏过程中摩擦出火花暗生情愫,假戏真做的味道。更有台湾媒体在报纸上刊登出王组贤和齐嗪的亲密照,引起轰动,实际上只是二人在戏中的剧照。

这可能是对电影的炒作手段,但也可能是真的。媒体不会在乎那么真假,只要有新闻价值就不会放过。

这次王组贤回来,引来大批香港记者守候在机场外,就是这个缘故。

然而令记者们失望的是,王组贤并未通过机场大厅走出机场,而是通过特别通道离开机场。等他们收到消息,立刻赶往特别通道出口的时候,只看见王组贤钻进那辆奔驰s里,然后奔驰s扬长而去。

“想我没?”长吻过后,王组贤偎在陈平安怀中撒娇。

轻抚着她的秀发,陈平安说道:“你猜呢?”

“我猜肯定没有。有阿敏陪你,你哪还会想我?”

“我哪有那么多时间啊。”陈平安摇摇头。

他从大屿山回来之后,与张敏在一起的时间并不多,主要是因为太忙了。

《午夜凶铃》杀青之后,演员和许多工作人员都能松口气休息两天,但是他不能,他又投入忙碌的后期制作中。配乐、光线、贞子的造型,以及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的画面,都是这部电影中不可缺少的恐怖元素,都要通过后期制作来完成。

这种类型的恐怖片,香港以前从未有过,哪怕有香港金牌剪辑师之称的麦子善,他都不放心。因此他主动带着后期制作人员,在后期制作中,将这种恐怖片的理念灌输给大家。

特效制作那边还好说,他把自己的要求告诉三个老外,三个老外很好的领悟精神,投入到特效制作中。尤其是贞子从电视机里爬出来的画面,绝对是重中之重。

他现在忙着剪辑,有时候还需要关注配乐音效,每天忙的昏天黑地,哪有时间想女人?张敏在他的别墅里空等了好几个晚上,甚至还碰到过周海眉……还好两个女孩都很好说话,在一起等待陈平安回来的时候,也算是熟络了。

至于李佳欣,陈平安已经告诉过她,《午夜凶铃》杀青后,两人会有一段时间不能见面,不仅是为了避嫌,同样也是为了将来打tvb的脸、逼tvb就范,也算是报当年一箭之仇。

王组贤听得心中感动:“这么忙还来接我飞机?”

“奖励啊。”

“奖励什么?”

“你说呢?”

王祖贤嫣然一笑,伏在陈平安怀中小声道:“你就不担心吗?”

“我曾经确实有过一点点担心,不过我想你不会那么没眼光,对不对?”

“可是台湾媒体报道的有鼻子有眼,你就没想过会是真的?”

陈平安的手探进王组贤的衣服里,贴着肌肤轻轻抚摸:“我认为那更多的是对电影本身的一种炒作,最多是齐嗪对你有情,不过你对他无心,对不对?”

“什么都瞒不过你。”王组贤崛起小嘴,“你知道人家的心里只有你。”

“喜欢吗?”陈平安取出一条珍珠项链,“听说珍珠有美容护肤的功效,所以给你买了一条。”

“很贵吧?”颗颗珍珠饱满润泽,银白中带着几分粉红,天然的虹彩珠光褶褶生辉,王组贤只看一眼就喜欢上了。

“只要你喜欢,没什么贵不贵的。”

“我喜欢,你送给我的我都喜欢。”王组贤捧着项链反复抚摸观看,而后递给陈平安,取下脖子上的金项链,转身背对他:“帮人家带上。”

陈平安轻柔的替王组贤带上珍珠项链,然后在她雪白的玉颈上轻吻一下。王组贤娇躯轻颤,整个身子软在陈平安怀中:“人家这些天好想你,今晚你要陪我。”(未完待续。。)

第二七一章压力山大

1987年,被称为香港电影最辉煌的一年。

这一年伊始,贺岁档四部佳片同时上映,票房全都超过两千万,其中一部更是刷新港片记录,以四千一百多万的成绩创下新高,成为一时佳话。

只是目前还没有人想到,这仅仅是辉煌的开始。

《赌神》的热映,让众多电影公司看到赌片的复兴,从而开始效仿,跟风片甚众。就在众多跟风片投入紧张拍摄中的时候,又一个被遗忘的电影类型重新今日世人眼中——《黄飞鸿》开机。

徐可虽然被称为老怪,但是对电影的认真态度任何人都无法否认。就在陈平安还沉浸与《午夜凶铃》的后期剪辑中时,《黄飞鸿》剧组已经筹建完备,所需大型布景搭建完善,只等陈平安宣布开机。

今天,承继着香港电影武侠片复兴的《黄飞鸿》终于开机了,自然引来无数记者。他们的主要目的,不在于来自内地的少林小子李連杰,也不在于中西合璧美艳大方的关之林,只是为了见识陈平安口中的“新派武侠片”究竟有何不同,新在何处。

鉴于陈平安对《午夜凶铃》的“敝帚自珍”,坚决不透露给记者详细资料,因此《黄飞鸿》的开机仪式上,到场记者虽多却问题寥寥。即便导演陈平安携男女主角出场,李連杰摆出功夫架势,关之林透露剧中会有一段自己险遭强暴的戏份,也没能引起记者太多兴趣。

报复!

没错,就是报复。来自媒体的赤果果报复!

虽然《东方日报》的记者不停提出各种问题,努力想要活跃气氛。可是其他记者几乎一言不发,偶尔提问也是无关痛痒的边角问题。

见此情景。陈平安也不在意,提前结束了记者采访环节,给《东方日报》的记者留出单独采访的时间。

记者们的态度,随着《黄飞鸿》正式开拍,降到了谷底。

影视城内一块开阔空地上,摆放着一艘“舰船”。这艘“舰船”并不完整,只是搭建起很小一部分,不过船身上面完全按照真实舰船打造,插满旌旗迎风猎猎。船帆收起,高耸的的桅杆上垂下条条缆绳,横七竖八如果不是从远处看,还以为真的是条古代舰船呢。

陈平安低头与徐克嘀咕两句,后者立刻找来负责群众演员的工作人员,让他安排群众演员换好戏服登船到位。

李連杰、程晓东、刘家晖走过来,陈平安问道:“能行吗?”

“没问题。”

三人点头。

程晓东如今已经加入黑马国际,成为陈家班的副班主之一,另一名副班主是刘家晖。这些天李連杰一直和陈家班在船上吊威亚。熟悉位置设计动作。这里是《黄飞鸿》的开场镜头,一场别出心裁的舞狮戏,就要彰显出于以往武侠片的不同之处,所以非常重要。

刘家良和程晓东互换东家。陈家班并未因此而分崩离析,反而变得更加团结。

刘家良心中有愧,离开黑马国际之前。请陈家班全体成员吃了顿饭。席间他酒后吐真言,他离开黑马国际。是因为黑马国际太强,对于他这样的导演来说。难有出头的机会。他特地告诫自己的几个兄弟,好好跟着陈平安经营陈家班,不要生出异心。作为武行,黑马国际的待遇算是最好的。

其实是他多心了,其他人根本没想过跟着他离开,反而担心因为他离开,陈平安会迁怒陈家班。

不过随着陈平安让刘家晖接替刘家良副班主一职后,陈家班成员心中才松了口气。对于程晓东这个空降过来的副班主自然不会有任何排斥,刘家晖和他配合默契,双方很快打成一片。

“各部门注意,《黄飞鸿》第一场第一镜第一次拍摄,艾克申!”

锣鼓喧鸣,雄风猎猎,旌旗招展,雄狮起舞……

开机当天的拍摄,陈平安并未禁止记者跟随采访,因此记者们看到了《黄飞鸿》这部戏的拍摄过程。

很一般啊,就是热闹点罢了。

也没什么嘛!

还说什么新派武侠片,也没看出来新在哪儿!

新瓶装旧酒,哼哼,我看是旧瓶装旧酒!

记者们小声嘀咕品头论足,没一会纷纷离开,在他们心里,只凭借开头船上舞狮一幕,就在心中对《黄飞鸿》做出了定论。

只有两家报社的记者没有走,一家是《东方日报》,一家是《星岛日报》。

看着陈平安在舰船上忙着拍摄,两家记者闲来无事,终于凑到一块聊天。

《东方日报》记者先开口:“他们都走了,你怎么还在这儿?”

“你以为我不想走啊!”《星岛日报》的仁兄很委屈,“我们主编说了,今天必须泡在这里,跟着剧组收工。你呢,是不是在等独家新闻?”

“谁知道有没有呢。”

《星岛日报》的记者朝船上的陈平安一努嘴:“估计明天的报纸上,不会有什么好话。我觉得这个挺一般,不比邵氏以前的武侠片强到哪儿去……我去,还舞出新花样了,居然还能飞!”

此时陈平安正好拍摄到,作为黑旗军教头的黄飞鸿,看到舞狮者从空中摔下,腾身跃起,借助缆绳在半空中接住狮头,然后踩着缆绳在空中腾荡采青。

话音未落,他已经举起胸前的相机,咔嚓咔嚓拍照。《东方日报》的记者也迅速转头,端起相机坐着同样的动作:“我就说嘛,陈老板肯定不会让观众失望。”

“难道这个就算新派了?”

“今天才是第一天拍摄,谁知道后面会怎样。”

……

《黄飞鸿》拍摄初期,由于大部分媒体带着情绪,又主观的认定古装武侠片难以翻身,加上“黄飞鸿”系列电影,在五六十年代拍摄了无数部,所以遭到绝大部分媒体看衰。仅有《东方日报》和《星岛日报》两家报纸持不同观点。

《东方日报》也就罢了,一直都在提黑马国际宣传,可《星岛日报》出了名的陈平安黑,怎么也替《黄飞鸿》说话?

《星岛日报》的文章里,说记者起初也认为陈平安执导的《黄飞鸿》难以跳出以往古装武侠片的框架,但他并没有像其他记者那样早早离开,而是留在片场,观看陈平安拍摄,想要找到更多的证据,来证明这部电影的失败。

但他没想到,随后的拍摄,舞狮那段戏被陈平安拍出了花样,精彩纷呈,也让人第一次感受到《黄飞鸿》这部电影与以往古装武侠片的不同。

本着媒体人的职业操守,即便看不惯陈平安的所作所为,但还是要依事实说话,将真相告知读者,这才有了支持《黄飞鸿》这部电影的报道。

不得不说,这次《星岛日报》的报道,效果远大于《东方日报》。作为黑陈平安的急先锋,居然转变态度开始支持陈平安执导的《黄飞鸿》,除了让读者自此肯定《星岛日报》的专业操守外,也对《黄飞鸿》产生了好奇。

陈平安没有时间理会媒体报道,《黄飞鸿》的拍摄任务很重,由于动辄就要动用众多群众演员,而且打斗戏份很容易发生意外,他必须抓紧时间拍摄,与媒体打交道的任务,都交给施南笙了。

施南笙关注的重点,也不再《黄飞鸿》上面,而在于安排在复活节上映的《秋天的童话》上。

进入三月中旬,《秋天的童话》的宣传在施南笙的主持下全面展开。

这部电影对于黑马国际和陈平安来说都很重要。

一部文艺片,投资一千五百万;钟楚虹片酬五百万;只凭这两点,就让人不得不对这部电影投去更多关注的目光。同时提出一个疑问——这部电影的票房能有多少?

已经有影评人在报纸上指出,黑马国际对《秋天的童话》的投资规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