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帝国崛起 >

第267章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67章

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搏斗而失去生命的勇士敬酒。”的确,这此出海的损失是巨大的。六十艘巨型海船出海,回来了三十三艘。损失近半,人员更是损失巨大,在茫茫大海之上,一旦失踪和死亡没有分别。出发时候的四万余人,损失了一万六千多,这是十分惨重的代价。
  一场浩大的战役都不一定会损失这么多的战士,可以说这次的远航丝毫不逊色于一场巨大的战役,而大秦的水军这次也取得了胜利。
  “可是死去的勇士们没有走远,他们在魂园注视着我们,在时刻保佑着我们扬帆远航的人。他们是不灭的海魂,他们永远护佑我们去征服大海。朕的将士们,告诉朕,你们能征服大海吗?”
  “能。”一阵巨大的回应,声震霄汉。
  “好,朕的战士就是要有这般气概。为海魂干杯……”
  一场盛大的酒宴,也奠定了“海魂”这个名词。以后无数的岁月里,出海的人们在不祈祷上天的保佑,而是祈祷海魂的保佑。他们相信,在与大海的搏斗中失去生命的人们会保佑后来人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征服海洋。
  这是一次让所有人惊讶的远航,人们的热门话题都转向这次的远航。很多人讲的绘声绘色,好像他们亲自参加了这次冒险一般。海外有很多的好东西,即便是大海的浩大也没能阻止人们的热情,许多人都扬帆出海,虽然他们没有那么完备的设施,但是近海已经是大秦的后花园了。
  三韩,东瀛,东鳗(台湾),屠西(越南柬埔寨)。这些地方纷纷有了闯海者们的足迹,也有不少人去远航,却失踪在茫茫大海之上。毕竟民间的力量和国家相比是没有办法比的。
  在整个大秦兴起航海热的时候,自然少不了商人们地身影。现在奴隶生意是大兴起来。每个月都是有无数人抓捕奴隶来卖给朝廷,这些奴隶也成了嬴啸拿来建设的主力。
  嬴啸要做的事情太多了,修建驰道,治理黄河,方方面面都要劳动力。而这些奴隶也成了最好的劳动力,只要给饭吃就会全力的去劳动。而从百姓中征发民夫,这些百姓一旦到了农忙的时候。总要放回去种地的。
  这么惊天动地地消息,即便被软禁的孙策一样也得到了消息。这一下他心中所想却不是这航海有多么可怕。他所担心地是,秦军水军有了这样的实力。那自己就算在回去江东,那还能顶得住秦军吗?江东地依仗是水军,是长江。
  看样子若是秦军水军全力发力,江东水军怕是也不行,更何况现在自己连江东也失去了。自己该何去何从呢?
  这个时候的蒋钦也接到了周瑜的消息。让蒋钦尽力救出孙策,到青州牟平县会合。蒋钦也不明白为什么要在那里,但是周瑜不会没有目的,自己就按计划行事了。只是嬴啸对孙策的监视一直很严,他没有机会下手。
  救人毕竟不同于杀人。杀人简单,但是救人就难了。想要逃跑出去也是有着相当地困难的,虽然周瑜已经安排了不少人手接应,但是如何把孙策救出长安就成了最大的难题。
  多么长时间了,他一直没有出手,他手上的力量不足,很难救出孙策。可一旦营救失败,那么结果就很麻烦了,他们死了不要紧。孙策的安全也会受到威胁。这才是最可怕地。
  皇宫之中,嬴啸正在处理公文。陈宫却来求见。看陈宫一脸难色,嬴啸问到:“什么事情?”
  “陛下,长安抓到一个调戏民女的官宦子弟,不好处置。”
  “这有什么?依律处置就是了,官宦子弟一样要守法。问题大吗?”
  “问题倒是不大,也没有作出什么实质举动,强抢未遂。”
  “这样的事情你不是处理多了嘛?鞭打一顿,教训一下,便放了吧。”
  “可是陛下,这个是有些麻烦的。此人是太尉大人的二儿子高义。”
  “什么,高顺的二儿子还是小屁孩子啊。怎么会强抢民女?不是搞错了吧?”
  陈宫一阵苦笑,是啊,是小屁孩子,十三岁,谁知道这孩子这么早熟呢……对于太尉高顺的孩子,他真是不好处置啊,只好带来禀报嬴啸看如何处置了。这大秦版的高衙内啊……
  “高义呢?”
  “在殿外,臣不好处置,就带来了。”
  “哈哈,好你个公台啊,把这麻烦丢到朕身上了。”
  正在说话,有人来报:“陛下,太尉大人求见。”
  还真快,正说着呢,这高顺人就来了。嬴啸其实也不想太过于惩罚,对于这样的事情,还不是多了去了,就他嬴家那帮宗室,那个月不给他找几次这样地麻烦让他善后擦屁股……
  “让他进来吧。”
  高顺还是那个冷脸,万年不变。他是太尉,是享受带剑入宫地权力的,可是他从来不带武器,可今天来求见,却是一身戎装,腰玄宝剑。
  嬴啸正在问陈宫具体情况,想如何处置地时候,殿外一阵惊天动地的嚎叫:“爹,饶命啊,饶命啊。”
  这一阵鸡飞狗跳,也惊动了嬴啸,干脆出来看看。听张泉禀报,太尉高顺冷着脸觐见,到了殿外看见自己的二儿子,一个字也没说,宝剑出鞘,直向自己儿子砍去。这殿外的御林军不敢阻拦,但是也不能太尉大人在皇宫之中杀人啊。
  当下只好徒手而上,几个人又不敢过份,只有抓着高顺的胳臂和腰,一边示意高义往殿内跑,请陛下救命。高义却不敢,到处乱跑。高顺被两个御林军拉着,犹是提着剑到处追杀。
  一时间勤政殿之前一片鸡飞狗跳,高顺身上挂着两个御林军战士,他们可不敢对高顺动粗,一边拉着一边劝解。可是高顺就是冷着脸一言不发。闷头追杀自己儿子……
  “拜见陛下。”
  嬴啸出来才震住了场面,结束了这场混乱。见嬴啸出来了,高顺也连忙收起了剑,跪下对嬴啸磕头。旁边高义已经被吓的倒在地下发抖了,他可知道,自己爹可是来真的,一剑下去。自己的小命就没了,只有哀求的看着皇帝。希望皇帝救自己。
  不过高顺这一下跪磕头却也让嬴啸有点无语了,在他地治下。只有犯错的人的才会下跪请罪,这高顺一跪,反而让他有点无所适从了。
  “平身,高顺,你怎么杀自己的孩子啊?”
  高顺起身。一张老脸上出现一点羞愧的神色:“逆子,该杀。”
  “呵呵,”嬴啸也笑了,这样的事情,说真的。不算什么。强抢民女而已,又没抢成,实在不是什么大事情,皇家宗室里这样地事情多了,还不是屁事没有。
  “好了,你是太尉。这个事情不必这么生气,高义毕竟还是个孩子,你带回去好好管教就是了。我看高义这孩子逃跑起来颇有朕当年的风范,哈哈……等孩子长大了必然是一员虎将。
  这次地事情高义虽然有错。但是也没有抢成。教训一下就是了。你也就不必动气了,跟朕进来。”
  高顺解下配剑交给了一旁的卫士才进去。也让这些士兵们赞叹。带剑上殿,这是多么大地圣宠啊,这是多么的威风啊。大臣中没有几个人能享受这样的荣誉,可高顺虽然有这个特权,但是他从来不用,只要是见嬴啸,从不带剑,淡泊之心,不禁让人赞叹。
  几个护卫换防的时候聊天。“哎,石虎,刚才你们两个人都没有拉住太尉大人啊,怎么?不敢出手。”
  “我可是用全力了,我估计贾二这小子也用全力,我们两个人硬是拉不住太尉大人。别看太尉大人很少动武,我估摸着啊,就是咱们上去五,六个也是白给。”
  “不会吧。”
  “你还别不信,刚才我都用足了力气,都没能把太尉大人的手臂拉回来多少,差点就把小家伙给砍死了。”
  “你是说太尉大人是来真地?要不是你拦着,真的就将太尉公子给……”手上做了砍的手势。
  “是啊,要不是我拉了一下,估计现在这位已经死了。”
  众人皆是一脸惊愕,原以为高顺只是做做样子,没有想到是真杀啊。这也太……旁边的军官却说到:“都不要说了,太尉大人的是家事,不是我们能议论地。赶紧的,收拾一下,重新巡视去。”
  高顺跟着嬴啸进了殿中,看着高顺快要黑了的脸,嬴啸说到:“不必如此,谁家没有闹心的事情,朕小的时候,也是先皇到处追着朕打呢。孩子嘛,多管教一下就是了。快到秋收了,朕看着今年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灾,朕打算明年或者后年出兵平定楚,汉逆贼,你觉得什么时间合适?”
  “随时。”
  “呵呵,看来你对军队很有信心啊。”
  “因为他们在陛下的旗帜下作战。”
  对于高顺这种说话风格,嬴啸早就习惯了:“只要军队没有问题,朕就放心了,只待时机成熟,便南下平贼。”
  “陛下,臣有请求。”
  “说吧。”高顺生平都是说的少,做的多。很多事情嬴啸只是吩咐一声,高顺从不让他多费心,而且很少要求什么,现在题要求,嬴啸自然也不会拒绝。
  “臣想将高义这逆子送进特种选拔营。”
  这下嬴啸也惊呆了,特种选拔营是典韦带领的特种部队地选拔地。那里地训练非常的严格,而特种战士们平时负责保护嬴啸,战争地时候也能发挥很大的作用。但是那种非人的训练也是非常严酷的。高义不过是个十三岁的孩子,他能坚持的下来吗?就忠诚家世而言,高成是不成问题的,高顺对自己忠心耿耿,他的儿子应该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高义才是个十三岁的孩子,能受得了吗?”
  “要么成功,要么死。”高顺的语气,那似乎不是自己的儿子,而是个不相干的士兵。
  看高顺一副果决的表情,嬴啸也就不说什么了。玉不琢不成器,孩子要经过磨砺才好。这也很正常,看来高顺是下了狠心了。
  高顺的三个儿子,大儿子高礼现在在荆州张绣麾下当骁骑校尉,颇有战功。小儿子高廉刚刚会走路,只有二儿子高义现在上不上,下不下的,成了大秦长安城中的高衙内……
  “也好,既然爱卿心意已决,那就这样吧。这次事情嘛,便罚高义二十棍子,你回去安排吧,伤养好了,让他去特种训练营报道。”
  这下长安市井中也有八卦可传了,太尉大人,那可是朝廷的三公,儿子强抢民女居然挨了二十军棍,连太尉大人也被陛下斥责了。这可是大消息啊,在茶余饭后也有了谈资,不过对于大秦的律法,也没人敢试验一下了。
  而那位被太尉大人二公子强抢未遂的姑娘这下子也成名了,太尉大人亲自登门。问明了没有人家,当即差人下了聘礼,成了高家的媳妇,虽然高衙内年级小了点,但是过两年一完婚,这家人也是一步登天了。
  这个时候长安也迎来了一对小夫妻,男的是玉树临风,一表人才。女的却是轻纱遮面,让人看不到面貌。

  第三百一十三章 长安见闻录

  这对小夫妻,自然是诸葛亮夫妻了,他们专门到了长安,见识一下这所谓的天下第一城。在入城之前,那城墙似乎很一般,只是进城之后,他们才被震惊住,这确实是有天下第一城的风范。
  人流不息,各种店铺中的货物也是琳琅满目。见过的,没见过的,晃花了黄月英的眼睛,开始了大包小包的大采购,诸葛亮也是无奈,这婆娘在好,她也是女人啊,对于购物,似乎女人都是一个样子滴……
  不过这长安城中的大姑娘们也太大胆了些,诸葛亮这位丰神如玉的小帅哥都被姑娘们热辣辣的眼神看的不好意思了,这些女人,就差围观了……
  南海的珍珠,西域的胡香,交趾的象牙,长安生产的首饰,这些也就罢了。可是看到黄月英居然采购了蜀锦,当即让诸葛亮无语了,这蜀锦襄阳一样有卖的,怎么跑到长安了还采购这个啊。
  “买这个做什么啊?襄阳一样有卖的啊?”
  “夫君,这个你不明白。这里的蜀锦比我们那里的好,这些的质地确实是好很多。根据店老板说,这些是巴蜀那边的贡品,皇室挑好的送进皇宫,次一等的就被拿来贩卖了。真想看看贡品蜀锦是如何的美丽。”
  诸葛亮立即失声,当起了哑巴与跟班。只是他一路所见也确实震惊,这里的物价着实便宜。自己叔父诸葛乔也给了他不少黄金,黄金是那里都通行的,要是带着五铢钱来,怕是他一帮子人都饿死了。
  “阿福。你去寻找一家客栈,记得要干净一些的。一会我在前面的酒楼吃饭,你寻找好了就到这里找我。”
  诸葛亮继续陪着妻子进行大采购,还好带了几个下人,进城之前也雇佣了几辆马车,要不然还真装不下这么多东西。
  这一路地见闻,诸葛亮也是惊讶与马匹在秦国的应用。 马车在这里很常见,甚至一些农家人耕地都是用的劣马,当然牛耕还是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