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帝国崛起 >

第207章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207章

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守将钟震也成了倒霉蛋。他不过是上城墙巡视一下。却也成了连环车下的祭品。钟震一死,中牟既降。那恐怖地飞石场面令他们终身难忘。根本不用压制,如果一直这样砸下去,不用多久,守军就会崩溃,城头就不敢有人了。
  他们早就想投降,只是钟震压着,不敢而已。现在钟震死了,还有什么说地,投降吧。
  张颌军打残了,停在官渡等待新的护军上来增援,而郑啸却又带着骑兵回中牟。等他们回到中牟的时候,郭嘉正忙着以郑啸的名义给城内地百姓分发赈济粮食。
  中牟城中有多少需要赈济的?严格来说,暂时没有几个,但是现在是冬天了。前面曹操为了对抗郑啸大军又加紧筹备,今年曹操治下的税收可是多了很多。百姓们手中的粮食都不多了。
  虽然现在才十一月,百姓家中还有粮食,可是离来年开春可还有一段时间呢。大将军给粮食,多好啊。关键时刻能救命的,不就是等明年秋收了在还上,有啥,命重要啊。
  再说,大将军的意思是明年还,那就代表他们以后是大将军的人了。大将军治下有灾荒了都可以向官府借粮,第二年再还上,这多好,就算日子苦一点,可也比逃难强,人立乡贱啊……
  郑啸见了郭嘉也是夸奖不绝。
  “奉孝,你还真厉害。这么几天的工夫,中牟城已经被你拿下。我刚入城地时候,好些百姓直给我磕头,也是你地功劳啊。现在我就算把中牟城让给曹操,曹操也的掂量掂量来不来拿呢。百姓暴动地苦头他可是吃够了,哈哈……”
  “那还不是主公仁义的名声传播了出去,和我没关系啊。”
  “别奉承了,奉孝,曹操后院那些民变现在情况怎么样了?”
  “你还别说,曹操还是很有决断的,硬生生的给压下去了。现在就只有谯郡一带的民变还在坚持,那里离徐州近。粮食兵器什么的运起来方便。”
  “噢,他怎么平定的?”“曹操抛弃了泰山郡,让夏侯渊回师平定了山阳郡和东平郡的民变。”
  “怕是又要杀的人头滚滚了。”
  “具体数字就不知道了,相信不会少吧。但是曹操也没几天了,这仗打下去,他只有失败一途。”
  “听说曹操派人去刘备和孙策那里寻求同盟,你看他们结盟的可能性是多少?”
  “至少八成,这个是大势所趋。我们要做的就是在他们打成协议之前,将曹操彻底打垮。没有了力量的曹操又能翻起什么浪花来。”
  “事情改变了,这计划也得改变了。也没想到这么快就打垮了曹操的主力,可曹操必然会在拉起部队。这一仗虽然打的曹操伤了筋骨,但是他依然很有实力,在拉起大军也不是什么难事。”
  “那么不给他时间不就是了。呵呵。”
  “奉孝,你有什么主意?”
  “打蛇打七寸。”
  郑啸想着郭嘉的话,思考了起来。
  泰山郡,巨平。赵云和太史慈已经合兵一处,寻机与夏侯渊一战。
  而夏侯渊刚刚平定了两郡的民乱,一说平定,夏侯渊也是直叹气。与其说是平定了民乱,不如说他击溃了叛军。
  这些叛军是什么人?都是当地的农夫百姓。打败他们实在没有什么好高兴,夏侯渊反而更担心了,现在自己在这里,这些被击溃的人不敢做什么。一旦去迎敌,离开了,这些人怕是还要跳出来作乱。
  大军征剿,治标不治本啊。自己领军在前方作战,还要担心后路会不会有乱民,这叫什么事啊。这仗打的,憋屈啊。
  自己要面对什么人?赵云赵子龙,此人征战沙场,从无败绩。固然是因为郑啸手下的士兵强悍,钱粮丰足。但是赵云的才能自然也是让人敬佩,没点本事能长胜?一次也许是运气,要是次次是运气,那就不是人了……
  敌人是名将,后方不稳固,自己的力量不足。这仗打的,真是难啊。
  “报,官渡大败。丞相现在正往许都回师,请将军火速回援陈留。”
  “什么。”夏侯渊大惊失色,这仗更难打了。

  第二百六十章 许都城下

  “如何?主公如何?长社告急,郑啸大军已经快要到许都了。”
  从屋子里出来的程昱摇了摇头:“主公痛失爱子,现在有点悲伤。等晚间再来吧,那时主公的情绪应该就稳定了。”
  曹昂的尸身已经被运到许都。曹操正在和众人讨论组织新的军队,以对抗郑啸大军,他咬牙放弃了大片土地。将防御重心放在陈留,许都一线。
  一听到曹昂的死,曹操闷着头,没有任何表情,只是挥退了众人。将自己一个人关在屋子里,所有来求见的人都不见。
  郑啸大军围城半月,攻下了长社。曹操却拿不出多少援军来,他的军队被打散了一半,另一半分散在各地。
  曹操悲伤了半日,又恢复了正常状态,处理正事。现在最关键的就是将许都的百官迁到汝南,可郑啸派出几支轻骑兵在他后面四处劫掠,也弄的曹操头痛不已。
  这些人,打的过就打,打不过就跑。虽然每股没有多少人,但是让曹操的迁徙队伍不胜其烦,时刻被狼群盯着的感觉就是这样了。
  “主公,差不多了。您也去汝南主持大局吧,许都这里交给我与乐进将军。必然不让郑啸大军前进一步。”
  “唉……”曹操叹了一口气:“可惜于禁了,郑啸贼子,我与你不死不休。”
  “主公,为于将军报仇一事可容后在议。现在郑啸已经攻下了长社,大军正向许都而来,您去汝南组织新军,在增援许都。在许都我等定然死守,为主公争取足够时间。”
  曹操也开始说正事了:“公达,我不在许都,这里一切就交给你了。”
  荀攸坚定的说:“主公放心,我等必然与许都共存亡。”
  “许都城中物资充足,只是刚刚打败。士气不高,公达要小心在意。许都城中皆由你主持。”
  曹操带领最后一批官员离开许都的时候。可谓依依不舍。这一去,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许都……
  看到曹操不舍的神色,侍中侍郎桓阶说到:“主公。若不舍,亦可请天子回许都,在许都与郑啸决一死战。有天子在手,郑啸安敢乱来?”
  桓阶说的很是宛转,这意思被曹操听成了。就是去汝南也不会胜利,还不如就在许都和郑啸拼一拼算了……
  曹操一甩袖子:“出发,去汝南。我等臣子。自然应该替陛下分忧,方今陛下在汝南,我等必尽心辅佐。”
  桓阶看曹操拂袖而去。也知道曹操误解自己的意思了。却是毫无办法,还是跟上去把。虽然自己名义上是朝廷的官,可朝廷里的官员八成都是曹操的人,自己也是。容得日后在说吧。现在虽然处于劣势,事情犹有可为。
  郑啸大军终于到了许都,马上就是新年了。冬日寒冷,可郑啸的士兵们却丝毫也不在乎。他们基本都是北方汉子,中原地区地冬天虽然冷,但是和北方比就已经暖和多了。
  到达许都城下,郑啸军也不急进攻。悠闲的在许都城外驻扎下来,一连三天都没有丝毫进攻地意思。
  荀攸和乐进两人摸不清虚实。也就守在城中。若要在这里对峙。没拖垮许都,郑啸大军就先崩溃了。
  “乐将军。我看晚上这郑啸军的防备不是很严,你能否去冲杀一阵。”
  “不好,这郑啸军看似防备松懈,其实就是等我们去夜袭的。况且夜袭对郑啸军没有太大地效果。”
  “为何?”
  “夜袭能都有奇效,那是因为一旦遭受夜袭,军队往往会炸营。士兵们长期经历厮杀,又有军法压制,总会很紧张。夜间的军营是不允许有声音的,所以一旦炸营,士兵往往就乱了,趁乱才有可为。===”
  “那郑啸军不会炸营吗?”
  “会也不会……”
  “这是什么意思?”
  “荀大人,这郑啸麾下军队一样会炸营,但是他们的士兵就是炸营了会立即向军官报到。这些低级军官会控制部下,而且郑啸麾下士兵悍不畏死。一接到命令便死战不退,这是我军做不到的。”
  荀攸也是倒吸了一口凉气:“这郑啸军这般精锐?若是一支部队这般也就罢了,可全军都如此,那实在是太可怕了。”
  “是啊。在郑啸军中永远也不会有胜则一拥而上,败则一哄而散的事情。郑啸实力强大,这军队也不是吹出来的。战神,哼……若我麾下也有这般大军,我也是战神。”
  乐进当然这只是发发牢骚,他也知道,麾下地骄兵悍将多了是好事也是坏事。好的一方面是有如此雄兵,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可坏就坏在,如何压服这些人?一旦搞不好自己主将没当好,被扫了面子,以后如何在军中待下去?
  这样的军队,也就郑啸那样地人能压服所有人了。郑啸勇武过人,军队之中强者为尊,拳头大的说话。郑啸麾下的士兵们都崇拜郑啸这样的强者,所有郑啸地事迹都被广为赞颂。
  郑啸又是所有士兵的衣食父母。郑啸能给予士兵们丰厚的粮饷,给予他们尊严,给予他们荣誉。这一切的一切都是别人想模仿也模仿不来的。显然,荀攸也想到这个问题。
  “我军何不效仿郑啸军制呢?”
  乐进一阵苦笑:“这早就有人想到了,依照郑啸的建军方式。主公也进行了尝试,应该也和荀大人说过吧。”
  荀攸回忆了一下:“听主公说过,因为太耗钱搁置了。”
  “是啊,有了好的办法谁不想用?可这套办法到现在为止,郑啸也是独此一家,我请教了很多人才清楚。”
  “噢,愿闻其详。”
  “荀大人还记得我请教过您,军官的提拔制度一事吧。”
  “记得。这个有什么关系吗?”
  “有,首先,郑啸地士兵不但吃粮。而且有饷钱,同时精锐军队并不参与耕田。这个。大家皆知,这就是一笔巨大地钱财支出,没有诸侯愿意支付。也确实不好支付,也只有郑啸这般败家子能折腾的起。
  其次,这军官地培养,军官不是在军中指定一人就能胜任的。郑啸军中的军官有专人训练半年,没有这半年的训练,根本就不可能成为军官。这样地好处就是所有低级军官都非常好用,只是这培养的费用又是一笔大钱。
  就这两点。就已经让别人望而却步了。世族认为兵丁多以百姓为主,对于这些贱民没必要花这么多钱。”
  荀攸也只有摇摇头,他自己就是颍川名门。也不曾将百姓当回事。现在看来,同样是门阀出身,郑啸却能给予百姓这些,那百姓还有不愿意给郑啸当兵地?
  “主公不是也试行过?不过最后却不了了之。也是因为钱的问题?”
  “呵呵,荀大人您是文官,平时多掌后勤系统。您没有发现军中有一支部队的耗费是其他部队地十倍。”
  “虎豹骑?”
  “不错,正是虎豹骑。当初主公想试行,但是在尝试了一下,实在没那么多钱来支撑那么多部队。最后浓缩了一下,编成了虎豹骑,这支军队就是按照郑啸军军制编成的。而后数次大战。也验证了虎豹骑的威力。非常的好用。”
  “那郑啸麾下岂不都成虎豹骑,我们还如何打。”
  “哈哈。荀大人不必担心。虎豹骑可是全军中选出的健儿,郑啸军要都是这个素质,那他早统一天下了。
  荀攸点点头,放心了下来:“现在郑啸兵临城下,我们既然不能出战,便在城上严防死守吧。”
  “一切听荀大人的。”
  乐进守城一点也不马虎,每天都勤奋的巡视,看看那里有漏洞,积极布防,等到郑啸大军攻城。
  整整过了五天,郑啸大军才一副懒洋洋地样子出来,结果在城下走了一阵队列就回营了。一支箭,一块石头都没发射,让乐进很奇怪,这郑啸军在搞什么?
  事有反常即为妖,郑啸军这是在等待什么?援军,根本不需要,郑啸接近二十万,许都城中只有正规军三万,民壮十五万。加起来还没郑啸军的兵力多呢,怎么会等待援军。
  奸细?很有可能,等待一个合适的时机让奸细开城门,大军一拥而入。可是就算是奸细开城,郑啸不会做地这么明显吧?这不是明摆着告诉你,我在等待奸细开门。但是郑啸此人,虚虚实实的让人很难分的清楚。
  万事小心为上。乐进立即命令自己的亲卫部队接管了城门地防务,死死的看住,平时根本不允许别人接近城门。
  做完这些,乐进想到,这郑啸不会傻到想拖死我们吧。许都城中粮食丰足,就是坚守一年也不成问题,难道他想好我们耗一年?开玩笑……除非我们的粮食没了……
  想到这里,忽然乐进一身冷汗。他想起来了,袁绍当初多么不可一世,叫嚣着南皮十年也无法攻破,但是不过数月,南皮城投降。原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