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混在东吴吃软饭 >

第76章

混在东吴吃软饭-第76章

小说: 混在东吴吃软饭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这对于吴湘来说,却是举手之劳,他是东吴的大财主,家资原本就殷实,再加上傍上了东吴的主公和杨林之后,吴湘已经成为了东吴商人的代表,东吴与西川通商这么大的事情,作为东吴商会的主席,吴湘自然也能够分一杯羹。

宴席上的酒,也是吴湘从东吴带来的陈酿,甚为甘甜,这些蜀中的官员们也是识货之人,酒的好坏,他们一品就知。

当喝到了美酒之后,前来赴宴的官员们纷纷觉得不虚此行。

而宴会上所备上的酒菜,除了例行的鸡鸭鱼肉之外,还奉上了东吴特有的小吃,名为番薯饼。

吴湘向蜀中的官员们介绍道:“此番薯乃是东吴的特产,放眼天下,只有东吴有,别的地方却是没有的,番薯的味道甚是甘甜,吃法也特别的多,这番薯饼,便是其中的一种吃法。”

既然吴湘大力推荐,蜀中的官员们自然也不客气的品尝。

番薯饼又香又糯,纵是口味挑剔的蜀中官员,也吃得甚为尽兴。

法正在心中暗骂张松!

张松与孙乾出使东吴,送去礼物,而东吴的主公原本要送几车番薯给西川的。但是张松却因为番薯乃是低贱之物而拒绝掉了。

两国相交,互赠的礼物主要是看心意,而并非是看礼物的价格,东吴能以番薯相赠,可见东吴是将西川当做是朋友,可惜的是,张松却有些偏激了。

不过既然木已成舟,法正也不能去指责自己的同僚。

酒过三巡,众人们都已经进入了状态,吴湘也看准时机。让舞女们不再跳舞,而是让一个个美艳的舞女们,去陪这些成都城的官员们喝酒。

官员们左拥右抱,顿时兴致更高了,就连一向严谨的法正,身边也抱了一位身材婀娜的江南美女。

也有官员们趁着酒兴,对陪酒的美女们不断抚摸,而这些美女们都是来自于风月场所,对此已经驾轻就熟。因此也能应付自如。

一位官员大喊道:“吴湘,你让舞女们都来陪我们喝酒了,那谁来跳舞呢?难道说,让你自己来跳?”

吴湘一看。发话之人正是邸阁督邓芝,在吴湘所得到的资料中,邓芝不甚酒力,因此在酒醉之后。喜好说胡话,因此吴湘并不怪罪他的无礼之言。

法正指责道:“伯苗,你喝醉了!”

不过邓芝却不理他。吴湘却笑道:“法大人,邓大人酒后吐真言,实在是幸事,然而我东吴的商人,却不会怠慢了贵客。此时,让舞女们来陪众位大人喝酒,并非是已无歌舞助兴,实则是还有更精彩的节目在后面。”

邓芝奇道:“究竟是何等节目,还请你明示!”

吴湘道:“琵琶、瑶琴、箜篌、阮……这些乐器,只不过是先秦的古物,再加上舞女伴舞,却实在不能够将我东吴的民风表现出来,而我东吴,自有我东吴的音乐舞蹈,接下来要为众位大人奉上的,自然就是我东吴的特有舞蹈,名为‘东吴风’。”

邓芝纳闷道:“东吴风,这实在是没有听说过。”

于是吴湘拍拍手,便命人将另一件乐器搬了进来,众人一看,这不是战场上用来鼓舞士气的战鼓吗?

邓志笑道:“吴湘,你将战鼓都搬上来了,难道说是要打仗吗?”

吴湘也笑道:“邓大人,我东吴之风,实则雄浑,单单以丝竹之声,实在不足以表达,因此,我才命人将战鼓搬上来的。”

陪着战鼓一同上来的,还有一队身穿铠甲的武士,不过众人眼睛犀利,这些人虽然身穿铠甲,但是身材婀娜,都是女子,哪里是上战场的材料,她们的姿色,也都是上乘的。

吴湘道:“众位大人,看惯了美女穿裙戴花,何不看看众位美女女扮男装时的身姿?”

诸位蜀中臣工也觉得吴湘此举颇有新意,纷纷投来赞许的目光。

吴湘于是命音乐声响起,鼓乐震天,众位臣工顿时被吓了一跳。

普通的丝竹之声,都是非常平缓的,可是这东吴风的音乐响起,却是音响刺耳,令众人措手不及。

更加奇怪的,是舞女们的舞姿也不似之前这般婉约,而是一个一个张开了腿,左手搭在右手上,舞步非常奇怪。

邓芝道:“吴湘,这舞姿,怎么像是在骑马一般?”

吴湘道:“邓大人,这东吴风的舞步,便是如此奇异,姿势虽不雅,但是却是非常流行,这舞步并不难学,无论达官贵人还是贩夫走卒,无论老幼,一学就会,所以在东吴,人人都会跳,这舞步也叫做‘骑马舞’。”

法正赞叹道:“圣人置礼乐,便是为了感化世人,然礼乐难懂,致使世人被感化者少,可是这东吴风,却如此浅显易懂,于是流入市井,这才是真正的礼乐,比起深奥难懂的高山流水来,下里巴人才是真正的礼乐!”

东吴风的音乐,使得众位臣工的心中也开始荡漾起来,借着酒兴,吴湘离席,来到舞池之中,也学着舞女们的模样,开始跳了起来,他左拥右抱,虽然一把年纪了,但是却也跳得甚欢。

也有有样学样的。邓芝喝醉了,也学着吴湘的模样跳了起来,果然,和这些商人们打交道非常的有趣,总比在朝堂上,整日担惊受怕的好。

在东吴风的伴奏下,众位官员们玩得甚欢,待东吴风的舞曲结束,众人这才平息下来。

每一位官员,无论是自己进舞池跳舞的。还是在座位上按部就班的欣赏音乐和舞步的,都已是满头大汗。

既然已经尽兴了,吴湘这才宣布下一个节目。

吴湘道:“众位大人,此次宴席,我若招待不周,那就是我东吴商会失职了,今次,我特意准备了东吴的国宴,还请众位大人品尝一下!”

“国宴??”

众位官员一听。都非常的吃惊。

这东吴还有国宴吗,而且吴湘只不过是一位商人而已,他凭什么说自己所准备的是东吴的国宴?

吴湘见众位官员面露怀疑之色,便解释道:“实不相瞒。我承蒙东吴主公孙仁看得起,每年的东吴国宴,都是我命人准备的,这一次。我来成都建东吴商会的会馆,主公特意嘱咐了我,说独乐乐不如众乐乐。这东吴的国宴,本就是难得的美味,若只是让东吴之人享用,实在是太过意不去了,因此,我才在这里款待诸位大人享用东吴的国宴。”

吴湘的解释,倒也毫无挑剔,看来这位商人不是自卖自夸,而是确确实实的为众人准备了东吴的国宴。

众位官员们都安静了下来,想要看看这东吴的国宴究竟是什么玩意儿。

只见吴湘命人将一口大鼎抬了上来,鼎里面沸水腾腾,看来里面早已经煮好了。

吴湘解释道:“诸位大人,这鼎是皇权的象征,用鼎烹制的食物,向来是非常美味的,只是我这口鼎,并非是始皇帝命人铸造的,而是我特意仿制的,只是作为煮食的餐具罢了。”

法正问道:“吴先生,不知道你这鼎中,究竟煮的是什么?”

吴湘道:“法大人,鼎中美食,你一吃便知。”

于是吴湘命人将鼎中的汤水舀给了在场的每一位官员,而法正是第一个见识到东吴的国宴的人。

只见汤非常的浓郁,奇香无比,法正忍不住,喝了一口。

浓郁的味道立即在口中散开,刺激五脏六腑,法正还从来没有吃到过如此的美味,当真是叹为观止。

汤端到了每一位官员的面前,官员们尝了之后,都觉得说不出的幸福。

这汤,究竟是什么?

法正将一碗汤喝完了,细细的品味着,良久,才道:“吴先生,依我看来,这汤,是由鸡熬成的。”

吴湘摇摇头。

李严道:“依我看来,这是猪的骨头熬成的汤!”

吴湘又摇摇头。

众位官员们都道出了自己的答案,不过却都被吴湘给否定了,虽然每一位官员所猜测的都非常接近于正确答案,但是却也始终差一点。

官员们猜不中,好奇心就顿时增加了几分,都眼巴巴的看着吴湘,希望他公布答案。

吴湘也终于不再藏着掖着了,便道出了东吴国宴的真相。

吴湘道:“法大人,实际上你刚才已经猜得很准了,只是用鸡来熬制的汤,纵然是用一百只鸡,也熬不出如此浓郁的味道。鸡虽是家禽之王,但其被圈养在家中,早已失去了野性,将鸡用来熬制的汤,却总是差一种味道。

而若是猪或是牛,其肉质偏硬,熬出来的汤并不香,至于其它走兽,就算是猛虎财狼,用它们熬出来的汤,也总是显出一种臭味,实在不美。

熬汤的极品,还是需要飞禽,而飞禽之中,又需要小巧的飞禽来熬汤,这样才能使汤味鲜美,令人难忘。”

说到这里,法正有一些猜出来了,道:“吴先生,你所说的,莫不是麻雀?”

吴湘这才点点头,道:“法大人所言甚是,这东吴的国宴,正是以麻雀为底所熬出来的一锅汤,这锅汤味道浓郁,却又不失野性,飞禽之中,麻雀的肉最嫩,所以也是最好吃的!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麻雀的精华,全在这巴掌之中。将麻雀去毛、去内脏、随后丢人鼎中熬制,需熬制一整天,待麻雀的肉和骨头都熬烂了,这一锅汤才算是熬好了。”

吴湘所言,令众位臣工们唏嘘不已。

没有想到东吴的国宴,竟是用麻雀熬制成的一锅汤,而这锅汤,正如吴湘所说,是洗去了麻雀身上的所有精华,因此味道鲜美。是蜀中的这些臣工们所没有尝到过的。

邓芝道:“若是一只麻雀,只怕熬不出这么浓郁的一锅汤出来,吴湘,你这东吴的国宴,究竟要用到多少只麻雀?”

吴湘道:“东吴之国宴,会用到一百只麻雀,所以东吴的国宴又称为百鸟宴,喝着这白鸟熬成的汤,想着百鸟朝凤时候的情景。真是别有一番滋味。”

众位官员们也被吴湘的话所吸引了,在吴湘的一番解释下,他们对于这一鼎由一百只麻雀熬成的汤又更感兴趣了,于是又让人添了几碗汤。

官员们都放下了手中的酒杯。开始品尝东吴的白鸟汤,汤味的确是非常的浓郁可口,喝了一口就想要喝下一口,令人无法停下来。

官员们放开了肚子。如同是喝酒一般的喝汤,没过多久,整整一鼎的汤。就被这些参加宴席的官员们给喝光了。

就连平日里一本正经的法正也喝了不少,他惭愧道:“吴先生,我等前来赴会,却不想如此失态,想必你这百鸟宴,定是花了不少时间准备的,可是我们这些不懂应情的粗人,竟然将这一鼎的汤给喝完了,还请吴先生不要怪罪的好。”

吴湘笑道:“法大人千万不要这么说,主公命我送来东吴的国宴,就是为了让诸位大人与我东吴一同分享这百鸟宴的美味,既然是美味的东西,自然要让众人品尝才会更加的珍贵,现在列为大人们将这鼎中的汤水全喝完了,我高兴还来不及呢,又怎么会怪罪呢?”

法正道:“吴先生如此豁达,不愧为东吴商会的主席,相信东吴商会在吴先生的主持下,定会越来越强大,孙刘两家通商,互通有无,果然是一件好事,吴先生,你送来东吴的国宴的意思我已经懂了,我一定会鼎力支持双方的商贸往来的。”

吴湘笑了,法正不愧为西川的俊杰。

所谓互通有无,就是将别人没有的东西送给他,这不仅仅是在于商人们之间,也在于两家的高层,现在,孙仁命吴湘将东吴的国宴送给了法正等人品尝,也是应了此事。

有了孙仁的主动示好,在座的蜀中官员们,自然也乐得其所。

邓芝也道:“吴湘,你这东吴的百鸟宴,甚是美味,不知道我何时才能够再品尝一次,不过也是无妨的,只要两家之间的通商继续下去,就不怕吃不到你这东吴的百鸟宴。”

李严也道:“吴先生,这东吴商会的构思甚好,两家通商,的确需要一个组织来保护互相做买卖的商人们,只是你这东吴商会,却怎么只收东吴的商人入会?难道说,东吴商会只是保护东吴的商人,至于我蜀中的商人们,东吴就不屑一顾了吗?”

吴湘歉意道:“李大人,事实并非如此。如今东吴商会才刚刚建立,其规模和力量都是有限的,当下,东吴的商会,只能保护东吴的商人们,至于蜀中或是荆州的商人,东吴商会实在是鞭长莫及,若强收别人的会费,只怕东吴商会会被人认为是‘只收钱,不办事’的组织。

我在想,现在的东吴商会虽然实力有限,但是那也只是暂时的,若有一天,东吴商会实力发展壮大了,那么自然就能够将西川和荆州的商人也纳入到其保护的范围之内,到了那个时候,这就不再是东吴的商会了,而是孙刘两家的总商会了!”

吴湘说得头头是道,事缓则圆,如果现在东吴商会打肿脸充胖子,那么也起不到什么效果,倒不如走一步算一步,一步一个脚印,慢慢的发展壮大,这才是一个组织发展的正确方式。

第四章私访

成都城内最近热闹了不少,不仅仅是因为蜀中与东吴通商的关系,还因为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