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帝国崛起 >

第240章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40章

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在地小农经济一旦受到集约化的冲击,确实是一个很恐怖的事情。也幸好嬴啸治下的经济并没有到集约化的程度。只是在规划的市场下有了更多的调控手段而已。这个办法其实并不能冲垮别人的经济,只能是有一定贸易顺差而已,同时让一些农户失去一个补贴家用的路子,不过对于这个时代已经是很先进的想法了。
  最后嬴啸拍板了:“好,这个事情你定个条文出来,若是合适,长江以南都这样办理。”
  “这个,陛下,国内没有那么多多余地物资啊。”
  “这样啊,那么先在荆州试验一下看看效果吧。若是好的话在继续。这个事情你上个条陈上来。”
  “是。”
  “贾诩,对于三家联盟的瓦解情况如何?”
  “还在进行中,现在各地都在活动,还没有瓦解的迹象。()现在这三家和陛下地仇恨都比较大。这三家诸侯很难说服,只能在下面的臣属中做一些事情。”
  嬴啸一想,心里也笑了。可不是嘛。自己和曹操有毁家灭国之仇;和刘备有断子绝孙的仇恨;更不要说和孙策有杀父之仇了。忽然看去,似乎都是和自己仇深似海,自己又有这么强势地压力。
  虽然自己实力强大,不需要做什么远交近攻的把戏。但是能用最少的代价换的最大的利益,当然是更好地。
  “这个事情加紧一些就是了。主要是以策反他们的部属为主吧。这三家联盟虽然不怎么牢靠,但也不是那么好瓦解地。”
  炎黄418年冬天。天下似乎很平静,但是底下的波涛却很汹涌。
  “陛下,好消息,好消息。甘宁将军加紧奏报。”
  嬴啸拿来一看,果然是好消息,派去远航的人带回来了消息。已经取得了第一步的成功,达到了目标。
  当然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所到达的目标是现在的几内亚半岛。这里已经足够的广阔了,让探索人员误认为到了目标澳大利亚。实在是因为嬴啸给他们的地图实在是太简陋了……
  才五个月。探索队沿途经过台湾。菲律宾,到达了几内亚半岛。而后回航。却损失了一条船为代价,出发时一千六百人,只回来了不到一千人,代价颇为惨重。
  但是也成功地带回来了比较精确地海图,为以后的航行打好了基础。嬴啸也是大喜过望,吩咐到:“此次出航人员皆有重赏,同时让甘宁带着主要人员来长安觐见。在让一部分人带领十条巨舰出海,去选择合适地地方建立补给点。”
  “禀报陛下,樊城前线最新军情。”
  “说。”
  “五日前,我长江水军与刘备军水军遭遇,发生一场小战役。烧毁对方艨艟三艘,艨艟一艘。斩杀五百。”
  “知道了,此事让文聘自行处置,让他把人员赏赐上报上来。”
  “是。”
  “陛下,张辽将军急报,南匈奴犯边。劫掠数县,为张辽将军击退。但是有不少难民,无处安身。请求陛下赈济。”
  “又是这些土狗,告诉张辽,他们敢来就狠狠的给朕打,不要怕引起全面战事。现在我大秦根本不惧怕南匈奴那帮土狗。让雁门郡调动钱粮,赈济失去家园的灾民,而后上报。”
  嬴啸在朝堂处理这些事情,已经很纯熟了,没有了刚开始那般手忙脚乱。他已经完全溶入一个皇帝的角色中了。
  庞统也到达了长安,他在军中打听清楚了罗平的家,带着罗平的遗物向着罗平家出发。开始的时候也是受尽了磨难,为何?因为他没钱……
  这一文钱难道英雄汉,纵使庞统智慧过人,但是没钱是很麻烦的。不能投宿客栈,不能去酒馆喝酒,更不要说买马匹代步了。
  但是对于帮老疙瘩带给家人的二十两银子,庞统却是一文也不动。宁愿自己挨饿,也没有打过一丝一毫的主意。
  这一路上可也让庞统见识了百姓的淳朴,他们尊重读书人。庞统到百姓家中借宿,总是能受到很多的对待。这些百姓生活虽然还不富裕,但是起码有饭吃了。很多家中自己都是喝稀粥。却会拿出最好的东西来招待客人。
  庞统看到如此情况,实在不好意思麻烦这些贫苦百姓。还是一位啬夫告诉他,他是读书人,可以去各地学宫中得到食宿。
  抱着怀疑态度地庞统,到了南阳的华夏学宫中。这里的人没有因为他的落魄而鄙视他,也没有他的相貌而忽视他。在一场论争中,庞统以他的才学,漂亮的击败了一位郎官,当即受到学宫劝学从事的重视。
  从学宫领到一份游学证明,庞统苦笑着出发。自己也需要领这样的救济金吗?在大秦帝国内。只要有一地学宫的首脑,劝学从事开出地游学证明,就可以在各地驿站免费食宿。
  这个制度也让很多人受惠,大户人家的子弟要游学。那自然是前呼后拥,从来不用为钱财发愁。但是寒门子弟想要游学,增加见识。那可就难了。虽然这个时代不至于无钱寸步难行,但是很多时候钱也是必不可少的,总不能到处吃霸王餐吧……
  有了这个证明,一路风尘。庞统来到了长安,当然要完成罗平嘱托的事情了。虽然这个事情是很难弄地,报丧啊。谁家死人了能好受?
  犹豫再三,庞统还是找到罗平家中,看到一个很普通的农家小院子。已经是傍晚了,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孩摇头晃脑地在院子中读书,旁边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满地乱爬的玩泥巴。
  这么一个画面,庞统实在不想去报丧,这实在太残酷了。看的出来。罗平应该是这家中的支柱,失去壮年劳动力地家庭是可怕的。
  一个布衣妇人到了院子中叫孩子吃饭。看到庞统站在自家院子外面观望。看起来不像是坏人,就出了院子问到:“这后生,你在这里做什么?”
  “啊……啊……”支吾了两省,庞统才说了出来:“这里可是罗平地家吗?”
  “是的,你有什么事情?”
  “我受罗平所托,来送点东西。”
  “那刚好,进来吧。后生,看你也是赶路来的,没吃饭吧,一起来吃点吧。”这妇人却邀请庞统。庞统推辞不过,只好进了屋子。看到两个娃娃与一位老夫人端着碗筷吃的正香。
  饭菜虽然粗陋,可也看的出是这位妇人精心烹制的。庞统本不想多呆,这个事情实在难以启齿,报丧……看这家境状况,实在是他家的巨大打击啊。
  “后生,看你是读书人。也算是先生了,涛儿,秧儿,来见过先生。”
  两个孩子乖巧的起身见礼,庞统急忙回礼。老妇人也问了起来:“后生,你是平娃在军中的朋友?”
  “不是,见过老夫人。”
  “当不得,当不得。先生是有学问地人,老婆子可当不起。快请坐。为了平娃子地一点遗言,要先生走这么远的路,真是劳累先生了。”
  庞统一愣,自己还没说,他们怎么就知道罗平阵亡了?
  “啊……老夫人您已经知道了?”
  “官府已经有人来了,这个消息我们都知道了。只是平娃子地尸身还没有运回来,我们也不能给他发丧。只是可怜了我两个孙儿啊。”
  老妇人说的两眼泪光阵阵,庞统也是默然,心中总算好受了一点,自己也不算来报丧了。忙拿出罗平交给自己的扳指说到:“这个罗百统交由我的遗物,要我带给他的二儿子。”
  年青妇人接过扳指,小心翼翼的交给那个半大孩子。
  “老夫人,听罗百统说,他的长子也不在了。您家中失去了他们可怎么过啊?”
  “呵呵,好心的后生娃,别担心。平娃儿虽然阵亡了,但是他有军功,官府给了五百两银子还有二十亩地。足够家里人生活的了,后生,你是那里人?”
  “荆州人。”
  “荆州,平娃子好像就在和荆州打仗!你怎么会和平娃儿一起?”
  “我在荆州触犯了权贵,只有背井离乡,路上罗百统救了我的命,大恩大德,我定然要报答的。老夫人,可您家中没有了壮劳力,您家中即便有地能照顾的过来吗?”
  “呵呵……”老夫人一笑:“后生,你是荆州人,还不知道这里的规矩啊。平娃子虽然死了,可他以往有军功,陛下赏了我们家五十亩地,现在又给了二十亩地。都是良田,耕种也不担心,平娃子有军功,我家可以在佃农司中申请两户佃农。”
  庞统更是愣住了,原以为来报丧,罗平的家人必然会很悲痛。但是他们却已经知道了,除了一些黯然,没有太过悲伤;原以为失去了罗平及其长子,这家的生活会很艰难,但是看起来生活却没有什么问题,虽然简陋,倒是衣食无忧。
  “先生,您下一步要去那里?”
  “暂时还没什么去处。”有家不能回,也是一种悲哀。
  老夫人看出庞统的黯然,也就说到““先生,看你是读书人,能求您个事情不?”
  “老夫人请说,但凡力所能及,统定然效力。”总算是报答了罗平的救命之恩吧。
  “我二孙涛儿现在在学宫读书,但是这娃子笨。总是念不好,能不能请先生指点他一下,先生的才华想来是很好的。”
  “不敢,不敢,老夫人放心。我定然尽力。只是我要先去一趟城北,还要去给人捎带的东西。”
  “好,好,涛儿,快给先生磕头。”老夫人也乐了,其实他也不知道庞统有多少才华,但是他也看出来,这后生和自己的大孙子太象了,平娃子也是因为这孩子象极了大孙子才救他的吧,并且让他送东西回家,是想让这孩子有栖身之所吧。
  第二天,庞统寻到老疙瘩说的村子,找老疙瘩家的时候,听了村民的话却愣在了当场……

  第二百九十章 走马观花

  “啥?你说老疙瘩的家?老疙瘩早就没有家了。唉……”村口这位老者一副唏嘘的样子。
  “这,不会吧。老疙瘩要我帮他捎东西回家啊。”
  “唉……疙瘩是个好娃啊,可惜了。有七,八年了吧。那时候来了个叫啥牛辅的大将。那群禽兽,他们杀了疙瘩一家子。那时候疙瘩被抓了壮丁去修城墙,等疙瘩回来他一家人都死完了,那会疙瘩就参加了陛下的军队,给家人报仇去了。到现在也一直没有回来过。疙瘩这娃,那里还有家啊……”
  庞统当时就愣在了原地,老疙瘩没有家人,那他还让自己给家人带军饷?转念一想明白了,这老疙瘩应该是看出来自己逃的匆忙,身上没钱。这些钱,根本就不是带给他家人的,而是给他庞统路上用的。
  这汉子明白若是给,自己必然不要,居然绕了这么个弯子。真是个闷葫芦,可以发一张好人卡了……
  怪不得,怪不得嬴啸麾下的秦军可以舍生忘死的战斗。只要有了军功,即便战死了,自己的家人生活也不会有问题。罗平只是个小军官,就是战死了却也被赏赐了土地,没有劳力还可以找官府申请佃户来种地,至少能保证衣食无忧。
  就这老疙瘩,只是知道自己要给罗平送还遗物,居然送了自己两千钱。这估计是老疙瘩半年的饷,虽然说在军中用不上钱,但是这份心思着实让人感动,自己只是个不相干的人,这老疙瘩自己不能离开军营,就因为自己帮罗平走这一路。便给了自己钱,还是悄无声息的给,好一个爽直的汉子,也是也聪明人啊。
  满腹心事的庞统,漫步走回长安,一群学子地议论引起了他的兴趣,却是学宫之中刚刚结束了一场论证。双方辩论的精彩,不分胜负,让大家津津乐道。
  庞统好奇的上前问到:“这位兄台,这论证之争要参加是否要什么条件?”
  那几人都看着庞统,有两个衣着光鲜的扭头便走了,根本没有理会他。其余的人却很热情的回答他。这论证之争不但各地学宫地人可以参加。即便是游学而来的都可以参加。前提是提出合适的论争题目,以及一定的根据。
  对于那两人的忽视,庞统根本不在意。以往在荆州,自己头上有庞德公的面子。那些权贵门阀一样忽视自己,难道长相不好有罪过吗?但是这长安,大多数人没有因为相貌问题歧视他。很平和地对待了他。
  庞统忽然发现,在长安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至少可以会一会这些才俊。反正自己一时回不了荆州。不如便在这长安看看吧。
  怀揣着宛城之中的游学证明,庞统决定走一趟长安学宫,去看看情况。问明了路径,庞统往学宫而去。
  到了学宫,这个大门也让庞统吃惊,好巨大的门。门口来来往往都是一群文士,有地胡须花白,有的不过弱冠之年,可谓是济济一堂。什么样的人都有。还真算地上有教无类了。
  走进学宫。饶是庞统算的上见多识光,也快迷路了。曲径通幽。林木繁盛,环境很好,也很巨大,太巨大了。庞统第一次来,又没有人带路,完全不知道如何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