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科幻电子书 > 最宫斗 >

第60章

最宫斗-第60章

小说: 最宫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显然,事隔多年,他依然不能对此事释怀。

凤止戈迎着他的目光,答道:“是的,皇上!所以,她其实已经不是玉珍公主了,她是苏漫!她说她本不属于这里,皇宫里的生活让她感到压抑。”

“那她为什么要嫁给你?她为什么不来找朕商量?”皇帝愤怒而激动,吼道:“她不喜欢皇宫的生活,可以嫁给朕!朕可以带着她到邵州生活,朕会满足她所有要求!可是,她为什么宁愿死,也不愿嫁给朕!”

他的声音悲凉而怆痛,像孤狼的哀嚎。

凤止戈静默半晌,终于答道:“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臣。后来,臣也曾问过她,但是,苏漫却给了臣一个奇怪的理由——她说,近亲不能结婚!”

皇帝愣住了。

他想了十几年,想过玉珍离开他的无数种可能;然而,却从未想过这个原因。

表兄妹成亲,不是亲上加亲么?

为何玉珍会有这样的看法?

我想,他倾其一生可能也无法明白了。

凤将军看着皇帝,小心翼翼地说道:“所以,皇上,其实真正的玉珍早已死了,苏漫,不过是另外一个人。臣娶的,不过是一个叫苏漫的女子,而她恰巧占有了公主的身体而已。”

“可是,宫倾之日,她明明死在了朕的怀里,为何后来又嫁给了你?”皇帝问道。

凤止戈额头再次冒出了冷汗:“那是因为苏漫提前服了假死的药,她后来逃出了宫,找到了臣。”

“朕就知道,她不会那么容易屈服!若她屈服,也不是朕的玉珍!”  皇帝眼里闪过一道亮光,然而转眼熄灭。他转过身去,面朝向大殿,喊道:“玉珍!你欺骗了朕!你骗朕骗得好苦!朕去了逍遥宫,看到你冰冷地躺在那里,心都快要碎了!你竟然,竟然如此欺瞒朕……” 他伤痛不已,脸色苍白。

而凤止戈跪在地上,脸色亦是苍白。

他心底的痛,又何尝不与皇帝一样?

失去心爱之人的苦,有多痛,只有自己清楚。卷二 风华 096 太子妃

096 太子妃

呼呼的风,刮过逍遥宫的雕梁画栋,吹动檐角上的金钟,发出沉钝的声响。

皇帝与凤止戈两人都陷入了悲痛之中。

过了良久,凤止戈方轻轻地问:“皇上?”

皇帝终于回神,瞌目道:“后来呢?”

凤止戈答:“公主逃出了宫,跑来找微臣;微臣知道她虽然是前朝公主,但皇上一定不会伤害她的,于是想把她送回皇宫;可她却宁死也不肯回去,臣为安全着想,只好先把她偷偷藏起来了,后来……”

“后来,她便嫁给了你?”皇帝瞪着他问。

凤止戈垂下头:“皇上,臣与苏漫是真心相爱的。”

“所以,凤清鸣,便是你和玉珍的女儿了?”

“……是的。”

“果真如此!”皇帝感叹。

凤止戈一惊,道:“请皇帝恕罪!此事跟鸣儿无关!皇上要怪,就怪微臣好了!”

皇帝脸色变得阴沉,道:“没错!朕的确是要怪你!你既然娶了玉珍,为何没有保护好她?”

然后,他的眼神再一次变得暴戾:“你竟然……竟然让人用朱羽牵机杀死了她……”

他一步上前,一把揪住凤止戈的衣襟。

凤止戈则像是被人刺了一刀,身子一颤。

“这……的确是微臣的错……”他颓然答道。“哼!”皇帝一掌把他劈在地上。

“那个女人,可以不必留了!”皇帝冷哼,扬声道:“安福全!”  “奴才在——”

安公公像个鬼魅般钻了出来。

“取牵机,赐秦芷兰!”皇帝冷冷道。

安公公微愣,迎着皇帝森冷的目光,不由得打了个寒颤:“奴才遵命!”

“即刻行刑!”

安公公答应着,又像个鬼魅般退去了。

凤止戈怔怔坐在地上,嘴张了张,然而终是什么话也没有说。

最后,他像是想起了什么,哀求道:“请皇上饶恕清鸣……”

“清鸣是玉珍的女儿,朕当然不会薄待她。”

皇帝冷冷应了一声,眼前掠过一张绝色的脸。

然后,他的视线停留在逍遥宫朱红的殿门上:“朕,将赐她太子妃之位。”



二皇子去未央宫寻找凤清鸣,遭到了韩嬷嬷的阻拦,无果。

其实,就算他把整个未央宫翻过来,也不会见到她——因为,凤清鸣早就被皇后移出未央宫了!

皇后通过一番试探,得出了一个结论——皇帝并未对凤清鸣死心。

当皇帝的笔,在加御批的那一刻犹豫停留时,已说明了他心底还是放不开这个女子。

所以,皇后认为,这颗棋子已经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

不过,既然她现在不听话,那么只好让她暂时闭嘴了。

她担心二皇子会到未央宫来寻找,因此让韩嬷嬷早早准备了一个去处,安置凤清鸣。

她打算让凤清鸣在那里呆几天,待到一切尘埃落定之后,再放她出来。

那时候,二皇子一定已娶了燕腓儿和王嫣;而凤清鸣,在这段时间内,还有别的用处。

皇后前脚离开长乐宫,后脚立刻通知了安插在淑华宫的宫婢。

那婢女把凤清鸣被困小黑屋的事,告诉了三皇子,三皇子得知后,立刻去解救凤清鸣。

而这个时候,皇帝正与凤止戈在逍遥宫里。

凑巧的是,凤清鸣被关禁的小黑屋,也离逍遥宫不远。

于是,当三皇子打开宫门,把缩成一团的凤清鸣抱出来时,四周的灯光突然亮了。

皇后带着诸宫人,来到了废弃的宫殿附近,明晃晃的宫灯照着屋内两人。

凤清鸣被三皇子抱在怀里。

皇后笑了。

谢淑妃的脸白了。

二皇子脸色阴沉。

“原来,恭仁王中意的是凤小姐!”皇后笑得很愉悦。

三皇子嘴张了张,想要说些什么,然而看到皇后的阵势,他立刻明白自己已经中了圈套。

于是,他将计就计,将凤清鸣抱得更紧。

反正,这是事实,他也不想去辩解什么。但是,他的表妹谢闵秋却生气了。

“表哥,原来你喜欢的人,真的是凤清鸣!”她的眼里涌过受伤的表情,苍白的脸色,令人不忍目睹。

谢淑妃气得脸色铁青,看着三皇子喝道:“昊仁,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皇后道:“还能怎么回事?恭仁王与凤小姐是两情相悦,私定终身了吧?不过,恭仁王,你虽然喜欢凤小姐,也应该守着规矩等待皇上赐婚;凤小姐她现在的身份毕竟是秀女,你们这样子无媒苟合,有损皇家体统!”

皇后说得刻薄,三皇子脸色变了一变。

谢闵秋在这时,跺着脚,哭着跑了。

二皇子上前一步,沉声道:“皇弟,快把凤小姐放下来!”

谢淑妃亦道:“昊仁,把她放下来,你跟母妃说一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刚才你还在淑华宫里,为何此刻便到了这里?”

她想为儿子开脱。

这时,凤清鸣却往三皇子怀里缩了一缩,呻吟一声:“好冷……”

三皇子手臂一僵,垂眸注视怀中的女子。

她钗环散乱,满脸泪痕,身子在轻轻发颤——她的神志是不清醒的。

看来,连她也遭到了皇后的算计。

这时,二皇子也听到了凤清鸣的呻吟,他眉一皱,脱下风麾,欲将凤清鸣裹起来。  三皇子下意识地后退一步,将凤清鸣护在怀里,道:“不用解释了,事情便是你们想像的样子,我与凤小姐是两情相悦!”

他一脸决然。

谢淑妃大怒。

皇后笑得更开心了。

二皇子的眼,比子夜还黑。

宫室外一片嘈杂,终于,不知谁吟唱了一声:“皇上驾到——”

凤止戈紧随其后,看到女儿的狼狈模样,不由得大惊失色。

他顾不得老脸,赶紧奔上前去把女儿接过来,安置到一旁。

“鸣儿,你怎么了?”凤止戈轻轻拍着女儿的脸。

凤清鸣却只是往他怀里缩,呻吟着:“我好冷……”

“这是怎么回事?”皇帝眉拧了起来。

皇后立刻上前,将恭仁王与凤小姐无媒苟合的丑事如此这番,添油加醋地描述一番。

皇帝听了,脸色越来越阴沉。卷二 风华 097 喜讯和噩耗

097 喜讯和噩耗

皇后立刻上前,将恭仁王与凤小姐无媒苟合的丑事如此这番。添油加醋地描述一番。

皇帝听了,脸色越来越阴沉。

“昊仁,当真如此?”皇帝闷声问道。

三皇子脸色一变,屈膝跪在地上,辩解道:“父皇,儿臣与凤小姐都是清白的!虽然儿臣不知道凤小姐为何会出现在这里,但儿臣见到她时,她已经昏迷了!”

这时,二皇子终于也按捺不住,请求道:“父皇,还是救人要紧!不如先把太医宣过来,这件事情,待凤小姐清醒了,再询问不迟!”

皇帝听了,点头同意。

这时,皇后却在一旁进谏道:“皇上,恭仁王失德,有损皇家体统,臣妾认为不如早将他移出宫外王府居住,以避免同样的事情再度发生。”

谢淑妃和三皇子听了,脸色俱是一黑。

皇后的进攻。越来越露骨了。

若果真如此,三皇子日后进宫的机会将越来越少。

皇帝脸色阴沉,虎目含怒地扫视一圈,威严的气势逼得人人低头:“凤小姐现在昏迷,实在不宜过早定论;来人,立刻传太医为凤小姐诊治,待她清醒之后再作审查。”

他似乎对三皇子颇为不快,但也并未理会皇后的建议。

皇后见状,心里一黯,连忙答应了一声。

那边,谢淑妃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而谢闵秋小姐不知道跑到哪儿去了,还得赶紧把她找回来才好;不然,依她的性子,不定做出什么事来。

是夜,凤清鸣宿于未央宫中,而三皇子则被勒令在淑华宫静修。



第二天,弹劾三皇子的奏折便送到了御案前。

朝中几位老臣联名上书,弹劾恭仁王失德;又有几名将军联合请命,请立誉修王为太子。

皇帝看着两本奏折,心中恼怒。

请命的折子,洋洋洒洒、字字珠讥,罗列了誉修王几近来的军功战绩,把人夸得天花乱坠;而弹劾的奏章,则把昨晚发生于内宫之中的事,写得清清楚楚,其言辞犀利,简直令人怀疑那朝臣昨晚是不是夜探逍遥宫。目击了整个过程!

越往后看,越令人惊心。

最后,皇帝怒不可遏,猛地把两本奏折掷到了地上!

“叭”的一声巨响,惊得御书房里侍立的太监跪伏至地面。

“御史台这帮老匹夫,越来越不像话了!”皇帝怒喝:“看来不册立太子,他们一个个都按捺不住了!”

旁边,安公公悄悄抹了一把汗。

皇帝之所以会这么生气,全因为册立太子之事。

最近,朝中力挺誉修王的呼声越来越高,高得有点超出皇帝的承受能力了。

他从未想过,自己这个一直不被看好的儿子,竟突然之间有了如此强大的号召力,尤其是,这些支持者大部分来自于最有威胁力的军中。

皇帝甚至有点儿起疑,有点儿担心自己的地位了!

有哪一个正当其位的皇帝,会愿意看到自己的臣子投靠于他人?又有哪一个皇帝,不时刻提防自己的权力被他人分夺架空?

正所谓,卧塌之侧,岂容他人安睡——即便那个人是他的儿子,也不行!

因此。皇后的这一次推波助澜,表现得实在是太过急切了。

恰在此时,太医前来禀报,说凤小姐至今仍未清醒,极可能是事先被人下了**。

皇帝大怒,立刻派人调查凤清鸣进宫的原因。

结果自然是显示,是韩嬷嬷带着凤清鸣进宫来的,这一切,在宫禁处是有记录的。

皇帝大怒,将此事前后想了一遍,立刻明白此事可能是皇后在搞鬼。

他虽然没有什么真凭实据,但此时,皇后的举动已触怒了他,也促使他下定了册立太子的决心。

他取过黄绫,写下了册立太子的诏书。

若要顺乎民意,似乎只能立誉修王为太子;然而,最终的决定者,永远是皇帝。

皇帝的喜好,岂是容他人牵制的?于是,皇帝册封了恭仁王为太子,又赐凤清鸣为太子正妃。

对于誉修王,到底还是留了一丝父子情面,将燕婔儿赐给了他为正妃。

至于皇后的侄女王嫣,则仅仅是赐了一个侧妃之位。

凤清鸣服了药,仍在昏迷。不过,现在以她的身份,又是在这样的敏感时期,留于宫中显然于礼不合,于是便被送回家中静养。



经过一番周密部署。在一个黄道吉日里,太子册立的诏书终于被公布。

恭仁王被册立为太子,搬往太子东宫居住。

顿时,朝野震动,朝中的风标猛然转向。

谢氏亲朋们个个欢天喜地、奔走相告;墙头草们则纷纷附庸、阿谀奉承。

一时间,谢氏风光无限。

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初那些力挺二皇子的朝臣们——他们不是被贬官,就是被远谪,还有一些胆小的,自觉向皇帝辞掉官位、交出军权,归隐乡野。

这真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皇后得知这个消息,一病不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