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忽悠 >

第71章

大宋忽悠-第71章

小说: 大宋忽悠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好吧,哥如果现在“Biu—”的一声消失,温蒂和沃淩怕是很难过,人生会变成悲剧。这也是哥在这个世界上的最深的印记吧?

  兀术和苏都哩也许能扯开嗓子哭两天?兀术傻傻的,有点一根筋。苏都哩痴痴的,最爱科学。都是好孩子啊!

  三十余名亲传弟子,想必也会迷惘。人生向晚之际,或者会向孙子讲述一下当年的故事。故事中有个神仙叫阿布卡赫赫。

  更多的人,恐怕很快就会回到历史的正途。哥之此行,不过是一个短暂的插曲。胡里改勇士或者会女真铁骑的大营中,用鲜血换一份前程吧?

  其实,若无战乱,若无异族压迫盘剥,胡里改人的生活,也算是不错的吧?吃的是纯天然绿色食品,穿得是真皮和丝麻。不懂得外面的事情,也就没什么烦恼。

  哥带他们走上一条完全不同的路,真的好吗?

  于艮曾经悄悄地拷问过自己,结论却是——至少他们认为是好的……

  “师父!我们也能去那个世界看看吗?”兀术站起来大声提问。

  同学们全都盯紧了阿布卡赫赫。兀术作为班长,代表了全班同学的心声,也包括在后面旁听的阿布卡赫赫卫队各级领导。

  温蒂当然包括其中。大概也只有温蒂读懂了,于艮语气中的怅然吧?

  至少有一刻,于艮把沃淩抱紧了一些,目光温柔地笼罩在温蒂身上。这目光给温蒂的感觉,就像是被于艮抱在怀里,一起飞上天空。

  阿布卡赫赫学堂的规矩并不严厉,上课是可以随时打断老师并提问的。比如沃淩刚才也打断李处能任之先生。

  “不能,你们没有机会。”阿布卡赫赫却毫不留情地打断了众人的幻想。顿了顿,才又开了个口子,“不过……”

  天上人间,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奢望踏足的。但我们不是有阿布卡赫赫吗?保不齐就有那么一丝丝机会。有阿布卡赫赫也不行?那好吧……

  不过?阿布卡赫赫说了“不过”!可能是需要什么条件吧?众人的胃口又被提溜了起来,小心肝都颤悠悠的。

  “不过,天上人间和现在并无不可逾越的鸿沟。你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天上人间的境况。至少可以在有生之年实现一部分!经过你们的努力,你们下一代的努力,若干年后,一定可以完全实现!”

  于艮微笑着扫视全场。人生没有理想,和一头猪有什么两样?

  这是一盘很大的棋啊!

  既来之,则安之。既然无望返回千年后,那就要立足于现实,细致地规划,耐心地经营,扎实地工作,实现理想人生——当一头饱食遨游,无虞被宰的猪。嗯,公猪……

  谢谢,请叫我人生规划师,或者总设计师。

  我来到这个世界了,这个世界毕竟不同了。

  “人和人的区别,在于境界不同。境界来自于眼界。你的眼睛能看多远,你的头脑能想多远,就决定了你能走多远。今天,我为你们打开了一扇窗子,让你们看到了远方。我也知道,你们定不会让我失望!”

  “你们,是这个世界的希望,也是这个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富。你们是我的弟子,你们是阿布卡赫赫的选民。世界因我而不同,世界更因你们而不同!”

  “造船,只是一个。现在你们造的是木船,几年之后,你们就可以造出铁船。隔壁有一辆铁马,几十年后,你们就可以造出来。铁鸟飞天更困难一点,可能需要几百年,但一定会造出来。”

  “我要你们记住,创造天上人间是一个伟大的目标。与这个目标相比,人与人之间的仇杀,部族与部族之间的战争,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征伐,实在是弱爆了!用另一个世界的话说——很陋!”

  “我会带你们一路走下去,日见其成,年年不同!我们的目标,一定要实现!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实现!”在热切的目光中,于艮结束了励志演讲。

  这是于艮来到这个世界以后,最大的一场忽悠。忽悠的最高境界,果然是忽悠自己。于艮都把自己感动了。

  “阿布卡赫赫!”

  学堂里爆发出暴风雨一般的呐喊,伴以热烈的鼓掌,小伙伴们把手都拍红了,热血还在往脸上涌——人生从此不同……

  ……

  次日,李处能任之先生,眼睛红红地过府拜访阿布卡赫赫,带着三枚连夜刻好的印章。

  最大的一枚是不规则的椭圆形,手掌大小,印文是“阿布卡赫赫”。第二枚是长方形,手指大小,印文是“夫余遗民于艮”。第三枚是类圆形,拇指大小,印文只有一个字“钞”。

  沃淩取了一些作业本出来,裁成三种不同规格的纸条。兀术和苏都哩则负责往纸条上盖印。

  三个小家伙并不知道自己是在创造历史——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张钞票出炉了。

  仅仅十年之后,信用货币就成了于艮忽悠这个世界的最有力的武器。而阿布卡赫赫银行之初始,就是这么个草台班子的急就章。

  此时发行的首批钞票,后来被称为“首钞”。首钞在流转过程中损坏佚失了八成,一成被共和国的新贵家族珍藏,另一成则收藏在阿布卡赫赫博物馆里。

  偶有一套三枚、品相尚可的首钞出现在拍卖场上,定会掀起一场血雨腥风般的抢夺……

  首钞的最小面额是五文,横向加盖了五个“钞”。中间面额是五十文,加盖了“夫余遗民于艮”。最大面额是五百文,加盖了“阿布卡赫赫”,也相当于白银一两或者绢一匹。

  印制完成后,阿布卡赫赫学堂的每个弟子发放了一套,阿布卡赫赫卫队每个队员发放了一套,盆奴里在籍勇士每人发了一套,盆奴里居民每家发放了一套。所以收获最多的人家,一共得到了四套。

  沃淩向弟子们解说了钞票的用法,可以用来向高达的高家商铺购买物品,或者购买各家店铺的瓷器、木器、铁器,互相之间购买猎物亦可。

  当然,任何人都可以凭钞票向阿布卡赫赫府邸兑换现银。

  当然,此间最大的半官方商人高达,很快就拥有了最多的钞票。而阿布卡赫赫会运输大批现银去苏州,在苏州兑换也是完全一样。

  当然,阿布卡赫赫信用无两,有的居民拿了钞票不肯兑换,就供在家里晨昏定省,阿布卡赫赫也由他去。

  当然,在阿布卡赫赫府邸用钞票支付造船工人的薪水之后,问题终于出现——作业本用完了。首批钞票就此成为绝响。

  阿布卡赫赫也有点不太负责任啊!居然不清楚一共发行了多少面值的钞票。按照沃淩的估计,总数好像在一万到三万两之间?

  (第一部《北国雪》至此结束,更多精彩请看第二部《汴梁春》,于艮将在大宋空口白牙忽悠天下。)

第九十三章 天下大势一局棋

  “啪!”

  黑子当头一震。白子小尖,黑子小飞拦。打入黑边的五六枚白子,悉数被断。

  白子若要边地做活,眼位不足。不过,外围黑子亦薄弱。白子顶断黑子,黑子又飞罩。双方追截数手,已经演变为大龙互杀,是个中盘胜负的局面。

  “上师杀伐果断,小飞用得妙,学生认输。”李处能苦笑着投下了白子。

  阿布卡赫赫边角功夫高明,寥寥数子便成阵势,落子几乎无须思考。李处能着眼大局,出手稳健。然七八十手之后,白子目数已经隐约落后。再看黑子边角尚有扩展潜力,白子中腹却是多处漏风。

  战,风险巨大。

  不战,黑子稳固边防,向中腹蚕食,白子终是个输。

  李处能被迫行险,打入边地,结果却是混战至中腹。双方大龙都活了,边地的五六枚白子已被生吞。更要命的是,中腹也得七零八落,白子几无所得……

  “先贤有云,下者在边,高者在腹。上师为何全力经营边角?”李处能犹豫了一下,终于开口。

  百余天里,李处能悉心教导各族子弟,自己也是收获良多。甚至有种感觉,此前三十余年的苦读和游历,竟是白费了一般。

  果然是教学相长,脑洞大开。

  李处能与阿布卡赫赫座谈自是不多,和沃淩诸弟子却是朝夕相处。或者因为拼音文字?或者因为打开了天窗?李处能觉得,沃淩诸弟子的思维方式,居然大不相同。

  好吧,“思维方式”一词,也是从沃淩处学来。

  此处乐,不思蜀啊!

  李处能读书极多,其实并不以谋略见长,反倒有些赤子童趣,口无遮拦。处久了之后,李处能对阿布卡赫赫的顶礼膜拜渐渐淡去,相处得十分融洽。但对阿布卡赫赫之胸怀眼界,李处能却是仰之弥高,没有最高。言行之中,李处能便以学生自居,阿布卡赫赫也由他去。

  想李处能任之先生,向来是眼高于顶,目无凡尘的,能佩服一人,着实不易。

  当然,一旦佩服一人,就佩服得死心塌地……

  “不谋一隅,何以谋全局?”阿布卡赫赫笑了笑,也投下了黑子,“我学棋时,讲的是金角银边草肚皮。角处行棋,效率最高。”

  就下棋本身来说,李处能倒是觉得上师的杀伐之气甚重,攻势凌厉,不是“很好看”。至少与上师的磅礴大气不相符合,君子如玉嘛!

  沃淩和苏都哩一直坐在旁边观棋不语,此时分别把黑白子分开入罐,唧唧喳喳地复盘。两人对围棋已经入门,经常捉对厮杀,互有胜负,沃淩赢面多些。今番观看高手行棋,自是获益匪浅,要抓紧时间复盘消化。

  “上师只谋东北一隅?”李处能襟怀坦荡,既然决心投了上师,也就没有顾虑。有疑问就要说出来,既是对上师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

  “东侧一条边。”阿布卡赫赫直言不讳。

  “忽汗河并非天堑。一旦西侧大势落定,东侧似乎并不足与自保。”李处能明白了。虽然还不清楚这一条边,南下延伸至何处。

  “这局棋,并非黑白双方。大辽势颓,却是百足之虫。大宋文弱,却是国富民强。西夏固守河套,却是苦战劲卒。大金新立,搅乱一池春水,没有数十年功夫,难断鹿死谁手啊!”阿布卡赫赫站起身来,走出船舱,拾级而上。

  “固守东侧一边地,沟通各国,却是弄潮儿!”阿布卡赫赫负手临风,衣衫猎猎作响。寸头根根直立,不因风力而飘摇。

  李处能跟在后面,继续询问,“上师,此边将延伸至何处?”

  “呵呵,比你的想象,要远得多,大海不能阻拦。”阿布卡赫赫极目远眺,天空蔚蓝,大地乌黑。

  黑土地冒着丝丝白汽,稳步后移。远处森林,虽然尚无新叶生发,却是舒展了枝桠。

  春天来了,雪溶化了。

  半年多来,这还是第一次见到黑色的原野啊!

  牡丹江两岸尚未完全消溶,仍有残破的冰层。浊浊洪流中夹杂着大块的浮冰。劲风扑面,还是有些冷冽,但已掩不住春意盎然。

  这条大船,船首狭而上昂,中部宽而船尾呈马蹄形,三根桅杆挂了硬帆。

  不过此时风自正南方来,风帆未起。

  两侧船帮吃水处,各有六个巨大的轮浆,每个轮浆分了四名水手合力踩踏。

  类似于高太尉攻打梁山泊时所乘的“海鳅船”吧,此时的通用名称为是“车船”,通过人力驱动船体两侧明轮木桨前进。

  宋代造船技术站在世界之巅峰,水密舱、平衡舵、减摇龙骨、船坞等技术领先西方世界几个世纪。

  以走私起家的辽东高氏,造船能力也是非凡。

  此船长约十丈,宽约两丈。甲板两层,船头另有第三层楼室。刚才的一局棋,就是在楼室内下的。现在阿布卡赫赫站在楼室之顶,离了水面已近两丈高。

  高家的造船大匠声称,此船排水量三百料,载重量一百料,应是大辽河运之最。

  “料”是造船的体积单位,一料为十立方尺。换算成重量单位,大概是排水量近百吨,载重量三十吨出头吧。

  外行不指导内行,阿布卡赫赫放手让大匠去做,只在轴承和齿轮传动方面提了些建议。高家大匠向来以手艺傲人,并不须阿谀阿布卡赫赫。不过,听到阿布卡赫赫的建议之后,高家大匠眼里却是大放异彩,这里还可以用精铁锻造的?

  一班水手四十八人,船载两百余人。每个时辰换一班,正可昼夜不停地行驶。

  两岸各有百余骑随行,左岸首领为谋克衔大队长斡离不,右岸首领为谋克衔大队长移敌蹇。

  说来也是古怪,一方是大辽边陲最高指挥官的孙子,一方是女真都勃极烈的儿子,目下双方虽然尚未开片,却是死敌无疑。此刻在阿布卡赫赫的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