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帝国之征服者 >

第94章

帝国之征服者-第94章

小说: 帝国之征服者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薛顺有些奇怪的看着曹文诏,这个人到底是什么人,竟然敢直呼吕岩的姓名。
  “你放心,我是不会和女真人合作的。”
  吕岩笑着说道。
  听到这里,曹文诏稍微放下心来,但是他还是有些提心吊担地看着吕岩,担心他什么时候会变卦。
  但是薛顺却是脸色一变,连忙说道:“这是为什么?我们合作对于我们都有好处啊。只要我们两家一起合作,击败大明那是轻而易举的。”
  “这世上有些事情是不能用有没有好处来衡量的,比如卖国,比如当汉奸。和你们女真人合作就是在卖国,就是在当汉奸。”
  吕岩冷冷地说道。
  “只要背叛了汉人,哪怕他生前权势滔天,一辈子都不会受到审判,但是他死后迟早还是会被钉到历史的耻辱柱上。这是时代的洪流,这是谁也阻挡不了的大势,除非所有的汉人全部灭亡为止。”
  “现在我就要审判一下你们这三个可耻的叛徒,来人啊,将他们拖出去,打断他们的双腿和双脚,然后将他们交给明军处置。”
  很快就有侍卫走上前去,将他们拖了下去,然后外边传来一阵杀猪般的求饶声和惨叫声。
  曹文诏有些怔怔地看着吕岩,他不明白吕岩为什么这么做,难道他从来没有想过和女真人合作会得到多大好处吗?
  吕岩对他笑道:“也许我不是大明的忠臣,但是我一定是汉人的忠臣,这点你只管放心。”
  曹文诏神色复杂地点了点头,一时之间他的心头五味杂陈,不知道这样欺偏吕岩是不是正确。
  那三个锦衣一脸狞笑喀吧喀吧地拧着自己的指关节,他们已经开始思考该如何炮制那三个汉奸了。
  锦衣卫的诏狱在整个大明都是赫赫有名,是足以让婴儿止啼的存在。
  很快,这三个人就被锦衣卫送去了凤阳城。
  熊廷弼知道这个消息后先是不敢相信,他以为吕岩识破了他的诡计,他是想骗他将边军重新调回去,然后想方设法攻破凤阳。
  不过这种事终究还是审了再说,于是连忙命令锦衣卫连夜审问。
  什么各种酷刑轮番上阵,比如拔指甲,将钉子活活钉到人身上,只是听听就足以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那三个人受刑不住,终于招供了一切。
  他们的确是来自辽东,只是他们对于**哈赤的进攻计划也不太了解。
  这些是军事机密,不是他们这些使臣可以了解的。
  不过估计不是十一月份,就是十二月份了。
  知道这个消息后,熊廷弼和凤阳一些排得上号的官员都是大吃一惊。
  这个时候他们已经调遣边军南下,京畿附近实力相当的空虚,万一女真人打进来了怎么办?
  一想到这里,很多人都坐卧难宁。
  熊廷弼思考整整一天后,终于连夜给天启帝写了份奏折,建议让边军继续南下。
  和女真人比起来,吕岩才是真正的心腹大患。
  因为女真人最多是抢一把就走,吕岩却是将整个地盘都给占了。
  这两者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
  农耕民族对于游牧民族的抢劫有着极强的恢复力,游牧民族到汉族境内打秋风的日子可以说已经持续了两千多年了。
  但是吕岩占领地盘的行为已经伤害到了大明的根本,他这不是在大明身上割肉,而是割掉大明的双腿甚至是心脏。
  没有了江南这些膏腴之地,大明就是想恢复都恢复不过来。
  没有足够的粮饷,北地也无法养活那么多边军了,到时候大明只会更加危险。
  写好这些奏折后,熊廷弼迅速地命人八百里加急将这份奏折送到北京。
  至于朱由校如何决断,只能听天由命了。
  对于女真人可能的入寇,吕岩也是心情沉重。
  不过他更关心的是明朝的反应。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还会调边军南下吗?如果他们继续调边军南下,说明他们的和谈只是缓兵之计,那就必须和大明打上一场了。
  ****
  ****
  时间一天一天地过去了,熊廷弼的奏折终于到了京城。
  知道女真人可能会南下后,朝堂里差点吵成了一锅粥。
  有人认为熊廷弼说的很有道理,和女真人比起来,吕岩更像是心腹大患。
  这是一个难得机会,只要能够干掉吕岩,那么叛乱就容易平定多了。
  也有人认为应该调遣边军回来,至少应该调遣部分边军回来。
  毕竟保卫子民乃是朝廷应尽的责任,要说大明的读书人全部都是混帐,那绝对是扯蛋,大明的读书人中也有不少也是有良心的。
  再说女真人如果在京畿附近掳掠了大量的百姓,朝廷脸上也无光啊。
  终于几天的激烈讨论之后,朝廷终于做出了一个中庸的决定。
  那就是调遣一万边军回京,其余四万继续南下平叛。
  吕岩试图进攻凤阳的行为彻底地激怒了天启帝朱由校,他决定不顾一切地消灭这个反王。
  时间一天天地过去,朱由校的决定还是传了过来,这让吕岩感到极为失望,看来这场仗不得不打了。
  于是他命令手下加紧准备挖掘工事,做好进攻的准备,同时命人从清江浦运粮,那里是大明最大的粮仓所在地,攻下清江浦的时候他在那里缴获了大量的粮食。
  他还有一个非常大的底气,那就是在广东,张宪、杨再兴大胜广西、贵州联军,斩首无数。
  然后张宪和杨再兴一路攻城掠地,屡战屡胜。
  同时他们出动部分舰队携带士兵进攻海南,海南的明军很弱,虽然吕岩的手下数量相当的少,但是还是占领了海南相当大的地盘。
  不过部分明军还是坚强地反抗着,200多年的正统地位可不是说着玩的。
  终于,明朝的边军过淮河了,然后在距离大约百里处开始整队。
  而曹文诏和吕兆熊也一前一后地以不同的理由提出了告辞,不过为了避免吕岩起疑,还是留下了几个不知情的小卒子。
  “此行一别请多多保重,如果哪天在明朝待不下去,就来投靠我,我会封你个大将军做做。”
  在送别曹文诏的时候吕岩的脸上带着些许的忧伤。
  曹文诏默默地看着他,然后摇了摇头,“我是属于大明的曹文诏,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我是绝对不会背叛朝廷的。不过我希望你能早日回头,向朝廷请罪。现在你还没有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朝廷一定会原谅你的。”
  吕岩苦笑着摇了摇头,我的志向你岂会明白。
  “送君千里,终须一别,那我就不送你了。”
  吕岩作了一揖说道。
  曹文诏也拱了拱手,然后就和那些锦衣卫头也不回向凤阳走去,只是他的背影带着说不出的萧瑟。
  目送他们进入凤阳后,吕岩的脸色渐渐地变得森寒起来。
  “看来该来的终究要来,既然他们打算欺骗我,那么就得为欺骗我付出代价。”
  “而且是血的代价!!”


第111章 决战凤阳

  阴沉的天空之下,一支一眼看不到尽头的明军队伍正沿着官道向南行进着。
  他们每个人都显得风尘仆仆,充满了疲惫的神情,很多人脸上还可以看出不健康的腊黄。
  他们就是南下的边军,是大明最强大的军事力量。
  经过一个多月的行军后,他们终于来到了凤阳。
  对于这次几乎穿越了半个中国的行军,几乎每个士兵恨不得破口大骂。
  在这种交通落后的情况下穿越半个中国绝对是痛苦又要命的事情。
  不知道多少人因为水土不服而病倒在半路上。
  因为沿途的粮饷供应他们和那些官官不知道起过多少冲突。
  对于这一次长途行军,每一个人都是憋了一肚子气。
  就连聚在一起的几个武将也不例外。
  他们不停地骂骂咧咧,抱怨着这一次长途行军的辛苦,光这一次行军就让他们的部队减员了不少人。
  不过对于吕岩,很多人还是有着不同的看法。
  “这个吕岩果然不愧是我们辽东出来的人,打仗是把好手,没给我们辽东丢脸。那些内地的官兵哪是我们辽东人的对手。”
  祖大寿一脸骄傲地说道。
  在祖大寿看来,当兵最重要的是能打仗,不能打仗来当什么兵,还不如回家抱孩子去。
  “你就少在这里吹了,你们和建奴打了那么多场,一共赢过几场。”
  听到这里,宣府总兵张安一脸鄙夷地说道。
  “话可不能这么说,和女真人打的又不是只有我们辽东的人马。难道就没有你们宣府的人,难道就没有其他地方的人马。”
  祖大寿一脸不服气地说道。
  说起后来和女真人打仗的可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人马,不仅有九边的,还有浙江的、四川的,因为明军败的实在是太多,实在是太惨。
  想在当地补充兵马根本就来不及,只能从全国各地抽调人马。
  张经冷哼一声,继续说道:“再能打又怎么样,还不是反贼一个。有这种才能不思为朝廷效力,反而一心谋反,还不如一个废物来着。”
  听到这里,祖大寿也不好还嘴。
  毕竟牵涉着谋反,万一被人抓住把柄就不好了。
  他只能暗地里嘟囔几句,也不好反驳来着。
  一路上大军闹哄哄地继续前行着。
  没过多久,一队明军骑兵从对面冲了过来。
  “几位大人,熊督师命令你们尽快包围反贼,以免贼首逃脱。”
  一名骑兵拿着熊廷弼的手令说道。
  张经他们看过没错后点了点头,然后开始加速行进。
  没过多久,他们就碰到了敌人的夜不收。
  两方的夜不收狠狠地交锋了十几次,一共死了二十多个人。
  其中有至少十四具是明军的尸体,这让那些心高气傲的边军有些不满。
  他们本来以为吕岩能够打赢内地的官军,是因为内地官军太过弱小的原因。
  没想到他们的夜不收竟然丝毫不比他们的差,这让他们感到有些难以相信。
  不过这也让他们收起了对吕岩的轻视,觉得吕岩应该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当他们赶到吕岩的营地的时候,吕岩早已得知了明军的到来。
  大量的士兵源源不断地拥出大帐,然后依托营寨的工事开始列阵。
  那些边军并没有马上进攻,而是将营寨团团包围起来。
  这一战固然要打败反贼,更重要的是能够活捉或者杀掉吕岩。
  只要能够完成这一目标,那么他们这一行的任务就完成了一大半。
  对于明军的包围行动反贼没有做出任何的反击行为,而是任由他们将自己包围起来,这让很多人感到有些奇怪。
  这包括站在城墙上远远地观看着这里的曹文诏,不知道为什么曹文诏隐隐感到一些不安。
  “文诏,如果你不愿意和他碰面的话就留在城里吧,这次你们做得很不错。我会向圣上禀报你们的功劳,你们以前的过失一定会被一举勾销。”
  熊廷弼意气风发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说道。
  布局了一个多月后,吕岩终于入其彀中,这让他感到无比的兴奋。
  只要能够解决了吕岩,想必朝中的大臣们一定会对他们另眼相看,甚至会赞赏有加。
  曹文诏点了点头,在这种情况下他也没有脸面去见吕岩。
  毕竟是他的欺骗将吕岩置于险地,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他还去攻打吕岩,那他就不是曹文诏了。
  于是他决定停留在城墙上看着远处的大战。
  凤阳城的城门大开,大量的士兵蜂拥而出。
  这次熊廷弼决定尽起大军,要一战而下吕岩。
  很快城里的明军已经和边军汇合到了一起,总共6万多大军将吕岩的部队重重包围。
  吕岩的营寨里,吕岩头束紫金观,身披明黄披风,在众将的簇拥下显得格外显眼。
  贾诩一脸的微笑,依然轻摇着他的折扇,似乎丝毫感觉不到冬天的寒冷。
  吕岩感觉这是因为他看过《三国演义》的缘故,他一定对诸葛亮感到非常嫉妒,一定是的!
  不然这种大冷天他不会摇这种折扇。
  “命令一名士兵前去喊话,问为什么他们背信弃义,竟然胆敢围攻我们。”
  吕岩脸上无悲无喜地说道。
  很快一名嗓门大的骑兵就冲上前去,对着明军开始喊话。
  这个时候熊廷弼正在和边军那些骄兵悍将们会面。
  对于熊廷弼,那些边军悍将还是非常佩服的。
  毕竟怎么说,熊廷弼是个有本事的人,这点是大家公认的。
  在辽东的表现他从来没有让人的失望过,在他的麾下作战,那些边军也是非常放心,不用担心因为碰到一个无论的主帅而累死三军。
  因此这些会面是非常顺利的,那些武将看到熊廷弼都是毕恭毕敬。
  这其中还一些曾经在熊廷弼手下作战过的人,看到熊廷弼就更加恭敬了。
  听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