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武家栋梁 >

第537章

武家栋梁-第537章

小说: 武家栋梁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舨皇巧奖镜拦怼⑸仙记拧⒄嫣镄衣〉燃肝患依先白瑁招┚鸵鹌鸪逋弧

足利义时全然不顾台下的动静,进入状态如痴如狂地大笑道:“苗字足利是现代公方光源院殿所赐,他一介杀兄弑母的篡位者有什么资格剥夺我的苗字!一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无才无德的恶贼也敢在吾的面前撒野!视我源家列祖列宗,漫天神佛如无物呼?此獠也配做将军!呸!”

一声唾骂把几个月的愤怒展现的淋漓尽致,不管他这一生做过多少恶事又或者人品私德如何,总还是循规蹈矩的正统武士,从没想过杀亲篡位也没有作出威逼将军的举动,经营关东那点领地兢兢业业不思半分进取之心,到头来杀兄篡位的恶徒却反过来讨伐他,这理到哪里说去。

看看时辰不早,足利义时言道:“闲话不多说,恭请御白旗!”

第584章源义时举兵

两名力士各捧两幅白绢旗帜,挂在四间余高的旗杆上,晨风一吹两面旗帜迎风招展,定睛一看竟是两面三间余长的白旗,其中一面上书“南无八幡大菩萨”,另一面上书“八幡太郎源义家”,这两面白旗无比眼熟,或者说这么大尺幅的白旗几乎闻所未闻,让每个看到的人都印象深刻。

“这是……白旗!”

足利义时点头笑道:“对!这是白旗,又不是普通的白旗!是天下三面白旗之二!诸君可知道这两面白旗的来历?”

眼尖的关东武士惊呼道:“这面是右大将殿的御白旗!”

“那这面……难道是八幡太郎殿的御白旗!”结城晴朝艰难的咽下口水,说道:“八幡太郎殿的御白旗,还留存着吗?”

足利义时笑着点点头,说道:“晴朝很聪明,这就是吾先祖的御白旗!自古以来只有三面白旗可称之为御白旗,两面在余这里,另一面在幕府手中,那一面诸君也知道是谁的吧?”

所谓白旗有很多,曾经发生的白旗一揆就是一帮平家的武士为了自己的利益,打着先祖从幕府得到的白旗闹一揆,这些白旗通常都不大,几尺长一个条幅上面写上南“南无八幡大菩萨”几个字就差不多是那么回事,这种旗帜到战国时代制度崩坏的时候,基本每个武家不管是不是从幕府获得的都弄一面来忽悠人,甚至小豪族的地侍也打一面凑热闹。

这种小号白旗被冒充的很多,比较有名望的是源平、镰仓时代被源家栋梁赐予的那几面,比如后三年之役期间,秩父别当平武纲作为先锋,从源义家手里接到的那面白旗,就是坂东八平氏里获得的最早的一面源氏白旗,再后来源平合战里三浦义明从源赖朝那里获得一面,慢慢的白旗就像一种恩赏渐渐赐给有功的武士而慢慢普及。

白旗大旗只有三面,在中原王朝这叫大纛。是中军帅帐外立的那面帅旗,原本也是非常值钱和稀罕的好东西,只是随着朝代更迭乱军四起,乱七八糟的将军也能弄到大纛装点门面,厉害点军头直接给自己加九锡,至此朝纲不振礼仪沦丧,到是偏安一隅的小国寡民,还能凭借顽强的传统坚持到现在。

长野业固灵机一动,说道:“莫非是等持院殿(足利尊氏)的御白旗?”

“正是如此,余在幕府见过一次。当年等持院殿为区分不同。特意将御白旗改为南无弓箭八幡大菩萨。”足利义时露出回忆之色。不禁又想起二十年前跟随足利义辉,前往石清水八幡宫祭祀列位先祖的情景,一转眼物是人非,足利义辉业已魂归天国。

直江景纲问道:“这两御白旗莫非是……”

“余要制作第四面御白旗。属于我源家的第四面御白旗。”足利义时指了指身后的白旗,淡淡的笑道:“足利上総三郎义时,就是余的御白旗!足利义昭不夺吾的关东将军役职,那么吾就不做室町幕府的武士,继续做武家栋梁好了。”

本多时正激动地说道:“武家栋梁者,征夷大将军是也,右大将殿终于下定决心争夺将军之位了呀!多少年了,等的就是这一天啊!”

“我等愿为右大将殿效命!”

足利义时放眼望去,军容严整士气高昂。不禁心潮澎湃大笑道:“诸君可还记得御家人的本意是什么?诸君还记得源氏的誓言吗?”

“御家人者,源氏之家人也!至于源氏的誓言……”即便精通历史的海锴缰渤僖善鹄矗贾兴坪跫堑糜姓饷匆患拢墒蔷咛迨窃趺椿厥峦耆磺宄蝗范ǖ奈实溃骸盎岵换崾窃雌绞贝墓蕦g?”

“源氏誓言。听起来也只有源平时代才有的吧!”那须资胤面色愁苦心情郁闷,自从奥州合战开始,那须家就被转封到陆奥国镇抚一方,好在足利义时对租税有一定的免除折扣,要不然那须资胤还真不知道这家督能当多久。

芦名盛兴偷偷摸出酒壶,还没塞到嘴边就被近侍一把夺走,那近侍得到永田德本的嘱咐,坚决不让对酒精过敏的少家督碰一滴酒水,年轻的家督不高兴的哼唧一会儿,抱怨道:“不就是个誓言吗?听起来就像八幡太郎殿时候的誓言……”

一时间群臣众说纷纭各种论调都有,足利义时命令神官取出寄进鹤冈八幡宫的文书,在最古老的文书里找到后三年之役前后寄进的祈祷书状,其中就有许多誓书寄进,上杉谦信拿起一份念道:“神佛明鉴,我等坂东武士代代皆当效命于八幡殿也!宽治二年三月六日,上総権介平常长,千叶氏的先祖。”

北条氏康取出一份念道:“神佛在上,我等坂东武士代代皆当效命于八幡殿也!宽治二年三月六日,信浓守海野幸胜,滋野朝臣的嫡流吗?”

“神佛在上,我等坂东武士代代皆当效命于八幡殿也!宽治二年三月六日,镰仓権五郎景政。”山本道鬼惊叹道:“竟然是镰仓党一门惣领家三代家督,独眼大将権五郎殿!”

武田信虎扫过一眼,说道:“这份的署名是秩父権守武纲,八平氏的秩父党家督。”

“这……这些誓书就是源氏的誓言!”真田幸隆长吁一口气,没想到他的先祖滋野一族七代目,海野幸胜也留下自己的誓书,暗道:“当初投奔右大将殿果然没有错!”

这段充满荣光的历史也随着时代大潮的冲刷逐渐忘却,或许是先祖经历战争断了记载,更有可能是伊势平氏崛起的时候,许多武家见风使舵忘了根本,但无论怎么涂改自家的家史,鹤冈八幡宫里寄进的誓书是不会有假的。

关东武士更是惊下巴,秩父党、千叶党、镰仓党的先祖竟然写过这样的誓书,不管当时的武士是怎么看待这封誓书的作用,放在如今那可是价值连城的神物,许多武士第一反应是惊叹,接下来就有点明白源平时代的行为动机。

北条时政说道:“难怪源平合战,那么多坂东武士舍生忘死的投奔右大将殿,原来是因为源氏的誓言在约束!”

“诸君可知道自己此誓书出处?”

“臣下不知!”

北畠顕房迟疑道:“《中右记》有云。后三年之役被朝廷定为纯属私斗,不下官符,不予恩赏,随后勒令八幡太郎殿解官,大概是这其中有缘故吧?”

足利义时抚剑大笑道:“说的对!说的很对!坂东武士鞍前马后侍奉八幡太郎殿北征陆奥,劳顿三年花钱如流水死伤不计数,到头来天皇下诏曰此为私斗却无一文恩赏,八幡太郎殿也因此陆奥守解官,这样的朝廷要之何用?既然我朝廷不赏,那让我源家来赏。八幡太郎殿散尽家资以资恩赏。坂东武士深感恩德愿立下代代罔替。不可相违的誓言,这就是源氏的誓言,是坂东武士向我源家栋梁立下的重誓!”

世人皆知前九年后三年奠定源家的根基,却不知这前九年和后三年是两个体系内的两件事。源赖义奉朝廷之令讨伐陆奥俘囚安倍氏,源义家则是明目张胆的无视朝廷的申斥,为军功为恩赏不惜发动后三年之役,从朝廷的角度来看,源义家就是个狂妄自大的凶徒,但武士不这么认为。

没有战争就没有恩赏,在那个没有幕府的时代,土地恩赏就是一切,他们的本质是血腥残暴而又趋利混乱的。朝廷一位的维持威严进而忽视武士的利益,就造成源义家急切发动后三年之役却不得恩赏的尴尬境遇。

足利义时这么说到没有错,只是他忽略近卫前久、今出川晴季等公卿们的表情,源义家打后三年役期间整个关东、羽奥的年贡全部停滞,朝廷派使者询问却被他以诸国贡物以作军饷。简单粗暴的解答贡物缴纳拖欠的原因,在朝廷看来这就是乱臣贼子的开篇。

但是此情此景,足利义时又怎么会在乎这些,广场里的武士们挥舞拳头发出怒吼,回想几百年前那段让人热血沸腾的历史,那不是前朝故実,而是确实发生在他们身边,进而影响他们自己家族的兴衰存续。

足利义时的声音低沉沙哑地说道:“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我源家栋梁带领诸君的先祖劈荆斩棘浴血奋战,又会有诸君今朝安坐广厦的幸福生活,没有武勋没有恩赏,诸君能成为武士成为领主成为大名吗?

朝廷不给恩赏,我源家给,朝廷不给官位,我源家给,朝廷看不起你们,我源家重视你们,所以右大将殿举兵从者如云,所以我源家是征夷大将军,才有这字字如铁的誓言!源氏的誓言立给我源家,更是立给诸君自己!捍卫着诸君的家业、妻儿、领地,捍卫武家传统、秩序和武士尊严!

请诸君记住,不要忘记先祖赋予你们的荣耀,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我们是顶天立地的英雄豪杰,怎能做出背叛家族背叛信念的丑事!背叛者将来有何颜面见黄泉之下的亲人,又以何面目对待天国的先祖英灵,忘却的过去要重新拾起,这才是武士之道!”

广场额内爆发出热烈的欢呼声,他们摇旗呐喊敲打太鼓,兴奋之情汹涌澎湃,犹如山呼海啸震彻云霄,年轻的小姓兴奋的满脸通红,恨不得现在就披坚执锐血战沙场,不大广场仿佛化作一个熔炉,空气里仿佛散发着灼热的气息。

廊下的几位公卿相顾苦笑,不知该怎样评价这番演讲,近卫前久尴尬地说道:“义时出手果然非同凡响,三言两语,不想却把朝廷给带掣进来,当真是无辜的很呐!”

公卿们无辜中枪很尴尬,武士们却顾不得尊贵的公卿们如何作想,几百年的奋斗还不是想与公卿们并驾齐驱,武家尊重的不是公卿本身,而是赋予公卿们权力和地位的朝廷,无论如何掩饰也无法改变他们的向往之心。

足利义时手持髭切,仗剑走到高台外,慢慢说道:“女人、子嗣、家业、宗族、领地、财富、荣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你们所渴望的并毕生为之追求的!想要吗?吾都可以给你们!只要付出代价,这一切都是你们的!这个代价就是忠诚、勇敢、守律,你们能做到吗?”

“能!”几千个人同时喊出一个字,那气势让人见之难忘,高昂的士气互相影响悄然传递着。信念就在无声无息中建立。

山本道鬼赞叹一声厉害,还未来得及作出评价,就听见足利义时又说道:“很好!吾希望你们为吾浴血奋战,而不是让你们切腹自杀,即便死也要荣誉的死去,永远不要在敌人面前卑躬屈膝,永远不要把自己的后背对着敌人,你们能做到吗?”

“能!”

足利义时大声说道:“那么吾要做武家栋梁,源家栋梁,有谁支持?有谁反对?”

广场瞬间恢复寂静。武士们深吸一口气。齐声高呼:“我等愿尊右大将殿为武家栋梁。代代忠于右大将殿,永世不忘!”

声势浩荡如海水涨潮汹涌而来,这一刻足利义时露出欣慰的笑容,大笑道:“好好好!不愧是名震天下的镰仓武士。诸君依然是我源家的利刃,依然是我源家的御家人!不如就在今日重申我源家的誓言吧!从今日起,诸君只可忠于源家栋梁足利上総三郎义时,只忠于源家栋梁的嫡传后代,只认这一面御白旗,世袭罔替不可相违,诸君能以为如何?”

群臣匍匐于地,以拜见神佛的五体投地姿势,大吼道:“神佛明鉴。我等……生生世世效忠源家栋梁右大将殿下的子孙,若有相违者愿受天诛神罚之苦!”

足利义时开怀大笑,多年的心结一朝化为乌有,他终于走出最关键的一步,武家栋梁、源家栋梁在这个时代等于一个词。但是在更古老的源平时代,却意味着源氏嫡流的传承加身,他在也不是任何人的家臣,不用再听所谓的一门惣领家督足利义昭的唧唧歪歪,他只为自己而活,源家只有他说了才算数。

言罢,足利义时就把嫡长子足利义泰唤到身旁,轻拍少年人的肩膀,说道:“余的嫡子,源家的下一代栋梁,正亲町上皇亲封的従五位下左马头,就是你们未来的主上!”

坂东武士跪在地上,热泪盈眶的呼喊道:“拜见少主!”

足利义泰矜持的点点头,一脸骄傲的望着匍匐于地的众武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