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舌尖上的唐朝 >

第173章

舌尖上的唐朝-第173章

小说: 舌尖上的唐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岭南道的唐人太少了,没办法。这些昆仑奴的繁殖能力太强,适应能力也强,那些番奴也不好说。如果不控制这些人的生育,恐怕过了多少年后,这岭南道要被昆仑奴占领了,所以只能出此下策。”

    李好不想这么残忍,但是有些事情如果不这么做,以后就会变成失控的局面,这个看后世的所谓的美利坚就知道了,李好不想看到那种结果。偏偏现在大唐的疆域到处扩张,极度缺乏人口和劳动力,不用奴隶的话很多工程做不了。

    昆仑奴的适应和繁殖能力有多强,这个看后世的美洲就知道。相比东方这边的人种可以同化不同,这些人怎么同化也能看到他们的痕迹,烙印太深了。

    “还是缺人口啊!”这句话这些年来,一直都是李好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东方人的故土难离情节,还有每段时间的残酷战争厮杀,让这个地方的人口数量一直很难满足李好的需求。

    虽然李好也能跟后世的大不列颠一样,利用屁*股大的一个地方,少少的一点人口控制着整个世界的殖民地。但是最后那些地方还是失控了,成了混色人种居住的地方去了。

    李好是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他的眼中只有大唐人才是最好的人,所以他宁愿步子走的慢些,用骗也好,强制也好,也要把大唐人全部赶往那些新开发的地方去,让这些地方的主体人口必须都是唐人。

    更重要的一点是,东方这片大陆李好觉得人口不能聚集的太多,这边才是唐人的最根本最核心的地方,这边的一切资源都要好好保护下去留给后人,不要跟后世一样把自己的资源全部挖空了。

    虽然想的有点远,虽然还有很多困难,但是李好跟自己的学生们一直都是这样教育着,而他自己也是这样在做。还有一个重点就是信仰不能变,文化传承不能改,谁敢背叛直接消灭,从精神到身体还到祖宗十八代,全大唐声讨。

    以后这些地方就算脱离了,他们的人还是唐人,文化还是东方的文化,信仰还是一个信仰。这就是李好的目的,大致让唐人遍布天下。这是一个美好的设想,最后变成什么样李好自己也不知道。

    “老师,林邑那边我们已经建了两个据点,听说林邑朝廷的某些人对这个很有异议,而且对我们的商队和根据地也不怎么客气,这事情怎么处理?”

    贞观十五年虽然李好并没有什么大的行动,也没去什么地方什么地方考察视察,但是一些该做的事情都没漏过,而且还有他的学生们在各处忙碌着。

    “这个事情看能不能想办法挑起那些人的怒火,最好让他们去攻击我们的据点。但是我们的商人和士兵以及百姓们一定要保障他们的安全,不要有损伤。”

    李好听后沉思了下回道:“最好在今年年底前把这件事情弄起来,然后我这边跟朝廷请命,到时安南督府和广州府这边分水陆两线攻击过去。林邑必须是我大唐的土地,这边一大块都是我大唐地。”

    “这边有着丰富的粮食产量,还有各种矿产和木材,以及各种宝石玉石,所以这地方必须是我们的。而且征服这片地方后,我们就跟绒日国接壤了,以后谋图绒日国也更方便点。”

    李好在自己的学生面前从不掩饰自己的想法,南亚半岛这边必须是大唐的,这个没得商量。包括南洋这片海域,这里李好已经惦记很久了,有机会肯定要拿下来,没机会创造机会也要拿下来。

    “嗯,我明白了。我立刻安排那边据点的人创造机会出来,然后给他们安排更多的补给,让他们能在根据地坚持更长时间,争取没有一个人受伤。”

    这时候的南洋,也就林邑这里有点规模了,其他地方基本上大唐的船队一过去,直接修建基地就好。那些还在原始生活中的土著部落,碰上唐军几乎都是一溃而散,大唐人抓奴隶都抓捕了那么快。

    对于这片地方的人李好一样没什么好感,不管男女老少,全部抓了过来给自己修路挖矿山。大唐整缺着人呢,至于这些人在这边抓去做事以后,还有没活路,这个李好从不关心。

    而那些大唐的犯人什么的被发配到这边流放也好,修路也好,李好都会要求保护好这些人的生命和家人,但是那些南洋的战俘李好从来不会去过问,那些买过去的人随即也就知道该怎么用这些人了。

    往死里用,反正价钱不贵。这些番奴恐怕想不到的是,他们是在给自己的那些垃圾后辈背包。因为李好对后世这些地方的人很不爽,他现在搞不了那些人,直接把他们的祖先连根斩掉就好。

    “郎君,我们下半年去琉球那边呆一阵子,还是在泉州府呆一阵子?”就在这种安排和忙碌中,贞观十五年很快就过去了一半。下半年李好准备换地方呆上一段时间,看看另一个地方的发展情况。

    “我们在琉球呆两个月,过了夏季后再去泉州府那边,年底再回广州府这边。”泉州府是岭南道第二个发展起来的地方,那边还有一个大大的琉球岛,李好自然要过去那边看看。

    实际上李好原本准备往西一路去看看,只是这一路山路太多,很多地方还是修整中。李好的孩子还比较小,走这种山路恐怕不会适应,加上水土不服,所以李好就没过去这边了。

    这边现在还有一些零零碎碎的战斗,都是李二设置的什么羁縻州府留下的祸根。有些家伙以为李好的大军离开这边后就没人收拾他了,所以又跳了出来,崩腾的很欢。

    这正好给了王玄策练兵的机会,他这个安南督府上任后正愁着没什么事情做,还担心自己手下的士兵没事做战斗力退化。现在这些人跳了出来正好,一个个杀过去就是。

    而且现在李好一直都在嚷缺人开发,这些羁縻州的番族被抓后,正好可以补充到各种修路挖矿山的大军里面去。而且不用花费多大的心思,当练兵一般。

    “在琉球呆两个月?是去我们在琉球的庄园那边么?”李好在琉球岛上的庄园建好有半年多的时间了,不过他们一直没有去住过,也没去看过。只是安排了人在那边打理,现在过去那边正好可以去看看。

    “对啊!”李好看着自己的几个女人脸向往的样子,笑着回道:“那边是最好的避暑胜地,我们挑着这时候过去就是想在那边避暑啊。那里的山水都是不错的地方,去那边呆段时间正好,几个小家伙也舒服一些。”

    从广州府到琉球有专门的线路,不用从泉州府这边转道,直接就能在琉球岛登录。那边为了配合开发的物质输入,特意在岛的几个方向都设置了港口,方便泉州府和广州府,以及南洋那边过来的船支输送物质。

    李好他们坐的是试航测试用的宝船过去琉球那边,这种船坐在上面后,整个人甚至感觉不到在海面行驶一般,特别是天气比较好,没有风浪的时候,如履平地。

    “郎君,这大船真是安稳,坐在上面就跟平时在岸上一般,只要不开窗子去看,还让人以为就在岸上。”

    生了孩子后,李好的几个女人现在越发出落的有女人的味道了,走路的样子都多了一丝妖娆。几个孩子被李好的学生照料着玩,李好的几个女人才有空过来和李好聊下。


………………………………

第二百八十五章 三杯鸡

    “这是菜脯蛋,花生猪脚和三杯鸡?”李好看着上桌的几个菜后问向自己的学生,这几道菜跟自己记忆中的这几道菜极为相似。如果不是这个时候看到,李好几乎把这三款菜给忘了。

    这三种菜在后世的城市酒楼中,经常能看到,三杯鸡更是成为一个连锁式经营的酒楼,在不少城市都能看到。

    菜脯,即萝卜干,源自闽南发音,是湾湾乡土名菜之一。将菜脯配以特选大葱及鸡蛋烘焙而成。做法简单,但却能体现菜脯、大葱、鸡蛋的甘甜清香,外酥内嫩,是道极具湾湾淳朴气息的菜式。

    李好曾经吃过,而且中原这边实际上也有摊鸡蛋和煎鸡蛋饼的做法,过程几乎差不多,只不过是用料不一样而已。而这道菜实际上应该是源于对面的泉州府,所以李好才会想不起。

    至于花生猪脚卤,这种方式在广州府那边也能看到,只是烹饪方式不一样而已。这边采用多种中药材、酱油、米酒等调料长时间炖煮,算是一种改进型的特有烹调技法。

    花生猪脚卤,顾名思义,将花生、猪脚、酱油及特配中药材以小火慢炖,长时间炖煮后皮肉香滑且富有弹性,花生吸取炖煮精华香而入味,跟猪脚汤差不多,具养颜美容功效。

    第三道菜是三杯鸡,三杯鸡也是后世湾湾的代表菜式。实际上这道菜原本源自于赣州,不过到了湾湾后,用上了这边特有的调料后,就变成了这边的代表菜式。

    何谓三杯鸡,即一杯酱油膏、一杯米酒、一杯黑麻油。精选上等的鸡腿和鸡翅中,鸡肉经过葱、姜、蒜和酱油膏24小时腌制。把腌制好的鸡肉放到油锅中炸到金黄,再用麻油把蒜瓣炒至金黄,把蒜瓣和鸡肉放入锅中同炒,再加入三杯酱料。

    此道菜中还加入了一种湾湾特有的香料——九层塔。三杯鸡整个烹饪过程中不用水,味道浓郁,更适合北方人的口味。香嫩的鸡肉,味重的调料,清香的九层塔,算的上是一种让人垂涎欲滴的美食了。

    “正是,老师知道这些菜式?这个原本是过来琉球这边开垦的百姓自己做出来的美食。我去他们中间工作的时候见过,尝了之后觉得确实美味,所以就把做法要了过来,然后稍稍改良了一番。”

    李好的学生听了李好的话后一脸的惊奇,这些吃食应该算是民间自己弄出来的美味,而且原本的做法比较简陋,没想到自己老师只看了一眼后就知道这些,他能不好奇么?

    “师兄去百姓中怎么发现这几道菜的做法?”李好还没出声,倒是他的一个学生先出声了,显然对这位师兄去民间还能发现这边的美食十分好奇。

    “这个也算凑巧吧,琉球这边有不少从中原各地迁移过来的百姓,这些都是在家乡日子过的不怎么样的人,想来这边找找机会。花生猪脚和菜脯蛋这个还是那些百姓刚来时,各种物质不够,他们就这样试着做菜看看。没想到做成之后美味无比,所以就慢慢传开来。”

    李好的这个学生听了师弟的话后笑着回道“我过去安排他们开垦耕地,并给他们发放一些耕种物质,这些百姓就邀请我过去吃饭,然后就吃到了这两道菜。感觉味道不错,就记了下来。至于三杯鸡,那就是一个有故事的美味了。”

    “还有故事?”这下不仅李好的学生,李好和他的女人们也对这个好奇起来。

    “嗯,确实有故事,一个迁移百姓的故事。”见房间里的人对这事情都很有兴趣,李好的这个学生就把三杯鸡的事情解释了一下。

    这个故事来自一个迁移过来琉球求生路的百姓的事情。万载县康乐镇郊有一户农家,姐弟二人相依为命。适逢他们家乡生活艰难,民不聊生,只好让弟弟出外谋生。

    姐姐为给弟弟饯行,便将家中仅有的一只嫩三黄子鸡杀了,洗净后剁成小块与鸡内脏一并装入小砂砵炖烧。因家穷没有什么调料,便随手放些甜酒酿、酱油、猪油、姜块等,再加盖置柴灶上炖烧。不一会鸡肉香气四溢,尝之其味甚美。

    此后,外出谋生的弟弟流浪颠沛,跟着那些过来琉球开垦的大军到了琉球,去了一家饭馆帮厨。由于勤快敦厚,被店主看中,招为女婿。

    后因挂念老家孤单的姐姐,征得妻子和岳父母同意后回老家探视。一到家乡,见姐姐穷困潦倒的生活难以为继,于是打点行李将姐姐接到琉球来。弟弟总难忘离家时吃的那味鲜醇香的鸡菜,便叫姐姐再做一次,以享宾客。

    正好李好的学生去巡视琉球百姓的情况,刚好在他们的饭馆落脚。见此菜风味独特,便问做法与菜名,姐姐因其放三杯调料故遂称“三杯鸡”,此后姐弟二人在饭馆里常用此菜款客。

    李好的学生看了这个三杯鸡的做法后,回来自己稍稍改良了下,便有了现在的三杯鸡。随即他把改良后的做法给了那姐弟,现在那个小饭馆的生意越发好了起来,三杯鸡的名声在这边也越发有名起来。

    “只是老师怎么知道三杯鸡?”李好的这个学生讲完这个故事后,好奇的问起来,他觉得这个三杯鸡应该是他们琉球岛这边的特产,而且产生还不久。

    “嗯,这几款菜式我曾经见过类似的做法,所以猜测了一番。也尝过,算的上是一种不错的美味了,而且食材取用方便,价格也不贵。”李好听后笑道,这几道菜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