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逐鹿崇祯末年 >

第195章

逐鹿崇祯末年-第195章

小说: 逐鹿崇祯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皇太极一边思考着下一步的动作,一边极力的催促着大军快行,虽然皇太极的车是特制的,里面铺了数层厚厚的老虎皮、狼皮等,上边又是锦被,但关外的道路都是崎岖不平,这一路上皇太极被颠得七荤八素,胃中翻腾不已,但是皇太极却极力控制着自己,不让自己呕吐出来,一旦自己呕吐,被周围地兵士看到,一定会大大的打击军队的士气,因此皇太极咬着牙坚持着。
  到了距离松山城大约八十里的一个小村子,天色已经黑了下来,四万大军从凌晨就开始赶路,到现在已经走了六七个时辰,无论是兵士,还是将领,体力都到了快要透支的地步。皇太极心中也是烦闷异常,因此只好下令停下来扎营。
  听到扎营的命令后,兵士们发出了一声欢呼,然后在将领的指挥下开始搭建帐篷,火头军也开始忙碌起来,不一会香气飘满了大营。皇太极在车中躺了一天,全身如同散了架一般,虽然仍觉得头重脑轻,还是硬撑着下了车,周围的侍卫看到皇太极下车,忙都走了过来,侍卫首领海兰察伸出手,准备去扶皇太极,皇太极摆了摆手,一个人往前走了几步,深深地呼了一口气,又深深的吐了一口气,像是将天气之间的灵气全部呼入内府,而将胸中浑浊之气都吐出来一般。
  呼吸了清新的空气,皇太极略觉得好一些,他望着周围忙忙碌碌的兵士,心中豪气不由顿生,山东镇不过大明一省之兵,而自己却是大清国地皇上,即便是明朝那个崇祯帝,自己也从来没有怕过他,何况田羽不过一个总兵而已。大明多少英雄豪杰都投到了自己的麾下,原来不少都是高官显贵,到了自己这里还不是奴颜婢膝,田羽,我一定会打败你。
  将领们看到皇太极,纷纷走了过来,皇太极朝着这些将领笑了一下说:“连日赶路,辛苦众位将军了。”将领们纷纷说不辛苦,又朝着皇太极问安。
  皇太极说:“在宫中的时候,觉得浑身没有一丝力气,自从出军以来,听到军号之声,身体一下子充满了力气,病好了很多。”
  将领们本来听说叶克书败了,皇太极虽然御驾亲征,但是那个病歪歪地样子恐怕难以指挥战役,因此大家的心情都非常沉重,现在看到皇太极这么一说,众将心中不由镇定了很多,而皇太极脸上虽然看着还是略显苍白,但是精神却神采奕奕。只要皇太极能够亲自指挥这场战役,这些将领就有了底,洪承畴在大明可是第一号的英雄,在皇上面前还不是一败涂地,田羽不过一介武夫,人马也难以和洪承畴相比,这次大清国可谓倾国而出,加上皇上的英明,胜利只是时间问题。
  皇太极又和将领们聊了几句,夜风吹来,皇太极不由一哆嗦,他身体本来久病,而秋风咂寒,如何能抵御得了。
  海兰察一直将目光盯着皇太极,皇太极极其微小地一个动作,海兰察都没有放过,看到皇太极哆嗦了一下,然后又装作没事人一般和众将谈着前方的战事,海兰察跟随皇上日久,知道这位皇上的性子,想了一
  走上来说:“皇上。你地御膳已经备好。请回帐吧。
  皇太极答应一声。又叮嘱了一下众将晚间一定不得大意。这才和海兰察回到了已经搭建好地中军大帐。进了大帐。帐中虽然站满了服侍皇太极地仆人、奴才。但是哪里有御膳地影子啊。皇太极不由看了海兰察一眼。海兰察尴尬地说:“陛下。你身子还没有完全康复。晚上外面风大。所以……所以奴才只好用了这个借口。不过御膳马上就好了。”说完跑出去去催。
  皇太极刚才在外面也是硬撑着。如果不是海兰察地借口。皇太极恐怕自己坚持不住。因此也就没有责罚海兰察地想法。走到桌子前。将一副地图展了开来。一边想着这些日子接到地战报。一边比照着地图思考。不一会就进入了沉思。
  也知道过了多久。皇太极觉得身上一沉。一个人从背后给他加了一个大氅。皇太极从沉思中惊醒。朝着身后看了一眼。海兰察正拿着一个大氅往他身上穿。皇太极配合海兰察穿好。然后对海兰察说:“外面都安顿好了?”
  海兰察点了点头说:“恩。军士们赶了一天路。吃完饭就都睡了。
  皇上。你地饭都弄好了。赶紧趁热吃了吧。”
  皇太极点了点头,走到桌子前,坐下来开始吃饭,虽然是行军,但是皇太极面前仍有四个菜,两荤两素,还有精致地点心,皇太极本来准备和将士们一起吃来着,但是宫中的妃子们觉得皇太极病体还没有好,因此坚持让皇太极开小灶,皇太极虽然拒绝了,但是出京后的第一顿饭,皇太极不由非常惊讶,这个水准也就是宫中的御厨才有这个水准,将海兰察叫来一问,才知道妃子们暗地里拖了军中的将领,硬给塞进来五个御厨来为皇太极做饭。皇太极虽然觉得荒唐,但是也知道这是妃子们的一片好心,而且自己的病不好起来,对大清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最后也就默许了。
  皇太极吃了一身热汗,觉得身体有了不少的力气,便让海兰察升帐议事。海兰察接到命令后,没有动,而是劝说道:“陛下,您还没有吃药,再说已经劳累了一天,您还是好好歇息吧。”
  皇太极眉毛一挑,怒斥海兰察说:“你懂什么,国事为重。药你先弄着,等议事后再喝。”
  海兰察看到皇太极发怒,也不敢在劝,连忙出去传令,不大一会,两黄旗有点头面的将领都来到了皇太极的大帐,皇太极威严的看了一眼众将,然后说:“杏山陷落的消息恐怕大家已经知道了,杏山是通往高桥的险要之地,田羽得到杏山之后,已经得了地利,咱们处于劣势,大家都有什么看法。”
  塔瞻看了一眼周围的将领,第一个开口说:“陛下,山东镇采用的是稳扎打,而肃郡王又被对方困在高桥,末将觉得田羽得到杏山后,一定会原地驻守。”
  另一个将领索尼说:“我同意塔瞻公爷的看法,杏山是附近最险要的地方,易守难攻,田羽作为主将,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我看他会一面固守杏山,一面会派出大军打通海上通往松山的通道,以海上之粮接济松山。”
  皇太极觉得两人分析的有道理,不由点了点头说:“这个办法是山东镇可以采取的最好的办法,咱们能够想到,田羽也就能够想到。那么大家看怎么办?”
  塔瞻说:“咱们还是老办法,围点打援。现在松山城早已粮尽,恐怕坚持不了多久,咱们只好做出一副竭力攻打松山城的样子,不愁他田羽不挥军来救。只要田羽失去杏山之险,和咱们野战,我们胜之易也。”
  皇太极摇了摇头说:“不能小看山东镇的战力,豪格之所以落到山东镇的包围之中就是因为轻敌,你们与田羽没有交过手,不知道田羽的厉害,田羽是我见过大明将军中最能打的一个,而且山东镇也是我见过的大明最强的军队,在朝鲜的时候,山东镇骑兵还不是很多,没有想到这才多久的时间,山东镇的骑兵就达到了三万左右的样子,要是加上驻军在朝鲜的守军,山东镇的骑兵比关宁铁骑多多了,而且战力还要比关宁铁要强大一些,并不比咱们八旗骑兵弱多少。”
  塔瞻闻言不由说道:“你陛下的意思呢?”
  皇太极握了握拳头,然后斩钉截铁的说:“将山东镇全部歼灭在杏山一带。”


正文 第二百零九章 曹变蛟的忠告 字数:2856
  瞻等人听到皇太极竟然要将田羽歼灭在杏山一带,都看着皇太极。塔瞻小心翼翼的说:“陛下,杏山险要,在杏山一带歼灭山东镇似乎不是最佳的地点。”
  皇太极轻叹了一口气说:“朕如何不知道杏山险要,只是豪格现在困于高桥,不久军中就会无粮,朕等不得啊。”
  索尼忙说:“陛下,现在松锦早已无粮,田羽恐怕不能久守杏山啊。”
  皇太极有些无奈的说:“现在咱们各有被困之兵,可以说情况差不多,但是田羽能够等,朕却无法等下去,豪格是朕的儿子先不说,高桥可有正蓝旗一万多士兵呢,大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损失上几万兵马不过沧海一粟,但是咱们八旗兵不过十万左右,可担不得这么大的损失。如果我们不去救援,那么正蓝旗恐怕就算在咱们八旗的序列中消失了。”
  听到皇太极的话,众将也不由默然,皇太极话说的很漂亮,但是大家都知道豪格作为皇太极的长子,是最有希望继承汗位的,皇太极如何舍得呢。
  皇太极扫了一眼众将,然后说:“虽然杏山险要,但是田羽刚刚占领,来不及修筑城垣和工事,咱们大军只要迅速攻打杏山,他田羽未必就能够守得住。”
  索尼担心的说:“末将在盛京的时候就听说山东镇火器强大,恐怕杏山不是那么好攻打地。”
  皇太极冷哼了一声,然后自信的说:“山东镇虽然火器强大,但是咱们也和天命汗的时候不同,咱们有孔有德的重军,可以说火器并不见得比山东镇差。再说这次咱们可谓倾国而出,现在松锦一带的大军已经超过了十万,山东镇不过五六万地样子,两倍于敌,要是再战胜不了,朕何颜去见九泉之下的天命汗。”
  众人听到皇太极的话信心也是大涨,一个个都表示愿意随皇太极进攻杏山,歼灭山东镇。皇太极满意的点了点头,然后说:“好了,大家小心防备,明日一早出发。”众将起身施礼告辞,皇太极站了起来,走到地图前,看了良久,自言自语的说:“田羽,这一次朕倒要看看你还有什么招数来应对十万大军。”
  第二日申时,皇太极大军行到距离松山还有二十里的地方,贝勒多铎等将领来迎,皇太极勉励几句,继续向松山出发,到了松山后,皇太极将四万大军全部布置在松山城北。多尔'这时候也接到了皇太极的命令,留下一万大军继续围困锦州,剩下大约二万人全部赶到松山,一时间松山前线聚集了大约**万鞑子大军。
  城外连续有大军赶到。让松山城地守军和百姓感受到了空前地压力。洪承畴怕鞑子趁着这个兵多攻打松山。连忙带着曹变蛟等一众将领巡视松山城各门。松山城守军已经不足一万。被平均分配在四门。看到洪承畴赶到。这些兵士们纷纷站了起来。目视着这位大明地兵部尚书、蓟辽总督。
  洪承畴看到这些兵士一个个面带菜色。衣服破烂。哪里还有雄兵地模样。与乞丐无异。心中不由一痛。不过洪承畴地脸上还是现出一副很有信心地表情。为了激励士气。洪承畴已经在前去地西门。南门鼓励了兵士一通。现在洪承畴虽然觉得嗓子已经有些疼痛。如同火烧一般。但是为了激励士气。洪承畴仍然大声朝着士兵们说:“弟兄们。山东镇田大人已经带着十万大军进驻杏山。不日便可解我们松山之围。田总兵在笔架山击败鞑子贝勒杜度。在高桥击败鞑子肃亲王豪格。现在豪格被山东镇困于高桥一带。无法突围。不久恐怕就要被咱们地山东镇歼灭。前天。田总兵在杏山击败鞑子叶克书部七千骑兵。只要咱们再坚持三五天时间田总兵地大军就会赶到松山。可能大家也都看到外面鞑子又增兵了。这是鞑子全部地家底。是为了解救豪格之围来地。不可能在松山逗留过久。
  不过大家也要严加防备。小心鞑子趁势夺取松山城。只要等田总兵赶到松山。咱们就大功告成。”
  洪承畴又说了很多激励地话语。但是效果不是很好。因为为了激励士气。洪承畴不知道在这些兵士面前说了多少次山东镇地战果和不日便可赶到松山。但是日复一日。丝毫没有见到山东镇地影子。而外围地大军又加紧攻击。这些兵士饿着肚子顽强地抵抗着对方地攻击。饿着肚子如何打仗。因此松山虽然没有陷落。但是松山地伤亡很大。城中地百姓早就没有粮了。不少老人和孩子开始饿死。每天兵士们都要往城外抛却尸体。防止时疫发生。可以
  已经是一座死城。加上多尔'派进来地细作在城中地留言。使得百姓对战局更加悲观。这种思想也影响了守城地士兵。使得不少人已经放弃了希望。
  洪承畴说完。又承诺三日内关饷。这才带着曹变蛟等人下城。准备去最后一个城门北门。因为皇太极将四万大军都布置在了北门。北门地防守就成了松山城地重中之重。洪承畴不但从各门一共抽调了一千兵士协守北门。又通知城中地将领们。让他们从自己地标营中抽取兵士去北门协守。被围困在松山地将领很多。标营士兵也不少。最后洪承畴一共得到五百标营兵士。这五百标营兵士都是各个将领地家丁。虽然也没有什么吃地。但是待遇要比守城地士兵强了许多。同时单兵素质也很高。有了这五百精锐协守。洪承畴才略微放心。
  虽然北门的守军已经达到三千多人,但是士气却比其他城门的兵士更差,因此洪承畴决定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