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帝国崛起 >

第247章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47章

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驰道的修建也取得了可喜地成绩。洛阳到樊城,洛阳到合肥两条驰道已经完全贯通,有这两条驰道,对于樊城和合肥的补给以及增援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到达。
  在大秦帝国蒸蒸日上的时候。江东孙策也顺利的平定了山越大部,山越人向孙策投降了。孙策也在积蓄力量。准备将交州纳入麾下。荆州的刘备因为一场血腥镇压流言,现在也在全力恢复。只是大秦的各种商品在商人的努力下,源源不断的过江而来。以低廉地价格冲击着荆州地商品体系。但是刘备却没有时间顾忌这些,他一直全力筹备攻取巴蜀。
  虽然听取了徐庶的意见,按住了西征巴蜀地计划。但是刘备无时不刻的想着的都是取巴蜀。因为秦岭的关系,嬴啸对于巴蜀的援助要比他麻烦的多。
  曹操现在更没有闲着,他现在在策划一件大事,非常大的事情。
  “龙期,准备的怎么样了?”
  “丞相放心,一切都已经准备妥当,草原上的人基本都联系好了,组织中本来有不少人逃去草原之上,在草原各族中都有一定影响力的人。只是要看您能否说动三家联军北上了。”
  “江东这边没有多少问题。在江东门阀中我们的势力不小,孙策也想北上很久了。刘备。刘备这家伙现在太偏激了,一门心思的想攻占巴蜀,不好说服啊。”
  曹操也召来荀与毛问策,看现在能不能进兵北上。
  “主公,这个事情是我们确实很为难。越晚进攻,秦国对中原的统治就更稳固,越晚越难打。但是早进攻,我军实力又有所不足。”“不错,现在我军是进退维谷的,若是三家联合力量北上,倒是有一战之力却也无必胜的把握。”
  “呵呵,只要能三家并力北上,嬴啸后方是不会稳当的。”
  曹操一句话说完,荀与毛都开始思考了,嬴啸的后方,那么就是指草原人了。可是刚刚来了消息说,嬴啸已经打退了匈奴人和乌桓人啊。
  “主公,是否已经有了定计。”
  “呵呵,孝先放心。孤已经联系了乌桓人,我们三家联军一旦北上。乌桓人就会在嬴啸背后狠狠的一刀,后方不稳,他嬴啸只有失败的份了。”
  “主公,只有这乌桓人怕是不够吧?”
  “这个不是问题,其他的人还在联系中,匈奴人,扶余人,都是可以利用的。他们对大秦的财富都是垂涎三尺的,这个计划必然能成功。”
  停了一下,曹操又说到:“我们必须要抓住这个机会了,否则只有柴桑一地,怎么养的了我军的八万士兵?光靠龙期家族不是长久之计。孝先,你亲自去荆州一趟,文若,你亲自去一趟江东,一定要说服两家出兵。”
  曹操的嘴角也露出一丝微笑,这个计划可没有这么简单。嬴啸,这一次,我要连本带利的讨还回来。一场阴谋就在这春天展开了……对于联合行动,刘备本来是不乐意的,但是徐庶劝说:“陛下,三家北进才是陛下的机会。陛下可派遣关羽将军从襄阳北上,也算是参加了三家联军。而我军的主力则进军巴蜀,不论中原之战胜负,拿下巴蜀才是我们的目的。”
  “可是他们能同意吗?”
  “呵呵,陛下放心。曹操此人不会无的放矢,既然他作出这个决定。必然有他的计划,我们何必为他人做嫁衣?实现我们自己地目标才是正理。”
  “好,便让向朗走一趟,去曹操那里商议具体的事情。”
  孙策这边却是有了一些麻烦,周瑜的意见不想现在就进军中原,但是门阀中主战的声音占了大多数,而孙策手下大多文武将官都是门阀出身的,其中主战派占了大多数。强如孙策也要退让,更何况从心底里他是想北上的。
  便派遣张去柴桑。商议此次三家联军的事情。这的确是个好机会,若按照曹操所说地,三家联军北上之后,乌桓人会在背后策应,这次战争胜利的机会颇大。
  三家使者在柴桑整整扯皮了一个多月。终于达成共识,就是在五月发动对秦国地战争。届时刘备军从襄阳北上,而孙策曹操联军将过长江。直杀合肥。让嬴啸左右受敌。
  他们也都看出来了,刘备的目的还是巴蜀,不过他们也不点破。曹操另有目的。而孙策,已经得到了合肥与徐州的控制权力,虽然现在这些都是嬴啸地秦国地盘。可已经被他们瓜分了……
  嬴啸在得到了这个消息以后,当即找来众臣商议。
  “诸位臣工,这次刘备,曹操,孙策三家联军齐上,声势是很大的。你们可有什么御敌之策?”
  嬴啸话音一落,武将们纷纷跳出来请战。他们都是一帮子战争狂人。而田丰却出来说到:“陛下。现在国内正在不断的建设驰道,若出动太多地兵力。会影响驰道的建设。臣的意见是,若陛下已经决定,那么便延缓驰道地修建。”
  虽然在春耕时节,嬴啸减少了大量的民夫来修建驰道,但是现在各地修建驰道的民夫依然有四十万之巨。延缓驰道的建设,让这些人先回家,结余出来的粮食就可以保证军粮了,毕竟这一场战争谁也不知道要打多长时间。
  “准,丞相立一个章程上来。”
  “陛下,放弃了长江天险,他们三家这是自寻死路,不如一举解决他们,帝国军队在趁势南下,统一天下。”
  许攸这话一出,也赢得了大多数的认可。确实,放弃了长江天险,秦军还真不把三家联军放在眼中,中原争霸,他们三家的力量加在一起也比不上秦
  贾诩却出来说了一句:“陛下,南征一事,须得注意北方局势,我国与草原人的仇怨很深,要小心草原人被曹操串联。”
  “不错,此事确实要小心。命令北方各州刺史小心应对,不可懈怠。”
  “陛下,这次三家联军来者不善。但是以臣看,刘备此人心思还会在巴蜀之上,在中原,我军主要防备的是孙策和曹操地联军,而巴蜀也不能松懈,要小心刘备地偷袭。”
  一顿安排,嬴啸也感觉有点捉襟见肘了,不是因为没兵,是因为钱粮有些跟不上了。到处都需要士兵,到处都要小心,帝国越来越大,可自己却感觉越来越麻烦了,反倒不如当初只有西凉一地的时候那么潇洒了。
  两边大军还没有出动,细作之间先展开了一场惨烈地斗法,一时间情报与假情报,间谍与反间谍之间的斗争就开始了。
  他们之间的斗争比战场更残酷,每一步都要小心谨慎,一次失误的代价就是死亡,谁也顶不住。
  炎黄419年5月。曹操,刘备,孙策三家在柴桑会盟,发布檄文,共讨前秦余孽嬴啸。推选孙策为盟主,总领三军,与秦国决一死战这次会盟,刘备军只有王威率领的五千人,曹操八万精兵倾巢而出,孙策也出动了几乎全部的十万军力。
  而刘备在襄阳的关羽军队首先打响的,关羽统兵四万进军樊城,与张绣开始了对峙。
  三家联军号称五十万大军,从柴桑过江,连续攻占了皖县,潜山,石亭,舒城,兵锋直指合肥。
  嬴啸这里也没闲着,现在的确是个好机会,没有了长江天险,怎么也要将这些人打的元气大伤。
  五月底,嬴啸告祭太庙,留三公监国,御驾亲征。
  这一举动可是让不少人冷汗直流,天子亲征,看来嬴啸是铁了心要和三家诸侯分个胜负了,不少人谏言,天子乃天下之主,不能离开皇宫。
  嬴啸却慷慨激昂的说到:“朕的子民在受战火之苦,朕的帝国遭受着外敌的侵犯。朕怎么能安坐在龙庭?这些人是帝国的心腹大患,朕定然要将这些人消灭。帝国的荣誉不能遭受玷污,朕为天子,统带天子之军,定可旗开得胜,消灭叛逆,一统天下。”
  一番话说的,武将们各个高声请战,而文官们虽然也不愿意,但是连丞相田丰都不说话,他们也就没有怎么劝了。
  出兵以前,嬴啸又交代田丰与高顺小心在意北方的局势。一旦有问题,可调西凉大军进入长安,拱卫京畿。同时要北上诸州都做好准备,小心草原人的进犯。
  六月初十,嬴啸亲自带领三军十七万,从长安出发,到洛阳汇集十万大军。一共起兵二十七万大军,七万骑兵,步军二十万。
  浩浩荡荡,遮天蔽日,从驰道上迅速往联军主攻方向,合肥而去。
  当曹操听到嬴啸御驾亲征的消息的时候,却是一声长叹:“唉……人算不如天算啊。”…

  第二百九十六章 合肥风云

  豫州刺史黄忠,带领豫州军六万,在合肥城中坚守。这次敌人来势汹汹,号称五十万大军,可黄忠根本不相信,五十万?能有二十万就不错了,公文已经到了,只要坚守一段时间,陛下的大军就到了。
  等陛下的大军一到,这些人只有灰飞烟灭的份。合肥城城高池深,粮草丰足,只要自己统帅得当,别说一段时间,就是半年也不是问题。
  现在合肥城附近的百姓都集中到了合肥城中,随时可以拉起十万护军,但是黄忠并不想这样做,现在还没到征发民壮的时候,合肥有足够的实力来对付敌人。
  别看敌人密密麻麻的,可黄忠也看出来了,这些敌人顶多二十万人,而且联军最大的弊端就是,谁会无私的打头阵?攻城,尤其是象合肥这种坚城,那是十分消耗兵力的事情。
  看前面的战报,现在曹操的士兵很是精锐,一点也不弱于秦军。而孙策刚刚战胜山越,士气高涨,都不是善茬。所以黄忠也就只守城,不出战。
  野战对他黄忠并不利,豫州这里的骑兵不多,只有六千骑兵。这些骑兵都是宝贝啊,要留着防备万一时刻。现在出动,不划算。
  联军连续几天的讨战,黄忠皆是坚决不出兵。任他怎么叫骂,怎么嚣张,可黄忠就是稳稳的坐在城头,就当看笑话了。
  “父亲。我们不出战,会不会寒了将士们地心啊?”
  看着自己的儿子黄叙,黄忠也是庆幸。投降嬴啸后,嬴啸得知自己的儿子体弱多病。亲自下令让他送儿子去长安,让张机诊断。并开出了食补的药房,每日膳食皆为药膳。病情大为改观,虽然称不上健壮,但是能和普通人一样黄忠已经很开心了,以前黄叙可以整日卧病在床地。
  “叙儿。这个时候不出战,不是怯战,而是诱敌。我就来考考你,在合肥我军有什么优势?敌军有什么优势?”
  黄叙思考了一下回到到:“我军有坚城可守,城中物资充沛,又驻扎了重兵。只要不出乱子,一半年的根本攻不下来。而敌军地优势是有水军配合,兵力又多,战力也强,野战则占尽优势。”
  “不错。如此情况下,我为什么要出战?尤其是陛下的大军正在开拔来合肥的途中。我更要守住合肥,等待陛下的大军到来。你在来说说,陛下的大军到达之后。两军之间对比如何?”
  “一旦陛下大军到达,那则是我军占有了优势。陛下那里有接近三十万大军,就算不加上合肥城中地兵力也占了优势。而就粮草补给而言,我军有驰道,敌军有淝水,算是个不相上下。”
  “呵呵,可是你有没有想过,现在是我大秦国内作战。而且水运会不会那么顺利呢?”
  “父亲的意思是……”黄叙想了一下才说到:“我大秦国内可以时刻保持驰道的畅通。粮草补给可以源源不断的到达。而敌人的水路运输并不保险,我军在徐州连云港的横好舰队大举出动。在长江上截断地方向巢湖进发的水路,那么敌人的船队就到达不了淝水,那个时候就是我军占优势了。”
  “呵呵,不错,我儿最近很有长进啊。”
  “可是,父亲,江东水军强大,又是周瑜掌握。横海舰队能战胜他们吗?”
  “周瑜是厉害,但是横海舰队不是那么简单的。在说,横海舰队不需要正面与江东水军打仗,只需要选择时机将运粮船队歼灭就可以了。”
  “可江东舰队会护航啊。”
  “罢了,孩子,有些事情我不好给你说,但是现在左右无人,倒也没什么。横海舰队的战舰比江东水军多一倍,若一边骚扰江东沿岸城镇,一边派船去截断粮道,你说周瑜该救那一边?”
  “大军出动,当然是以军粮为重。”
  “不错,可是孙策对于他地水军太有信心了。将家眷全部迁到了丹阳郡的秣陵城,以此地为根据地。秣陵就在长江边上,一旦老巢受到袭击,他周瑜救是不救?”
  “这个有什么区别吗?”
  “呵呵,孩子你还小,慢慢来。”黄忠却不在说了,有些事情还不是时候让他知道。
  一旦秣陵被袭击,周瑜必然是个两难的决断。救?放弃了护航,粮船被劫,那前方大军粮道如何保证?不救?那战争打完了,那么在秣陵中的勋贵门阀们能饶得了周瑜?就算不能动摇周瑜地地位,但是这些人暗中下黑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