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大宋王侯 >

第396章

大宋王侯-第396章

小说: 大宋王侯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哐当一声,李煜手中茶杯跌在地上,摔得粉碎,心中慌乱无比,根本不知道接下来怎么办。

  韩熙载、楼炎明等人脸色同样难看,韩熙载深吸一口气,也不顾君臣尊卑,跑过去从抢在一名太监之前将探子手中情报拿了过来,开始细看。

  “现在老夫也不用继续废话了,坚壁清野现在真的要用了。”韩熙载叹了口气,将情报递给其他人看,随后所有的人都已经沉默下来,王东阳说了一句:“陛下…………”随后眼见李煜脸色苍白,分明已经慌了神,便苦笑一声不再说话了。

  这个时候真正能够挑起大梁,当做主心骨的绝对不是南唐皇帝李煜,反而是南唐贪污**的源头宰相韩熙载和祸乱朝纲的源头楼炎明。

  原本战事开始时,韩熙载便主动负责后勤,带领麾下谋士和户部官员承担的还有许多琐碎而复杂的工作,但到得此时,紧迫感终于轰然压下,韩熙载的力量彻底准备动起来了。接下来,在南唐地方官员强制性的逼迫下,金陵四周许多地方的居民,都开始在战争的威慑下拖家带口地离开了居住地。拿不走的粮食、粮草也全部被南唐官府一把火烧了,或者直接倒入河水中。

  但是紧接着一个个噩耗,让南唐朝廷君臣陷入悲愤和绝望之中。

  扬州、舒州、黄州、洪州和另外五个大县宣布脱离南唐,向宋国投降,打开城门主动迎接或赵赞、或潘美的军队进城,并拿出城内粮草供宋军食用。消息传到金陵之后,楼炎明果断下令弥勒教高手对这五州五县的知府和守将进行刺杀,但都被事先有所准备的华夏卫府派出的高手破环。

  当然,即使是南唐朝廷已经如此**,依然还有真正的爱国之士存在,誓死与国存亡的官员、将官,甚至百姓都大有人在。

  …………

  …………

  采石矶虽然地形特殊易守难攻,但同样的只要宋军卡住军寨出口峡谷,林仁肇的大军也很难出得去。曹玮和杨延军知道林仁肇麾下还有近五万人马,以林仁肇的能力,他们这点人很难将其剿灭,也不攻打军寨,而是用华夏卫府提供的火药,索性将峡谷出口给炸塌了。这样一来采石矶军寨中唐军想要出来,便只有从水路或者翻山越岭这两种方法。

  水路上自有宋军水师进行封锁,而翻山越岭就算出来,势必变成疲军或者拉开队伍,被宋军集中兵力一一围杀,出来也是凶多吉少。再加上采石矶军寨内唐军内部出了一些问题,即使林仁肇当日果断将徐耀星和杨加伦及其心腹死党全部杀死,但暗中不想和宋军继续打仗的士兵和军官大有人在。毕竟南唐皇帝李煜和朝廷无能与**已经深入人心,拥有这样的朝廷和皇帝,若是刚开始能够赢得战争还好,若是输了,军队的军心势必会动摇,如今采石矶军寨中便是这样的情况,若非林仁肇威望极高,下手果然,手腕狠辣,不等宋军攻打军寨,寨中便有人主动投降了。

  与此同时,采石矶到金陵一带,一片巨大的混乱正在蔓延。

  池州一战大败,被南唐视之为希望的林仁肇被困采石矶,潘美虽然只带着六万人马,但一路所过,南唐除了少部分热血将领带人有犹如鸡蛋碰石头一般送死之外,南唐军队大部分都是望风而四散奔逃。然后又在沿途之中,一拨拨的士兵、将领又开始组成阵势,或是驻守等待命令,或是往附近的大城集中。而潘美并没有停下脚步,军队的锋芒迅速扩大到周围的县镇、城市。

  终于在三月初八,在距离金陵城两百里的芜湖城,潘美遇到了自采石矶之后第一场硬战,守将刘文禄带着一万守军拼死守城两天,最后潘美安排人挖了地道至城墙下,用华夏卫府提供的炸药包将城墙炸塌,于第四天城破。

  然后,杀戮在城市之中蔓延过去,犹如淹没覆盖过去的潮水。溃败不及的军队与原本城市中的部分居民组织起了零星的抵抗,随后在这灭顶之灾下被碾碎无踪。

  这是过了采石矶之后的一座大城,当然,如果与金陵那样的城市相比,这里大概就只能算得上中小。由于接近金陵城,它的城防还是相对严密的,南来北往的商业繁荣了这里,使得这里有近十万的常住人口,潘美之所以硬是要攻破此城,是因为南唐宰相韩熙载坚壁清野之策有了效果,潘美带领六万大军的粮草不够了。而在华夏卫府暗中主导下主动投降的那几个州县刚好都不在潘美行军路线上。

  第二更送上,今晚还有第三更,甚至第四更,兄弟们不要错过——————


第五百六十四章  兵临金陵


  再加上其它一些原因,无论如何,芜湖城在潘美眼中都算得上是一块大肥肉了。

  北门,潘美按着剑柄。带领亲兵的队伍进入了芜湖城的街道。周围杀人放火之声络绎不绝,蔓延开去。

  一双眼亮仇恨的眼睛,正在路旁一座坍塌的二层楼房里,静静地盯着他………

  …………

  …………

  芜湖城城南面。士兵、百姓拥挤在城市道路中。疯狂地往城外冲出去。后方的街市间。宋军已经推进过来,在街巷间展开摧枯拉朽的厮杀,一个挤满了人的巷道中。三名宋国骑士堵住了后路,手持长枪,朝着前方疯狂地刺过去。

  鲜血飞洒而出,男人的叫声、女人的叫声、孩子的哭声汇成一片,有的人试图躲在下方,旋即被马蹄踩碎了胳膊、踩碎了脑袋,也有人正踩着其他人的身体往墙壁的另一面爬,其中也有溃败的士兵,手持钢刀,眼看人群挤过去的速度太慢,举起钢刀开始杀人,然而后方长枪刺过来,还是将他们刺穿了身体。

  在潘美的默许之下,宋军一哄入城,开始烧杀抢掠起来。

  只见城中处处火起,奸。淫者、掳掠者、肆意屠杀手无寸铁的平民者比比皆是,杀红了眼的士兵甚至连寺院也不放过。虽说宋人信佛者也有,但是不信神佛的也大有人在,他们是不敬神明的,有他们带头,那些临危携细软逃进寺庙,把寺庙当做保护神的百姓也都被劫掠一空,若见有姿色出众的女子,便在佛堂之上也有施暴者。

  潘美下面有一个名叫冯鑫的部将又惊又怒,眼见兵士如匪,散落各处,欲待制止也是有心无力,只得怒火满腔去寻潘美。

  待他见到潘美,立即愤然禀道:“大帅,我宋国王师侥江南,讨伐者乃是唐主,这些百姓,不日都将是我宋国子民,怎么可以纵兵如匪,肆意屠杀、奸。淫、掳掠。”

  潘美不以为然,微笑道:“本帅所为自有原因,此战之后,便要直面金陵城,本帅已经得到情报,南唐各地勤王大军中已经有不少汇聚向金陵,至少有十万人马,唐军背靠金陵,势必有一场硬战,到时候唯有三军勇猛向前,方能一战大败唐军。而若想让三军变得更加勇猛,眼前最有效简单的办法自然是任三军掳掠此城。”

  “大帅,吊伐唐国,百姓无辜,眼看他们受此无妄兵灾,大帅就忍得下心么?”

  潘美脸色一沉,喝道:“慈不掌兵,义不理财。冯将军岂可怀妇人之仁?”

  冯鑫一窒,知道已经惹恼了潘美,但依然咬着牙拱手道:“大帅,若是纵兵如匪,失却江南民心,江南军民难保不会重蹈蜀人覆辙。破城安民,军纪严明,方能招揽民心呐。”

  潘美纵容所部,既为激励三军誓死效命,其实也有一个见不得人的目的,是想趁机以此收拢军心,对所属大军加强控制,好为将来有朝一日用到。但这个目的自然是不能说出来。

  不过潘美也不想太过己甚或者明显,如今目的已然达到,再加上冯鑫乃开封城中央禁军大将,是皇帝陛下身边近臣,所以他便顺水推舟地笑道:“若非城中未遇抵抗,本帅还要下令屠城呢!冯将军宅心仁厚,罢了,本帅看你面子,收兵便是。”

  此时城中处处破败,战火硝烟,自以来,战乱一起,遭殃的总是百姓,所谓秋毫无犯的仁义之师,只存在于官方的史书神话中。即便以岳飞之孙岳珂所叙为蓝本塑造出来的岳家军的撼天战功和钢铁军纪,简直就是仁义之师的最佳注解,事实上也要打个些折扣。

  所谓秋毫无犯的王者之师,与其他军队的区别只是造的孽多与少罢了,那时所矜夸的秋毫无犯,还时常是指对自己治下的百姓而言的,他们对敌国领土上的百姓倒底如何可想而知。

  北门街道。城市中战斗喧闹的声音四面八方的传来。潘美骑着战马,手臂按在剑柄上,一边和冯鑫说着话,一边向前行去。

  刺杀忽如其来。

  陡然凝聚的杀气仿佛稀薄了天光,阻隔了声响,无声的锋芒夹着凄厉的杀意从路边一座坍塌大半的小楼里陡然射出,当众人反应过来的瞬间,已经暴射直潘美的战马前方,锋芒当空斩下。

  潘美的亲卫之中,已经有一人从侧后方陡然射出箭矢,另一人刷的掷出长枪,然而那一瞬间,众人的反应似乎并不能赶上刺杀到来的速度,空中那人随着锋芒的劈下,尖锐的叫喊出声:“哇呀…………”凄厉而诡异的声音竟犹如夜鸦啼鸣。

  潘美身上的大氅呼啸着展开在空中,下午的街道上,战马人立而起,半空中犹如爆起了一团日光。潘美“哈”的一声,拔剑挥斩,手中宝剑带起刺眼光芒,与那凄厉丧死的气息碰撞在空中。

  来袭的那名刺客被挥斩得飞退出去,却是一名身材瘦小的年轻女子,手中一把兵器似刀似镰。锋锐无比。他在地上滚了几圈,才刚刚站起来,枪林已至。

  “啊…………”

  她一声尖叫,身形飞退,箭矢射穿她的肩膀,长枪跟随而来,她挥刀猛砍,只在片刻之后,便被逼入路边废墟的死角中,几柄长枪刺穿她的身体。几乎将她整个挑了起来。她握着手中的镰刀,目光望着潘美,口中鲜血出来,大声喊道:“狗贼,你的士兵杀了我全家,我做鬼都不会放过你,啊………”的大叫。但随后。那诡异的叫声也消失了。

  显然,是宋军入城在强杀劫掠中或许遇到芜湖城内某个江湖世家抵抗,然后就将这个江湖世家给灭族了,刚才那女子显然是漏网之鱼跑来报仇的。不过这女子的身形瘦小,身为女子力量也不够,然而显然她一直练武,并且在刺杀之道上很有天赋,只希望能以一击之力斩杀大将。只是一击不中,也就死了。

  潘美骑在马上,神色没有丝毫变化,望着这具尸体,也懒得理会此女刚才死前所说,淡漠说道:“是南唐的江湖人,身手不错,将她扒光了挂在城门上。”

  他收起手中重剑,便有卫士领命而去。

  这只是小小序曲而已。不久之后,在芜湖城休整一天之后,潘美便要带大军席卷而下,进逼金陵……

  …………

  …………

  潘美在芜湖城休整一天之后,乘胜追击,挥师东进,先克新林寨,又破白鹭州,再破新林港,终于长驱直入,兵逼金陵城西南郊。

  潘美在江南的主要战场上连战皆捷,与此同时,东边战场也捷报频传。赵赞又攻破鄂州、袁州,野战大败十万南唐大军,然后攻克樊山寨,围攻武昌、江阴,进围润州。

  赵赞从东南边进攻时,兵分三路,横向一线进攻,全面开花,使南唐驻各州的军队自顾不暇,不少州都无力援救金陵,这也是赵匡胤在发兵之初,亲自部署的战略意图,赵赞和潘美都知道这一点,目的就是保证潘美所率主力,不受各地重骑兵的牵制,集中优势兵力,向金陵城下进击。

  潘美连克白鹭州、新林港,来到金陵西南郊之后,马不停蹄,人不解甲,一鼓作气猛攻金陵之南的掎角重镇溧水。

  溧水唐军主帅乃老将李雄,早在宋军渡江之初,他便请求朝廷为其增加兵力,准备在金陵外围与宋军决战,但是朝廷并未答复他的请求。现在宋军主力来攻,气势汹汹,而溧水城内兵马不过五千,如何抵敌?李雄虽然心灰意冷,却不肯投降,也不愿弃城逃跑,他对部下众将说道:“我是定然要死于国难,尔等可好自为之。”

  宋军开始进攻,李雄率领七个儿子奋力守寨。当宋军如潮水一般拥入寨中时,李雄挺枪冲入敌阵,七个儿子各持兵器,紧随其后。父子八人浴血拼杀,枪挑剑刺,左格右击,杀死宋兵无数,最后终因寡不敌众,力难回天,八人皆战死于两军阵中。明知不可而为之,李雄父子为国难慷慨赴死,死得义无反顾,轰轰烈烈。金陵附近之地的百姓在若干年之后,仍有人为李雄父子八人生香焚纸,超度亡灵。

  攻克溧水之后,金陵的正北、西北屏障全部扫清,潘美率大军步步紧逼,终于屯兵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