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飘在大唐 >

第164章

飘在大唐-第164章

小说: 飘在大唐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神?怎会是女神,不是个长须老头儿么?”杨悦听了李淳风的说法,失声奇道。

李淳风一边说一边向阁中的一张画相指了指,摇头笑道,“喏,便是这位女神。”

杨悦顺手去看,见阁中四面墙壁上悬着许多画相。老君、三师、四御,七耀星君,二十四星官图……十分热闹。到像是众神仙开会。

李淳风指的乃是位黄衫鸡冠,手执琵琶的女仙,上面果然写着“太白女神图”。有点莫名其妙的笑出声来。

李淳风听到,心中微微诧异。

先向老君三师进香拜过,二人才走上高台。

高台之上有一个巨大的仪器,似个圆球,但是空的,由线圈组成,线圈颜色不一,有红有黄,纵横交错,表里共有三重。

杨悦十分好奇,不由问道:“这是何物?”

李淳风笑道:“此乃浑天仪。”

“浑天仪?”杨悦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便是传说中的古代天文仪器。

经过李淳风的指点,知道纵线圈叫做子午线,那道黄线圈叫做黄道,红线圈叫做赤道。心下纳罕:原来自己在后世学的内容,在这个时候已有名称。

好奇心起,一时到也忘记问太白金星的事儿。

顺着李淳风的手势,从浑天仪中去看,见它把天体分成几大块,七耀为区,按二十八星宿,各有命名。

只是此时乃是白天,看不到星辰,有些遗憾。

不禁又有些纳闷,古人没有望远镜,难道单凭肉眼去看天体运行?如何看得清楚。

正暗自感叹间,忽听李淳风叫道:“太白星,快看,太白星又出现了。”

“太白星昼现?”杨悦正是为此时而来,没想到正赶上此事儿,连忙叫道,“在哪?”。

“看那……”李淳风指着“金耀区”,说道。

然而,杨悦却什么也看不到。只看到一片睛空,虽然有一片云遮住了太阳光,却也看不到什么星星。但见李淳风煞有介事的指着金耀区观看,心中暗奇难不成李淳风长了一双千里眼?

突然,李淳风递过一个事物,说道:“用这个看。”

杨悦不及细观,举起来望去,但觉眼前一暗。太阳被云层遮住,完全看不到。但见在东南方向,果然挂着一颗亮晶晶的星星,十分奇异。

大白天看到星星,尽管杨悦知道那不过是天体现象,也突然生出一种灵异之感。有点不知道身在何处。

半晌,那太白星才消失不见。

杨悦回过头去看李淳风,李淳风却正在目光炯异地望向她,仿佛在看一种极不可思议的事物,面上有种说不出的奇幻之感。

杨悦一怔,心中不自主咯噔一下,竟然不敢去看他的目光。

低头去看手中事物,原来不过是一片熏黑的玻璃。心中一喜,暗道既然有玻璃,自然不难做望远镜来,不自禁地说道:“原来这个时代早已有了玻璃……”

话一出口,才觉不妥,便又当即停住。

“这个时代?”李淳风喃喃咂摸着杨悦的话,眼中怪异大闪,突然问道,“你……不是这个时代的人?”

杨悦闻言大骇,心中震动,惊得魂飞魄散。半晌,才回过神来,强笑道:“李兄真会说笑。”

李淳风目光一闪,突然转口说道:“先前在华山脚下,公主曾说过要向我借观‘推背图’一事,不知还记不记得。”

“哦?那又怎样?”杨悦有点心虚地说道。

“公主想要看的可是这个?”李淳风从袖中拿出一圈书来,递给杨悦。

杨悦见了心中大喜,仔细翻阅,禁不住入迷,看到“照临天下,不文亦武”一图,画中画的是一女子,知道说的正是武则天的事儿,与她在后世见的“推背图”一模一样。

李淳风在一旁紧盯着杨悦,一瞬不瞬,嘴角微笑,幽幽地说道:“跟公主从前看过的推背图是否一模一样?”

杨悦随口答道:“嗯,一模一样。”

李淳风脸上惊骇一闪,嘿嘿笑道:“不过,这‘推背图’是我与师父在你说过之后才推演出来的。”

杨悦一滞,这才回过神来,知道自己中了李淳风的圈套,转口笑道:“是啊。怎么会事儿?我怎么会仿佛以前就见到过?”

“公主难道不想解释?”李淳风抿嘴说道,嘴角有一丝抽动,显然是在强自抵制着心中激动。

杨悦看到,心中虽然惊异非常,面上总算还能镇定,口中淡淡笑道:“解释什么?”

“公主早在本书出现之前便已看过此书,难道不是十分怪异么?”李淳风微眯双眼,细看杨悦,说道。

“怪异?嘿嘿,”杨悦笑道,“李兄以为如何?”

“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你并非这个时代的人……”李淳风一字一句,盯着杨悦说道,仿佛担心会错过什么。

杨悦内心极震,却不敢示弱,仰头一阵大笑,说道:“李兄莫不是在做梦吧,怎么在说起胡话来。怎么可能会有人不是这个时代的?”

李淳风捊了捊颌下胡须,眼神大动,突然也哈哈笑道:“在我道教的圣典中,到是有一种法门。可以飞天遁地,神游过去未来,在时空中穿行,却并非难事”

杨悦盯着李淳风,心知他多半又是在设圈套让自己钻,饶是如此,却不由自主地摒住呼吸,心中轰然大震,暗中大叫:“难道是真的?”

李淳风突然停口,并不说下去,只笑吟吟地看着杨悦。

杨悦强压心内震荡,笑问道:“会是什么法门?还有这等奇事儿。李兄在哪本书上见过?定要借兄弟看看才是。”

李淳风看着杨悦,听着她虽然在笑,却是不自主地在打着颤。眼中笑意更深,敲了脑袋说道:“什么书来着,为兄到是一时记不清了。”

杨悦心下大急,明知李淳风可能使诈,却不由自主地急道:“怎会记不清,李兄好好想想。”

李淳风笑看杨悦,说道:“莫非公主真的不是这个时代的人?怎么到似非看那书不可?”

杨悦一怔,笑道:“李兄真会说笑。我不过是好奇而矣。”

话虽如此说,却不敢再待下去,担心自己真会被他套出底细来,慌忙借口告辞而去。

一溜烟跑下凝晖阁,心头还通通直跳,出了一身冷汗。暗暗大悔:原本想找李淳风套些话来,没想到反被他套了话去,差点露出破绽。

李淳风看着杨悦逃走,眼中却已满是惊异之色,喃喃自语:“难道书中所写是真的?有人真的找到了‘天机’?”

“天机”是什么?

是个东西?

还是个地名?

第一百七十二章 天机(2)

杨悦一路从凝晖阁逃出来,心神不宁。不想当头撞到一人。

抬头看时,却是蒋王李晖。

杨悦正待说话,已有人抢先说道:“父皇说的不错,果然是你。”

说话的人不是蒋王,而是跟蒋王在一起的越王李贞。

杨悦被蒋王扶了一把,才站稳身形。见李贞如此说,诧异地说道:“圣上怎知我在这儿?”

越王笑道:“父皇在毬场看马毬,见凝晖阁上有人,便说是公主。众人不信,我母亲便与父皇打赌,因而让我过来看个究竟,没想到父皇说得一点不错。”

“圣上眼神儿到好。”杨悦笑道。

看了一眼蒋王,心下暗奇。见他并不说话,一幅懒洋洋的样子,有点不能相信他也是来找自己。

越王见她看蒋王,说道:“蒋王跟我来是一起做个见证人。”

心下却也暗暗纳闷,蒋王向来不合群,诸事不理会。不知为何最近常进出宫中,连马球都开始参与了,真是怪事儿。刚才本来是他一个人来寻杨悦,但蒋王不知为何也跟了来。

杨悦点头笑道:“既然是打赌,不知赌了什么。”

“是昭武康国朝贡的一面镜子。那镜子用上好的水玉做成,照出来的人影与镜中一模一样,十分清晰。”

“水玉做成的镜子?”杨悦奇道。

中国人自古使用铜镜,或者直接在水中照影。映出来的人影当然不太清楚。那铜镜带黄,照出来的人影不免微黄。大概也正因此古人才喜欢在脸上扑上一层厚厚的粉。

内宫之中只有杨贵妃与徐充容少数几人,少施脂粉。杨贵妃是因肤白如玉,不用敷粉便已极白。徐充容却是天性淡然,不喜浓妆。与杨悦正对脾气。

水玉即后世人所说的水晶,天然水晶做成镜子,价格自然十分昂贵。

“奇就奇在,那水玉十分巨大,比人还高。这样一块大水玉已十分难得。打磨成十分薄的巨片,竟然不碎,更是难得。”越王继续说道。

杨悦心中一动,心想难道不是水玉,而是用玻璃做成的?她方才在凝晖阁中见到过玻璃,知道这个时代已经有了玻璃这种东西。玻璃是西方人发明,而昭武康国在西域之西,难不成这个所谓的“上好水玉镜”其实是玻璃制成?

杨悦心存疑问,便跟二人往毬场方向走去。

“莫如回说见到的不是我,让燕贵妃赢了去如何?”杨悦边走边笑道。

蒋王懒洋洋地抬头看了一眼杨悦,不置可否。

越王李贞摇头笑道:“你一过去,父皇自然知道是你,如何骗得了他。”

“我不过去便是。”杨悦停下步子说道。

“还是算了吧。”越王看了一眼蒋王,摧杨悦快走。

突然,蒋王李恽懒洋洋地说道:“听说昨晚孙道长府上的练丹炉炸了。”

越王点头笑道:“嗯,我也听到了,声响好大,我还以为是在打雷。今一早才知是孙道长府上炸炉了。”

“炸炉?”杨悦失声问道,“伤了人没有?药王的徒儿可安好?”

她知道药王孙思邈不在,药王府上只有卢照邻一人。

“不太清楚。”越王有点诧异的看了看杨悦。

“人命似是没有伤着,但药王的徒弟却不见了……”蒋王幽幽地说道。

杨悦心下大惊,那还有心思去看“水玉镜”,当下辞了二人,急急忙忙往宫外去。

越王李贞大是不解,奇道:“孙道长的徒弟难道是她家亲戚,她怎会如此关心。”

蒋王李恽看了看一脸浑浑噩噩的李贞,不去理他,也转身向殿外走去。

越王见他也走,叫道:“七哥,你去哪儿?父皇还等着见证。”

蒋王头也不回,说道:“你自己愿意怎么说便怎么说。”

越王莫名其妙望着二人远去,嘟囔道:“那我可要说是父皇看错了……”

卢照邻大叫一声,哭醒过来,感到右腿膝盖之下没有半点知觉,心中大惧。

他本是药王弟子,虽然年纪小,但见的伤病之人,不计其数。勉强坐起身来,望着被白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右腿,心中一阵刀绞。

不用说,这条腿只怕保不住了。

想到藏丹室里,缺手断脚的四具尸体。卢照邻一阵绝望。这只伤腿是在他亲自指点下包裹的,伤势如何,他再清楚不过。

房中有一个十二三岁的小丫头,正睁着一双滴溜溜的圆圆的眼望着他。

见他醒来,弯眉一笑:“药熬好了,你先喝了吧。”

见他脸上挂着泪,又撇了撇嘴,笑道,“男子汉大丈夫不知羞,竟然还哭。”

她不说还好,她这一说,卢照邻悲从中来,突然大叫一声:“滚,你滚出去。”反身倒在枕上,大哭起来。

小丫头本来是跟他开玩笑,没想到他会突然发脾气骂自己,心中大气,正待撇嘴说道:“早知你如此忘恩负义,便不给你裹伤……”

见他突然大哭起来,一时愣住,有点不知所措。

暗想:这家伙一大早来时,还能强咬牙关,指点自己给他疗伤,死撑着不曾叫痛。当时自己还说:“如果痛的话便哭出来。”他反说:“男子汉大丈夫,怎能言痛。”此时,怎么反到又像个孩子一般……

不过,他的确还是个孩子。

小丫头想了想,没有走开,反而拿了手绢递给卢照邻,温言相劝。

卢照邻反不领情,一把推开她的手,掉头大哭。

饶是小丫头脾气好,这下也真气坏了,一跺脚气得眼泪只往下掉,骂道:“我家公主都不曾这样对我,你算……”

“阿玉”一个声音突然止住了她。

小丫头一回头见门外正走进两个人来。一个颌下一巴胡子如毛笔一般服服帖帖。另一个碧衫罗袖,眼神中有无限关切,正看向卢照邻。

小丫头唤一声“公主”,不敢再多说什么。

杨悦向她摇了摇头,说道:“你下去吧,他受了伤心情不好,不要介意。”

阿玉答应一声退下。

杨悦看了卢照邻的伤势,一路上早听了“毛笔胡子”的述说。

昨晚正是“毛笔胡子”救下卢照邻。

知道卢照邻是被一节“竹管”所伤,心中暗自惊诧。她从“毛笔胡子”的描述知道定然与火药有关,心头早已大震。

火药这种东西原来在唐代已经出现。

杨悦怜惜的抚了抚卢照邻鸟窝一般的发型,卢照邻抱住她的胳膊一阵大哭,杨悦眼中也不由落下泪来。

哭了许多时候,卢照邻才抽抽咽咽地说道:“我该听师父的话,一早搬来姊姊这里,便不会这样了。”

卢照邻平日虽跟杨悦时常斗嘴玩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