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飘在大唐 >

第6章

飘在大唐-第6章

小说: 飘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开来,一溜眼儿跑下山去。

来人没来由被推个趔趄,根本连杨悦长得是什么样子都没看清。但见一团白影已冲下山去。回头见李德怔怔地立在原地,莫名其妙地问道:“三哥,这人是谁?”

李德刚刚被杨悦踢中,却浑然不觉。只觉手指似触到玉面凝脂,口角留香,怔怔地楞在原地。一种异样的心情,悠然而生。直到来人推了他一把,才似刚刚转醒,失魂落魄一般叫道:“不要伤他。”

来人莫名其妙地说道:“他是谁,怎么混进来的。”

李德急道:“快,传令下去,不要让山下侍卫伤了三郎。”

来人看他答非所问,急迫间只是想着那人的安危,只好先传令下去不准伤了刚才冲下山去地人。

李德不待来人询问,已急匆匆追下山去。

来人被一连串的事儿整地莫名其妙,摇摇头自语道:“三哥一向老成稳重,今日是怎么了。”

杨悦一路小跑,竟然顾不上山路陡险,直到“老君犁沟”处,才稍稍气定。“老君犁沟”,处山崖原本无路可走,传说太上老君赶青牛在此犁出一道山沟才有路走。杨悦正要歇息片刻,忽听到后面有人唤“三郎”,不是李德更是何人,急忙又拔腿便跑。杨悦虽然不会武功,但是体育很好,而且全能,学校的运动会,无论田径,跳高、跳远、篮球、铅球、100米、越野……没有一项她不曾参加过。加上她自小在父亲老家长大,上山爬树,无一不是她的强项,一直被爷爷称作假小子。长大后,虽然生得文文尔雅,却不失一股英武俊秀之气,好武尚义,常以英雄自诩。

杨悦一鼓作气,狼狈下山,武权已等得急不可耐。如若不是被李德追赶,杨悦没准不得不宿在山上。被他追得下山,却正好刚刚天色入晚。杨悦顾不上说话,上马急驰而去。

李德赶到山脚,那里还有杨悦踪影,惆怅半天。一时笑自己“糊涂”,竟对一个少年美男如此放心不下?一时想起刚才杨悦地娇羞模样,又痴痴地失魂落魄。

第五章 推背之图

华山脚下,玉泉院。

杨悦的确被累惨了,第二日,直睡到晌午才起床。武眉儿侍候她用过饭,说道:“夫人吩咐,若郎君醒来,可到‘无尤亭’找她。”

杨悦从前曾到过玉泉院,当然与她所处的现在,是另一番景象。这个时候陈抟老祖还未与赵匡胤在华山脚下下棋,因此他的希夷洞还未开凿。无忧树也未被栽上。只是玉泉二字已有,并非后人所传的那样,是因为唐睿宗的金仙公主在山上镇岳宫的玉井洗头掉了金籫,后来在山下的玉泉中又找到,才命名为玉泉院。

玉亭水榭便是无忧亭。杨夫人与两位道士坐在亭中闲聊。两位道士,看上去年龄都不算太大,但也不算太小,约有四十岁上下。虽然并非白须白发,却也仙风鹤骨,精神奕奕。杨夫人看上去跟两人很熟,谈话之中不时传出几声笑语。

原来杨夫人正与二人说起许多年前,其中一位道长曾给自己的儿女看过相。杨夫人说道:“先郎君在时,在剑南道曾有缘结识袁道长,当年道长曾为我家诸小儿女看相,不知道长是否还记的?”

那位袁道长哈哈一笑说道:“已经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贫道记的当年诸儿郎中最小的一个才三四岁,如今也快一十六岁了……”

杨夫人笑道:“道长好记忆,小儿今年正好一十六岁了。”

袁道长若有所思地说道:“当年贫道游历于剑南,望到利州一代有紫气,到了当地始知是武都督府,夫人可还记得当年贫道说的话。”

袁道长当年在武府为诸郎看相,看到两个大儿说不过是官至三品保家之主,看当大女儿武顺,说“贵但不利于夫”;看到还在襁褓中的武照,曾说“令郎凤颈龙瞳,贵极之象。可惜生来是个男儿,否则当贵为天子……”只是袁道长并不知道杨夫人亲生地没有儿子,只生了两个女儿,武照也是女儿,袁道长当年所说的人正是武照,当时武照穿着男童衣衫,因而被袁道长错认为男儿。听他说出这番惊世骇俗的话来,杨夫人当然不敢说破真像……

听到袁道长提起此事儿,回想过去,杨夫人不由莞尔,正待回话,看见杨悦走过来,忙召呼她向二位道长见礼:“悦儿,见过袁道长和李道长。”

“袁道长、李道长?”杨悦上下打量二人,突然灵机一动,心想:“难道二人便是大名鼎鼎地袁天罡与李淳风道长?”

袁天罡与李淳风的大名,千年之后的杨悦如雷灌耳。相传他二人乃是师徒关系,也有人说二人虽然一个姓李一个姓袁,却是嫡亲的兄弟,二人的母亲是一幅得道成仙的美人图。父亲则是一个十分可怜贫寒地长工,长工姓李,给一个姓袁的老财主家干活,住的房间挂着一幅年代久远的美人图。到了晚间美人便从图中走下来,与那李长工相伴,一年之后竟然生下一对双胞胎。然而好事不长,有一化缘和尚竟然将古画化了去。李长工大悲,在袁财主逼问下,说出美人图生子的秘密。袁财主大奇,见李长工无力抚养,便要了二子,因而二人一个姓袁,一个姓李,便是这袁天罡,李淳风。

二人是那古画所生,自然生来便沾有仙气。特别李淳风的半仙故事流传更多,其中李淳风与泾河龙王打赌的事儿在《西游记》中也有相关内容。传说某日,化为白面书生的泾河龙王赴宴归来,路过一片沙田,见有人在骄阳似火的沙田中种西瓜,笑道:“这么热的天,你在沙地里种西瓜还能活?”种瓜的人不是别人正是通晓天文地理的半仙道士李淳风,李淳风说道:“当然能活。三天以里,清风细雨,雨过半尺,正好种西瓜。”泾河龙王哈哈大笑,心想自己是掌管当地雨薄的龙王还不知道要下雨,他一个凡人怎么会知道要下雨。那里肯信,于是笑道:“胡说八道。若果真如此,我愿以龙头作赌。”李淳风见他不信便与龙王打赌。约定如果果真如李淳风所言,龙王愿送上项上龙头。否则,李淳风也要赔上人头。

泾河龙王回到龙宫才发现因为他不在,他的妹子已接到雨薄,果然如李淳风所言要他“辰时布云,巳时行雷,午时下雨,未时雨停。清风细雨,雨过半尺。”泾河龙王大惊,于是就偷偷地将雨布改成了“狂风暴雨,雨过三尺”。将李淳风种的西瓜拍了个土平。

雨过后,泾河龙王又化为书生,去找李淳风,说:“你打赌输了,该当如何?”李淳风原本便算准了他是龙王,见他如此说,大怒道:“你私改雨薄也就算了,还敢来找我算帐,快拿龙头来。”泾河龙王大惊,但李淳风不干。告上天庭,玉帝不得不派人去斩了泾河龙王。

而所派之人正是大唐名臣魏征,因他是天上的“武曲星”、阴曹判,玉帝派他第二日午时三刻行刑。泾河龙王于是托梦给李世民,求他绊住魏徵,千万不要让他杀了自己。李世民答应了,第二日传魏徵进殿下棋,想缠住魏徵。岂料魏徵在下棋时,打了一个瞌睡,在梦中将泾河龙王斩了。龙王气愤,于是他的鬼魂便经常去找李世民,要他还他命来。

于是李世民经常闹头痛病,看到龙王向他索命。有人指点他让秦琼与尉迟恭为他守门,便能缓解。二人为李世民守门,果然李世民不再头痛。然而,总不能让二人不眠不休天天守门,于是派人画了二人的画像,贴在门上,也起作用。门神于是诞生了。中国人传统在大门上贴门神,便是李世民的这两员大将秦琼与尉迟恭。

故事可信不可信放到其次,但充分说明了李淳风的本事。而袁天罡正是李淳风的师父,相面的非常精准,都是半仙,能知上下五千年。

杨悦见二位道士仙风鹤骨,一看便不似普通人物。而且一个性李一个性袁,当即便想到大唐最有名的两位道士,李淳风与袁天罡,至于在大唐时代二人是否出名,她却并不知道。忙上前见礼,道:“久仰久仰。二位可是袁天罡与李淳风大师?”

杨夫人没想到杨悦竟然知道二人,不由一怔,笑道:“悦儿休要无礼……”

袁、李二人却笑着说无防,也忙还礼道:“闲散之人,何敢称作大师。”

杨悦笑道:“你二人若不能当得起如此称号,当今天下更无第三人能当得起。”袁、李二人连称不敢。

杨夫人也笑道:“袁道长,李道长,不必过谦。先郎君在世时,便常称道二人道法高深。今日,还请二位给我儿看一看相。”

袁天罡微微一笑,上下打量杨悦,而后向杨悦索要生辰八字。杨悦一时有点犯难,心想我来到这个世上,不过几个月而已。如果说我真正的世生年月,那是1300年后,也就是说我现在的年龄其实是负1300来岁。也就是说我现在根本还没有出生。想到此,不由莞尔,说道:“以大师的道法,何需生辰。又不用称骨算命,你只给我看看面相吧。”

袁天罡的称骨算命歌却是刚刚作好,见杨悦居然一语道破,不由一怔,笑道:“武公子见笑了,我那称骨算命歌不过是小玩意,见不得人。”心中却暗暗纳闷。

杨悦一直是男装,她本来生的个子高,面相俊美之中带着英气,加上举止洒脱,无半点女儿家地扭捏作态,因而不知底细地人便把她当作了真男儿。

杨悦笑着说道:“道长地小玩意,却不知对后世人会有多大的影响。”袁天罡当然不知,他那顺手而作的“称骨算命歌”竟然被后来算卦的人奉为经典。

袁天罡半闭双眼,仔细观看杨悦一番,半响才道:“观武公子面相,凤颈龙瞳,面如妇人,乃大贵之相。只可惜……”说完略加停顿,卖个关子。

杨夫人道:“可惜什么?”

袁天罡道:“可惜,武公子乃是个男人,如若是个女子,当贵为天子。”

杨悦见说,不由纵声大笑。

杨夫人也笑出声来说道:“道长莫不是误会了。十几年前道长给小儿看相也曾如此说法,只是眼前这孩儿,乃是我刚刚收的义子,并非道长当年看过的小儿,道长却说出相同的话来,莫不是故意说笑……”

杨悦见说,心中更是不以为然:“都说算命看相乃是骗钱之术,果不其然,这袁天罡可以说是命相之祖,也不过这般胡诌。他日若有机会,以我对历史人物归宿的先知,开个麻衣神算骗点银两,包准比他准得多。”当下也笑着打趣道:“那可真是可惜了,否则这历史上岂不多出个女皇帝来。”

袁天罡却只是摇头,微笑不语。

杨夫人忙道:“悦儿,不得胡说八道。这种玩笑怎么能胡乱开。幸亏袁道长不是外人,否则被官府知道,定是谋逆大罪。”

杨悦笑道:“有罪也是袁道长有罪,‘当贵为天子’是他所说,可不是我想要当的。”

杨夫人忙又斥她不得无礼。袁天罡却是个嘻嘻哈哈地好脾气,连说无妨。

杨悦见袁、李二人年龄相差不多,试着问二人可是兄弟?杨夫人先已答道:“傻孩子,他二人一个姓袁一个姓李怎么会是亲兄弟?”

袁天罡也笑道:“我徒儿比我小十来岁,难道看不出来么?”

杨悦知道了二人乃是师徒,不由一笑。李淳风叫袁天罡师父,但面相却比袁天罡看上去还要老成些。李淳风性子沉静,不喜多言,袁天罡却正好相反,嘻嘻哈哈说个不停。几个人东拉西扯地闲聊一会儿才散。

走了几步,杨悦突然想起什么,回过头来对李淳风道:“你那‘推背图’可带在身上?能否借来瞧瞧?”

《推背图》可以说是李淳风最有名的著作,据说推测中国各朝各代的重大事件,十分准确,被后世人捧为神书。但也有人传说,李淳风怕泄露天机,将推背图的原来次序打乱了。杨悦在后世的网上,查到过《推背图》的内容,只是不知是否是真正的推背图。今日见到书的作者李淳风本人,自然想借来观看印证一下真伪。

然而,李淳风听了杨悦的话,却莫名其妙地说道:“什么‘推背图’?”

杨悦不由一愕以为他不肯借观。但见他惊讶模样又不似作伪,突然想到也许他还不曾作出“推背图”来,不由暗叫鲁莽。只好吱唔着搪塞过去,匆匆而去。

见杨悦与杨夫人走远,李淳风笑道:“师父,这是今天第三个被你称作‘当贵为天子’的人了。”

袁天罡也笑道:“这里是皇家猎场,来这儿狩猎的人,不是王子便是皇帝。上午来此的一对父子,第一个气宇轩昂,藐视一切的气度,一看便是当今圣上;那第二个,除了皇帝之外,众人皆察此人眼色行事儿,想来便是太子;这第三个……”

李淳风笑着打断他:“师父,骗人,你分明认的圣上、太子,故作玄虚罢了。去年圣上泰山封禅的时候,咱们不是见过吗?”这个李淳风刚才沉默寡言,现在看上去却也十分的健谈。大概属于在生人面前不善说话类型。

袁天罡“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