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越战的血 >

第106章

越战的血-第106章

小说: 越战的血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
  越鬼子的确是有战斗经验,但他们却不一定会有一个聪明的指挥官,或者也可以说……恰恰是因为越鬼子有战斗经验,所以才让他们自视甚高,所以才会看不起我们,再加上刚才这么顺利的就让他们夺回了山顶阵地,在这胜利的冲击之下,他们哪里还会意识到这是我军设下的陷阱。
  于是,他们逃生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就在越军在山顶阵地上发愣的时候……山脚下就传来了一片炮声。


 第一百四十八章 友好伤亡

  第一百四十八章 友好伤亡
  一阵阵火光,一片片热浪……
  随着这些火光和热浪之后的,就是一声声惨叫。
  谁也没想到……在同一个高地、同一个山顶阵地上,甚至是同一个夜晚会连续用燃烧弹烧了两次,只是不同的是……第一次被烧的是我军一连,而第二次被烧的却是越军的一个连队。
  于是我军刚刚经历过的惨景就再一次发生在了越军的身上,到处都是被点着了火乱跑乱窜的越军,到处都是一片凄厉的叫喊,空气中再一次充满了浓浓的汽油味和焦臭味。
  我相信,这一回越军的伤亡要比之前我军一连的伤亡要大得多。原因很简单,之前一连至少还是分成几道战壕呈防御队形分散开的,甚至我军部份战士还来得及挖猫耳洞,这也是一连还能幸存五十几名战士的原因。然而在面前的这些越鬼子却为了追杀我们,所以基本集中在离我们最近的那道战壕上……
  正所谓“害人终害已”,越鬼子正是因为想要置我们于死地,反而在我军的燃烧弹下遭受灭顶之灾。
  我战士们默默地看着山顶上的那一团大火,还有那一个个沐浴在大火中的越军,心里已没有了怜悯和不忍,有的就只有解恨和痛快。
  原因就用不着多说……一连的战友刚刚也是这样被越鬼子炸着、烧着,咱们现在也这么给越鬼子来一趟,那就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那就是在为一连死伤的战友们报仇。那就是解恨和痛快!
  可是……如果我们往细里想想。这些被烧的越军却并不是烧我军的那批。甚至还可以说我们双方当兵的其实都是奉命行事……但是战士们这在气头上又哪里会想那么多,这时的我们脑袋里想的其实很简单:越鬼子打的我们,我们就要成倍的还给他们!
  所以说……在这战场上兵本来互相之间并没有多大的仇,打着打着,这仇也就越结越深了。
  罗连长又等了一会儿,等到山顶阵地上的火快要熄灭的时候,就将手枪一挥叫道:“同志们!冲啊!”
  “冲啊!”
  ……
  战士们大叫着再次冲上了山顶阵地,但其实这一次根本就不需要这么大声的叫喊。因为这次夺回阵地可以说是轻而易举,我们一行人上来几乎就是来扫尾收尸的。
  就在我们连队再次占领了119。7高地的时候,后方又是一大堆的炮弹朝278及332高地打去,接着四面八方再次响起了震天的喊杀声……这一回的进攻是真的了。
  到了天亮的时候,我军就把位于沙巴前沿的这三个高地占领了。
  我很想说这一仗我军打得很顺利或者以极小的伤亡拿下了这几个高地……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
  应该说,在我们连队攻下119。7高地并歼灭了119。7高地的残敌之后,我军与越军相比在各方面都占优势。
  在兵力方面,我军几乎就可以说是杀鸡用牛刀,以一个团对278高地上的一个连另加332高地上的四个排……据说战后我军有许多军官都不敢相信这两个高地只有这么点兵力,但事实却是越军的尸体和俘虏加起来就那么点人。
  在火力方面。我军有两个迫炮连,另外还有一个榴炮营的火力支援。可以说在炮兵在具有压倒性的优势。
  地势方面……越军也许占优,但在119。7高地被我军彻底占领后……三个高地的铁三角防御便已告破,而且中期我军甚至还运上来几挺54式高射机枪到119。7高地上……这高射机枪就是之前我用来炸毁越军炮兵阵地的那种,苏式的叫法是德什卡式,在我军部队里就叫54式。
  这机枪往119。7高地上一架,然后就在阵地上等着……只要哪里有曳光弹指向相应的目标,机枪手就照着那曳光弹的末端一阵狂打,那就像是秋风扫落叶似的,几下就把目标给打烂了。
  这里我得说说这曳光弹……所谓的曳光弹,顾名思义就是会拖曳出一条光线的子弹,跟普通子弹差不多,只是在弹尖或弹尾装有化学药剂,比如磷、镁等……这些化学药剂在子弹高速射出枪管后,因为弹头在空气中高速运动,弹尖与空气摩擦产生高温从而点燃这些化学药剂而在黑暗中发光。
  其作用嘛……之前其实已经说过了,就是在黑夜里为自己的友军指引目标,比如有些比较难对付的火力点……一串曳光弹打过去,就是在告诉友军目标在光线的所指的末端,于是在远处看不见目标的高射机枪啊、迫击炮啊,就一个劲的往那位置砸!
  曳光弹这玩意,太多的新兵都喜欢用,因为都觉得这子弹打起来威风,在晚上一串串的会发光,而且还像是指挥员似的为我军远程火力指示目标……但其实只要稍用点头脑想想,或是问问老兵的经验,就知道这子弹是要命的玩意,因为它在指示敌人的火力点的同时,也将自己的位置爆露在敌人的枪口、炮口之下了。
  然而,就算我军有了这么多的优势,甚至还可以说我连在119。7高地上的大胜在很大程度上鼓舞了我军的士气,打压了越军的气焰……最终拿下两座高地后一清点,伤亡人数甚至还要比越军还多……
  这个结果不只是让上级感到意外、让我们感到意外,就连参战的部队都感到很难接受。
  不过我还是应该庆幸自己所在的连因为119。7高地而没有参加其后总攻,因为后来从参战部队那了解到……越军在高地上的防御十分擅长使用地下坑道与表面工事结合,用侧射火力、倒打火力等方法让进攻的部队陷入混乱而遭受大量的伤亡。
  所谓的侧射火力,就是利用地道工事埋伏在开阔地两侧,等我军进攻至相应地段时,突然从地道工事里冒出头来从两翼朝我军射击。
  倒打火力就更绝,同样是用地道工事,只是这工事就隐藏在我军的进攻路线上,就算我军进攻部队从他们头上走过也不声张,等我军走过一段路的时候……再突然冒出头来从后方朝我军射击。
  所有的这些,都使得我进攻278高地及332高地的两个营伤亡惨重,同时也是这两个营向上级报告伤亡情况时强调的几个点。
  我很能理解这两个营要强调越军战术的原因,毕竟他们心里也无法接受自己的部队在那么大的优势扌还要付出那么大的伤亡才能拿下这两个高地,如果能把越军说得厉害些……一方面可以让上级觉得伤亡大情有可原,一方面也可以让自己心里舒服点。
  但我却认为越军战术上的多变仅仅只是我军伤亡惨重的一个原因……昨晚我连没有参与这两个高地的进攻,所以我有幸在山顶阵地上看到了整个进攻过程……不过这似乎也是不幸……
  因为我看到了许多我不希望看到的的场面:越军部队在对我军实施侧射火力和倒打火力时……我军部队总是一片混乱,这混乱并不是指他们贪生怕死,相反……他们还很勇敢的朝越军火力打来的方向还击。
  然而,越军在冒出头来打出一梭子弹之后很快就趁黑缩进坑道里,于是这“还击”打的就是在另一路冲锋的自己人。自己人受到攻击后又会以为对方是越军……于是再次“还击”……
  原本我还以为攻下这两个高地不用多少时间,就像我军攻下119。7高地一样,要花时间的应该是把藏在高地坑道里的越军清除干净……但是这场仗一直打到天亮,直到天亮各部队互相之间的识别清楚了,战局才开始明朗。
  所以,我军的那些伤亡,其实大多都是不是越军打的,而是我军自己混乱之后的友好伤亡。
  “都是新兵啊!”刀疤是这样说的:“战前都没有多少训练,一拉上就打……谁会打得清楚?”
  刀疤说得当然是有道理的,在战场上比的往往不是人多,也不是哪一方更勇敢,更不是思想好不好……在这里比得更多的应该是整体的协同,比的是各部队之间的默契,比的是能否发挥出团队的力量……
  在这些方面,我军与越军相比还差很多。
  然而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这些并不是脑门一拍、喊两句口号或是开个会强调一下就会有的,这要的是战前的训练,要的是时间。
  我想老头对于我军部队的这些状况肯定也有所了解,因为我记得他在谈起这一仗时……就经常心痛地感叹道:“这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战前少流汗,战时就要多流血。战场就是这样,你永远也不能希望敌人来迎合我们,而应该去努力适应敌人的打法……怎么适应?用命!有血!”
  这话说起来很简单,以前听了也没什么感觉,然而现在想起来……却觉得每个字都沉甸甸的,就像锤子一样字字敲在心坎上!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团指

  第一百四十九章 团指
  战斗一刻都没有停,在接下来的战斗中,我团两个营就像车轮战似的往越军防御纵深滚。一个营打完一场仗就换另一个营上,另一个营打得吃不消了又换另一个营上去……
  之所以敢用这种方式打,是因为越军的防御还是像以往一样外面硬里头空,简单的说……就是119。7高地、278高地和332高地这个铁三角被攻破之后,接下来的高地的防御就显得有些不堪一击了。
  这并不是说越军防御工事没做好或是越军的素质不高,而是越军兵力不足。
  虽然表面看起来我军是以一个师对付越军一个师,然而越军316a师之前就与我军打过仗的,损失的兵员根本就无法补充。而我军却是补充了好几次,甚至还边打边补充……再加上还有炮兵部队的火力支援,这越军316a师防御整个沙巴就显得有点势单力孤了。
  我们营的任务呢,就是清剿占领区的越军残敌,保证后勤补给线的安全。
  我想,上级之所以会把这个任务分配给我们,只怕是因为我们营有丰富的对付越军坑道的经验,咱们在老街就打过坑道不是?甚至在“东方不败”那座高地上还端了一个十分特别的越军地道,所以这任务不分配给我们还能分配给谁?
  这越鬼子的坑道在晚上或许是挺有用的,到了白天也就没那么可怕了,更何况我们部队里还个对越军坑道比较熟悉的陈依依……
  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调几个防化兵上来。不分清红皂白的先喷一通火再说……越鬼子不是有那什么侧射火力、倒打火力么?这些花样在夜里在我军发起进攻时也许有用。但是在白天……特别还是的我军占领了表面阵地的白天。那些躲藏在坑道里的越军几乎就是在等死。
  为什么这么说呢?那些侧射火力、倒打火力讲究的是灵活,因为他们必须快速的从坑道口冒出头打上几梭子然后再缩回去……所以这些坑道一般都是用质量较轻的木板加上草皮伪装而成。于是这火焰喷射器这么一喷一烧……那坑道口就像秃子头上的虱子似的就亮在了我们的面前。
  接下来就不难对付了,这种用于侧射火力和倒打火力的坑道一般都是单兵掩体,所以也十分简陋,只要随便塞几个手榴弹或是炸药包进去就解决问题了。
  比较麻烦的就是那种坑道口被炸之后还留有一个暗口的那种……
  陈依依那我了解到,越军在高地上的坑道工事一般分成三种:
  一种是a形工事,也叫“人”形工事。这工事实际上就是往地下深挖一道战壕,然后在战壕上铺设一道“人”形的原木。接着再铺上土层掩盖。
  因为这种工事顶部有原木支撑,所以防炮、防震的能力很强。通常构筑在斜面上做为藏兵洞使用。
  一种是“t”形工事,这工事是与战壕相结合的。
  我军防炮通常是挖猫耳洞,这玩意好处也有坏处也不少,好处是方便兵力展开……敌人打炮时退后一步就缩进猫耳洞里,炮停了前进一步的就是战壕。缺点是不经打……多打个几炮不是塌了也是被碎土给塞满,人想进也进不去。而且这玩意是靠土层的硬度来挡炮弹的,如果高地的土质松软或是都是碎石,那就根本没法挖。就算挖好了说不准下场雨就全塌了,根本就用不着敌人打。
  这个问题倒是被越鬼子给解决了。方法就是构筑“t”形工事……所谓的“t”形工事,其实就是横向是战壕。在纵向挖一个可供人掩蔽、躲炮的坑道。坑道出口与战壕相连,躲炮时一猫腰排着队就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