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无良皇帝 >

第185章

无良皇帝-第185章

小说: 无良皇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待地萧起走后,琴太傅便匆匆赶了过来。如今的内政方面的事情,大部分我都直接扔给了琴太傅。只有少数紧要,或者大事,才由我出言指点一番。
 
   “老臣琴吟,见过皇上。”琴太傅下跪道。
 
   “太傅快快请起,朕有一大喜事要向你说。”我呵呵一笑道。
 
   琴太傅眼睛一亮,喜色道:“皇上,是何喜事,快快告诉老臣。”
 
   “这可是一件大喜事啊。”我哈哈大笑道:“不仅仅可以将大吴国粮仓储备提高一倍有余,还能为大吴国赚到不少银两。”
 
   接着,我就将玉米,高梁,土豆等农作物的产量,以及作用和他说了一遍。对于内政上的事情,琴太傅如今可是异常敏感。听得我一解释后,双目顿时放出了光彩,哈哈大笑不已。。“好东西啊,果然是好东西啊。若是这些农作物普遍种植起来,大吴国势必再减少不少饥民。”
 
   要说大吴国现在没有饥民,那纯粹是扯淡。短短几年的内政发展,是不可能令大吴饥民都消失的,只能说已经大幅度减少罢了。不再像以前,一遇到灾荒,便遍地饿殍,老百姓只好卖儿卖女的。
 
   如今有了这些高产进口农作物,恐怕会令得现在这个战果,再次大幅度扩大,减轻太后慈善金会的压力。
 
   “太傅,还有一样好东西呢。”我嘿嘿奸笑起来,凑到他耳畔轻轻道来。
 
   琴太傅的脸色,立即连连疾变:“这种东西,可真是魔物啊。皇上千万不能沾惹,尽早销毁才是正道。”
 
   “太傅胆子也恁小。”我皱眉道:“这东西虽然是恐怖,但在大吴国应当作为禁令物品来处理,谁要是胆敢沾惹这玩艺,就凌迟处死。重刑之下,定能灭之。而朕则打算,这玩艺种植,提炼,以及销售,都是在国外进行。这玩艺不仅仅能帮我们带来天大的利益,还能为我们逐渐削弱敌对国的国力,以及其军队的战斗力。”
 
   “皇上,此举恐怕不妥。”琴太傅劝解道:“听您的意思是说,这玩艺一旦上瘾,就会四肢无力,永远无法摆脱这玩艺的控制。若是以这种手段对付敌人,恐怕会引起非议。”
 
   若是我那个年代,从来没有过鸦片战争,从来没有过对我们民族进行过鸦片的倾销。或许我会考虑琴太傅的建议。然而,事实恰恰相反。
 
   我沉声道:“太傅不必多言,朕主意已定。不过,朕不会让大吴亲自拉下来去干这事的。朕自然会安排一个傀儡,一个替罪羔祟来替大吴背这个黑锅。”



正文 第九十章 团聚(下)
  琴太傅听得我如此说话,知道再说什么也无用了。只要道:“既然皇上主意已定,老臣惟有鼎力支持。不过,此事牵扯巨大,一个搞不好将会成为千古罪人。老臣以为,临近国家最好不要贩卖罂粟,以免在边境地区流入大吴。另外,服用罂粟的大吴国民,必须以连座罪名进行处罚。再者,还应该在各边境建立边境关口,加大稽查力度,打击走私偷运违禁物品。至于替罪羔祟,也不应该选择与大吴交好的几个国家,否则有心人一看就会怀疑到大吴头上来。”
 
   琴太傅不愧是出色的内政高手,迅即就想出来了一系列应对措施。的确如他所说,这一系列的应对措施乃是必须的。若非如此,冒冒然运作鸦片的销售,恐怕会令大吴自受其害。
 
   我随即将脸色转为温和,淡声道:“太傅所言极是,具体事宜,都还请太傅一一安排起来。不过,暂时必须秘而不宣,等鸦片已经提炼出来,并销售了一小段时间后,再颁布禁令,以此来洗脱大吴的嫌疑。”
 
   “老臣遵旨,不过种植销售鸦片的人选,皇上是否有数了?”琴太傅正色的问道,此事牵扯过大,即便是琴太傅,也必须谨慎对待。
 
   他这么一说,我脑袋里迅即想到了一人。那就是刘枕明的侄儿,我原先的御前侍卫刘不庸。按照我原来地计划,是要打下倭国后。将其奴隶贩卖交由刘不庸负责。后来倭国没打成,刘不庸却还是接下了这个差事,只是从表面转到了地下。这数年来,不断游走在倭国。东突厥,趁着其战乱频频。专门以低价收购男女俘虏,再将这些奴隶贩卖到大吴,大食,天竺,罗刹等比较富强的国家。
 
   当时刘不庸如此要求的时候,我也只是一时兴起答应了他。想不到这几年来,他的奴隶事业越做越大,甚至于差遣手下,冒充各地强盗。在东突厥和倭国,直接抓补俘虏来当奴隶卖。当然。这一切都在暗地下经营。刘不庸地声名,表面上是一个正正经经的国际商人。谁都料不到他暗中经营了一个庞大的地下奴隶贩卖系统。
 
   就算是大吴,很多大门大户家中,哪家都会有一两个奴隶。朝廷虽然也装模作样的追查了一番,但查不出什么,也只好罢了。
 
   这些事情,我都是清清楚楚的。刘不庸每年年底。都会秘密向我汇报今年来总共贩卖了多少个奴隶,赚了多少钱?而赚来的钱,其中五成归入了大吴国库,为国家基础建设添砖加瓦。另一成落进了我私人口袋,半成则是他叔叔刘枕明享用。剩下三成半,则作为扩充资金,添加手下和培养势力。不过,刘不庸恐怕不知道,他那些得力属下。最少有三分之一,是锦衣卫安插进去的间谍。正所谓防人之心不可无,经过数年前的那场政变后。我凡是都留了个心眼。别说刘不庸这么大事情了,就算小到一个县衙内,我也会令锦衣卫安插进间谍。
 
   刘不庸的事情,就连琴太傅也只是知道个一星半点皮毛东西,但琴太傅也隐约知道,近些年来流传的买卖奴隶,其中幕后真正地操作者,很有可能是我。
 
   我眯着眼睛,淡淡道:“人选方面,朕已经有了安排,太傅只需要把各漏洞添补上,以解后患之忧便行。”
 
   “老臣遵旨。”琴太傅恭敬地回答道:“老臣定会尽心尽力。”
 
   小多子从侧门进来,跪在我身前道:“皇上,兵部尚书,太子少保段鸿段大人来了。”
 
   “哦,快宣他进来。”我轻轻一笑。
 
   “宣,兵部尚书,太子少保段鸿段大人晋见。”小多子扯着嗓音,大声吆喝着。
 
   “臣段鸿,参见皇上。”段鸿虎步行至我面前,叩拜道。
 
   “段爱卿快快请起。”我呵呵一笑道:“段爱卿来得正好,朕正有要是与两位爱卿商量。”
 
   段鸿站起身来,对琴太傅也恭敬作揖道:“段鸿见过太傅大人。”
 
   “段大人太过多礼了。”琴太傅虽然品阶高,却也还了一礼道:“段大人忠心为国,实在是我等同殿之楷模。”
 
   “哪里哪里,琴太傅这些年来,为国日夜操劳,须发皆白。当是我等后辈晚进效仿之对象才是。”段鸿客气道。
 
   “两位爱卿别互相吹辑了。”我淡笑着一挥手道:“先来说说,东突厥的事情吧。段鸿你是兵部尚书,你先说。”关于东突厥此事,我们三人讨论已经有了数次了。之所以只在小圈子里讨论,盖因我不想打草惊蛇,尤其是不想让罗刹和蒙古国事先得到风声。
 
   “回皇上,关于东突厥,早日将其拿下,都已经是我们三人之间地共识。”段鸿一脸正色道:“如今有两件担心的事情,一是要师出有名,虽然东突厥在数年前陷害过大吴,但是时过境迁,人们都已经淡忘了,大吴重新以这条理由出征东突厥,恐怕无法得到太大的认同。第二件事情就是,在大吴迅速拿下东突厥之后,该以如何应对更加复杂的局面。”
 
   “继续说。”我挥手道。
 
   “臣有一计,可以一举解决这两大问题。”段鸿淡声道:“那就是高丽和东突厥联手,共谋大吴领土。大吴奋力反抗,被迫出军自卫,将两国各自拿下。只要将高丽国拿下,再吞并东突厥后,将再无后顾之忧,可以专心应对罗刹和蒙古国骤然而来的压力。”
 
   “高丽国啊。”我眉头紧紧锁了起来,其实这数年来,高丽国在处理与大吴的外交关系上,一直小心李翼,生怕有个什么不妥。显然,高丽国自己也看出来了,自己国家的位置,是如何地尴尬。若是大吴不把高丽国拿下,恐怕根本无法气定神闲的北征开拓疆土。但是大吴这些年来一直陈重兵北方,分明有取东突厥的架式。
 
   “匹夫无罪,怀壁其罪。”琴太傅也是眼光老到,一眼就看出了其中的缘由:“但是,我们如此对待一直与我们交好的高丽国,是否有些丧失仁义?另外,段大人的战略设想中,也颇有漏洞,高丽国一直以来战战兢兢与大吴交往,说他会联合东突厥对大吴图谋,恐怕没有几个人会相信。”
 
   “太傅大人此言差矣。”段鸿正色道:“东突厥休说其战略位置,国土面积。就说他除了草原以外,那些矿山中所蕴藏的矿石,就足够形成国家大利了。太傅大人当领朝政已经有数年,当知道我国冶炼业之迅速发展,国家所消耗的矿产资源有多少?虽然现在大吴还够用得很,但以这发展速度,恐怕数十年后,大吴矿产资源就会跟不上消耗,到时候再行图谋,不是已经晚了?所以,在国家大利之前,一切仁义道德,都是虚言。高丽国若是不拿下,等拿下东突厥后,那就如在大吴心口上,悬上了一把利刃,这把利刃随时随地,都有可能掉下来,给大吴来个透心凉。所以,高丽和东突厥同时拿下,应该纳入我们的基本共识中。”
 
   “两位爱卿说得都有道理。”我坦言道:“其实朕也是如此设想,不光是朕,恐怕秀丽公主,包括高丽国王也都如此设想。高丽国地地理位置,实在太过于敏感了。如此看来,在战略构想上,必须将高丽国考虑进去,否则日后朕日夜睡觉也不得安宁。高丽国一定要拿下,但要考虑的是怎么拿下,不能落人口舌,否则那些依附于大吴的小国,定会起叛逆之心。”
 
   琴太傅见事已至此,无法挽回。便也只好紧锁着眉头道:“老臣倒是有个想法,是否可以以大吴和高丽国同宗同文地理由进行合并,再大面积将大吴人口迁徙到高丽国,而原高丽国民,分散迁徙到大吴各富庶之地。”
 
   “看来琴太傅内政所长,却不通外务。”段鸿一说到正事,丝毫不客气道:“没有哪个国家,即便是一丁点大的小国,也不会肯就此并入强国,这样一来,与灭国又何区别?”
 
   “段大人,琴某倒是认为此事大有可行。”琴太傅淡淡道:“高丽国向来是大吴国的附属国,加之最近几年大吴愈加富裕强盛,乃是各邻国羡慕之对象。恰恰相反,高丽国百姓则越发穷困,对其国王的支持度愈发降低。若是大吴对其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威之以武力。高丽直接以附属国的姿态,并入大吴也并非毫无可能性的事情。”
 
   “两位爱卿所言均十分有道理。”我淡然道:“能够和平吞并高丽,乃是朕之所愿。但是一旦不成,武力应对方面也必不可少。朕的意思是,做两套战略部署,见机行事,其最终战略目的,便是成功拿下高丽国和东突厥。”



正文 第九十一章 图谋(上)
  “吾皇英明。”段鸿和琴太傅齐齐躬身道。
 
   “段鸿适才所言,还有些漏洞。”我淡声道:“按照高丽国的国力,以及东突厥的战力,若说他们想联手对抗大吴,恐怕的确说不过去。不若将罗刹国和蒙古国扯进去。这两个大国,只要我们一旦取下东突厥后,势必与我大吴为敌,与其让他们主动,不如将主动权操在自己手中。”
 
   “以皇上的意思是?”段鸿微一愕,迅即道:“让四国主动与大吴挑衅,开启战火?”
 
   “的确如此。”我嘿嘿一笑道:“当然,朕不可能蠢得一次性想将罗刹和蒙古都吃下来。毕竟目前大吴并没有这么大的胃口,即便是勉强吃下后,大吴国的国力也将消耗殆尽,十年也恢复不来,如此一来,那些虎视眈眈的其他强国便会趁机出动,大吴势必会遭到空前打击。即便是已经吞下的四国领地,也只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微臣明白了。”段鸿脸上露出了笑意:“皇上将东突厥和高丽吃下后,便决定是做积极防守的姿态,等一切稳妥后,再行图谋。若是真的能将罗刹和蒙古都扯进来,高丽国就算没有这条心,恐怕也会暗生此心的。”
 
   琴太傅也是思索了半晌道:“的确,如今摆在高丽国的面前,有两条路,一是无条件和大吴合并。二就是联合诸多强国,合力对付大吴。这条理由,端得是十分有根有据。就连老臣,也不由得怀疑。高丽国是否真有这条心了。”
 
   “段鸿,你去找萧起,与他商量如何利用间谍,将四国合作的事情绘声绘影地描绘出来。甚至可以给他们提供一下便利,让四国当权人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