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东晋末年 >

第84章

穿越东晋末年-第84章

小说: 穿越东晋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把妾当什么了?”王蔓的恼怒刚刚脱口,陈少女已一路小跑出现在了视线中,远远唤道:“将军,大事不好了,孙恩又来了,据沿海烽燧快马回报,海面出现了大批船只,足足有数千艘,正沿着海岸线北上,这已经是昨日了!”

“他娘的!”卫风忍不住怒骂出声,在他的预估中,早稻于六月下旬收割,孙恩也该在这个时候攻打会稽,而小兰即将分娩,恰好可以生了孩子再领军与孙恩作战,只不过,计划不如变化,孙恩的提前到来使他第一眼看到自已孩子的愿望落了空。

王蔓的面色也迅速布上了一层凝重,劝道:“卫郎,孙恩敢来,必然有所恃,你可不能大意啊,还是赶紧先向府君禀报吧!”

“嗯!该如何定行止,待我回返再说!”卫风随口应了句,便匆匆而去。

一路策马狂奔,很快来到了王凝之的府宅,通报之后,寻到王谢夫妇,刚施过礼,谢道韫已抢先道:“卫将军,你来的正好,大江上游的形势你可清楚?”

“呃?”卫风心中一动,反问道:“莫非是桓玄与殷仲堪及杨佺期分出了胜负?”

谢道韫点点头道:“今日从建康传来的消息,去年秋荆州水患,殷仲堪开仓济民,桓玄以救援被秦国围攻的洛阳为名起兵,当时桓玄写信给殷仲堪,称要讨伐杨佺期,命殷仲堪收杀杨广,否则将攻打江陵,之后,桓玄袭取了殷仲堪屯驻在巴陵(今湖南岳阳)的粮草,又向途经夏口(今湖北武汉市汉口)的梁州刺史郭铨矫诏,命郭铨为前锋讨伐杨佺期,故此授江夏兵予他,命督诸军前进。

不过,留在江陵的桓玄兄桓伟因心生畏惧,向殷仲堪自首告密,却被掳为人质,并使其写信给桓玄劝之罢兵,但桓玄不为所动,之后殷仲堪遣从弟殷遹率七千水军进击,被桓玄击败,及后又遣杨广及殷道护进攻,桓玄再胜,领军直逼江陵,殷仲堪只得向杨佺期求援,杨佺期率步骑八千自襄阳来攻,桓玄一度避其锋锐,可最终仍是斩杀杨佺期,殷仲堪无奈出奔,为桓玄部将擒获,被逼令自尽。

今年年后,桓玄向朝廷求领荆江二州刺史,朝廷下诏以桓玄督荆司雍秦梁益宁七州诸军事、后将军、荆州刺史、假节,以桓伟刺江州,但桓玄再度上诏,要求自领江州刺史,朝廷尚未作出决议。”

说着,谢道韫摇头叹道:“殷仲堪一生仁厚,颇为士庶称誉,却不料养虎为患,最终死于非命,卫将军,看来你的判断是对的,还亏得没把王家侄女送往江陵,而桓玄名为晋臣,已实为荆江之主,相王只怕寝食难安了罢?”

谢道韫满脸的唏嘘之色,王凝之也怔怔看着远处不说话,上游有桓玄虎视耽耽,下游有刘牢之心怀叵测,外还有孙恩随时会来,他们可以想象出司马道子已陷入了独力难支的窘境当中。

而当今天子愚蠢痴呆,桓玄、刘牢之、孙恩三人,无论谁入京录尚书事,必将大权独揽,从而滋生野心,当年桓温欲禅晋自立,尚有谢安与之周旋,只能废黜海陵王另立简文帝为主,可如今还有谁呢?谁会为司马氏的江山耽精竭虑呢?

在他们眼里,晋室就仿佛是一座腐朽不堪的旧屋,只要稍有外力触动,将随时会倾颓坍塌!

卫风表面上附和着王谢夫妇连连叹气,实则内心暗暗欢喜,一来殷仲堪死了,与王蔓的婚事将去掉一个最重要的阻碍,二来桓玄既然独占荆州,那么迟早会起兵讨伐司马道子,自已则可以趁势入京谋取士族身份。

过了片刻,谢道韫似是想起了什么,问道:“对了卫将军,听说小兰快生了罢?你不在府里陪她,正午前来是为何事?”

卫风拱了拱手:“据烽燧传回讯息,孙恩已从海上发兵,恐怕一两日内将登陆上岸!”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一三六章兵发余姚

“什么?”一瞬间,王凝之面色大变,急问道:“此话当真?孙恩兵力如何?”

卫风郑重施了一礼:“末将刚刚得到的消息,是以急速来报,据烽燧观察,海面舰船遮天蔽日,足有数千之多,由此推算,兵力应在十万上下!”

“扑~~”王凝之顿时双腿一软,瘫倒在了谢道韫的怀里,喃喃自语道:“完了,完了,这逆贼没完没了,就盯着老夫的会稽了!十万大军啊,这该如何是好!”

虽然早已预料到孙恩必不会善罢干休,再次入侵也不会如去年那般草率从事,但当消息真的传来时,谢道韫也是面色一片凝重,她强行定下心神,扶好王凝之,不悦道:“王郎,不是有卫将军么?这一年的准备难道白费了?你慌什么?幸好没有外人,否则,看你琅琊王氏的脸面往哪搁!”

卫风连忙保证道:“请府君与谢夫人放心,末将与弟兄们已经等候多时了,孙恩平日盘踞在海岛,而会稽外海的岛屿数以千计,要想一一探查他的巢穴,没有数年工夫休想完成,只有来一次打一次,逐渐削弱他的力量,才能最终除去祸患,末将上次能固守山阴,这一次亦能护住会稽全境!”

王凝之稍稍放下了心,又问道:“卫将军,你欲如何行事?”

卫风寻思道:“孙恩登陆,由上虞至余姚间的百余里皆可,但究竟由何处上岸,实在是难以判断,为将孙恩对会稽的伤害减至最小,末将将亲领五千骑奔赴余姚江边,一万步卒随后跟至,山阴至余姚约一百八十里,末将今日就走,夜里当能抵达余姚,同时还请府君将此事飞报朝庭,请朝庭派出援军!”

“卫将军你要去余姚?”王凝之一怔,紧接着就把脑袋摇的跟拨浪鼓似的:“不妥,你不能走,你走了山阴如何是好?倘若孙恩分兵来攻如何抵挡?他有十万大军啊!”

王凝之还有句潜台词没说,山阴全城只有两万军,卫风带走一万五千,仅靠五千人他是半点信心也无,去年守城时的惨烈王凝之可是记忆尤新呢,照他的打算,是索性不出去,那几座县城不要了,以两万兵力坚守山阴,待朝庭来援,再回应外合一举破去孙恩。

谢道韫显然也有同样的担心,这次并没有劝说,她的信心也不是太足。

卫风却微微笑道:“余姚与上虞两地刚刚安定下来,若弃当地士庶不顾只会使他们依附叛逆,何况府君您身为会稽内史,仅护着山阴一城难免会有有心人乱嚼舌头根子,末将担心会带来不利影响啊!

更重要的一点,北府军已不能指望,而朝庭兵力有限,禁军徒有其名,未必能破去孙恩,倘若末将困守孤城,被孙恩挖沟堑团团围住,只怕全城上下都得活活饿死,主动出击,正是为了掌握主动!

请府君与谢夫人放心,末将已有妥善应对,假使孙恩分兵一半来攻山阴,五千军也足以守上十天半个月,而末将有骑兵在手,可随时突击孙恩军阵,若是时机把握得当,或能于战阵之中取下孙恩头颅,同时孙恩有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粮草不计其数,末将率军迎击,正是为了阻他取食,他若粮草断绝,要么撤回海岛,要么不战自溃,总之,末将可担保会稽万无一失!”

卫风把话说到这个程度,而且有理有据,王谢夫妇不通兵法,虽仍存有担心,却只能信他一回,夫妻二人相互看了看,陆续点了点头,谢道韫又补充道:“卫将军,会稽拜托给你了,不求速胜,但求把孙恩拖垮,你千万要小心啊!”

卫风重重一拱手:“末将会谨记府君与谢夫人叮嘱,这就回返速作安排,此刻是正午,争取于两个时辰内开拨,末将告辞!”说完,匆匆离去。

卫风先回到家里,把将要出征的消息告诉了王蔓与小兰,二女虽然同样的担心,毕竟兵力悬殊太大了,却只能再三叮嘱注意安全,卫风作出保证之后,又急忙赶往军营,命向弥率一万步卒最迟于傍晚开拨,自已亲领四千五百骑、三百亲卫与两百母夜叉仅携带少量干粮、兵器箭矢与火油布即刻出发,其余人手留下守城。

马匹空跑只消耗很少的体力,如果有换乘,最大可以连续不休息跑三百里距离,但卫风不行,与燕国的另五千匹战马还未交易,全军上下都是单马,除了载人还得负重,因此每三十里左右必须要停下休息半刻到一刻,五千骑由申时(下午三点)出发,一百八十里的路程,跑跑停停,直到丑时(夜里一点)才到达余姚江边。

浙江因其独有的大潮,而且自春秋战国时起,江水一直沿着南岸出海,是以始自于越国,历代政权都在南岸修筑防海垒,也就是土筑的堤坝,经过千年的修修补补,如今的防海垒高约两丈,底宽六到十丈,顶部只有丈半的宽度,用来抵挡潮水侵袭。

将士们在防海垒后侧陆续下马,抓紧时间休息喂马,卫风则带着亲卫与母夜叉登上了防海垒,向着江面眺望。

清朗的月色映的江面波光粼粼,耳边传来的是江水拍击堤岸的轰鸣声,偏偏水面一片寂静,什么都没有。

张宁向着东面入海口望了望,疑惑道:“孙恩该来了啊,难道是咱们错过了?他在上虞登陆?”

众人不由心里一紧,如果与孙恩擦肩而过,向弥率领的一万步卒将陷入险境当中,虽然孙恩军去年面对北府军时不堪一击,但有了一年时间,再怎么着,最基本的进退行止该掌握了吧?

卫风也是眉头皱了起来,略一沉吟,就坚定的摇了摇头:“孙恩应该还没到,咱们这一路都沿着防海垒疾驰,每隔十里左右,都有人登上顶部眺望,浙江固然是宽,但以孙恩数千条船的规模,必然首尾相接连绵十余里,不可能失之交臂,今夜是五月十一,没有海潮助推,他不得不溯江而行,没那么快,咱们再等等!”

这话刚落,王道怜突然惊呼道:“将军快看,下游有船来了!”

下游约十里开外,从江中心向两边蔓延,逐渐出现了星星点点的火光,一眼望不到尽头!

“好!来的早不如来的巧!”卫风双掌重重一击,目中现出了一丝兴奋之色,转头喝道:“留两百人看守战马,其他人都给老子上来,把火箭准备好,给他娘的孙恩好好喝一壶!”

“遵命!”将士们陆续向着垒顶攀来。

陈少女却问道:“将军,如果孙恩不在这里登岸,难道咱们跟着他向回跑?”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一三七章火箭招呼

浙江主航道的最中间,一艘长约五十丈的巨型海船在众船的拱护下向着上游溯水而行,两边各有四十支大桨拍击出整齐的水花,桨影阵阵翻飞,带出了两道璀璨的粼光。

船首,孙恩、卢循与徐道覆负手昂立,迎着江风,三人的袍袖均是哗啦作响。

卢循把目光投向了南岸,阴恻恻的笑道:“去年吃了个大亏,好处全教刘牢之得了去,今年我军有备而来,势必要攻破山阴,取下王凝之的首级!”

孙恩也捋须点了点头:“听说刘牢之在山阴吃个了瘪,被那姓卫的狠狠折辱了一番,此事已在建康传的沸沸扬扬,引为一时笑谈,不知刘牢之可有后悔不听老夫劝告?此人虽手握雄兵,却畏首畏尾,不过是一无能之辈罢了,无能之人,必是心胸狭小,睚眦必报,若老夫没有料错的话,刘牢之或会落井下石,另寻借口不予救援!”

卢循现出了深有同感之色,恨恨道:“北府军不来,而朝庭禁军外强中干,那姓卫的凭着两万人马再怎么折腾也翻不了天,末将倒要看看王凝之还能指望谁!”

徐道覆却眉头一皱,提醒道:“将军,纵使此行胜算大增,可会稽在沿海高地设了诸多烽燧,我军千船万舰,遮天蔽日,诺大的动静怕是瞒不过去,很可能消息已传回了山阴,那姓卫的不会不作防备,将军您得小心行事啊!”

孙恩的目中顿时射出了滔天仇恨,他恨卫风更甚于刘牢之!败在刘牢之手上,那是技不如人,无话可说,但卫风不同,自已胜券在握,只因大意而一败涂地,尤其是对方仅有三千军,这让他如何咽的下这口气啊,更逞论由此而来的一系列后果,白白错失了与朝庭划浙江而治的大好机会!

“哼!”孙恩冷哼一声:“有防备又能如何?他除了龟缩山阴,莫非还敢主动来攻?就让他多活一阵子!今次我军不必急于攻打,以优势兵力围困山阴,慢慢玩死他,同时分兵往各处掠来粮草物资,下个月稻谷成熟,恰可资我军之用!”

在北府军不来的前提下,这的确是个万无一失的稳妥之策,只要击溃了来援的朝庭禁军,破山阴如探囊取物,徐道覆也认为除此之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于是不再相劝,转而问道:“请问将军,我军将于何处登岸,也好让弟兄们做好准备。”

孙恩略一沉吟,便道:“既然是围困山阴,那么还在上虞好了,先挖沟堑把城围住,再分遣人手往各地就食!”

卢循跟着就唤道:“传令,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