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179章

崛起在黑土地-第179章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万万没有想到,在阿斯塔纳防线,中国军队竟然布置了20万的防守兵力。5天的进攻作战,叶戈罗夫不仅没有向前突进一公里,而且损失了上万人马。正在叶戈罗夫苦恼之际。从统帅部传来了命令,让叶戈罗夫统帅的第二兵团50万人马,一定要死死拖住阿斯塔纳20万中国守军,决不许他们向后方撤退。

叶戈罗夫接到统帅部新的作战命令,进攻受阻的坏心情,顿时减轻了许多。没有规定期限突破阿斯塔纳防线。这种仗再好打不过了,对于叶戈罗夫来说没有一点压力。但是他有些搞不明白,统帅部为什么改变当初制定的作战计划。

图哈切夫斯基统帅第三兵团30万人马,由特罗伊次克率先攻入哈萨克斯坦境内,首先在哈中西部重镇库斯塔纳遭遇了哈萨克斯坦一个整师的顽强抵抗。

说来也巧,担任库斯塔纳防守的哈边防军该师师长,由于本人和俄国人有世仇,完全出于个人目的,率领该师进行了顽强的抵抗。战斗一度进行的非常激烈。然而,区区1万人马,岂能阻挡苏联大军,不到两天时间,库斯塔纳城便被攻陷。防守在此的哈边防军师长被俘。

接着图哈切夫斯基挥师南下,兵锋直指阿尔卡雷克。在南进的途中,图哈切夫斯基接到苏联统帅部的命令,让他延缓进攻速度,二月末占领阿尔卡雷克即可。因此他这一路的攻击作战变得相对轻松起来。

现在我们有必要浓墨重彩介绍一下图哈切夫斯基的情况。图哈切夫斯基生于1893年,今年只有31岁,是四路进攻大军中最年轻的统兵大将。他1914年毕业于亚历山大军事学校,获得中尉军衔。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15年被俘,1917年逃回俄国。十月革命爆发后,他于1918年加入布尔什维克,继而进入红军序列。

在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中,他很快显现出卓越的军事和组织才能。苏俄国内战争期间,他南征北战、戎马倥偬,是国内战争中所向披靡、最赋天才的红色统帅,表现出了大战略家的非凡才干。他出众的军事才华在战争中发挥的淋漓尽致,几乎战无不胜。

他战邓尼金,对抗高尔察克,平定叛乱等诸多的战斗中,立下了赫赫战功。为新生的苏维埃,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其军事生涯书写了最辉煌的一笔。尤其在是在对抗高尔察克,后期他率领大军强行翻越乌拉尔山,以雷霆万钧之势出现在高尔察克的侧后方,彻底打乱了高尔察克的军事部署,为全歼高尔察克立下了头功。

然而,当年哈萨克斯坦苏军的惨败,虽然他没有参与其中,但是强烈的复仇心理一直伴随着他。对于统帅部改变作战部署,图哈切夫斯基很快做出了正确的判断。在南下途中,他一面分兵10万向阿斯塔纳后方进军,和即将出现在卡拉干达的苏军,形成遥相呼应之势,一面向统帅部提出了自己的请求。

很快统帅部同意了他的请求,并且再三告诫他不可泄露统帅部的意图。

整个战局在悄然之中对我方越来越不利。布琼妮率领10万骑兵,北出奥伦堡,提兵越过苏哈边境线,直扑西部重镇阿克托别。此刻的阿克托别几乎是一个不设防的城市。

城内的哈萨克斯坦防军早已逃之夭夭。苏联骑兵的到来,城内的俄裔居民纷纷涌上街头,他们手里拿着苏联国旗,不断地高呼口号,有的人甚至热泪盈眶,彷佛受到多大屈辱似地。欢迎的场面不能说不热闹。布琼妮一边安慰自己的同胞,一边把司令部暂时安放在阿克托别。他比其他三路大军整整晚了十天才出兵哈萨克斯坦。

考虑到哈西部中国防守兵力的空虚,再加上骑兵快速的机动能力,因此他不担心自己的进攻速度。根据战前的军事部署,他的任务首先是占领阿克托别到里海以西的这块地域。另外根据战前的军事情报,这块地域活跃着一支中国骑兵师。其师部设在里海北岸的阿蒂拉乌。

布琼妮坐镇阿克托别,随即分兵两万向最西部的城市乌拉尔攻击前进。随后派遣5万骑兵直扑阿蒂拉乌。并且形成合围之势,聚歼中国骑兵师。区区一万人马,在他眼里根本没有当回事,他所要担心的是,中国的骑兵师是否早已逃跑。

布琼妮是一位传奇式人物。后世苏联拍摄的一部著名影片——《夏伯阳》,描写苏联国内战争的故事,就是以他的原型塑造的。1883年布琼妮出生于俄国南部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

他的童年生活是辛酸的。繁重的劳动和苦难的生活,造就了他开朗、勇敢、坚毅的性格。1903年秋,布琼妮被征召入伍,当上了年轻人羡慕的骑兵。

次年1月,布琼妮到中国东北参加了日俄战争。战争结束后,他随海龙骑兵团驻扎在海参崴附近。1907年他被派往彼得堡骑兵学校学习,第二年毕业后他又回到骑兵团担任下级军官。

第一次世界大战,他曾先后在波兰、德国、奥地利和高加索等地作战。十月革命前,布琼妮在明斯克驻防期间,结识了西方面军布尔什维克党组织领导人伏龙之。

可以说伏龙之的影响面对他今后的生活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十月革命爆发后,布琼妮所在的骑兵师被解散,布琼妮回到了家乡。不久,布琼妮和战友在家乡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出于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的责任感,和对军旅的酷爱,组建了骑兵游击队。

随后扩编成骑兵团、骑兵旅。在保卫察里津的战斗中,他率领一个骑兵旅,把敌人打得落花流水,由此获得斯大林的赏识。中国出兵哈萨克斯坦,布琼妮随伏龙之前来鏖战。结果伏龙之战死,布琼妮率领少量人马狼狈的逃回苏联境内。

这段惨痛的经历,是他挥之不去的梦魇。哈萨克斯坦战事结束后,他的骑兵旅迅速扩编成骑兵军,开始转战南北。几年过去了,布琼妮一直也没有离开他心爱的骑兵。

中苏战争爆发后,布琼妮将带着复仇的心里,用他的铁骑扫荡整个哈萨克斯坦西部,可见他的任务十分繁重。布琼妮心里非常清楚,他面对的是中国的骑兵,一直勇敢、彪悍的军队。

中苏战争已经爆发了20多天,坐落于里海北岸的阿蒂拉乌却显得十分平静。虽然是隆冬季节,受海洋气候的影响,阿蒂拉乌相对暖和一些。此刻在阿蒂拉乌一所俄式风格的房子里,正在紧急召开军事会议,而院子里的高大战马不时的发出一两声高叫。也许这些通人气的战马在催促主人,它们等得不耐烦了。

骑兵师长正在传达司令部的命令:“王司令员命令我师,开展游击战术。主要骚扰布琼妮的后勤给养。延缓他的战略意图。现在我命令1旅。”只见一个大汉站了起来大声说了一句道。

师长接着说:“你们旅主要担负阿克托别一线的骚扰作战,具体战斗任务自行定夺……。”军事会议结束后,各级将官迅速返回自己的部队。此时一名大汉站在里海岸边,迎着猎猎的海风,黑红的脸膛泛出喜悦的光芒。

他就是老虎的表弟,一直驰骋在哈萨克斯坦草原的米豹。眼下米豹已经擢升少将旅长,当年的青涩在他的身上一点也看不出来了。

战前,米豹把老婆、孩子送到迪化,并且由腊梅嫂子照看他们,一点也不用担心。中苏战争终于拉开了帷幕,米豹那颗躁动的心又开始怦怦起来,此时他求战的欲望比谁都强烈。和彪悍、勇猛的哥萨克骑兵对决,是件痛快淋漓的事情。然而让他的正规骑兵部队打游击,为此米豹的内心有些堵得慌,军事会议结束后,他没有马上回到部队,而是跑到里海岸边来散散心,驱除一下心中的闷气。

方才师长特意把他留了一会儿嘱咐道:“你们的任务非常沉重,对布琼妮后勤的袭击,必然会招致哥萨克骑兵的围追堵截。在没有任何援助的情况下,稍有不慎,就会遭受灭顶之灾。如果遇到困难,可以向东部撤退。记住,万万不可和哥萨克骑兵正面对决。保存实力,能有效的起到骚扰作用,就是胜利。”

回想着师长的话,米豹的心里渐渐的有了自己的主张。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如何作战还不是自己说了算。一张作战的蓝图在他的脑海里越来越来清晰。这时站在旁边的参谋长,抬腕看了一眼手表道:“旅长,时候不早了,我们该回去了。”米豹留恋的望了一眼烟波浩渺的里海,然后翻身跃上了战马……。

第五部走向辉煌 213章春节

1924年的春节如期来到,首都北京的各大主要街道张灯结彩,不少建筑上都披上节日的盛装。中苏大战虽然拉开了它爆裂的帷幕,但是在远离战场的北京,却丝毫看不到硝烟的味道。

中国人对春节的重视程度,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越发的浓烈起来。中国人对年的渴望,恐怕要上朔到远古时代,原本是驱邪蔽鬼的祭祀,后来渐渐发展到隆重的欢庆节日。有一首诗里形象的说道:炮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其实人们年年翘首以盼,无非是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大年三十一大早,卢一鸣驱车前往国防部作战中心。自从对日作战到中苏爆发战争至今,卢一鸣每天早晨必到国防部指挥中心,这几乎成为他每天的必修课。昨天,卢一鸣在总理府发令,除了军事部门,其他所有政府机关在节日期间放假三天。

汽车稳稳的停在国防部门前,戒备森严的国防部门前早已停满了、黑色的骄子轿车和草绿色的军用吉普车。看样子有关人员早已捷足先登,先他一步云集而来。毕竟战争是头等大事,要远远胜过新春佳节的诱惑。眼下国防部指挥中心是民国政府最热闹的场所。

卢一鸣一走进大厅,交头接耳的人群顿时鸦雀无声。坦率说卢一鸣从来不趾高气昂、咄咄逼人。他平时表现得相当随和、平易近人。但是鉴于卢一鸣巨大的威望和崇高的人格魅力,已经深入到每个人的心里。尤其是那种不怒自威的神态,倾倒了身边所有的人。

见卢一鸣走了进来,人们纷纷向他行注目礼。国防部长段祺瑞,战略专家蒋方震,陆军总长张作霖等礼貌的上前打招呼。张作霖仍然不失往日的豪爽道:“哈哈卢总理,今天哈萨克斯坦传来了好消息,苏联大军在我有力的阻击下、伤亡惨重。打得不错。”

没等卢一鸣发话,段祺瑞接过了话头说道:“是呀,根据现在苏军的进攻速度,王司令员已经超额的完成了我们制定的作战任务。”卢一鸣笑着点点头,抬眼扫视众人,见蒋方震神情似乎有些落寂,便发生问道:“我们的战略专家似乎有些不快,蒋校长什么地方不对吗?”

对于来自卢一鸣的发问,蒋方震略微震动了一下道:“根据原来的作战计划,塞梅伊守军坚守20天必须撤退,并且实施节节抵抗,可是王司令员要在塞梅伊防线坚守一个月,这似乎有些不妥,因此让我有些担心。”大家不约而同把目光都投向了挂在墙上的地图。

卢一鸣也凝视了一下地图,坦率说他没有看出什么不对的地方,毕竟他不是战略家,这方面的嗅觉要相差甚远。尔后他宽慰的说道:“俗话说: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况且我们不了解哈战场的实际情况,我的意见是不要干涉王司令的指挥。”

卢一鸣的话似乎就是定论,大家也不好再生疑。然而谁也没有想到,半个月以后,哈萨斯坦战局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出现了非常被动的局面,从而影响了整个战略布局。

晚上卢一鸣亲自主持,进行了一场热闹的新春晚会。大年初一早上,卢一鸣夫妇、伟峰夫妇,便驱车前往南苑机场,开始节日期间的秘密旅行。这次节日期间的出行,完全是情报头子伟峰一手策划的。出于保密的需要,他们没有通知任何部门。

一架小型客机在南苑机场腾空而起,不一会儿便转入平稳飞行阶段。第一次坐飞机的宝珍、和伟峰的妻子武艺,经过一阵忐忑之后,方才从紧张状态下恢复过来。宝珍打开话匣子和武艺开始唧唧喳喳,满嘴都是抱怨这次出行,武艺也是有同感,二人几乎一拍即合。

卢一鸣面对两个女人的抱怨,会意的向伟峰笑笑道:“大过年的把她们带出来,是有些不妥。可是我们这次旅行,如果没有夫人的点缀,反而更加不妥。”伟峰理解道:“既然是前去慰问,就要有慰问的色彩。大同方面我已经安排妥当,参观完坦克工厂,然后我们直飞上海,最后一站是南京。按照你的吩咐,我没有透露你的姓名。”

不知什么原因,今年冬天雪下的特别多。尤其是进入腊月,北方地区连降大雪。有的地区据说积雪深达1米的厚度。小型客机在大同某军用机场平稳的降落,在清除积雪的跑道上,两辆黑色轿车早已等候在那里,除此以外没有欢迎的人群。

轿车穿过市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