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251章

崛起在黑土地-第251章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座小城真安静呀,空气也好。要是没有战争,我真想把家安在这里,在这里过一辈子。”杨雪环顾四周,脸上出现一丝伤感。蒋先云道:“是战争给我带来好运,是战争让你、我相识、相爱。是战争让你成为我的妻子,不是吗?”

杨雪神情一爽道:“是呀,要是没有战争,我怎么会成为你的老婆,我们也不可能出现在这里。可是我讨厌战争,但是战争又让你成为我的丈夫。你看我多矛盾,算了不说这些了。”蒋先云道:“你我都生活在这个伟大的时代,都要面对着无情的现实。也许上天早就注定了我们的命运,我们谁也逃不掉,一句话我们就是为战争而出生的人,甚至包括我们的孩子。”

杨雪笑笑没有再回答,大概是这个话题并不轻松。俩人默默地搀扶着又走了一会儿,杨雪提议到车站去看看。因为车站的西侧就是边境线。对杨雪提出的要求,蒋先云犹豫一下道:“杨雪,车站距离边境线太近,那里很不安全。你就要临盆了,万一有什么闪失,我怎么对得起咱们未出生的孩子。”她想阻止杨雪不要去,故意说得严重些。

明显看出杨雪是一个倔强的女人,依然坚持道:“士兵们都在战壕里坚守,他们不害怕,我怕什么,你就带我去看看吧。”蒋先云拗不过她,只好应允道:“好吧,不过我们必须事先说好,你只能躲在掩体里观察,”不许到外面去。杨雪耍娇道:“我依你就是了,还不行吗。”

说来也巧,陈明仁的147旅正好驻扎在车站,此刻部下报告,说师长携夫人来到前线阵地,他吓了一跳。心里嘀咕道:这不是胡扯吗,嫂子眼瞅就要生了。老兄这是玩的哪出,难道不知道这里危险吗?陈明仁急忙从工事里出来,远远望见战壕那头,蒋先云夫妇正慢腾腾走来。

陈明仁三步并作两步跑上前去嚷嚷道:“我说老兄,你这不是胡闹吗,嫂子不知道危险难道你也不知道,典着大肚子,万一出现什么差错,我可承担不起,赶快回去吧。”蒋先云瞪了他一眼道:“你承担什么,乱弹琴,难道你还能承担生孩子的重任。”这时候杨雪也不干了反叽道:“是师长指挥你,还是你指挥师长?”

陈明仁有些语塞道:“嫂子。这…是两码事。他作为一师之长带头违反纪律,我已经网开一面了。所有我有权命令他,现在带你回去。”蒋先云道:“行了、行了,我们就在你的旅部待一会儿,你矫情什么?赶紧前面带路,难道你就让我们在外面站着。”

走进工事,蒋先云随手摘下挂在墙上的望远镜,然后交给杨雪,嘱咐她随便看。杨雪自然高兴万分,兴高采烈的向苏军的阵地探视起来。哥俩坐定,蒋先云望着依然有些不快的陈明仁道:“怎么,你就这样待客,就让我这样坐着?”

陈明仁一愣,赶忙拿出盛酒的军用水壶,接着像变戏法似的摸出一小袋花生米和两个罐头,嘴里嘟囔道:“这花生米,我留着有些日子了,一直没舍得吃。本打算孩子出生后,咱俩庆祝一下当下酒菜。没有办法,今天就算提前庆祝了。”

蒋先云笑道:“好,借你吉言,今天我们为即将出生的小生命干一杯。”“干杯。”陈明仁拿起酒碗伸手碰了一下,接着一饮而尽。几杯酒下肚他说道:“告诉你个好消息,我爹到辽源把我那高丽媳妇接走了,怎么样我没说错吧,我爹来信高兴得直夸我。”

蒋先云道:“哎,你不是要找一个俄国娘们吗?怎么不找了。”陈明仁挥挥手道:“我现在改变主意了,我现在想找一个法国娘们,听说法国娘们……。”这时,杨雪打断他们的谈话道:“哎,看了半天,连一个苏军的影子都没见着,真扫兴。”

陈明仁道:“嫂子,你有所不知,由于我军连续的空中轰炸,苏军前线的铁路线几乎都瘫痪了。因此苏军的后勤给养极其匮乏。经我们猜测,苏军后勤保障能满足吃的,就没有办法满足烧的。所以苏军官兵为了取暖,都跑到地下工事去了,难怪你在上面见不到人了。”

杨雪似乎恍然大悟,从瞭望口收回目光。他感觉没有必要再看下去了,对面除了毫无生气的防御工事,再没有吸引她的东西。杨雪转过身,准备加入哥俩的行列。没走几步只听到“哎吆”一声,杨雪突然感觉腹部剧烈疼痛,不由得失声叫了出来。

哥俩正喝到兴头上,突然听到杨雪的喊叫,见杨雪双手捂着肚子痛苦的蹲在地上。他俩慌忙的扑上去,“怎么了杨雪?”蒋先云急速问道。杨雪喘着气道:“我可能是要生了。”他俩慌忙把杨雪扶到工事里面的电报房。接着蒋先云给师部打电话,让医生马上来。

陈明仁把所有的人都轰了出去,接着不知道该干什么了。蒋先云也是,一只手拉着杨雪的手,看到杨雪痛苦的表情,只是干着急。好在杨雪清醒一些。她吩咐丈夫烧点热水,免得医生来了措手不及。蒋先云只好大声喊着,让陈明仁烧热水。

常言说:十月怀胎。既是现代,科学技术如此发达,预产期都没有十分准过,更别说那个年代了。蒋先云万万没有想到,他的第一个孩子要降生在战壕里。随着一阵汽车的引擎声,那名女军医风风火火的跑进来,好在她有所准备,东西都要带全了。

不一会儿,工事里间,蒋先云也被轰了出来。等待期间,二人听到医生在里面说道:什么骨缝都开了四指,什么羊水都破了。简直有些云山雾罩,他俩根本不明白这是怎么回事。陈明仁本来就是一个急性子,他表现的比蒋先云还着急。给人感觉好像他要生孩子似的。

“哇、哇……”里面终于传来婴儿的哭声,哥俩急忙扑了过去。这时女军医从里面出来,擦擦额头上的汗珠道:“母子平安,进去看看吧。”陈明仁率先就要进去,被蒋先云一把拽了出来。陈明仁这才清醒过来,不由得苦笑了一下。

产后的杨雪幸福的说道:“是个女孩,你给起个名字吧。”蒋先云想想道:“孩子是在战壕出生的,我看就叫蒋豪生吧。”“蒋豪生?”杨雪幸福的脸上,有些沮丧,无奈的叹了一口气。

第五部走向辉煌 313章南疆铁路

乍暖还寒,初春的阳光,从巨大的落地窗上洒进屋子,给人以喜洋洋的感觉。也许人们在冬天的时光里呆的时间太久的缘故,渴望春天、渴望温暖、渴望大自然的季节更替,人们迫切的盼望,寒冷快些过去,温暖早日来临。年年如此,年年人们都有这种心态。

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的来临对如今强大的中国预示着什么呢?在民国大地上,又有多少新的东西、新的事物,伴随春天的种子被洒进土壤,并在人们的辛勤耕耘下,生根、成长、开花并结出丰硕的果实。

中国的对外战争打得如火如荼,但是国内从来没有停下建设的脚步。随着流通领域的不断拓展,交通运输依然是建设的首选,尤其是铺设铁路更是重中之重。现在国家铁路的重点建设区域是大西南。由于大西南复杂的地理构造,再加上经济落后、荒蛮。因此民间商家资本,根本不会光顾这个地区,所以,国家为了拉动西南经济,必须在交通领域率先行动。

经过三年的奋战,在铁道部总工程师师同的带领下,昆明到瑞丽的铁路已经修通。下一步一条重要的战略铁路将要开工建设,它将关系到西南边疆永久的安宁和幸福。这条铁路的起始点就是云南的瑞丽……。

此时,在总统府宽大的会客室里,就座的有总理唐绍仪,铁道部长詹天佑、总工师同等。而卢一鸣正在侃侃而谈:“……为了中国的百年大计、千年大计我们在西南边陲,准备修一条战略铁路,一条使南部边疆与内地紧紧相连的世纪工程。我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一旦这条宏伟工程建成,它完全可以和西伯利亚大铁路媲美。下面请总攻工程师师同先生,详细介绍一下铁路的建设计划。”

这时师同站起来,黑红的脸上泛着亮光,明显看出这是常年在野外铸就的面容。虽然他已经50多岁了,但依然显得很健壮,步履轻盈的走到地图前道:“我们根据总统的战略构想,完成了整个南疆铁路的建设规划。这个规划准备分三步走。”

师同拿起指挥棒指着地图继续说道:“第一步我们经瑞丽修通到缅甸八莫铁路,然后从八莫沿着迈立开江河谷北上到达北部重镇密支那。沿着河谷继续北上,最后到达北部的边境城市葡萄,初步完成这条战略铁路的第一步构想。从地图上看,似乎我们的铁路绕远了,实际上我们利用河谷修铁路,减少投资不说,速度也会加快的。”

师同喝了一口茶水接道:“这条战略铁路第二步,从葡萄继续向西进入我藏南地区,然后沿着喜马拉雅山脉南麓的自然走势,横穿整个藏南地区,接着进入不丹,并接通不丹的廷布。铁路将继续沿着西北方向,进入尼泊尔,到达加德满都。这是我们战略铁路的第二步规划。”

总理唐绍仪打断他的话道:“哪嘛第三步铁路规划是什么?你能不能一口气讲完,把我们的胃口吊得高高的,你想让我们难受是不是?”詹天佑笑道:“总理,你太性急了,下面他讲完,自然就清楚了,师工你继续说。”

师同有些歉意的点点头道:“我的话有些繁琐了,现在长话短说。第三步规划就是这条战略铁路,沿着我边境地带一直到达新疆,与新疆铁路接通,形成西南边陲的铁路大动脉的最佳格局。而铁道部的远景规划是准备利用20年的时间建成通车。当然了考虑到经济效益,我们要修通一段要运营一段。国家主要投资瑞丽到葡萄这段铁铺,运营收益后,继续铺设铁路,搞滚动发展模式,以后国家不用再投一分钱。”

总理唐绍仪依然有些不解问:“这条铁路,我怎么感觉铺到别的国家去了。”卢一鸣接过话茬道:“今后南疆的铁路线,就是我们的边境线。这一点你不用担心,因为南部边疆的国境线非常模糊,这是我们加以利用的最好时机。一旦这条战略铁路建成,西南边陲将会永久的成为我们固定的版图,关键是我辈之人对先祖总算有交代了。”

唐总理依然不安道:“目前,英军还盘踞在缅甸南部沿海,战火随时都会点燃,这个时候在缅甸修筑铁路,是否不合适?”卢一鸣接道:“这一点你尽管放心,英军根本没有胆量北上,这是其一。其二,今年下旬,我们将要发动缅甸战役,把英军彻底从缅甸驱除出去。来下面我们就具体如何实施,具体研究一下……。

2月中旬,师同在昆明参加了西南铁路运营公司成立大会,接着率领铁路施工队伍向瑞丽汇集。由于昆明到瑞丽的铁路已经全线贯通,各种机械设备也开始在昆明向瑞丽转运。由于,昆明到瑞丽的铁路,沿途分布着大批少数民族。铁路的修通,不仅让大山里祖祖辈辈没有见过世面的少数民族,长了见识、受到了实惠,也让他们了解了外面的世界是多么精彩。

西南铁路运营公司成立后,接着面临繁重的筑路任务。师同按照国府的要求,筑路的劳力一律雇佣当地的少数民族,并且待遇从优。因为在先期的筑路过程中,当地的少数民族,已经尝到甜头。因此,再次招募,几乎一呼百应,根本不用为人员发愁。

瑞丽,一个美丽的边境小城,到处呈现的亚热带风光,全年共分两季——雨季和旱季。年平均气温约21度上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并且花开四季、果接终年,是一块不可多得的热区宝地,全年日照时间达2300多小时。

瑞丽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非常适合人居住。去年十月份铁路通车以来,内地的商家纷纷赶来抢滩。眼下瑞丽小城到处都是建设的热潮,商家来此、并从政府部门手中购得土地,而政府部门把从土地上的收益,又用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上。当初卢一鸣在主任总理期间,曾颁布一条重要规定,无论是老城改造还是新开发的城市,都要求城市的主要街道,要有长远的规划,并形成地下巷道形式,其利用功能至少要达到100年以上。

目前随着城市化的进展,人们普遍接受了这种超前的认识,因为他们看到了巨大的便利和经济效益。虽然为官一任,这种做法的前期投资很大,但是它的连续性和后期的经济效益是随着城市的扩大才开始渐渐显现。关键是一个官员的政绩在这方面是不能缺少的。

筑路的准备工作正在紧张的筹划之中,现在师同完全不用自己再亲自动手,各种主要计划只是转到他的手中过过目而已。此时,在明媚的阳光下,师同携夫人漫步在瑞丽的街头,望着沸腾的城市建设,心情格外愉悦。眼下靠近车站这条主要街道上的地下巷道已竣工,工人们正在掩埋土方。

“哟,这地道砌筑的又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