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帝国崛起 >

第23章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3章

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下命令羌人小帅带路,大汉的国土既然没有自己的去处,那便去西羌吧。那里总有自己建立功业的地盘。凭他韩遂和羌人的交情,求的庇护还是轻而易举的。何况李文侯必然是凶多吉少了,他的部众也是韩遂的晋身之资。
  郑啸军击溃叛军后一路追剿,天黑才收兵。这一战杀敌近万,俘虏四万余,余者逃散无踪,韩遂之乱在经历三个月后就被郑啸全部扑灭。
  郑啸军将士带着赏赐回家高高兴兴的过年去了,残余的叛军也兴不起什么风浪,金城郡自然会不停的追剿他们。
  贼首北宫伯玉被擒,李文侯,边章战死,韩遂逃遁无踪。声势浩大的西凉叛乱不过三个月就被郑啸平定。这一下把郑啸的名望推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
  以前剿灭黄巾他也有很大的功绩,但那都是在皇甫嵩麾下作战。现在是他自己独立作战,现在的他已经从一个将才升级为帅才了。
  新年来了,汉灵帝刘宏也很高兴。现在朝廷捷报频传。朱隽在南阳大胜黄巾,追杀至西鄂精山,彻底剿灭了宛城南阳一带的黄巾。皇甫嵩在曲阳斩杀了张宝,击破了黄巾最后的旗帜。
  至此,黄巾起义的首领张氏三兄弟都死了,黄巾群龙无首,主力被剿灭,已经不足为虑了。
  西北韩遂叛乱,刘宏大胆启用了年仅十六岁的名将郑啸,不过三个月就剿灭了声势浩大的西凉羌胡叛乱,除韩遂在逃外,其余匪首全部落网。
  汉灵帝刘宏可谓志得意满,开心之余他决定改元。总要有新气象嘛,现在处处报捷也算是让自己的名声大盛。
  新年伊始,汉灵帝改元中平,今年成中平元年,大赏群臣,赦免党人。
  皇甫嵩升左车骑将军,领冀州牧,封槐里候。
  朱隽升右车骑将军,光禄大夫,封钱塘候。
  卢植,免其罪,复拜尚书职。
  董卓升东中郎将,领并州刺史,封斄乡侯。
  曹操加骑都尉,升济南相,封武阳候。
  郑啸升镇西将军,领凉州刺史,封西乡候。
  孙坚升会稽别部司马。
  刘备升高唐令。
  封赏无数,这些人不少都会成为未来的风云人物。
  郑啸如愿以偿的得到凉州刺史一职,这下他可以在凉州公开的指手画脚了,毕竟他成了凉州的老大了,虽然以前他就是了,但顾及汉中央朝廷总要收敛些,现在却没了这许多麻烦。
  黄巾之乱似乎是平定了,黄巾主力被消灭,可是各地的黄巾余党起义却是此起彼伏,连续不断。让大汉朝廷疲于奔命,很是头痛。
  汉灵帝于是下方各州刺史以武备之权,剿灭黄巾可自己便宜行事。这固然可以有效的镇压黄巾起义,却也使得诸侯的野心不断膨胀了,有兵就是草头王啊。
  在中原大地闹腾的欢快的时候,各地诸侯都在加紧增加自己的实力。
  西凉的郑啸也没有闲着,他忙着安置无数因为黄巾之乱而迁徙西凉的百姓,初步统计这次迁徙者达到三百万之众,也是一次奇迹啊。
  这些人被郑啸分散到凉州各郡,现在的西凉虽然依然寒冷,但是各地却都是热火朝天。移民们都在建设自己的新家园。
  官府如当初的承诺一般给每个壮丁分配了三十亩土地,这让移民们充满了对未来的渴望。这些地都是官地,只要支付了官府的田赋就不必担心别的了。
  西凉的丁口税也不到中原的一半。中原之地丁口税一年一人要一百二十钱,而西凉却只要五十钱,十四岁以下的孩子不收。
  西凉的徭役也比中原的轻很多,中原的徭役一家一年要出一丁服徭役五十余日,而西凉只有二十五日。
  低税赋,低徭役,这成了百姓的福音。已经来到西凉的百姓高兴不已。他们也带信给许多亲朋好友,让更多得人来西凉享受有盼头的生活。
  西凉大地本就地广人稀,在灵渠建成后,西凉大半土地成了沃土。郑啸需要人来耕种这些土地,毕竟土地扔到那里无人耕种是长不出粮食的。还不如以低廉的赋税吸引更多的人来西凉。
  自从韩遂叛乱后,郑啸就对羌胡人开始了严格的管理,一旦从贼,全家诛灭。知情不举,罪加一等。但对于降服的羌胡人,郑啸和对待迁徙过来的百姓一样,分给土地牧场,只要你效忠,就不会剥夺你的财产。在军事上郑啸也是严厉打击羌胡盗匪,不断的轮换郡兵四处剿匪。
  政治上,郑啸启用西凉学宫里的大量人才,西凉学宫顿时成了寒门子弟的晋身之地。毕竟这个时候若是出身不好很难当官,就是在西凉,寒门子弟大多也是担任属吏,只有极少数得郑啸赏识的寒门子弟能当上主官。
  可不管再怎么艰难,总有了希望。别处可没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一下子西凉学宫很是抢手。想做官的都想进入西凉太学宫,那里毕竟有机会。也使得郑啸不得不再次扩大西凉学宫的规模。
  在这样人才储备充足的情况下,各郡的要害位置已经都被他换成了自己的心腹,可以说他现在是名副其实的西凉土皇帝。对于百姓来说,大汉皇帝太遥远了,可西凉刺史郑啸却给他们土地,给他们粮食,让他们可以过上好日子。
  西凉很快就成了郑啸的一言堂,大汉皇帝对于这块西北之地也并不上心,边郡对他来说怎么也不可能比中原富庶。虽然到处都在传郑啸治理西凉很有成绩。可再有成绩也不可能把那个贫瘠的西凉变成膏腴之地。
  汉灵帝只关心郑啸每年能给他贡献多少金钱,至于其他的他才不在乎呢。在他的意识里能上供钱财的就是好地方官,至于当地百姓生活如何,那可不是他一个帝王关心的事情。
  中原大地到处有黄巾残部起义,可西凉这边却没有什么大的叛乱,开春的西凉到处是在田地里耕作的农夫,好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四月间的西凉天气还不温暖但是郑啸却听到一个好消息。马腾班师了。自去年自己出征黄巾后马腾率领三万大军征讨张掖属国,和匈奴打了无数仗。
  在吞并了不少匈奴部落后,马腾成功的占领了大片土地,这里的土地对于匈奴来说是可有可无,因为这里的水草并不丰盛,但对于西凉来说却很关键。

  第三十二章 平匈奴策

  张掖属国在手后,武威郡不会直接面对北匈奴,这里也是河套平原的一部分,对于农业是一个很好的地方。
  更让郑啸开心的是,马腾在征战中不断送回许多马匹牛羊。马匹可以送进牧场或者装备军队,牛可以发给百姓进行耕作,也解了移民多,耕牛少的燃眉之急。
  郑啸亲自到武威城外三十里迎接马腾大军,当然屁股后面还要带上马云騄;马超两姐弟。一年的征战没有增添马腾的肃杀之气,他看起来还是如以往一样。
  “舅父凯旋而归,啸不胜欣喜。”看着郑啸在那里拽文,马腾差点抓狂,这小子,这副样子和他爹越来越像了,一副看见就想打两拳的嘴脸。
  不过这么多下属都在,马腾也不好说,只好先忍下来,进城回家在说。到了家里我看你小子能翻上天去。
  当夜武威城内,郑啸大宴给马腾洗尘。出征众军也是赏赐丰厚,西凉本就重赏军功,这次郑啸又是特别恩赐,这一下可让许多人眼红的不行。这当兵也有这么好的待遇,有把子力气和有武艺在身的人也都想着入军博点功名赏赐。
  马腾接受着众官的吹捧也是开心不已。毕竟花花轿子人人抬,谁不爱听好话啊。他马腾少年贫困,饱受人情冷暖,现在身居高位了,这官场习性虽然他不喜欢可也是得适应,虽然说起来现在他准女婿郑啸已经是西凉的头头了,他是有恃无恐,但是官场就是官场。
  酒宴结束,翁婿俩单独聊起了这一路征伐。
  “舅父,这一路征战,北匈奴军力到底如何?”郑啸很关心这个问题,羌胡人,匈奴人,月氏人都是西凉周边的大族群,这些人对西凉虎视眈眈,早晚会有一场大战。
  “匈奴骑兵厉害啊。这次和我作战的只是少部分匈奴兵,大部分都只是他们的部落人马。可这些部落人马也不是好惹的,匈奴骑兵优势太明显了。尤其是在草原上,一阵冲杀而后远遁无踪。让你有力没地使。”马腾叹了口气,这实在是没办法的事情。
  “最麻烦的就是草原的地形,草原太庞大了。后勤补给难度太大,运粮的队伍还会受到匈奴骑兵的袭扰。匈奴人又是全民皆兵的,一旦全面开打我们现在根本不是匈奴的对手啊。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匈奴虽然被朝廷击败衰落,但是这么多年的恢复,现在的匈奴依然不可小视啊。”
  匈奴果然是一个劲敌,现在还不是能和他们抗衡的时候,不过现在也没必要进攻匈奴,一旦把匈奴逼急了那就麻烦了,现在自己的力量还不足以对抗整个匈奴。
  “对了,苍宇啊,你爹和我说过他有对付匈奴的办法,会留给你。你回去找找,看看他有什么锦囊妙计。不过你爹的智慧我还是很佩服的,他应该不会说没把握的话吧。”
  “我还不知道啊,那我回去找找,要是真的能解决匈奴这个大患可算去了一块心病啊。”
  郑啸完全不知道他爹有什么对付匈奴的办法留下,他记得老爹也没和他说起具体的事情,虽然提起过但是也没有说办法,看来只有去仔细找找了。
  回到府中叫来蒙捷,问起了关于他老爹有没有留下对匈奴的策略。老蒙捷也不多话,转身去找了篇竹简来给郑啸。
  《平匈奴策》,看这个标题郑啸是兴奋异常,老爹果然留下有策略,先不管是不是管用,至少可以借鉴一下不是。
  匈奴分裂,却不容小视。南匈奴归汉,汉庭以之防御北匈奴,然此法只治标不治本。匈奴世代居于草原,逐水草丰美之地迁徙。自然环境的恶劣以及不断的迁徙造就了匈奴人的彪悍性格以及与生俱来的骑战能力。
  匈奴骑兵的优势是汉人无法比拟的,远征草原大漠更是难上加难。征服匈奴应以腐蚀为主,兵甲为辅,全程分为三阶段。
  一:腐蚀阶段。武装商队进驻草原,提供盐,铁,茶,丝绸,布匹,粮食,烈酒。全面控制匈奴经济。由俭入奢易,由奢入简难。当匈奴贵族习惯了中原的奢侈品,食物,烈酒之时必然是他们命脉丢失之时。并分化瓦解匈奴部众,可得奇效。
  二,防御阶段,匈奴人的经济受到严重威胁的时候他们必然用出他们老手段,抢。匈奴骑兵来去如风,汉军很难在野战中取得胜利,值得依托城池进行防御。匈奴入侵之时可以空间换时间,正面战场节节抵抗,派出骑兵杀入匈奴腹地,屠杀老弱,消灭牛羊。则匈奴必退。
  三,反攻阶段,此策略必须倾全国之力,否则难于使用,耗费钱粮太大。必到绝匈奴命脉之时方可使用。集结重兵步步推进,每到草原水源之地便筑土城以抗匈奴。土城附近可设堡垒无数,匈奴缺乏攻城手段,控制草原上水草丰美之地则匈奴命脉被断。
  然此法难收急效,必须耗用无数周折,历时数年才得见成效。然此法狠毒,匈奴很难破解。若有足够力量使用此法必使匈奴无处遁形,唯有远迁以避。
  虽匈奴依然实微,但亦需防其死灰复燃。不管他草原霸主如何转换,此策皆可实施。
  开始实施这个策略的时间也要掌握得当,太早开始侵蚀不过滋长草原势力,太晚开始侵蚀很难分化瓦解草原贵族。切记,切记。
  看完这简单的《平匈奴策》郑啸很是惊讶,这么小小的一篇文字里面包含了多少刀光剑影啊。虽然只是说匈奴,但这却对所有草原民族都有用啊。这些话说起来容易,可做起来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可一旦成功草原民族必然被打到亡族灭种,这计策太毒了。不过这个棋盘太大,棋子太多,不是他郑啸现在玩的起的,等以后更有实力了在说吧。现在自己刚刚接手整个西凉,要做的事情太多了,说真的,虽然自己有钱有粮,但是西凉的实力却依然很弱小。
  首先西凉的军队就只有武威郡兵还精锐,其他的都不怎么样,统一要训练裁弱留强。西凉虽然经过郑啸他老爹的倾力改造,但是依然实力不足,西凉的地理环境限制了发展,毕竟基础太薄弱了,可以说现在郑啸的实力和其他诸侯比起来勉强二流,还是因为他拥有他爹给他留下的名望,有士人集团的支持,有他老爹留下的大量钱粮才勉强算的上二流。
  可这些不转化为实力是不行的,实力是什么?是军队,是人才,有了足够的兵力才能保卫西凉,才能扩张地盘。况且西凉周围匈奴,西羌,月氏,鲜卑,那个不是虎视眈眈的,长长冲到西凉劫掠。
  郑啸现在的首要任务是安置流民。中原迁徙过来的百姓越来越多,也忙的他焦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