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飘在大唐 >

第301章

飘在大唐-第301章

小说: 飘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双目津津发亮,平日对“陈娘子”有金鱼符更是羡慕不已,早已明了她心中所想。

武眉儿一早心中便憋了一肚子气,此时听了她的话,无心虚于应对,干脆冷笑一声道姊姊若想要金鱼符,不防亲自找陛下要一枚来,以姊姊这等人儿,想来不会令陛下失望,陛下自然也不会令姊姊失望……”

“我不过随口说说,陛下怎会有空见我。”武顺听了面上不由一热,武眉儿话中含义,也知心中所想早已被武眉儿看破,忙讪讪转开话题道,“我刚才来时,在承天门外的横街上见到一队卫士护送隋国公主的厌翟车入宫,想来此时陛下正跟她在一起。”

“隋国公主入宫?”武眉儿骇然一惊,“难不成陛下当真要接她入宫……”

“那倒不见得。”武顺眼光一闪,微微一笑,道,“我听说高阳长公主近来与她关系密切,想那高阳长公主如今被关押到掖庭宫,没准她是来为高阳长公主求情。”

“求情?”武眉儿冷笑一声,恨恨说道,“高阳长公主杀了安定,我却不信陛下会听她的话,能放了高阳。”

“那也难说。”武顺忽然压低声音,似笑非笑地瞅着武眉儿,道,“听说隋国公主掌握了一些不为人知的秘密。”

“秘密?”武眉儿心中咯噔一下,突然一阵惶恐。

“龙比格向来与她不和,视若仇敌。你与龙比格交好之事,只怕她已探到些端睨。”武顺道。

“龙比格!”武眉儿闻言,霍然站起身来,不自主地打了一个冷颤,暗道杨悦到底些?若她只是我与龙比格结拜之事也还罢了,如果安定公主之事,那,那我岂不是死无葬身之地?而且,杨悦若能救下高阳公主,除非是了安定公主并非陛下之女,否则又如何能救的高阳公主死罪?”

武眉儿瞬间皱头已拧成一个疙瘩,心下大恐,突然说道我去看看!”顾不上礼仪步态,一留烟儿从千秋殿跑了出去。

武顺望着武眉儿心急火燎的样子,眼中隐隐露出一丝古怪笑意。

第三百四十七章 连环1

千秋殿在两仪殿前西侧,紧临殿前直道。武眉儿一口气跑出殿门,刚好看到太尉长孙无忌、英国公李勣等人正从两仪门进来,往两仪殿中去。

武眉儿呆了一呆,想起此时正是午后朝会,忙停下脚步。

自李治继任以来十分勤勉,每日至少两次到两仪殿中听政。早朝之外,常与参加政事的重臣会面。

既然是朝会之时,李治自然不会如武顺所说,单独私下会见杨悦。只是杨悦是否会在朝会上说出“安定公主”之事?武眉儿心头惶恐,便如被数千只蚂蚁在啮噬,又痛又痒,不知所措。有心到两仪殿前打探,却也这样做法终是不大适宜。急躁之下,在千秋殿前踱来踱去,不知如何是好。

正慌急间,忽然看到两仪门外缓缓施来一乘车撵。车撵正是公主所乘的厌翟车,在一队卫士的簇拥下浩浩荡荡而来。

向来承天门外,文臣下车,武臣下马。能在两仪门内行车,这等荣宠便是元老重臣也不曾有过。即便是圣上特许一些体弱老臣在大内可以乘车,也顶多不过是在外朝,似这般直入内朝之事,却是绝无仅有。

眼见车撵行到两仪殿前,始才停下。车中缓缓走下一个人来,不是杨悦还会是谁?

武眉儿早已惊呆,惊骇之下,却不自禁地上前几步,一时竟然想要去向杨悦求情。然而行了几步却又醒悟。自从那日咸池殿之事,杨悦盛怒,怎会原谅。

犹豫半晌,武眉儿终是不敢上前去见杨悦。远远站定,看到杨悦往两仪殿中去,不由一声长叹,面如死灰。

与往日不同,杨悦今日穿的并非惯常喜欢的碧绿,而是一身月白色衣衫,外面罩了一件银色狐皮大氅。依旧轻纱覆面。却掩不住病态袭人。只是那病态恰到好处。于杨悦平日的洒脱神色中,平添了几分弱柳扶风。

殿中原本正在热闹商讨,听到内侍通传“隋国公主到”,立时安静下来,一齐望向杨悦。

杨悦风寒未愈,有些头昏脑涨,勉强打起精神。懒洋洋地走进殿中。众人看在眼中,却不由一愣,见到杨悦一幅袅袅婷婷,款款而来,与她平日神态大是不同。

所谓女为悦己者容。想来杨悦与李治即已“成舟”,不免于英姿卓约中加了几分女儿柔媚。

殿中不少人那日“琴室”之事。虽然不敢再提,眼角眉稍却不由暗自含笑。去看李治,李治盯着杨悦早已是目瞪口呆,众人看在眼里,不免又填了几分古怪笑意。

杨悦如何会察觉不到殿中异样,想起当日在殿前的情境,众人心下误会,却也尴尬依旧。饶是她心中早有准备。此时却也不禁低眉敛神。不敢去看群臣眼光。

杨悦低头上前,未及行礼。李治先已说道快给隋国公主赐座。”

“哗”,殿中立时响起几片轻笑。

朝会之上御前赐座,向来若非病重,便是元老重臣也只有年过七十才会有此殊荣。杨悦不过微恙,竟被李治如此“照顾”。令杨悦更加浑不自在。

李治是爱怜之情溢于言表,早已忘乎所以。

杨悦却是腾地一下,脸上变成一块红布。暗道一声李治“多事”,没来由令众人误会更深。气恼之下去横李治一眼,不想李治正含情脉脉地看着她,两人目光相接,各自都是一呆。

也是李治从未见过杨悦这般娇弱模样,又被杨悦嗔眼横波,心中早已如沐春风,只觉得浑身暖洋洋,无一处不舒服。顿时呆呆地望着杨悦,情不自禁眼神变得热情火辣起来,几乎恨不能立时将杨悦拥在怀中,软语温存……

众人看了更是禁不住要笑出声来。

杨悦却是想到“阿难弟子”的话,李治每日宿在咸池殿琴室,竟是将武眉儿当成,心中又气又恼。又被李治这般火热地盯着,又羞又愤,风寒之中头脑原本已有些发涨,此时头脑一热,一时竟有些不知所措。

两人相对呆立,两仪殿内顿时春风大起。众臣自那日被李治告诫,虽暗中笑破肚皮,却无一人敢再出声。

一呆之下,杨悦却已暗道一声“不好”,没来由又被这群八卦误会。正了正神色,正要开口。忽然,察觉到一道异样的目光自身侧射来,杨悦陡觉背若芒刺。

杨悦遽然转头看时,却不由惊呆。那目光不是别人,竟然是李愔!正满脸疑惑与诧异,莫名其妙地盯着她看。

“他时候了。”杨悦头脑“轰”的一下,心乱如麻。见到李愔眼中异样,心知刚才与李治的神色定然全部落到他的眼中,难免不会产生误会。只怕那晚宿在宫中之事,再难解释清楚。心中不由暗急。

过了半晌,才又想到与李治并没有见不得人之事,为何反要心虚?如此一来,岂不是更加令人误会?!

见到内侍拿了坐椅,杨悦抿了抿有些发干的嘴唇,干咳一声,终于恢复了几分平日神情,坦然向李治行了一礼道谢陛下赐座,臣不敢越礼。何况臣的病疾已大有好转,站些时候还能做到。”

李治并未听明白杨悦在说,只见到杨悦开口,他便已连连点头称道好,好,好。”说完才意识到杨悦在说,忙道你,你站着,会不会累到。”

“谢陛下关心。”杨悦担心李治又会说出不相宜的呆话,忙转口说道,“不知蜀王殿下何时回到京城?”杨悦此话虽是在问李治,目光却已转向李愔。

“蜀王?”李治一怔,顺着杨悦目光去看李愔,这才想到乃是在两仪殿中,群臣面前。特别是看到杨悦望向李愔的一瞬,心中骤然一沉,立时清醒了几分,说道,“蜀王是为造战舰之事而来。”

“造战舰?”杨悦心中暗奇,却也不便多问。细观殿中众臣。见除了太尉、英国公之外。还有兵部尚书崔敦礼、兵部待郎来济等人,大多都是武臣,定然是有用兵之事。

杨悦虽然向有“殿中侍中”之职,却也军国大事,若非皇帝亲口来问,臣子不能参与。因而心中虽然好奇,却也只是张了张嘴便赶忙住口。

李愔虽然杨悦想问。却不便回答。

李治笑了笑,说道隋国公主有所不知,鸡林国主真德女王近日遣使来朝,说是高丽贼心不死,又向其进攻。因而向我大唐求助,希望能如先皇一般。能助其一臂之力。因而,众位参知政事商议明年准备再次向高丽用兵。蜀王进京正是为了此事儿。想请蜀王去扬州督造船只、训练水兵。”

杨悦近来虽然不理朝政,但对时局却也再清楚不过。这“鸡林国”便是新罗。真德女王乃是原新罗善德女王金德曼的。贞观二十一年,“善德女王”去逝,将皇位传给现在真德女王金胜曼。金胜曼继续向大唐称臣纳恭,贞观二十三年,受唐册封为鸡林国主。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亲自征辽。出师之名。其中之一,正是应“善德女王”的求助。

自大唐征辽东之后。高丽到也消停了些时日。只是自从李世民去逝之后,高丽趁大唐国丧无暇东顾,又开始对新罗侵扰。大唐正值国恤期间,若非人来扰我,不便大动干戈。如今国丧将除,朝局稳定,新罗女王又来求助,因而众臣便商议出兵再次东征高丽。即然是约好明年出兵,今冬备战已是刻不容还。

然而,蜀王虽然向有战名,但朝中武将比比皆是,何以单单派李愔准备练兵?杨悦听了此事,却不知不觉侧头去看长孙无忌。心中暗沉,此事定然不会如此简单。

果见长孙无忌正笑吟吟地望向,眼中似笑非笑,老狐狸一般令人捉摸不定。

突然杨悦心头一懔。李泰谋反前事可鉴,派李愔去练水军,督造战舰,只怕未尝不是存了当日试探李泰的同样想法……

想到此,杨悦有些担忧地看了李愔一眼。见他浑不在意,似是根本没有想到其中危机,心头不由暗自一紧。

自杨悦进来,李治眼光一刻不曾离开杨悦,见到杨悦看着李愔出神,心头不禁一黯。这才想起,虽然众人误会,然而与杨悦到底也不曾发生过,而杨悦喜欢的只怕还是蜀王。想到此,心中一痛,脸色也已大变。半晌,才勉强振了振精神,说道今日劳烦隋国公主前来,是为了安定公主被害一事。如今高阳长公主不肯认罪,反说隋国公主能为她作证。因而,还请隋国公主来分说明白。”

杨悦暂时放下心事,点了点头道臣的确认为高阳长公主并非凶手。只是此事涉及一些私密,的人越少越好,臣请与陛下单独面陈。”

单独面陈?!

不及说完,李治眼中一亮,心下忽又泛起喜意。杨悦肯与单独相处,那是再好不过,忙喜出望外地连声说“好”。

众臣闻言连忙告退,然而面上却又挂起难以名状的趣意。

杨悦低头不敢去看众人,大家面上笑容定然十分不堪。只侧眼去看李愔,见他略一迟疑,不解地望向。

杨悦心头一沉,想了想又道不过,臣想请长孙太慰留步,也好作个见证……”

“哦。”李治闻言,不由又有些失望,去看长孙无忌。

长孙无忌却“嘿嘿”说道既然是私密之事,老臣只怕不便参与。”眼见他说此话时,不住向李治眨眼,李治心中大慰,忙点头称是。长孙无忌早已三步并做两步退出两仪殿。

杨悦无奈,殿中瞬间只剩二人,李治眼神火热再无顾及。杨悦更加不敢去看他,盯着脚下,说道其实衡山长公主寿宴那日,高阳长公主入宫之前,曾先找过臣……”

“不急。”李治打断杨悦,不知何时已走下御案,到了杨悦身边,柔声说道,“你身子可好些了?”

杨悦硬着头皮,道多谢陛下挂念。已经好多了。”

“你。你莫叫我‘陛下’,我,我还是喜欢你称我‘李九’……”李治愣了一下,柔声说道。

汗!

见到李治这般情意绵绵,杨悦只觉一阵燥热,头上冷汗涔涔。

“李九”二字本是她不知他是李治之时,以相称。如今被他说来,反似将对他的这个称呼当做“情郎”一般。

李治对她心意昭然。自那晚之后,竟是明目张胆地无所顾及,杨悦想要逃避,只怕不能。眼见李治对关心过度,似是生怕累倒。站在身侧,几乎要伸出手来搀扶,当真苦笑不得。

好在众臣已退了出去,只剩二人。没有众位八卦在此营造暧昧氛围,反省了许多尴尬。

杨悦向一旁退了两步,说道好,我称你李九。不过,你离我远点。”

李治一呆。也知失态。担心杨悦会认定是“色魔”,忙向后退了一步。道你风寒未好,莫要累到,还是坐下来说吧。”

杨悦这才一笑,自然了许多话并不多,到不用坐,还是站着说吧。”又见李治依旧双眼如痴望向,杨悦心下气恼,没好气地叫道你再这样看着我,我将你眼珠子挖出来。”

李治听了杨悦“威胁”,宛如回到从前,被杨悦挖苦奚落,原本是他最开心之事。心下大喜,连忙将目光转向一旁,说道好。我不看你便是。”

二人这一说笑,反到去了许多暧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