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三国之帝国崛起 >

第170章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170章

小说: 三国之帝国崛起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怎么样?准备的如何了?”
  “一切就绪,只等刘竟殿下到来。我们就诛灭了刘和,让竟殿下登基为帝。”
  “好,大将军命令你们现在不可轻举妄动,等竟殿下赶到在动手。”
  “是。”
  魏攸一身听的一身冷汗,这郑啸居然要杀刘和,让刘竟登基为帝。这刘竟在洛阳的时候就活动频繁,却不想和郑啸拉上了关系。这南皮中可是郑啸实力最强。他说了算。要是谋害太子刘和,那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嘛……
  不行。的想办法救刘和。不能让陛下地血脉有失。魏攸回到偏庭,假装无事,开动脑筋想起了对策。
  却不料他刚一走,暗处监视地人员便禀告郑啸,魏攸已经听到了消息。
  接到消息,郑啸让诸位袁家降臣暂且退下,接见魏攸魏大人……
  “魏大人,这么急找我是什么事情?刚才在公务繁忙,多有怠慢。”
  “不敢,不敢。大将军客气了。”魏攸现在可不能说我是为太子登基一事而来地:“大将军,沮授还在城外军营中,我想再去说服他。”
  “沮授就象个石头,何必费那个心思。由他去吧,关上他一段时间在说吧。”
  “大将军,这沮授也是个人才,说服他为朝廷效命是好事,大将军且容我在试一次。”
  “既然魏大人有心,便去试一下吧。”
  魏攸告辞了郑啸,二话不说就直奔皇宫而去。郑啸得报,这魏攸上钩了……
  皇宫之中,魏攸求见太子刘和,刘和正在和自己地心腹冯预密议,听的魏攸有紧急事情求见,就叫魏攸进来。
  “参见太子殿下。”
  “免礼,尚书令这么晚来求见,所为何事?”
  “太子殿下,请速速避走。这郑啸怕是有不臣之心。”却见刘和不慌不忙地说到:“魏尚书果然忠诚,冯预已经探查到一定消息,我正在想如何脱逃呢。你便来报信,不愧是父皇的心腹。”
  “既然太子已经得知,怎么还不走啊?在晚了,郑啸一旦动手,您是想走也走不了了啊。”
  “哼……郑啸这贼子。狼子野心,本来以为他是个忠诚之人,却不想和袁绍一样。也有不臣之心,我是想走,可一时又不得走脱,这南皮遍布郑啸的势力,不好跑啊。”
  “殿下不必担忧,我在郑啸军中日久。现在带殿下出城不是问题,只是出了城我们该如何行事啊?微臣无能,还没有办法。”
  刘和却很高兴:“只要能出城,一切都好办了。冯预已经在阳信准备了船只。我们出的城,一路疾奔而去,等上了船,轻衣简从,我们南下去投靠荆州刘景升。”
  听到刘和已经有所安排,魏攸也放心了。自刘虞驾崩后,自己几次对郑啸提起让刘和继承王位。可郑啸却一点也不上心,只顾对敌袁绍。
  开始说忙于战事便罢了,可越到后面越不对劲。袁家已经投降,自己和郑啸提出这个事情,郑啸却岔开话题,招降自己。让魏攸也确定,这郑啸有不轨之心,今天却听到,原来郑啸是和刘竟狼狈为奸,还好发现及时,要不然太子殿下是性命难保。
  “事不宜迟,既然殿下有所准备。那我们趁夜出城,免得出了什么岔子。我已经和郑啸讨得将令,护送殿下出城不成问题,就是委屈殿下了。”
  刘和一众人等,都扮成护卫。跟着魏攸就出了皇宫,直奔城外。到了城门,却被拦住:“什么人?哎呦……是魏大人啊。这么晚您还要出城。”

  第二百二十七章 两俊男双银枪

  魏攸一看,原来是郑啸麾下大将华雄:“原来是华将军当值,我奉大将军之命,有急事要去城外大营处理。请华将军开门。”
  “这个,主公有命。夜间不得擅开城门啊。”华雄却一脸为难的表情。
  “华将军。我奉大将军命令行事。怎么算的擅开城门呢?”看着四周士兵不少,魏攸心中也着急,一旦事情败露,可是冲不出去啊。
  “这个……这个……”华雄还在迟疑。
  魏攸急了:“华雄,耽误了大将军的命令。你吃罪的起吗?难道非我去请了大将军来你才放行?”
  这么一说,华雄脸上也一副惊慌的神色:“不用,不用。大将军也对魏大人您客客气气的,我那敢拦着您啊,只是有将令,华雄不得不从,魏大人且请担待。我这就开门,这就开门。”
  华雄让士兵打开城门,又对魏攸赔笑到:“魏大人,您大人大量,不要和我计较。在大将军面前还要请您多多美言啊。”
  看着华雄一副小人嘴脸,魏攸也是鄙视,一个堂堂将军,战场上也算勇猛。怎么为人这般令人不齿,枉费了郑啸对你的信任。
  口中却说:“华将军尽忠职守,我自然不会怪你。一定上报大将军,你放心。”说完魏攸带着人就出城了。
  华雄陪着笑脸,一直等魏攸带人出了城。脸上笑容忽的就消失了,叫过人:“你去禀报主公,任务已经完成,鸟儿已经飞出去了。你带人跟上去,假意追捕,声势弄大一点。实际上要保护好他们,在冀州境内不能让他们有一丝闪失。”
  分派完毕,揉了揉脸,华雄心中抱怨。这演戏还真不是人干的,老子的脸都快抽筋了。演完了戏还要当保镖,真是的,一个破刘和,一刀杀了了事,何必这么麻烦……
  袁绍一死,郑啸还亲自登门吊唁。也算给足了袁家面子。袁家既然投降,郑啸也算没有亏待他们,加封袁谭为光禄卿,饶乡侯,袁家全部移居长安。
  至于朝廷中的百官公卿,郑啸也是很随意,他们要走要留随便他们。中郎董承知道自己的女儿董琳被郑啸纳妾后,董承是大发雷霆却也无可奈何。自己好歹也是名门。女人居然给人做了小妾,丢了脸面啊。
  不过他也没有办法,郑啸已经连人都带走了。他又无法对抗郑啸,也只有这样了。干脆借助郑啸的势力,让自己更进一步吧。
  董承现在就发挥了不小的作用,带动了不少人投奔郑啸。太子刘和不知所踪,这立新帝一事也就没了下文。郑啸又不热心,谁也没奈何。聪明干脆直接效忠郑啸,反正这变天看样子也是迟早的事情了。
  一些忠诚于汉室地大臣却纷纷南下。不是投奔刘表就是投奔刘璋。对于这些人,郑啸都暗中派人盯着。对于这些百官,郑啸派人进行了筛选。有才华的人都被秘密截留了下来,其余的人嘛,愿意走就走吧,反正他们也没多大用处了……
  郑啸着重开始恢复冀州的生产,务必要在一年之内恢复冀州的元气,虽然冀州经历了战乱,但是冀州本身的底子就不错。=君…子堂…首…发=这接近一年的战乱,虽然有影响。但也不是太严重。
  “主公。这淳于琼和董昭,文丑三人没了踪迹。逢纪在家中自尽,审配要跟着袁谭,随侍左右。除了这几人,其他袁绍臣属基本都投降了。”
  “这淳于琼,文丑和董昭都是有些本事地人,怎么会失踪?让各地注意,发现其踪迹就拿了,既然不愿意投效于我,那么便让他们消失吧。”
  郭嘉却说:“主公,这董昭董公仁还是有些才能的。杀了可惜,最后能生擒回来,总有法子让他效忠于您的。”
  “恩,也好,就生擒他们吧。子龙那边行进的如何了?”
  “赵将军已经平定了幽州西部,正在向辽东郡进兵。公孙范似乎要顽抗到底。”
  “呵呵……公孙范不足为虑。就凭他是挡不住子龙的,就怕域外扶余人,鲜卑人趁机犯境。这样,庞德,你在带领三万兵马去幽州,提防这些人来趁火打劫。”
  “遵命。”
  随着袁家的投降,沮授也不情不愿的投降了。长公子袁谭亲自出面,他沮授总是袁绍的臣子,又怎么不为袁家人地性命担忧。
  “沮授,我知道你投效我是不情不愿。那么你先在冀州做冀州别驾吧,你有善待百姓之心,也好配合我的方略。等有一日你转了心意了,在来找我。”
  郑啸相信,这沮授的脾气又臭又硬,但是总有一天会真心投效自己。不怕沮授做出什么不利自己的举动,沮授是忠诚袁家的,只要袁家的人在自己手上,沮授便不会背叛自己。
  分配大家各自去忙碌,郑啸又和郭嘉开始密议了。
  “奉孝,待得子龙平定了幽州,这黄河以北就尽在我囊中。下一步就是中原了,我们该如何下手?”
  郭嘉却阻拦到:“主公,现在领地内粮草并不丰厚,战士征战经年,也需要修正。目前不宜动兵啊。”
  “奉孝,你是怎么了?要什么话直说,这些可都不是问题。军粮充足,士兵渴望求战,你到底要说什么。”
  郭嘉叹了一口气,只好直说了:“主公,那我便直说了吧。我军虽然军粮充足,士兵求战。但是现在不适宜的原因是您地性格。”
  “我的性格?怎么了?”
  “你爱民,攻占一地,您必然抚民生息。我们的军粮是足够,但是要抚民却有不足。中原大地,历经战乱,若您一进兵,那么百姓必然受兵祸牵连。本就不足备地粮食更是难以养家糊口,以您爱民的性格必然救济,这样我们的粮食就不足够了,中原之地。人丁可是不少。
  既然不能据地抚民,我们且暂缓脚步。内整武备,外修文德。等积蓄足够了在入军中原,不动则已,动如狂涛怒雷。所以我不赞同短期内动兵。”
  “地确如你所说。不能抚民安民就干脆不去攻城据地,这统一天下确实急不来。……??……”郑啸又问:“可是,即便我不去征伐。这百姓的生活就能好吗?”
  “那就看诸侯自己的了,可是主公您想,一旦您兴兵,这些诸侯必然全力抗衡,百姓不是更苦。而我们现在又没有足够地力量救济他们,受损失的还是百姓。”
  “唉……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先父说的一点也不错啊。”郑啸也只好放下了动兵的打算:“奉孝。那你看我们何时能兵进中原?”
  “至少也要秋收之后了,那时便有足够的粮食去救济百姓了。虽然现在不能兵进中原。可主公,还有一个好地方却很适合您现在地攻势。”
  郑啸想想有道理,现在自己要恢复冀,幽两州地生产,又要顾及新迁入河套地区地生产,这些人秋收之前都需要粮食地救济。确实没有更多的粮食进兵中原了。而这不缺粮的地方,只有那号称天府之国的巴蜀了。
  “你是说巴蜀益州?”
  “不错,正是益州。益州是天府之国。百姓富足。虽然现在刘焉家两兄弟打来打去,可百姓生活还算平静,不需要您去救济。刚好适合现在。而且拿下益州,又是一个巨大的粮仓。随着并州河套的开发,再占据了巴蜀,主公您以后就更不用为粮食而发愁了。同时,拿下了巴蜀,就可以顺江而下,这长江天险也没有那么厉害了。”
  郑啸心中无奈,我何时为粮食发愁过?要是不顾百姓。强行征战。自己的军粮也没有问题。只是不救济百姓,那实在不是自己地风格。
  “一切等平定了幽州。回师长安在说吧。”郑啸在这边恢复冀州的秩序,赵云在幽州也是高歌猛进。
  “将军,现在已经到了新昌,在有两天的路程就到了襄平了。”
  “好,命令全军缓行,保持体力,到了襄平,一战而下。”赵云一声令下,部队慢了下来,战士们也准备下一场大战了。
  赵云自己策马行在队伍旁边,看着大军前进,心中算计,不用多久就可以平定幽州了。打眼一扫,发现旁边山岭上有几个斥候在和一名白马汉子拼斗。
  观察那大汉招式手段,相当的厉害。赵云也起了比斗之心,多长时间没看到这样的豪杰了,手痒了。
  挥手制止准备围上去放箭的士兵,赵云喝令士兵退下,打量着这个汉子。和自己何其的相似,都是白马,都使银枪。旁边地士兵却心中说了一句话,都是美男子……
  “怎么回事?”赵云问了起来。
  “将军,这人在窥探我军,我们想拿下他拷问。”
  赵云让士兵下去,问起来:“这位兄弟,为何窥探我军?看你样子,不像是哨探。”
  “我太史慈岂会行此事,我只是经过,避开军兵而已。却不想被发现,这些人不问缘由便要擒拿。”
  “原来是一场误会,我看你武艺不错,想与你切磋一下,你意下如何?”
  “哈哈……你是个讲理的,要切磋我也不会手下留情。”
  “请。”
  两人银枪摆动,一招递出。满天枪影闪动,晃花了附近士兵的眼睛,却没有一个人看清两人地招式,实在太快了。
  试探一招,赵云哈哈大笑:“好枪法。”
  “你的也不错,再来。”
  两人放开打了起来,叮当之声如暴雨连绵,不绝于耳。却又像似珍珠落玉盘,敲击出靡靡仙音。
  玉树银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