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飘在大唐 >

第47章

飘在大唐-第47章

小说: 飘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了一眼李愔三人,说道:“你等天天锦衣玉食,太讲卫生,身体内的病菌太少,免疫力太低,今日让你们吃的不是饭,吃的是抵抗力!”

杨豫之早已习惯了她的各种奇言怪语,并不惊奇。李愔与尉迟洪道却睁大了眼睛看着她,不知道她所谓的“病菌”、“免疫力”之类是什么东西。

李愔没有言语,尉迟洪道却大嘴一咧嚷道:“俊什么俊?病人都蜡黄蜡黄的,还怎么个俊法?”

杨悦一愕,这才发现自己所说古人根本听不懂,呵呵一笑,说道:“那个么——病菌是一种虫子,一种极微小的虫子,几乎拿肉眼看不到。每一种病其实都是一种病虫在作怪。这种病虫在人体内,如果十分少的话,人体会产生出一种抗体来对付它。以后若再染上这种病虫,因为自身已有抗体,便不会病倒……这个就叫做产生了免疫力。”

尉迟洪道撇嘴说道:“谁会信。要你这么说人们干嘛还要洗碗洗手。”

“不信?你看看那些夫人娘子们,个个干干净净却动不动便会病倒。你再看那些乞丐,整日污面馊食,却也不闹个病啥的,便是这个道理。”

店主听了心中高兴,忍不住插话道:“公子见识高明。”

“高明?我怎么看不出来。难道乞丐便不闹病么?”尉迟仍然不服。

不过,听了杨悦的理论,拉面端上来。三个人兴高采烈的吃起来,感觉无比美味。反到是杨悦怔怔地看了看碗筷,有点食不下咽,勉强捏着鼻子吃了几口,再也吃不下去。将碗推到一边,说道:“吃饱了。”

尉迟洪道吃得最快,自己那碗面三口两口已下肚,意犹未尽,双眼盯着杨悦的面,说道:“你还吃不吃,别浪费。”不等杨悦回答,端到自己面前,三下五除二也吃了下去。

杨悦看了看杨豫之与李愔二人,似也是意犹未尽,说道:“你们要不要再来一碗。”

二人忙点点头,看来味道不错。尉迟洪道边吃边点头,叫道:“我也要。”三个人昨晚打了一架,一早又去找杨悦,的确是饿得很了。

“哇达西哇……代死。”

“啊那塔……代死。”

……

几个日本人吵吵嚷嚷起来。杨悦的日语一知半解,虽然学过点,一来不太通,二来古代日语与现代日语差别很大,因而根本听不懂。但见其中那个剔了“半月头”的日本人伸出手来,另外两个人边摇头边“哇拉哇拉”,很不情愿的各大自拿出二文钱给他。

“原来是要AA制。”杨悦心中一乐,“日本人比西方人原来还早‘现代化’。”想了一下,挥手向店主说道:“这三个人的面钱我来付。”漂泊在外不容易,这些日本人大概手头不宽余。

三个日本人愣了一下神儿,当下“半月头”向杨悦拱手说道:“多谢公子。”

原来他会说中国话,杨悦也向他拱手,说道:“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区区小事,何足挂齿。”

“请问公子高姓大名?”

“相见何必问名。”

半月头一怔,向杨悦弯身一礼:“天朝之民果然皆是高人君子。”回头向另外两个日本人又“哇啦”了几句。

另外两个日本人也向杨悦深深一礼:“到毛——阿里嘎逃一高扎衣马西他。”

这句杨悦到是知道,是“谢谢”的意思。看来另外这两个小日本不会中国话。当下也用日语回到:“到一衣他西马西太。”说了句“别客气,不用谢。”

见杨悦会说日语,小日本眼中闪出一片惊喜,竖起拇指,连连大叫:“要西,要西!”向杨悦又打躬又行礼……

“你还会倭语?!”见小日本走远,尉迟洪道略有点诧异地说道。

杨悦心中得意,刚要自夸一句“本公子会的东西还多着呢。”

尉迟洪道却一指李愔说道:“六殿下也会倭语。”

杨悦面上一红,看了一眼李愔,说道:“一知半解而已,我其实也听不懂。”心想李世民这些儿子受的教育真的很精英啊,原来连外国话都学。幸亏没有乱吹,否则可是糗大了。

李愔看了看她,笑道:“其实那个倭人不是没钱,只不过不想替另外二人付钱而已。”

杨悦摇头叹到:“倭人原来是吝啬鬼。”又向尉迟洪道问道,“你会什么语?”

尉迟洪道道:“我会天竺话。”

“你又不当和尚,学什么天竺话。”杨悦笑道。

尉迟洪道一脸委屈:“我也这么想,可我母亲非要让我学,说是那些经文必须用原文念才能让菩萨听得懂。”

“哈,有见的。”杨悦没想到尉迟洪道的母亲替菩萨着想的很周到。

看一眼杨豫之又问道:“老弟会什么语?”

杨豫之作个鬼脸,摇头笑道:“我会鸡语。”

四人一齐大笑。

第四十六章 眼见不一定为实(一)

几个人不一会儿吃了十碗。杨豫之二碗,李愔三碗,尉迟洪道吃了四碗,外加杨悦的多半碗。杨悦不由暗暗纳罕,心道:“古人饭量可真大。”不过看一看尉迟洪道的身材,也便释然。

吃完饭,杨悦刚要去结帐,李愔却已抢先一步。

尉迟洪道笑道:“对,要吃也吃一次大餐,这一顿不能算他请,太便宜他。”

李愔看了看杨悦,微微一笑却未说话。

杨悦笑着点头道:“少不了你的,改日定然请还。”

四人从拉面馆出来,见附近还有一处卖“胡饼”的,杨悦本来没吃什么东西,见到胡饼,便要去买。

尉迟洪道见到也又吵着要吃胡饼,杨悦感到好笑,不知他的肚皮究竟能装多少东西。

“你还吃得下?”

“当然吃得下?”

……

一人拿一个胡饼。四个公子哥儿,在街头边走边吃,大大有点失仪,引得路人频频回顾。自我感觉却极为良好,很酷很拽,迎着众人的目光,大嚼特嚼。就差跳街舞了……行人看到四人模样,纷纷掩嘴笑着让开。

杨悦吃着硬邦邦的胡饼,一边心里不由感叹:“要是馒头就好了。喧腾腾、软活活,比这胡饼好上几倍。”想了想,自来到大唐以来,还从未吃过馒头,也没有见过馒头。

“难道唐代还没有馒头这种东西?”越想越奇怪,问道“你们吃过馒头么?”

杨豫之奇道:“那是供品,怎么吃?”

“馒头有什么好吃的,酸拉巴叽,难吃死了?”尉迟洪道象是偷吃过,摇头说道。

“供品?酸的?”杨悦不由大奇,要知道在现代,馒头可是北方人最主流的食品。在唐代只是用来祭祀么?

李愔见她惊讶,解释道:“馒头,蛮头也。相传是诸葛亮南征孟获,归来时过泸水,风高浪急无法通过,说是南征战士的亡魂要求用蛮人头颅祭祀。诸葛武候仁慈,用面作成头形作祭,因而才有馒头。一向只用来当作祭品,不能吃。”

“馒头还有这种有趣的来历。”杨悦看一眼李愔,发现他似乎很博学,知道的东西还真不少,笑道,“亡魂可真好骗,改了吃素都不知道。”

“那到也不是,馒头里面放了牛羊肉馅,也是荤的。”

“原来是肉包子。”杨悦心想,难道说古代的馒头是肉包?看来大家都没吃过馒头,可惜啊可惜。想了想又问尉迟洪道:“你说馒头怎么会是酸的?难道不放碱?”

“放碱?”

“难道没有碱这种东西?”杨悦奇道。

“当然有,咱大唐的碱矿很丰富。”

“如果放上碱,酸碱中和便不会酸了。”

“这个方法到是不错……这就回家试试。”尉迟洪道一提到吃的便十分感兴趣,见杨悦说的肉馒头十分向往,第一个响应。

杨悦笑道:“好吧,你敢回去,我便服你。”

尉迟洪道这才想起他父亲正在追捕他,叭嗒一下嘴,笑道:“去蜀王府上吃也一样……”

杨悦不由心中大乐:“怎么越看尉迟洪道越象是个吃才。”当下笑道:“你们先去试验,做好了我再去吃。我有点事儿要去办,就此别过……”

尉迟洪道虽然倨傲,但与杨悦抬扛上瘾,感觉这个“小白脸”也还不错,哼一声道:“谁还要等你去了再吃不成,要去就一起去……”

李愔也开口邀请道:“不如一齐到我府上……”

杨悦摇头道:“我有事儿急着去办,等下次再去吧。”

杨豫之见她要走,吱吱唔唔地说道:“大哥,我——我想——”

“老弟的心思我明白,你先回家养伤,等你伤好些便会随你心意……”杨悦向他笑着眨眨眼。

杨豫之见杨悦答应带武照出来见自己,心中大喜,忙着屁巅屁巅地往家去。

李愔虽有些不舍,却也不敢勉强。有心护送杨悦回去,却又不好说出口。

杨悦从怀中取出一支短哨,撮唇而吹,“吱吱”声出,凄厉尖磨,十分难听,大概方圆三里之内都能听到。

尉迟洪道禁不住捂住耳朵大叫:“什么东西,难听死了。”

杨悦笑笑不答。

不一会儿,一人一马急驰而来,不过那个人不是骑在马上,而是牵着马走。看不出那人走路有多急促,步伐整齐,不紧不慢,却眨眼即到。原来是武权。

李愔见到,不由暗暗吃惊:“好俊的轻功。”随即心中一宽,“她有这样的忠仆,难怪能化险为夷。只是她到底怎样出来的?总不会真的长了翅膀吧……”要知道宫殿的门锁都是精钢特制,如果没有钥匙根本无法打开。更何况门锁根本无任何砍撞痕迹,她怎么出来的?

不过李愔没有猜对,武权虽然武功极也,也极为忠心,但杨悦脱险却并非他所救。

武权向来不离杨悦左右,杨悦无论到哪里,武权便跟在左近。昨日,武权跟着李愔的马车到了芙蓉园,后来又见杨悦与高阳等人到船上玩耍,自己便站在河边恭候。后来杨悦又被高阳公主带到车上,武权并不明白其中奥妙,只远远跟定,到了芙蓉别宫他却跟不进去。

等到不见杨悦出来,反而是柴令武来了,武权才知道事情有些严重。武权虽呆,却也知道柴令武与杨悦是死对头儿,决斗输给杨悦,几乎身败名裂,在整个长安城中成了一个大大的笑话。他来这里一定对“少主”不利。情急之下,武权跳进芙蓉宫中查看,却找不到杨悦踪影。

武权无奈之下,先飞奔回府向夫人报告,又返回到芙蓉宫中搜索。搜了一夜未果,直到将近天明,被一个青色身影所引,到了芙蓉殿门前,才见到杨悦,那一刻,几乎与杨豫之一般哭出声来:“武权保护少主不力,请少主责罚。”

反到是杨悦安慰他道:“昨日之事,敌人处心积虑有备而来,怪不得你。”

武权年龄虽比杨悦长两岁,一向对杨悦的智谋极为佩服,言听计从,反到似杨悦比他要长上几岁。自杨悦来,他便一直跟着杨悦,极为忠心,对杨悦这个主人的感情极深,一夜寻找又急又累,加上十分自责,见到杨悦几乎有点虚脱,当即坐倒在地,说道:“少主被何人所害,小人这就将他千刀万刮……”

杨悦见他满面倦容,显是寻了自己一夜,心中感动,说道:“我没事儿。柴令武也还算是个英雄,不欺人微弱,至少算是个君子……”

见杨悦说没事儿,武权终于放下心来。

却见杨悦又狠狠地说道:“高阳,昨日之辱,他日我必定加倍奉还……”不敢答话,想了想从怀中取出一支短哨交给杨悦:“少主,万一小人不在身边,吹此哨,小人听到定然即刻赶来。”

……

那短哨似铁非铁似竹非竹,不知用何物制成,杨悦第一次用它,没想到如此难听,也吓了一跳。见武权立时过来,不由一笑:“果然好用。”

一早她与武权会合,准备回家,走到无漏寺附近却看到戒言“高僧”,听到玄奘法师在里面,便走了进去……后来被杨豫之等人找到……

武权请杨悦上马,自己跟在马后。向李愔、尉迟洪道二人抱拳别过,杨悦纵马而驰,无论快慢,武权总能不即不离跟在马后。

见杨悦也走了,尉迟洪道便急急拉着李愔要去蒸“馒头”吃。

李愔不由苦笑一下,心道:不知父皇此时是否大怒……既然尉迟宗亲自来找三人,定然是事情已经闹大。

“那箫声到底是何人所发?”此时柴令武坐在自己的书房中,却极为纳闷,暗暗思索。其实上并非如杨悦所想,尽管柴令武是个君子,却也几乎受不了高阳公主在酒菜中下的迷药,如果不是被箫声制住,他也许坚持不了……

他是谁?柴令武心中一惊,突然想到一个人。“箫魔”?不自主的打了一个冷颤。“江湖四魔”——刀、剑、琴、箫。如果不是箫魔,谁会有这等功夫。如果不是柴令武听母亲说起过破解方法,这个时候也许他的小命早已没了。

箫魔怎么会出现在芙蓉殿?为了姓武的丫头?显然如此。

姓武的丫头与他有什么关系?

他的弟子?

可是她明明半点武功不会。

他的女儿?

柴令武突然眉头一跳。听说姓武的丫头是杨夫人的义女,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