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鬼谷子的局 >

第119章

鬼谷子的局-第119章

小说: 鬼谷子的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鬼谷子眼睛半睁,缓缓说道:“不知何处窜来一只硕鼠,扰乱老朽心智,使老朽无法入定。你可守于此处,硕鼠若来,为老朽驱之。”

  “弟子遵命。”

  “几上是些竹简,若是困倦,你可读之。”

  苏秦叩道:“弟子叩谢先生。”

  鬼谷子眼睛闭合,渐渐入定。苏秦眼角一瞄,看到一条棍棒,悄声走去,拿在手中,守在离鬼谷子几步远处,眼耳并用。

  苏秦一丝儿不敢懈怠,一直守到后半夜,并无半点异音,那只硕鼠更是不见踪影。将近天亮时,苏秦觉得困倦,打声哈欠,猛然想起先生所嘱,遂走到几边,果见几案上摆着一捆竹简,打眼一看,竟是姜太公的《阴符本经》。

  看到是部宝书,苏秦困意顿失,正欲展卷阅读,又恐惊动先生。犹豫片刻,见先生完全入定,且先生事先又有嘱托,也就小心翼翼地展开竹简,就着灯光阅读起来。

  不知不觉中,洞外雄鸡啼晓。鬼谷子睁开眼睛,伸个懒腰。

  苏秦叩道:“弟子依先生嘱托,守值一夜,不曾见那硕鼠。”

  鬼谷子笑道:“许是有你在,硕鼠不敢来了。你守值一宵,定也困倦了吧。”

  “弟子依先生所嘱,得读宝典,并不觉得困倦。”

  “不困就好!回去歇息吧。有张就应有弛,觉是一定要睡的。”

  苏秦叩道:“谢先生关心!弟子告退!”

  苏秦走出草堂,正欲拐向溪边洗脸,树后传出一个声音:“苏兄——”

  苏秦打个愣怔,扭头一看,却是张仪,笑问:“贤弟,你躲此处何干?”

  “等苏兄你啊。”

  苏秦一怔:“等我?”

  “在下甚想知道,苏兄是否逮到了硕鼠?”

  苏秦摇头。

  “嗯,”张仪点头道,“这个在下已有所料。这么说来,苏兄整整守值一夜?”

  苏秦点头。

  “没有迷糊过一眼?”

  “是哩。”

  张仪不相信地望着他:“就这些了?”

  “还有,在下读到一本宝书。”

  张仪两眼放光:“在下等的就是苏兄这句话。不瞒苏兄,昨晚听师姐一说,在下就已猜出,先生是要放货了。敢问苏兄读的是何宝书?”

  “姜太公的《阴符本经》。”

  “果是宝书呀。”张仪叹道,“在下也曾听闻此书,只是无缘拜读。苏兄,你该好好歇息一阵,劳顿一夜,身体要紧呐。”

  “谢贤弟关切。”苏秦扬下手,赶往小溪里洗脸。

  望着苏秦的背影,张仪重重点头,自语道:“看来,是我张仪多虑了。苏兄仍是苏兄,不奸不滑,断不似庞涓那厮。”

  这日晚间,该张仪轮值。几案上依然摆着《阴符本经》。张仪喜极,通读一宵,丝毫不觉困倦。

  第三日晚间,该孙宾轮值时,几上却是空空荡荡。鬼谷子双目紧闭,寂然入定。孙宾守在一侧,手执棍棒,两眼圆睁,两耳竖起,一夜守候硕鼠。直到天亮,并无鼠踪。

  第四夜,又是苏秦轮值,几上摆的仍是《阴符本经》,所不同的是,此《阴符》不同于彼《阴符》,上面写满了鬼谷子的详细注解。苏秦大喜,又是一个通宵奋战。

  第五夜,张仪轮值时,几上所摆仍是昨夜苏秦所读的带注《阴符》。张仪早已从苏秦口中探听明白,因而并不惊奇,细读一个通宵。

  第六夜,再次轮到孙宾轮值时,几上又是空空荡荡。孙宾仍如前一次轮值一样,手执棍棒,一直守到天亮。

  孙宾轮值两夜,夜夜空值一宿,玉蝉儿看不过去了。

  这日凌晨,孙宾走后,玉蝉儿与童子、鬼谷子一道,走到草堂后面的山间草坪上,习练鬼谷子自创的吐纳功法。练有一个时辰,三人收势,玉蝉儿说道:“蝉儿有一事不明,这欲请教先生。”

  鬼谷子微微一笑:“不是不明,是不平吧。”

  玉蝉儿笑了:“先生已经知道了。”

  “先说这《吴起兵法》。”鬼谷子解道,“此书重在技战,庞涓多存机巧之心,正可习之。孙宾为人厚实,习之无益。再说这《阴符本经》。此书重在修心养志,苏秦也好,张仪也罢,自进鬼谷,心神游移未定。心若不定,志必不坚。习口舌之学,心志不稳,当是大忌。此书二人习之,正是修本补缺。孙宾生性谨慎,心定志坚,若是再读《阴符》,非但无助于他,反倒误他大事。”

  玉婵儿不无叹服道:“传闻仲尼有教无类,因材施教,蝉儿今日知之。只是……先生总也不能让孙士子夜夜守鼠吧!”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孙宾自有孙宾的造化,但待机缘而已。”

  如此又值一轮,再次轮到孙宾。这日夜间,孙宾仍然手执木棒,一丝不苟地守候在鬼谷子身边。如此守值一夜,眼见天明,孙宾并无倦色。鬼谷子仍旧一如既往,端坐于地,身心完全入定。

  鸡叫头遍时,孙宾听到异响,定睛细看,果见一只硕鼠在石缝里探头探脑。见无动静,老鼠嗖嗖几下爬上鬼谷子几前的一张桌子,钻进一个抽屉。不一会儿,抽屉中传出硕鼠牙齿咬木的咯咯声。孙宾轻手轻脚地移到桌边,猛地拉开抽屉。

  老鼠受惊窜出,孙宾眼疾手快,一棒打去,正中鼠腰。老鼠发出吱的一声惨叫,扑地死去。

  听到异常声响,鬼谷子睁开眼睛。

  看到鬼谷子出定,孙宾叩拜于地:“先生,此鼠果来骚扰,被弟子一棒打死了。弟子不意惊扰先生,乞请先生恕罪。”

  鬼谷子扫一眼地上的死鼠,点头道:“嗯,烦扰我者,正是此鼠。你替为师消除此鼠,何罪之有?”

  孙宾叩道:“谢先生不责之恩。”

  “孙宾,庞涓下山,你可有感念?”

  “师弟学有所成,必能有所作为。”

  “听你说来,你是认定庞涓学有所成了。”

  “师弟下山之前,曾与弟子几番论兵,弟子自知不及师弟远矣。”

  鬼谷子笑道:“庞涓品性浮躁,三年所学,只在雕虫小技而已。”

  孙宾惊道:“孙宾迟钝,还望先生教诲。”

  “先圣曰,‘大巧若拙,大智若愚。’为人之道不在聪明,用兵之道不在战胜。庞涓自作聪明,争强好胜,看似大才,终是平庸。你不存机巧之念,没有斗狠之心,当可铸成大器。”

  “弟子愧不敢当。”

  “还记得庞涓与你争论谁是天下第一兵家之事吗?”

  “弟子一时好胜心起,与他争执。后来,弟子细想此事,甚觉荒唐。”

  “能知荒唐,可见你有慧心。不过,就老朽所知,你的先祖孙武子可称天下兵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孙宾叩道:“孙宾代先祖谢先生褒奖。”

  “可知老朽为何称孙武子为天下兵圣吗?”

  “先祖善于用兵,常能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非也。孙武子可称兵圣,不是因为他善战,而是因为他善于不战。”

  孙宾怔道:“善于不战?”

  “正是。孙武子深谙用兵之道,非一般兵家所能比肩。纵使吴起,也只能等而下之。”鬼谷子从几下取出一卷竹简,“此为孙武子的用兵精要,老朽每每读之,总是唏嘘再三,拍案惊叹呐。”

  “先生,”孙宾圆睁两眼,盯向那捆竹简,“这不会是先祖的《孙武兵法》吧?”

  “正是。你一意守值,心无杂念,诚挚可嘉,当读此书了。”鬼谷子拿起竹简,递予孙宾。

  孙宾双手接过,叩道:“弟子谢先生厚赐。”

  “据老朽所知,”鬼谷子缓缓说道,“此书当为世上独本。孙武子厌倦战事,用毕生心血著成此书,献于吴王后隐退。吴王视此书为宝,深锁于姑苏台中。越王勾践灭吴之时,火焚姑苏台,此书也就失传了。好在孙武子著述时留有副本,此本几经周转,终为老朽所得。老朽一向谨慎,未曾轻授。今见你心底忠厚,又是孙武子后人,便知此书的出头之日到了。”

  孙宾再拜道:“先生恩德,弟子没齿不忘。”

  “记住,”鬼谷子谆谆叮嘱,“得此书者,善用之为天下利,不善用之为天下害,故心术不正者不可习之。你拿回去,细心研读,三日后还我。”

  “弟子谨遵师命。”

  孙宾将《孙武兵法》拿回房中,关门,焚香,摆上先祖灵位,连拜三拜,方才正襟危坐,展卷阅读。

  孙宾遵守鬼谷子所嘱,于第三日晚间手捧宝书,再进鬼谷子草堂。

  刚进草堂,就见鬼谷子坐在几前,已在候他。

  孙宾叩道:“弟子拜见先生。”

  “起来吧。”

  “谢先生。先生所赐之《孙武兵法》,弟子已读三日,特来奉还。”孙宾将《孙武兵法》双手捧起,呈给鬼谷子。

  鬼谷子扫一眼竹简:“你可记牢?”

  “弟子熟记于心了。”

  鬼谷子翻开竹简,随口读道:“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

  孙宾接后背诵:“孙子曰,‘凡治众如治寡,分数是也;斗众如斗寡,形名是也;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兵之所加,如以石投卵者,虚实是也。凡战者,以正合,以奇胜。故善出奇者,无穷如天地,不竭如江海。终而复始,日月是也。死而更生,四时是也。声不过五,五声之变,不可胜听也;色不过五,五色之变,不可胜观也;味不过五,五味之变,不可胜尝也;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也。奇正相生,如循环之无端,孰能穷之哉……’”

  鬼谷子摆手止住,又翻几下:“军争为利,军争为危——”

  孙宾接下诵道:“举军而争利则不及,委军而争利则辎重捐。是故卷甲而趋,日夜不处,倍道兼行,百里而争利,则擒三将军,劲者先,疲者后,其法十一而至。五十里而争利,则蹶上将,其法半至。三十里而争利,则三分之二至……”

  鬼谷子放下竹简,点头赞道:“你用心如此,孙武子在天之灵,可以告慰了。孙宾,把书拿上,跟我来。”起身头前走去。

  孙宾手捧《孙武兵法》,紧跟于后。二人走到外面草地上,鬼谷子指着一个土坑:“将竹简放到这里。”

  孙宾将手中竹简放到土坑里。

  “回去拿个火把。”

  孙宾走进草堂,点上火把,走过来。

  鬼谷子指向竹简:“烧吧。”

  孙宾怔道:“先生?”

  鬼谷子淡淡说道:“《孙武兵法》已印你心,这些竹简留在世上,也是无用,烧吧。”

  孙宾实在不忍烧去,依旧眼巴巴地望着鬼谷子:“先生——”

  鬼谷子再次重复:“烧吧!”

  孙宾见鬼谷子如此决绝,知道求也无用,只好说道:“弟子遵命。”

  孙宾将火把放在一边,跪于地上,将竹简摆正,朝之连叩三个响头,含泪祷曰:“先祖在上,不肖后人孙宾遵先生之命,将圣典归还先祖,请先祖查验。”

  祷毕,孙宾拿过火把,轻轻放到竹简上面。顷刻之间,天下宝典《孙武兵法》就在一阵噼噼啪啪的烈焰中化成一堆灰烬。

  鬼谷子望一眼仍在风中明灭的余烬,抬头看向孙宾:“孙宾,自今而后,天下第一兵典只在你的心中。不过,仅能倒背如流一无用处,唯有悉心揣摩,悟其理,晓其义,得其道,方为彻悟。”

  孙宾拜道:“弟子谨记于心。”


  第四章 挑拨齐魏,庞涓巧施攻心计

  庞涓从宿胥口渡过河水,不几日就到魏国新都大梁。

  大梁本是魏国别都,人口稠密,物产富饶,商贾云集,此时成为都城,热闹自是不必说的。庞涓几经打听,寻到白虎的府宅,上前叩门,开门的是老家宰。

  为防意外,庞涓仍然戴了斗笠。老家宰看了一时,竟然认不出来,怔道:“先生是——”

  庞涓取下斗笠,笑道:“家老,您再看看。”

  老家宰又看一时,仍旧摇头。庞涓微微一笑,从袖中摸出一副络腮胡子戴上。看到络腮胡子,老家宰这才叫道:“哎呀呀,看我这双老眼,连恩公也认不出了!恩公,快快快,府里请!”

  老家宰引领庞涓走进府中,边走边叫:“少夫人,快出来,你猜是谁来了?”

  绮漪早已听到声音,急迎出来,见是庞涓,又惊又喜,当院跪下,叩道:“奴家见过恩公。”

  庞涓还过一礼:“弟妹快起。”

  绮漪起身,朝厅中礼让道:“恩公,屋里请!”转对家宰,“家老,快叫夫君回来。”

  老家宰答应一声,走出厅外。

  绮漪泡上茶水:“恩公,请用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