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穿越东晋末年 >

第69章

穿越东晋末年-第69章

小说: 穿越东晋末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陈少女或许是受到的摧残最严重,还未从阴影中走出,对自已始终谨持主仆之礼与该有的感激,从不表现出任何亲呢,可想而知,陈少女是绝对不会被勾上自已的床,那么,王道怜好意思偷偷摸摸夜里跑来献身吗?想想也不可能!

‘他娘的,这女人的心机太深了!’卫风暗中破口大骂,他悲哀的发现,自已穿越来的一年多时间内,表面上降伏高门士女风光无限,真正的女人却只有小兰一个!

“呼~~”卫风吐了一大口浊气,无奈道:“王道怜,回去我教你们一项适合女子开展的运动,它叫排球。。。。”

话才脱口,远处猛然响起了急促的马蹄声,卫风不由转头看去,数百骑正旋风般驰来!

‘难道是龙城来人?’卫风当即挥手道:“赛事暂停,全体回营!”

“遵命!”参赛队员连同围观的将士们纷纷向着营中奔去。

没多久,骑队在身前十丈处勒马止住,领头一人飞身下马,拱手问道:“本将乃大燕国中卫将军冯跋,请问晋使何在?”

卫风目中精芒一闪,快速一眼扫去,冯跋二十来岁,脚步沉稳,面容坚毅,如果不是同名的话,眼前的冯跋应该是几年后灭了慕容氏建立北燕的冯跋。

卫风踏前两步,也拱了拱手:“本将乃大晋会稽都尉卫风,正是出访使节!”

“呃?”冯跋一怔,打量向了卫风,这倒不是卫风过于年轻,而是会稽都尉是地方武官,以地方武官出使,这不是开玩笑吗?

冯跋现出了明显的不悦,冷哼一声:“晋主好大的架子,莫非瞧不起我燕人?”

卫风淡淡道:“冯将军言重了,卫某为通好而来,禀承双方有利可图的原则,又谈何瞧得起瞧不起?一切有待见过燕主再说,何况我于江东曾有耳闻,冯将军持重寡言,宽仁大度,因而被你燕国惠愍帝(慕容宝)任为中卫将军,可今日。。。。何必斤斤计较?”

冯跋第二次怔了怔,他没料到,远在江东的卫风竟然听说过自已的名头,面色不禁稍有缓和,点点头道:“倒也有几分道理,本将只负责迎接,管那些作甚?那么,本将再问你,你既为出使而来,为何带诸多军卒?”

卫风理所当然道:“当今天下,尤其是辽东一带颇不太平,除了你燕国,还有高句丽与百济,我若不多带些人手,半途被劫了道向谁去喊冤?冯将军当是明白人,而且你燕国有精骑十万,岂会惧怕我这区区千余步卒?”

“哈哈哈哈~~”这话听的冯跋无比舒心,哈哈大笑道:“卫将军果然是个实诚人,本将就喜欢豪爽之士,好!若是大王不愿见你,本将可代为周旋一二!”

这倒让卫风对冯跋也起了些好感,欢喜的称谢道:“卫某先谢过冯将军了!”

“诶~~”冯跋摆摆手道:“你家会稽王也是,既来出使,为何不派个级别高点的文官?算了,来了就来了,现在请卫将军选五十人随本将前往龙城,其余军卒留驻原地,只要不惹事生非,本将敢保证无人会为难他们,我燕军也会提供清水粮草!”

卫风深深一揖:“既有冯将军发话,卫某就放心了,请冯将军稍待片刻,卫某回营略作安排,最多半个时辰便可!”

冯跋示意道:“请卫将军快去快回!”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一一一章朝见燕主

(谢谢云歧青谷的打赏~~~)

半个时辰不到,卫风领着王道怜、陈少女,和以李驻为首的四十八名亲卫与冯跋会合,营中暂时交由张宁打理,这是一队近五百人的轻甲骑兵,不但个个骑着高头大马,更奢侈的是还带有备马,要知道,即使是北府军的那五千骑都没有备马,这使得卫风等人的脸面均是现出了抑制不住的羡慕之色!

卫风忍不住吟道:“千尺涌涛头,燕山月似钩,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冯跋不由浑身微震,屈指赞道:“卫将军好文采,令我等北地遗民汗颜啊,都说南朝风流人物,今日一见,果然不假,此诗寥寥数语,却隐含昂扬战意,令本将竟有种挥师中山,一雪都城被占之耻的冲动!”

卫风拱了拱手:“冯将军过奖了,卫某不过是见着燕国精骑,有感而发罢了!”

“哈哈哈哈~~”冯跋满意之极,哈哈大笑着向后招了招手:“马来!”

燕军让了百来匹战马,五十一匹载人,剩下的给卫风作备乘与装载物资,还亏得山阴原有近百匹战马,平日亲卫与侍婢轮流骑着练习,这才没当众出丑,否则,连马都不会骑岂不是丢死人了?当然,他们离骑马作战还差的远,马匹只能暂时作为代步工具使用。

龙城在肥如正北方六百里,由于九月十五日是燕国的朔望朝会,如果赶不上拜见慕容盛,就得等到十月初一了,因此这支由数百人组成的骑队快马加鞭,大约以日行两百里的速度行进,一路上,冯跋向卫风打听着江东的风流逸事与朝堂政局,卫风也不隐瞒,包括孙恩作反,把他所知道的一切都如实相告,这竟使得冯跋起了种同病相怜之感,晋室风雨飘摇,燕国在魏国的步步进逼之下,何尝不是危如累卵呢?

冯跋更加的把卫风当作了一个实诚人,双方都在为各自国家的命运而奔波劳走,不由起了惺惺相惜之意,向卫风主动介绍起了龙城的风物人情。

一路奔驰中,三天一晃而过,九月十四日傍晚,卫风抵达了目的地龙城。

龙城城周二十余里,规模与山阴相当,地处于内蒙古高原向松嫩平原的过渡地带,境内山峦起伏,河沟密布,为河北中原进出辽右及其以北的必经之路。

冯跋先把卫风安排在馆驿,然后立刻入宫觐见燕主慕容盛,操办大朝会晋使入朝一事,到了晚间,冯跋使人传来消息,明日一早上朝递交文书!

原本外国使节参见,自汉代始有一套成熟的礼仪规矩,不过,燕国自慕容儁僭越帝号以来战乱不断,先被前秦灭国,之后前秦由于淝水战败而土崩瓦解,慕容氏虽趁机重新建国,却分裂为两个燕国,待到慕容垂好容易一统燕国旧地,慕容宝又在参合坡惨败于魏主拓跋珪之手,致使以都城中山为中心的河北地区陷入魏国手中,燕国旧地被分为南北两个部分,燕国也重新分裂为了北燕与南燕,而北燕主慕容盛在去年才斩杀了外戚兰汗自号为长乐王,频频战乱之下,礼乐典章没太多的人去操心。

九月中旬在山阴一带正是秋高气爽的好时节,但燕都龙城已是秋未冬初了,清晨的空气中带着丝丝寒意,天还未透亮,王道怜与陈少女便早早起床服侍卫风穿戴起了官服,晋承汉制,武官官服都是绛色,且不分官阶,区别仅在于官帽的不同。

当时的官帽的大体形状是以诸葛亮式帽子为基础,在中间横插一根长长的发簪,依官阶以颜色及纹饰来区别,高品级的官帽是白冠,卫风身为小小的偏将,勉强可挤身于武职七品,他戴的帽子是黑冠,没有任何纹饰。

卫风倒是不在意,饶有兴致的对着铜镜照来照去,还时不时把散落在耳旁的发丝捋入帽内,王道怜无奈的看了看陈少女,担忧道:“将军您的品秩太低了,只怕入了燕宫会有人计较啊!”

陈少女虽然没有开声,可美目中也隐约闪出了一抹不安。

卫风无所谓的摆了摆手:“官小又如何?本将是办事的,又不是来比排场,对了,你们两个呆在馆驿不要乱跑,燕人性淫,且权贵横行无忌,若是被人掳了去,我上哪找你们?知道吗?”

“嗯!将军您放心吧,妾与少女不会给您添麻烦的。”王道怜的俏面现出了欢喜之色,开心的一口应道,陈少女依然没有答话,眼眸中的冰寒却似是消融了一些。

卫风点了点头,拿起王凝之的文书,转身迈出步伐,馆驿外,冯跋派有专人守候,把卫风迎上马,向宫城驰去。

燕国宫城的外墙有明显的烟熏火燎痕迹,有的地方还有紫黑色的血印,这显然是去年慕容盛攻打兰汗时的激烈战斗所致,卫风大略看了看就把目光移开,于宫门外下马,被侍从引入了偏殿。

歇息了小片刻之后,一名女官前来,唤道:“晋国使臣,大王传你上殿!”

这名女官足踏皮靴,紧身、充分勾勒出腿部线条的长裤裤管被塞入靴口,衣着形似坎肩,袖口如裤管般窄而小,头上梳着双环髻,尤引人注目的是,两边耳朵各坠着个绿松石大耳环,足有一枚铜钱大小,令人担心她的耳垂能否承载的住。

对于女官,卫风不知该如何称呼,不过,年龄看上去应该比自已稍大一点,于是示意道:“有劳姊姊领路了,请!”

“嗯?”女官稍稍一怔,明显很受用卫风的称呼,森冷的俏面现出了些许的笑容,叮嘱道:“呆会儿上了殿,匆要放浪形骸,也匆要东张西望,大王问什么,你就答什么,好了,现在跟我走罢。”

卫风称谢道:“多谢姊姊提点!”随即跟在了女官身后,鲜卑慕容氏自立国以来从未离开过征战,战事紧急时,女人也要上阵杀敌,女官那轻轻摇摆的婀娜刚健腰背,与王蔓、小兰等江南女子的纤柔又别有一番风味。

一时之间,卫风对慕容女子充满了向往,王蔓所谓的燕女多淫,那是人家的风俗,游牧女子大胆开放,兴之所致,裙子一掀立刻开干,野合、偶合习以为常,处女只在专门培养的歌舞姬中才会有,一般人家包括权贵、甚至慕容本族,要找处女,也只能在女子初潮前下手,有可能的话,卫风倒是愿意把这名女官搞上床一品胡女的妙曼滋味,《一路向西》中,小思一边腰臀摆动,一边说她从小就会骑马,这给卫风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

只是,一想到陈少女的那张寡妇脸,卫风不由暗暗摇了摇头,这都是中了王蔓的奸计啊!

很快的,一座斗拱翘立的大殿呈现在了眼前,殿门处又一名女官清声唤道:“宣,晋国使臣觐见!”

卫风连忙定下心神,整了整衣冠,提步迈入殿内。

刚一进入,殿中就传来了嗡嗡声,卫风快速一瞥,殿首九层玉阶上端坐一名二十来岁的青年男子,头戴冲天冠,身着黑色冕服,显然是燕主慕容盛,两边分坐着燕国文武权贵,服色却较为杂驳,帽子也各式各样,有流行于江东的漆笼纱帽,也有北地盛行的尖角胡帽,不如晋庭开大朝会时,文官一排黑袍,武官一排绛袍来的整整齐齐。

但燕国君臣都有个共同点,均是面含不快,慕容盛稍好一些,面色略微沉了沉,其他人有的目中现出了鄙夷,有的表现出轻视,还有人射出了仿如受了羞辱般的愤怒目光!

卫风不禁看了眼冯跋,冯跋有些不自在,把头扭了过去,很可能他就没向慕容盛交待自已的身份品阶。

“砰!”猛然间,已有一人拍案怒道:“岂有此理,晋国竟派来个小小七品武官,又不持旌节,冯将军被你蒙骗过去,不代表我辽东无人清楚你晋国典服章仪,着实欺人太甚!”

卫风转头看去,这是一名十五六岁的少年,于是拱了拱手:“请问这位是。。。。”

少年傲然道:“本将七兵尚书丁信!”

七兵尚书源于五兵尚书,谓中、外、别、都、骑,晋分中、外军各为左右,遂为七兵尚书,晋室的五兵尚书由于兵权都在藩镇手上,因此形同虚设,但燕国有强大的中军作为倚仗,地位又有不同。

“原来是丁将军,卫某失敬了!”卫风不紧不慢道:“自古从未有规定,出使须以官阶定资格,旌节有否也需另看情形,何况燕主上坐朝堂,卫某尚未拜见,丁将军于此时指斥,是否不合时宜?”

“哼!”丁信一时词穷,冷哼一声不再言语,其余众人也把吐到嘴边的喝斥收回,冷眼怒视卫风。

卫风一副不以为然的模样,行至殿心,捧上绢册深深一躬:“晋国使节卫风参见燕主长乐王殿下,今奉安东将军、会稽内史、领散骑常侍王凝之之命奉上文书一封!”

这话刚落,“砰!”又有一人拍案怒道:“当真是无理之极,竟然是一郡太守麾下武将,这也叫出使?今日若不把你烹了,我大燕颜面何在?来人,架上锅鼎,把这江东狂徒丢入油锅!”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

第一一二章化险为夷

(谢谢狼武士与云歧青谷的打赏~~~)

殿中卫士并未出列,而是把征询的目光投向了慕容盛,慕容盛眉头一皱,似是想说什么,卫风已刷的转身,怒视道:“你是何人?”

“也罢,让你死也做个明白鬼!”这人冷冷笑道:“老夫乃左将军慕容国!”

卫风向慕容盛遥遥拱了拱手:“季孙氏有家臣阳虎,趁三桓与公室作战之际窃取季孙氏军权,以致目中无人,于季平子逝世,孙季孙斯继位后不久,软禁季孙斯,并以杀鸡儆猴手段逼迫季孙斯承认由阳虎代表季孙氏执政鲁国,不知左将军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