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崛起在黑土地 >

第164章

崛起在黑土地-第164章

小说: 崛起在黑土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老样子,可是我的头上已经是寸草不生了。”

卢一鸣望着脱去帽子、脑袋油光锃亮的雷兹曼调侃道:“这才是智者的象征,常言道:圣人不顶重发吗。”雷兹曼笑道:“你呀,如今身份显赫,可是一点也没有变。”两人说说笑笑走进屋内,分宾主坐定后,宝珍张罗完茶水,一一打完招呼便离开了。

二人也许长久不见,说了许多家长里短的话,情报头子伟峰却不苟言笑,静静地坐在一边,聆听着他俩的神侃。二人也彷佛伟峰不存在,并不顾及他的感受。卢一鸣感觉口有些干燥哑了一口茶水,眼睛深邃的望着对方道:“老朋友,今天你我是私人会面,不妨打开天窗说亮话,不要在兜圈子。我给你去的信,你不仅仅是看过,恐怕你们已经达成了共识,并且做出了一致的决定。不然的话你不会秘密前来,这一点足以说明问题。”

雷兹曼显得有些尴尬道:“什么事情都瞒不住你的眼睛,在你的面前我几乎衣不遮体。实不相瞒,看过你的来信,我几乎不相信这是事实。总有点上当的感觉。但是经过我们慎重的研究,认为可以实行。我们的要求是,购买100架轰炸机,两个师的重炮装备,50辆最新式的坦克,这是我们的先决条件。”

卢一鸣笑道:“没有任何问题,我现在就可以答复你。但是我丑话必须讲在前面,出兵北海道,完全是你们犹太人自己的事情,跟中国没有任何瓜葛,这一点你们必须保证。另外需要武器弹药,我们可以优先卖给你们,你们别指望无私的援助。”雷兹曼耸耸肩道:“上述条件我们保证做到,但我不得不说,你仍然是一个贪婪的商人。”

卢一鸣微微笑道:“我是一个利益至上者,这就是你我合作的基础,否则的话你会和我打交道吗?”雷兹曼为了掩饰尴尬趁机喝了一口茶水。卢一鸣接着说:“朝鲜半岛南部的釜山港被占领之时,就是你们犹太人出兵北海道之日,切记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随后二人就善后事宜,进行了纤细的磋商。

把犹太人拖下水,是卢一鸣总体战略的一部分,犹太人一旦占领了北海道,是永远不会归还日本的。这种效果也许要若干年后才能产生作用。犹太人和日本人会变成死敌,如果这种局面形成,犹太人将要牢牢背靠中国这棵大树,长久的利益简直无法估量。

一夜无话,第二天卢一鸣在酒店招待了雷兹曼。送走犹太老头,卢一鸣驱车和伟峰来到情报部。像往常一样哥俩进入密室。卢一鸣没有就坐,而是走到墙边顺手拉开了墙上的布帘,接着双眼凝视墙上的地图问道:“最近苏俄的情况怎么样?”伟峰道:“最新的情报,满洲里、赤塔、贝加尔湖地区,苏俄布防了150万军队。根据他们的不妨情况,似乎北部的苏军主要担任防御。没有大范围集结的迹象。”

伟峰喝了一口茶水润了润嗓子接着说道:“苏俄在哈萨克斯坦北部边境,目前已经集结了100万军队,根据可靠情报,他们的后续部队还在陆续集结。到目前为止,苏军已经在边境地带布置了1000架作战飞机,4个坦克师近600辆坦克,10个炮兵师大约2000门各种火炮,看样子中苏之间的战争一触即发。”伟峰说完把我情报人员拍摄的照片递给了卢一鸣。

卢一鸣看完照片,心里微微有心吃惊,看样子美国人真是下了血本。但是他也不得不佩服美国人强大的制造能力,同时对苏俄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内,组成强大的攻击兵团而赞赏有加。昔日的俄罗斯帝国和今日的苏俄简直没法相比。此时此刻,卢一鸣幽幽说道:“不怕他真打,就怕他不来,我们准备了两桌酒席,结果就来了一桌客人,那才叫郁闷呢?兄弟,历史肯定会见证我们的辉煌,这一点毋庸置疑。”

雷兹曼秘密回到库页岛,犹太共和国的首首脑脑,马上聚集在一起展开讨论。雷兹曼在会上当仁不让道:“利用中日战争契机,也为了犹太人的子孙万代,图谋日本的北海道时机已经成熟。另外中国对日本的、大范围的、猛烈地空中打击就要开始。我建议立即通知美国的犹太基金组织,游说美国国会,对于我们出兵北海道,保持中立即可。”雷兹曼的话很对大家的心思,最后总统一锤定音。

犹太人立即行动起来,本来库页岛上有一座从中国引进的飞机工厂,可是这间工厂只能生产战斗机。这几年陆陆续续从中国购买了300架轰炸机,担负库页岛的防御任务。而这次从中国购买的、轰4改轻型轰炸机,虽然航程没有增加,但是机动性、爬升高度及载弹量都有大幅度的提高,尤其是对日军的水面舰艇威胁最大。而新生的犹太共和国、新生的犹太海军,眼下只有60艘鱼雷快艇、20艘潜艇等水面战舰,但是对于库页岛的近海防御,以经绰绰有余。而攻占与库页岛一海之隔的北海道却略显不足。

8月初,美国总统哈定在国内其所谓的“谅解旅行”途中,突然去世{有一种说法是被暗杀},这位美国历史上最烂总统之一的当权者,就这样暗然走完了他的一生。他的继任者是副总统卡尔文。柯立芝,一夜之间柯立芝迅速担任美国第30届总统。

卡尔文。柯立芝总统生于上个世纪70年代初期,曾长期在佛罗里达担任律师,共和党籍。柯立芝才思敏捷、崇尚古典浪漫的自由主义,他的执政纲领是小政府、大世界。柯立芝接过总统的权力之后,立即改变了前任许多不合时宜的做法,尤其是在处理国际事务上,一改往日的颓废之风,并且大刀阔斧、果断行事。他要回复公众对白宫的信任。

然而,世界风云的突变,让柯立芝总统焦虑不安,尤其是对东亚新近崛起的中国,简直让他寝食难安。在联合打压中国、遏制其嚣张的气焰,他和前任的立场是一致的。经过一次大战的摧残,还在苟延残喘的英国、法国,分别陷在不同的战场,无法脱身,根本指望不上。因此他游说国会,果断的对苏俄的援助增加了两倍。他心里非常清楚,只有苏俄才能对中国产生真正的威胁。而那个撮尔小国以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

日本驻美国大使龟三四郎,此刻在领事馆暴跳如雷。要问他为什么发这么大的火,原因非常简单,美国新上任的总统,对日本已经不抱任何幻想,准备放弃日本了。8月中旬美国单方面宣布,对日战争物资援助将要削减一半。最令人可气的是,美国为日本建造的两艘航母已经完工,但是美国突然以莫须有的理由扣留了,面对如此局面,大使龟三四郎不震怒那才怪了。此时哭天天不灵、哭地地不灵的龟三四郎,自杀的心都有。

九月的东京,街上几乎见不着一个人影,整个东京就像一个大工厂。日本人的家庭作坊在支撑着战争的机器,而且都是无私的奉献,这也是世界上战争史上的奇迹。中国军队在南线即将完全占领琉球群岛,而北线的朝鲜半岛,中国军队已经顽强的突破了日军所鼓吹的钢铁防线,很快日军要面对本土防御作战。几千年来日本人还从来没有经历过来自异族的侵略,当年成吉思汗的的元朝大军,也只是在海上耀武扬威,没有踏上日本的土地。

日本的普通民众对于中国军队的凶猛进攻,实际进展情况并不知情。但是日本的贵族阶层却了解的一清二白。现在不少日本富翁在偷偷的向国外转移浮财,准备跑路。在东京皇宫的大殿里,皇太子裕仁,脸上一点血色也没有,方才各位大臣七嘴八舌,全是***坏消息,美国翻脸不说,南北两线即将面临前线崩溃,战火马上就要烧到本土。日本如此狭小的国土面积,其战略纵深用脚都能想出来,日本沦陷只能是时间问题。

此刻,皇太子裕仁对着一群不争气的家伙,突然变态的嚎道:“我要实行全体总玉碎,宁可战死也不做亡国奴。现在和中国议和,简直是痴心妄想,中国是不会答应的。现在我宣布:人人都有守土之责,全体日本人都是勇敢地斗士,愿天照大神保佑我们……。”

就在皇太子裕仁声嘶力竭的时候。苏俄辽阔的大地上,强大的战争机器开动了。在美国的带动下,不少欧洲国家都参加了援助苏俄的行列。庞大的战争物资通过各种渠道,源源不断的输入苏俄国内,苏俄人的自信心立即开始膨胀,举国上下都进入战争准备。

格鲁吉亚的斗士,斯大林此刻捋着八字胡,趾高气扬道:“世界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中国法西斯必将得到应有的惩罚,伟大的苏联人民必将取得最后的胜利。”上至苏俄首脑下至普通民众,几乎形成众志成城的局面,但是有谁会想到战争的残酷性以及巨大的毁灭性,没有一个人会想到,继一次大战后,再一次爆发的大规模的战争,其恐怖程度简直难以想象。

第四部崛起的中国 192章祸起萧墙

南洋这块梦里萦绕的土地,在千苍百孔中再一次迎来了真正的主人。经过战火的摧残,加里曼丹岛斯里巴加湾城,几乎变成了一片废墟,到处是房倒屋塌的景象,凄凉的杂草在废墟的角落里顽强的生长,显示出旺盛的生命力。重新回到家园的人们,每个人看到这番景象,一股酸楚的感觉笼罩人们的心头,不少妇女难过的开始抽泣。

百废待兴,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南洋共和国的首首脑脑,此刻面对着成为一片废墟的斯里巴加湾市和昔日残墙断壁的政府所在地也是一脸无奈。去新加坡和英国首相谈判,圆满返回来的总理李光耀首先打破沉默道:“摆在我们南洋政府面前的首要任务是,迅速恢复南洋共和国的生产、生活持序,比什么都重要。因此我建议,共和国首府立即迁往哥达巴鲁港,迅速展开工作。、”总统武泰民若有所思的沉默着。

总理李光耀补充道:“选择马来半岛的哥达巴鲁港,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利用马来半岛的、比较健全的工业基础和成熟的海上贸易快速的发展经济,二是充分利用马来半岛的地理位置,同时兼顾加里曼丹岛的有效统治。”三军总司令蒋中正首先表示拥护,其他人也没有什么意见,很快大家达成了共识。一致决定首府迁往哥达巴鲁港,并且首府起名叫南珠。

南洋政府迁往南珠后,总统武泰民、总理李光耀立即投入繁忙的工作之中。南洋的土地是南洋政府的最大产出。其庞大的种植园是支柱产业,再加上要恢复海上贸易,南洋政府看样子要忙活一段时间。另外,大陆援助南洋政府的一篮子计划也在紧张地进行。

南珠这个昔日荒凉、美丽的海边小渔村,虽然前几年在大移民的浪潮下,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南洋政府仅仅迁来半年,如今的南珠似乎变得更加繁华起来。放眼望去,南珠港到出都是工地,到处都是沸腾的人群,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那些精明的老板和狡猾的商人,岂能放过这种机会,他们像猫闻着腥味一样,疯狂的涌向这里……。

阳光明媚,温暖宜人,碧蓝的海水格外赏心悦目、显得十分迷人。远远望去海面上停泊了几艘大型货轮,随着一声刺耳的汽笛声,其中一艘货轮,缓缓地驶向刚刚腾出位置的码头。眼下码头正在扩建,从大陆来的货轮,在海面上排起了长队,大宗物资在不断的向南珠港倾泻,眼下你不知道这座港口城市的胃口有多大。

刚刚被任命的空军司令员陈家明,身着中将制服,有些兴奋的站在码头上,而那双眼睛全神贯注的盯着巨大的起重臂。只见一架架银灰色的战斗机、轰炸机,从货舱里被吊出来,机身上反射的光芒,显得格外醒目。此时陈家明内心十分震惊,暗暗想道:短短几年光景,大陆的飞机制造业,竟然发展到如此地步,竟然生产出如此恐怖的战斗机、轰炸机。

有些迷惑的陈家明,用手轻轻抚摸全金属的机身,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如此强大的利器在手,南洋这块土地将没有任何对手,陈家明彷佛陶醉了。

其他人都在紧张有序的忙碌,而一身轻松的蒋总司令,悠闲地疗养了半年,每天浏览中日之间的战况,渐渐变得不安分起来。颇有政治野心和抱负的蒋中正,认为这大好时机不利用起来,简直就是无能的表现。坦率说蒋中正的政治眼光看得很准,眼下英军撤走以后,而世界列强各国又被中国这条大鳄所吸引,没有人在关心南洋的事情,真是机会难得。

况且,随着争地位的提高和地位的牢固,蒋中正不免有些想入非非。他开始打起自己的小算盘。目前南洋共和国完全受控于大陆,这一点蒋中正看的非常清楚。眼下中国正在战争,在政治上根本无暇顾及南洋。为自己进一步捞取政治资本的同时,蒋中正决定扩张领土,以其建立强大的实力,将来好和大陆抗衡。

因此蒋中正经过仔细筹划,首先获得了老丈人李光耀的默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