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良皇帝 >

第88章

无良皇帝-第88章

小说: 无良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是如何指责他的是,竟敢公然违抗朝廷的禁令。但是祁三,却并不恼火,反而与我们解释起来。并且,带着我们在沿海地区巡查了一番。出乎我和陶大人的意料,那里的百姓,生活地竟然非常好。没有一户人家,因为没有粮食而饿死,比起中原腹地百姓生活,好上不知道多少倍。”
 
   “邹三当时,又给我们描绘了一张宏伟蓝图。他在海禁的打压之下,还能带动沿海地区的经济飞速发展。若是全国解除海禁,可以与他国自由贸易的话,那全国总体的百姓生活水准,不是能够提升很多?当时,我和陶大人也是很心动。但是理智却克制住了我们,在随后的五年间,祁三的贸易路线越做越大,闽浙沿海地区的生活水准,亦越来越高。不仅如此,祁三还告诉我们,他正在积极打压为祸我朝海疆的倭寇,甚至于好几次,已经反攻到了倭国。威逼利诱倭国国王,大力围剿那些自称浪人地倭贼。”谢中亦说到这里,不由得神采奕奕起来。
 
   “邹三他用武力,财力,以及控制其经济命脉的手段。将倭国的国王,牢牢掌控在手里。在大力围剿倭贼祸乱时,更是控制了倭国附近几个岛屿,建立成了周边地区最大地贸易集散地。将贸易得来的钱财,通过沿海地区,逐渐转流到大吴内地。”谢中亦说到这里,双目放光道:“事实证明,祁三的手段,十分的有效。在他发展至巅峰时期时,大吴境内出现了罕见的繁荣。那几年饿死冻死之人,比任何一个一段时间要少上许多,百姓们的生活,也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接下来,我来说吧。”陶迁站向前一步道:“我和谢大人,终于在第二十年的时候,承认了我们的失败。并且认同祁三的手段,是正确有效的。所以决定,三人再次联手,共创大吴繁荣之治。我和谢大人利用为官多年,积累起来的人脉,四下活动。欲鼓动先帝,解除海上禁令,全面打开贸易市场。先帝当时确实也思考过这个问题,并且有答应的迹象,所以便让当时浙江巡抚胡宗随,先将祁三招安下来。”陶迁说到这里,又轻轻叹了一口气道:“我们那祁三兄弟,脾气倔犟的很,他对朝廷并没有信任感。他扬言除非朝廷先行解除海上贸易禁令,否则他绝对不会主动投降于朝廷。”
 
   陶迁又继续说道:“当时先帝很是恼火,决定派兵围剿祁三。然而祁三纵横大海多年,海战经验丰富,且基地纵深到扶桑海域至南洋海域,大吴海军长剿无功之下,反而损失了颇大。”
 
   “那祁三,真的如此厉害?”陶迁说到这里,我由得插嘴问道:“我大吴海军,真的如此无能?”
 
   陶迁深深地望了我一眼道:“当日,先帝也是说了这么一句。后来便退兵了。在退兵不久后,先帝突然召见我和谢大人见驾。因为先帝从某处得知,我们三人,乃是同乡同窗好友。本来我和谢大人以为绝无生路了。岂料先帝此时,竟然又改变了主意了。说是只要我等能够说服祁三投降朝廷,朝廷仅不会难为他,还会封他做海卫司总督,总管我国沿海海疆。”
 
   “这是好事啊?”我拍了一掌道:“若真的令那祁三做海卫司总督,我大吴中兴霏望了。”
 
   “吾主圣明。”陶迁和谢中亦,均是浑身一振,重重地跪拜下来道:“若当时是皇上在位的话,我朝时至今日定当真正意义上的国富强了。”
 
   我从金龙椅上站了起来,遥遥虚扶一把道:“两位爱卿有伤在身,快快起来。”
 
   “谢皇上。”陶迁和谢中亦,蹒跚的爬将起来。
 
   “如今我朝并无中兴,难道是又出现了什么变故不成?”我疑惑的问道,心中却暗自嘀咕道,那可真的是一件好事,那祁三已经完全将海外贸易路线建立了起来。只要能够招安下来,再委以海卫司总督,定能大幅度增加国力。若是放心那个桀骜不训的祁三。可以秘密派遣得力宠信,逐步逐步将其的势力侵蚀过来。
 
   “回禀皇上,正是有了变故。”陶迁突然老泪纵横道:“当日老臣亲自去劝降祁三,祁三自是信任我们两个,便同意招安。然而他人一到京城,却被立即解押进了天牢之中。”
 
   “什么?”我重重地站起身来,愕然的惊呼道,心中暗自惊疑定,此时乃是大大有利的事情,为何会突然解押至天牢之中呢?切合今日之事,这祁三恐怕没有什么好下场。而且,那遍布海外的贸易航线,也完全没有继承下来一丝一毫。我以前那个混蛋皇帝,倒底是怎么做事情的?我在心中,恶狠狠地骂道。
 
   ……



正文 第四十三章 朝堂之深(下)
  “陶爱卿,先别着急哭。继续说下去。”我面无表情,缓缓地坐下身子,挥了挥手说道。
 
   陶迁好容易止住了哭泣之声,遂即继续说下去道:“当日祁三被解押进天牢后,刑部突其三日三日之后,便判了其勾结倭寇,为祸我朝边疆海域的反叛之罪。。其罪当株连九族。老臣与谢大人,苦劝先帝不住。其后,更是祁三满族被斩,血流成河,无一幸免。当时,谢大人便心灰意冷,从此不问政事,浑浑噩噩度日,只求明哲保身。老臣也是一度有了退隐之心,直到遇到了皇上你,颇觉我朝中兴有望,才重新振奋了起来。”
 
   “欧阳密,出来与朕说说,当时是个什么情况。”我不慌不忙,转而将目光投到了欧阳密身上。
 
   欧阳密出列一步,躬身道:“回禀皇上,当日臣奉先帝之命,加紧查祁三。过,那祁三并不肯承认其勾结倭寇之事。倒是对违反海禁,大力发展海域贸易之事,供认不讳。其在天牢中的数日醒来便是在破口大骂陶大人和谢大人,睡着之后,说梦话时也骂。”
 
   “哼,既然他不肯招认勾结倭寇之事。那为何还能扣上这顶帽子?你们刑部啊,是是每次都这么办事的?上次柳哲也是,如今又出了个祁三?”我加重了语调,不满的说道。
 
   欧阳密忙跪拜下来。匍匐在地道:“皇上,就算是按照祁三公然藐视朝廷国法,无视海禁政策地罪名。就足以断他个满门抄斩的罪名。再者,那祁三的确也与倭国。有一定的来往,并且在倭国地领土上,发展出了基地,雇佣数量众多的倭人,作为水手。这些事实,那祁三自己也承认。这种大不敬行为,的确可以判作乱党贼子。”
 
   “狗官,我父无时不可不在考虑如何中兴我大吴皇朝。”祈浪跳了起来,指着欧阳密大骂道。
 
   “闭嘴。”我沉声道:“来人,将这祈浪。拉出去责十下廷杖。再带回来。尔父祈三,虽然其心可悯。但是他的行为。的确是公然挑衅我大吴皇朝国威。祁三,朕警告你一次,若你再目无朝廷,朕定斩饶。”
 
   那祈浪,见我发怒,目光凶狠的盯着欧阳密,然却终究也没有再骂。硬生生的被护卫推出去。重责了十次廷杖。他年纪轻,筋骨不错,十下廷杖,顶多让他在家里躺上几天而已,我下手已经算轻的了。
 
   “启奏皇上,臣有话要说。”杨居正一脸正色地站了出来。
 
   “有话就说吧。别吞吞吐吐的。”由于我与杨居正暗中的秘密协议,面前上俩人应该是不对头地。对外表现出,我只是碍于皇后的面子,才不至于为难他而已。
 
   杨居正禀奏道:“老臣以为。此事应当就此罢手,不再追寻下去了。”
 
   “杨老头,你是否越活越糊涂了?”我面色不善道:“欧阳密三日断此滔天大案。其为慎,理当应该革职查办。”
 
   杨居正满脸愤慨之色道:“皇上,此案虽然经由欧阳大人之手。然却真正做主地,却是先帝。皇上难道还要去责先帝之过么?先帝如此行事,定有其用意。”
 
   “闭嘴。”我不耐烦地喝骂道:“别整天张口先帝,闭嘴先帝的。朕做事,自有朕的手法。何须你来操心,给朕速速退下。”
 
   杨居正冷哼一声,心有不甘的退到了群臣队伍之中。与他交好的数名大臣,只得对齐报以同情的眼光。本来以杨居正的关系,应当能让我当上重用之臣地。想不到如今却被我冷言冷语。
 
   “皇上,老臣也有话要说。”陶迁走上了两步道:“老臣也以为,此事不应当再追究下去了。”
 
   “哦?陶爱卿何出此言?”我望向他道:“此事若不是你和谢爱卿折腾出来,又岂会今日纠缠不休?”
 
   “老臣与谢大人闹这么一出,本意并非为祁三平反,死者已逝。就让它过去吧。臣之所以如此做,是要提醒皇上。象祁三如此做,虽然行为偏激了些,但是的确对国家有利。是以,臣恳请皇上,以大局为重,启用祈浪作为海卫司总督,大力发展我朝海上势力。”陶迁一脸正色道:“此乃老臣与谢大人旧事重提的本意。”
 
   若换作青日,陶迁若是提出解除海禁,成立海卫司一事。定然会遭到群臣激烈反对。然而今日演了这么一出,从旁引证解除海禁是多么有必要性。如此,再趁热打铁,指出解除海禁,大力发展贸易是多么有必要的事情。
 
   陶迁啊陶迁,你果然是只老狐狸,五廷杖,换来了可以实现自己一辈子愿望的机会。不过,我喜欢的很。的确,解除海禁,对我的国家,实在太有利了。
 
   群臣不是没有反对的声音。但是观我地态度,似乎满支持陶迁等人的计划。加之陶迁和谢中亦,以及张冕等人,自有其一派势力。反对的声音,很快便给压制了下去。
 
   “陶爱卿,朕对这么提议,也相当感兴趣。”我依靠在金龙椅上,淡淡道:“不过,祈浪虽然对于海上熟悉,但是还年轻,能顾得了大局。朕会另外找个人当正职,祈浪地话,先担任副职,锻炼两年后,朕再帮他扶上正职。”心中却暗忖道:“这祈浪看上去桀骜不驯,若是直接任用他,恐非好事。当年那老皇帝,恐怕也是因为那祁三如此桀骜性子,才将其斩杀吧。根据我猜测,那老皇帝,恐怕也想在祁三手上将那批势力弄到手上,恐怕是那祁三性子太过刚烈,所以才寻致满门抄斩的结局。当一个皇帝,首先求的便是平安稳固。我当皇帝虽然才数个月,但也有些理解那老皇帝的心思了。求稳才是上上策。既然不能将那势力牢牢掌握在手中,还是彻底消灭了比较好,省得临老烦心。”
 
   “我则是不同,当个逍遥皇帝,虽然舒坦。但是若不趁早进入,并占据那大航海时代。休说我大吴皇朝的国力,会逐渐被世界列强取代,就是我这个皇位,也不见的会稳固。我自己稳固,那是小事,但是我的子孙后代呢?”想到此处,我便又道:“陶爱卿,朕明白了你今日的用心。所以,朕也不打算责怪与你。不过,日后若再有此类事情,朕定斩饶。”
 
   陶迁立即匍匐在地,肯切道:“老臣谢主隆恩,老臣惟一的心愿,便是看到我大吴皇朝国富民强。到时候,老臣就算是死了,心中也无遗憾了。”
 
   “臣等愿见我朝国富强,傲视群雄。”众位大臣,也忙不迭跪拜了下来,齐齐喝声道。
 
   “好,好。”我猛地站起身来,缓缓地走向前去几步。沉声朗喝道:“群臣合力,将我大吴皇朝国威,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飘荡。他日你我君臣,共策马天下,饮酒与西班牙的皇宫中。”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群臣齐齐喝声道,有些早就养成老奸巨猾的大臣们,脸上也露出了些微兴奋之色,被我的豪言壮语带动了情绪。任何大臣,都是从年轻的时候过来,谁没有过雄心壮志?谁没有过扬名天下?每一个人,一开始都想当个好官。只是,因为人生种种。经历的多了,人也开始心灰意冷,圆滑世故,以至于在这朝堂之上,首先想到的便是明哲保身。那谢中亦,就是极其明显的一个例子,从野心勃勃,到现在的两耳不闻窗外事。
 
   祈浪被拖回来了,屁股之上,一片血渍。
 
   “祈浪,知道朕为何要打你么?”我淡淡地问道。
 
   “我……。”祈浪说着,眼睛望向了谢,陶俩人。
 
   谢中亦忙上前一步道:“皇上,祈浪因为久在草莽之中,一时半会还没有改过性子来,还请皇上见谅。”
 
   祈浪望见谢中亦满面的汗水,以及因为责授的廷杖而全身在颤抖不已。遂立即跪匐在我陛前道:“皇上,草民祈浪知罪了。”
 
   “朕之所以责你,乃是你目无朝堂,大呼小喝,不懂礼仪。像你如此,如何能担当朕交与你的重任?”我面色随即又松弛下来:“希望你谨记今日之教训,好让你陶叔叔,谢伯父不至于你再受责罚。朝廷,自有朝廷的规矩。”
 
   “回禀皇上,草民祈浪知道了。”祈浪面有愧色道。
 
   “知道就好,过你那称呼得改一改。你身为新科探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