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鬼谷子的局 >

第272章

鬼谷子的局-第272章

小说: 鬼谷子的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翌日晨起,姬雪使春梅唤来姬哙,询问苏秦缘何不喜反忧。姬哙将那日在河边发生之事讲述一遍,末了禀道:“合纵虽是好事,六国却兴师动众,各引大军前来,苏子怕是为此忧心。”

  “唉,”姬雪明白原委,轻叹一声,“君上本说不带兵的,后来听闻列国皆发大兵,一是担心让人瞧低了,二也是为苏子长个脸,这才让子之引兵陪驾,不想竟是为苏子添忧了。”

  “苏子忧心的不是我们,是楚人和魏人。楚与秦有商於之仇,魏与秦有河西之耻。听说昨晚楚王撇下赵、燕,只邀齐、魏、韩三君饮宴,苏子怕是为这事儿闹心。”

  “楚王为何不邀赵、燕?”

  “我也不知道,这里面肯定有鬼。听苏子说,他担心的正是他们趁此机会,拧成一股绳儿灭秦。”

  “哦?”姬雪惊叫出声,愣怔片刻,似又不解,“苏子合纵,为的不也是抗秦吗?”

  “孙儿就此问过苏子,苏子说,合纵是制秦,不是灭秦。初时孙儿也是不解,连想数日,真还明白了。若是秦国真的被灭了,六国就会自乱,纵亲也就做不成了。”

  “嗯。”姬雪豁然有悟,连连点头,“还是苏子想得深远,六国真就那样,貌合心不合。”抬头一笑,“哙儿,没别的事了。再有新鲜事,莫忘讲来听听。此处四不靠邻,闷死了!”

  “孙儿遵旨。”

  姬哙退出后,姬雪在帐中坐也不是,站也不是,一直折腾到小晌午,仍旧想不出办法去帮苏秦,由不得落下泪来。

  “公主,”春梅看得心疼,叫道,“瞧你这样子,真是折腾人!我这就去把苏子叫来,你当面问他,看他有何需要?”

  姬雪白她一眼:“他如何肯说?”

  “无论如何,我们都得见他一面。公主此来,为的不也是这个吗?”

  “这阵儿,他忙得团团转,成个陀螺了,如何见得上?再说,这事儿让君上知道,也似不妥。”

  “那——”春梅语塞,闷想一会儿,接道,“干脆明求君上邀请苏子,就说……就说公主想家了,想求苏子捎个口信。”

  显然又是一个馊主意。姬雪要捎口信,何须经由苏秦?更要命的是,春梅提到周室,无形中勾连到近在咫尺的亲人。想到孤苦无依的父王,姬雪越发伤感,呜呜咽咽,耸起膀子哭得更是起劲。

  春梅没主意了,拔腿往外欲走,却被姬雪叫住:“梅儿。”

  春梅顿住脚。

  “君上呢?看看他在哪儿。”

  春梅嗯出一声,急步走出,不一会儿踅回禀道:“君上与子之将军正在行辕议论国务,看样子似有急事。”

  姬雪向帐外望去。

  “公主,要不,我再看看去?”

  不待春梅动身,外面传来脚步声。声音很急,但依然能够听出是文公。姬雪怔一下,整顿衣襟,和春梅走到帐门处迎候。

  文公喘着粗气,几乎是闯进来。

  姬雪上前欲搀扶,见状住脚,微微躬身:“君上?”

  文公没有理她,顾自在帐中来回走动,依旧喘着粗气,脚步沉而有力,完全不像是年过六旬的老人。

  走有一刻,文公的脚步慢下来,气也喘得匀些。

  姬雪款款走过去,搀住他的胳膊,扶他走到席位上坐下。

  文公看向春梅。

  姬雪摆手,春梅退下。

  姬雪凝视文公,软声问道:“君上为何震怒?”

  文公回视姬雪,咬牙道:“你看这个!”从袖中摸出一封密函。

  姬雪拆开,看一会儿,惊道:“殿下欲纳秦妇?”

  文公的怒气再次上攻:“逆子误我!六国纵亲,旨在制秦。在此节骨眼上,逆子却来此函,欲纳秦女为妇,这……这……真不知他意欲何为?”

  “君上息怒。”姬雪劝道,“殿下此举,想必另有委屈。”

  “什么委屈?”文公一震几案,“是秦人用计,欲使我等离心离德。逆子鼠目寸光,是非不分,如何能执国事?”

  “君上,”姬雪见他把话说得过重,缓下语气,“纵观此函,是秦人主动结亲,殿下也是举棋未定,这才奏请君上。君上若是觉得不妥,可以旨令他暂不聘亲。”

  文公亦缓一口气:“夫人所言甚是。寡人已经下旨,快马传去了。”

  “君上明断。”

  “夫人,”文公望着姬雪,“你快收拾一下,这就启程!”

  “回去?”

  文公叹道:“唉,不回去,寡人放不下心哪!此子胸无远志,心术不端,又有秦人在侧,不定弄出什么事来。眼下纵亲初成,断不能因为燕国而坏天下大事!”

  “要不要晓谕苏子?”

  “六国初纵,千头万绪都在等候苏子,燕国之事自有寡人料理,不能为苏子添乱。”

  姬雪连连点头。

  “唉,”文公复叹一声,“寡人老了,走一趟甚是不易。此番赴会,寡人本欲趁机偕夫人前往洛阳觐见陛下,谁想又让逆子搅黄了!”

  姬雪泣道:“君上有此心思,父王若知,也就知足了。”

  公孙哙将燕公回国之事禀报苏秦,苏秦惊道:“君上要回?何时启程?”

  “明晨鸡鸣时分。”公孙哙应道。

  苏秦凝视公孙哙:“公孙可知缘由?”

  公孙哙摇头。

  “子之将军呢?”

  “祖公吩咐,子之将军及燕国兵马,还有在下,均留于此,谨听苏子调遣。”

  苏秦闭目思索。

  天色暗下来。飞刀邹走进帐中,点燃两盏铜灯。

  苏秦睁眼,小声叫道:“邹兄!”

  飞刀邹直趋过来,躬身:“请主公吩咐!”

  “有请楼子。”

  飞刀邹走出帐门,吩咐仆从去请楼缓,正要回帐,忽见前方不远处有影闪过,没入树后。飞刀邹心头一紧,摸出飞刀悄悄绕过去,见那黑影躲在树后,伸头朝苏秦大帐张望,近前逼住:“何人在此?”

  影子吓一大跳,颤身回头,竟是一个女子,一身燕国宫女服饰。

  飞刀邹退后一步,放缓语气:“姑娘在此何干?”

  女子是春梅,此时也回过神,拱手一揖,朝前面努一下嘴:“请问军尉,前面可是苏子大帐?”

  飞刀邹审她一眼,点头,再问:“你是何人?”

  春梅反问:“你是何人?”

  飞刀邹审她几眼:“在下姓邹。”

  “是飞刀侠吗?”春梅瞪大眼睛,眨也不眨地盯住他。

  “正是在下。咦,你怎么知道?”

  春梅笑道:“您姓邹,身上无剑,想必就是大名鼎鼎的飞刀侠了。”

  “大名鼎鼎?”飞刀邹怔了。

  春梅压低声音:“在我们宫里,谁人不知您的威名呢。大家都在传你——”顿住话头。

  “传……传我什么?”飞刀邹惊问。

  “不告诉你。”春梅诡秘一笑,“小女子有急事求见苏子,烦请大侠通报!”

  飞刀邹动也不动。

  春梅急了:“快去呀!”

  飞刀邹嗫嚅道:“我……还不知道姑娘姓甚名谁,何方人氏,怎么通报?”

  春梅凑近,低声:“小女子没姓,单叫春梅,是燕国夫人的侍女,夫人托我捎信给苏子,有急事。”

  飞刀邹敛起笑,悄声说道:“这阵儿不行。主公正在与你家公孙谈大事儿!”

  “是公孙哙吗?”

  飞刀邹点头。

  “你真的是飞刀邹?”春梅盯住他的眼睛。

  “这还有假,”飞刀邹摸出一支飞刀,在她眼前晃晃,“要不要试试?”

  春梅从袖中掏出一个锦囊,递过去:“信你!这是夫人捎予苏子的,是要事,你这就呈送苏子,我在此处等候回信。”

  飞刀邹接过锦囊,返回帐中,公孙哙正向苏秦拱手作别。

  见公孙哙走出,飞刀邹小声禀报:“主公,有人捎来锦囊,说有要事!”呈上锦囊。

  苏秦接过,拆开一看,里面是片丝绢,上面绣着一幅图和一首诗。图中一妇人背山面水,向远方眺望。

  诗曰:

  〖燕山之木青兮,
  之子出征。
  燕山之木枯兮,
  胡不归。〗

  尽管没有落款,苏秦也知此绣出自姬雪之手。他强压心跳,闭会儿眼,缓缓睁开,细审绣画。针脚密密麻麻,显然是她费下许多时日,一针一线绣出来的。

  苏秦强忍泪流,在衣内掏弄一会儿,摸出一块早让汗水和体味熏得发黄的丝帕,小心翼翼地摆在这块丝绢旁边,怔怔地凝视它们。

  “主公。”飞刀邹小声说道。

  苏秦似是没有听见,依旧怔怔地望着一新一旧两块丝帕。

  飞刀邹又候一时,再次禀道:“来人在候回音呢!”

  苏秦回过神来:“是春梅吗?”

  飞刀邹点头。

  苏秦取过笔墨,思索有顷,在一块羊皮上题写一诗,是鲁人仲尼编选的卫国古风:

  〖投我以木桃,
  报之以琼瑶。
  匪报也,
  永以为好也。〗

  写毕,苏秦审视一阵,小心折叠好,塞入信套中,也未加封,直接递给飞刀邹:“交给春梅,就说……就说在下谢她了!”

  飞刀邹刚出帐,楼缓就到了。

  苏秦客套话没说,直奔主题:“方才公孙哙来过,说是燕公明日凌晨启程回国。”

  楼缓凝起眉头:“公孙哙没说因由吗?”

  苏秦摇头。

  “在下听说燕国夫人此来,有意回洛觐见天子,怎么说走就走呢?”

  苏秦闭目思虑。

  楼缓自语:“倒是奇怪。依燕公为人,断不会如此匆忙。再说,这也对他的身体不利。从燕国赶来,一路劳顿,燕公年岁大了,体力尚未恢复呢。”

  苏秦陡然睁眼:“此番会盟,秦国可有动静?”

  “未见异动。西河防备未见加强,即使函谷关,也照旧通关往来,似是并不在意。”

  苏秦再次闭目。

  “苏子,”楼缓略顿一下,“倒是纵亲诸国有些热闹。”

  “哦?”苏秦睁眼。

  “在下刚刚得知,楚王兴致勃发,使公子如照会韩侯,欲游虎牢,瞻仰穆王牢虎之所。齐、魏二王闻讯,响应偕游,韩侯亲陪。听说诸王也是明晨起帐。”

  “君上呢?”

  因是与楼缓说话,这个“君上”显然指的是赵肃侯。楼缓不假思索道:“楚王未邀君上,寡君也未响应。”

  “知道了。”苏秦眉头凝起,许久,轻叹一声,“烦请楼子转奏君上,就说苏秦恳请他迟几日回去。”

  “谨听吩咐!”

  飞刀邹来到树后,春梅仍旧在等。

  “姑娘,这是主公回函,你收好。”飞刀邹将封套递交春梅。

  春梅双手接过,小心纳入袖中,朝飞刀邹揖过,转身欲走,飞刀邹叫道:“姑娘,主公还有一句话,是送给你的。”

  春梅转身怔道:“送给我?”

  “主公说,告诉春梅,就说谢她了。”

  “你转告苏子,就说春梅也谢他了。”

  飞刀邹笑了:“姑娘帮忙捎信,主公谢你,是客气,是礼貌。你反谢他,总该有个说辞吧?”

  春梅想一会儿,抬头望着飞刀邹:“小女子是下人,是贱人,苏子是大人,是贵人。大人贵人先谢我这下人贱人,我不该回谢他吗?”

  “这——”飞刀邹倒是无语了。

  春梅嘻嘻一笑,转身又走。

  没走几步,飞刀邹又叫道:“姑娘——”

  春梅住脚。

  飞刀邹近前几步:“在下……想打听一事。”

  “哦,”春梅笑了,“大侠请说!”

  “宫中都在传……传我什么?”

  “传得多了!说大侠飞刀百步穿杨,是天下第一兵器;说大侠飞檐走壁,如履平地;说大侠口能喷火,目视千里;说大侠在蓟城头上一气连发百刀,刀刀穿喉,叛军尸体堆在城墙下,垛成一座小山……”

  飞刀邹脸色涨红:“净……净是瞎传!”

  春梅盯住他看一会儿,嫣然一笑:“今日一见,真就是瞎传!大侠跟我想的一点儿也不一样!”

  飞刀邹目光直望着她:“姑娘一定失望了。”

  “不不不,”春梅连连摆手,“我是说,大侠的相貌!”

  “丑吗?”

  春梅摇头:“原以为大侠是三头六臂、长相怪异的神人,没想到您跟平常人并无二样,还……还……”

  “还什么?”

  “还是个俊人呢!”说这话时,春梅脸上一热,低头偷看他一眼,转身跑开了。

  许是平生第一次听到女人赞美,飞刀邹心头震颤,傻愣愣地站在那儿,直到春梅完全消失在苍茫夜色里。

  出孟津,沿河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