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215章

越战的血-第215章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那么……”张司令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你认为……这种战术该怎么实现?”
  我不由一愣,这些天我只是看着战术理论觉得这不对那不对的。然后再对比现代的多兵种协同作战回答了张司令的问题……实际上现代还不只是陆军的多兵种协同作战。而是都到了海、陆、空三军一体的地步了。当然。咱们在这对越战场上空军和海军暂时还没有加入或者说只是少量加入,而且我们现在连陆军各兵种的协同都没搞好,去想海、陆、空协同也没什么意义,所以现在应该做的就是走好第一步。
  可是这第一步该怎么走呢?
  想了想,我就回答道:“首先是指挥人员的问责制度要健全、完善,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如果指挥人员或是上层干部对这种战术思想不认同、不配合或是没有相关的理论知识,那基层干部再怎么折腾也是白费力气。”
  “嗯!”张司令点了点头。
  “其次!”我接着说:“我们可以从小的部队开始试行……比如把两个步兵连、一个坦克连、一个迫炮连、一个炮兵连再加一个工兵连混编在一起组成一个合成营。然后让这个合成营进行各种各样的训练、演习,在训练、演习的过程中各兵种不断的磨合,就会发现这样那样的问题,发现问题之后再想办法解决问题,时间一长就会总结出这样那样的经验,等到这个合成营相对成熟形成战斗力后,或是战斗力得到认可确定这种战术可行之后,再把这种战术推广到师团甚于整支部队……”
  其实这个合成营并不是我的想法,现代我军的确就有合成营这个东西,其目的就是会了让步坦、步炮的协同在营一级解决。只不过这是在2009才提出来的……距离现在足足有30年。
  不过我也清楚一点,那就我现在说的合成营虽然在编制等各方面与现代的合成营十分相像。但其实却有本质的区别。
  我说的合成营,仅仅只是初步试行陆军的各兵种协同作战。
  要知道战术改革这东西可不是说改就改的,虽然做为一个现代人的我知道将来军队就是朝这方面发展,但是这时代的张司令以及其它千千万万人却未必就是这样想。
  而且这可是一个大问题,是关系到整支部队训练方向的大问题,可以说差之毫厘就会谬之千里……这样的问题是不可能我在嘴里说说或是在纸面上写个什么理论并进行论证就全面推广的,这必须要有一支真实的部队并且让人信服的战斗力才能让人信服。
  所以就算现在组建了一支合成营,也只是在协同方面跨出一小步,甚至还可以说是一次不知成功与否的试验。而现代的合成营呢?却是在各兵种协同的基础上,为了达到另一个高度、更紧密的协同,才把各兵种混编在一起。
  “为什么还要工兵部队呢?”张帆听着我的话不由问了声:“不是说步坦炮协同吗?”
  张司令则朝我点了点头,替我解释道:“部队在实战中还需要排雷、架桥等开辟道路,尤其是坦克部队……在越南那样的环境下如果没有工兵部队的配合那在简直就是寸步难行!”
  好吧……做为一个在越南前线打过仗的我会知道这些不足为奇,可是张司令对这一点也这么清楚……这就让我相信他对战场全局都有相当程度的认识了。
  不过想想这也是正常的……如果张司令也跟别人的指挥官一样糊里糊涂不了解情况的话,那又怎么会为了改革步校、改革战术而安排我们进步校呢?还有现在所有的一切……说起来好像都是我在表演,其实都是在张司令的主导下进行的,所以真正想要改革的其实是张司令而不是我啊……我只不过是他发现的一个拥有战斗经验的人才而已。
  后来我才知道……张司令之所以会选中我并不仅仅只是因为我拥有战斗经验,更是因为注意到我在战斗中所用到的不拘一格的战术,比如带兵进入老街地下长城炸弹库的特种作战,再比如反斜面战术……就像张帆说的一样……感觉到我有点不像这个时代的人。
  至于张司令是怎么注意到我的……其实很简单,我救了他的女儿,也就是张帆,于是他就关注了下我救张帆的两场仗……这一关注就发现这个兵不简单,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排长,但却可以以一人之力对抗越军训练有素的越军特工排,还能带领几个女兵就能打退挡住越军一个连的进攻!
  于是很自然的就关注到了我打的其它仗……这一关注就越看越奇,于是才有把二连调到北京作报告这件事……从这一点来看,张司令把我们二连调到北京,一来的确是公事需要,二来张帆又在旁边提要求……那何不做个顺水人情哄哄女儿。
  这张司令玩的可是一石二鸟啊,只可怜我这个二连长一直都是的一枚棋子而现在才发觉。我早该发觉不对的嘛,哪有调二连而不调原二连连长罗先文的道理,这矛头分明就是指向我的。
  只不过……这枚棋子我也做得甘愿就是了。
  “还有别的想法吗?”张司令接着问,他脸上的表情诲莫如深,让我看不出他对我的这套理论到底是认同还是不认同。
  “这个……”我迟疑了下,就接着说道:“别的想法嘛……就是武器装备上的问题!”
  “武器装备有什么问题?”张司令眼睛不由一亮,似乎没想到我在这方面也有想法。
  这时一直不吭声的陈家豪也朝我投来了惊异的眼神,再联想起我进来时张司令书桌上就放着武器的图样……所以我基本确定他们实际上已经意识到我军装备的不足了。
  “首先是单兵装备存在缺陷!”我说:“56半射程和精度都不错,但只有十发弹容量,在火力在与越军相差太大,56式冲锋枪火力虽然与越军ak47不相上下,但精度太差射程太近。所以我认为,我们急需一种武器能融合56半和56冲的长处,也就是既有56半的射程又有56冲的火力……”
  我说的就是81式突击步枪,这玩意就是因为79年跟越鬼子打过一场仗后,部队发现56半、56冲无法适应越南战场,于是就在79年提出要求,81年定型,83年批量生产的。
  也许刚才张司令他们在讨论的就是这个吧……他们还以为这是秘密,却不知道做为一个现代人的我对这玩意知道的要比他们还要多得多。
  果然就见张司令微微变色,接着又不动声色的问了声:“还有呢?”
  “无后座力炮也不适合战场!”我说:“无后座力炮发射穿甲弹只能打300米,火箭筒也可以打300米,再加上火箭筒比无后座力炮轻便、易用,对战场要求也少,所以战士们宁愿带火箭筒也不带无后座力炮。另一方面我军远程反坦克武器缺乏……越鬼子坦克距离我们远一点,我们就拿他们没办法!如果是要组建合成营,往往会出现步坦协同与敌人坦克作战,那单兵远程反坦克武器就是十分必要的,比如我们在581高地上使用过的美式反坦克导弹就是很好的单兵反坦克武器。最好是在延长了无后座力炮穿甲弹的射程后,形成了以火箭筒为近程、无后座力炮为中程,反坦克导弹为远程的反坦克火力体系……”
  听着我的话,张司令不由吃惊的望着我,而陈家豪则惊讶得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毫无疑问我说的这些无一例外的全中……除了美式反坦克导弹应该为73式反坦克导弹以外。
  我则在心里得意一番……能不中吗?这些不过是我知道的一部份历史而已。


 第八十八章 营长

  “这是红箭73反坦克导弹!”张司令从桌上的文件中抽出一张纸给我递了上来:“看看数据……能不能满足你的要求!”
  我最关心的就是射程和速度,一看最小射程500最大射程3000……这射程当然就不会有问题了,实际上在越南那鬼地方一千米左右的射程就差不多了,再远一点要么就是山要么就是丛林,就算没山没丛林这雾气一起就算有望远镜瞄准镜也看不见东西,所以多出来的射程就是浪费。
  接着就是破甲威力……150毫米,对付t62略显不足,其正面炮塔装甲厚度是200mm左右的装甲,侧面装甲也有170毫米,也就是说只能打底座。
  再看看制导方式……不禁晕了下,手动制导的!
  张司令似乎是看穿了我的想法,就在一旁解释道:“这导弹是我军73年决定的项目,可是因为各种原因……”
  说到这里张司令不由顿了下,于是我就知道这肯定又跟那段时期有关了。
  张司令喝了口茶接着说道:“这导弹直到今年初才定型并批量生产,在反击战中已经装备了一些部队,只是因为操作复杂所以装备得少……”
  对于这一点我是可以理解的,手控制导,而且看那图片就知道瞄准跟踪设备和发射部就知道至少需要两个人操作,这可不是一般人可以玩得来的。
  世上的东西往往就是越先进就越容易操作,就像我们生活中用的电子设备一样……老式的相机还要手动装胶卷、取胶卷然后还要调焦什么的,一般人去玩的话一个不小心还会让胶卷暴光。这玩意发展到最后就是数码相机。看着那液晶屏按下快门也就得了。
  武器装备当然也是这样。这如果生产出什么东西来都得培训过两、三个月甚至更久才会打,好吧……这些培训出来的人才一旦牺牲了那就算有成堆的武器也没用……没人会用。
  就像我们在581高地上缴获的龙式反坦克导弹一样,只需要像马克思那样有些火炮知识的人折腾上一会儿也就会了,而且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操作,可是这红箭73……
  “当然了!”张司令接着说:“这跟你们连在581高地上缴获的美式反坦克导弹还是有差距的,红箭73是第一代的,你们缴获的龙式是第二代的……唔,我还差点忘了。你们缴获的那批武器装备真是派上大用场了,我军军工正想把红箭导弹往第二代发展呢,只是苦于没有小型红外制导的技术,没想到你们马上就送一批上来了!又是大功一件啊……”
  张帆一听这话就有些不依了,接着张司令的话说道:“那为什么还要把二连的集体一等功给撤了一个!”
  “唔!你这丫头……”张司令不由哈哈大笑,却没有回答。
  其实我是知道的,像武器装备这样的事……是越少人知道越好,尤其是未来要发展的武器,否则敌人就会有意识、有目标的发展反制装备。最好就像美国佬那样,一打起仗来用上了隐形飞机……全世界才大吃一惊:“原来世上还有这东西”。这时想要出新装备反制已经来不及了,只有被动挨打或是在后面屁颠屁颠的追。
  所以像这种事毫无疑问的要低调。于是这二连的集体一等功撤下一个也是理所当然的。
  “虽然还是有些不足……”我说:“但有总比没有好吧,而且对付起固定目标还是没多大问题的……”
  “唔!”我这么一说张司令不由再次一愣:“你只是看了看数据就知道它适合对付固定目标?”
  “我是因为用过龙式导弹!”我解释道:“就像司令说的,龙式是第二代,我军的是第一代,我们用美国佬的第二代导弹打移动目标都难,何况是我军的第一代导弹……”
  “也对!”张司令点了点头,赞赏道:“不愧是从战场上下来的,对我军武器装备的优缺点和战术都有独道的见解……这样吧,就按照你刚才说的……我给你组建一个合成营,由你来任营长,你看怎么样?”
  “啥?”闻言我不由一愣,而张帆却满脸喜色,如果不是因为她老爸在面前,只怕她当场就要跟我“庆祝”一番了。
  另一边的陈家豪,也不知道是因为张帆的表现还是因为张司令把重担交到我肩上,或许是两方面都有,这时的他脸上那副表情就像是恨不得杀了我。
  “司令!”我迟疑着说道:“这……只怕不好吧,我当连长才没多久,完全没有指挥经验,这合成营……”
  我这实在不是谦虚,要知道这合成营可不是一个营这么简单,首先这人数少说也有两个营,更重要的还是各个兵种都有营……如果是单一兵种还好说,但这又有坦克兵又有炮兵又有步兵的……要指挥这样的一只部队我这心里的确没底。
  “诶!”张司令摇手打断我道:“我要的就是没有指挥经验,别人要是有指挥经验,脑袋里全是那老一套的战术,搞着搞着最后还不是冲锋陷阵的老一套?再说了,这想法是你的,战术思想也是你提出来的,这不由你来搞还让谁来搞?”
  我得承认张司令说的的确有道理,要改革的话就必须得有勇气用新人,否则就是换汤不换药。可是……这对我来说似乎也太快了点。
  “杨学锋同志!”看我面有难色,张司令就安慰道:“我这又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