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新睿宋史 >

第37章

新睿宋史-第37章

小说: 新睿宋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可啊,皇上,此时出兵若是激怒了金人,强攻我汴京,到时候生灵涂炭如之奈何,再说万一这是金人设下的圈套,我军贸然出击,必中埋伏。“蔡京急忙上前劝道。
李纲怒道:“我泱泱大宋,却被数百金人围困在城中,有何面目苟活于世。”
‘报!!’
一个禁军大步跨了进来,手中拿着一块白布,单膝跪地启奏道:“启禀皇上,今日那些金人将数十只裹着白布的箭矢射入了城中,请皇上过目。”
一个宦官快步走上前来,接过禁军手中的白布,快速回到宋钦宗手中,宋钦宗将手中的白布展开。
只见上面用汉子小凯密密麻麻的写着:“百万金兵已席卷而来,汴京城很快将处于包围之中,由战局大势观之,今后交战有百害而无一利,我等金人仰慕汉人文化,不忍破坏古迹名胜蝟集,我等大金之兵对抵抗者虽极为峻烈而弗宽恕,然于无辜民众及无敌意之宋朝军队,则以宽大处之,不加侵害,贵军苟欲继续交战,汴京则必难免于战祸,是使千载文化尽为灰烬,十年经营终成泡影。故代西路大军统帅完颜宗翰将军之命奉劝宋军切勿自掘坟墓,只要宋庭出资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我大军立即撤军,不然城破之日必让汴京血流成河,万望三思。”
宋钦宗早被金人吓破了胆,看到此信后面如土色,神情颓然,惊慌的道:“这该如何是好啊,众爱卿都看看,替朕想想办法。”
那宦官将布从宋徽宗手中拿了下来,上前几步准备递给蔡京,李纲突然上前一步将白布拿在了手中,蔡京顿时大怒两眼愤恨的看着李纲,若是眼神能杀人,恐怕李纲已经死了几百次了,但李纲把蔡京当做了空气,打开手中的白布看了起来。
李纲看完后沉声请命道:“皇上,既然金人要求大宋割让太原等地,说明太原城尚未被攻破,金人蔑视我大宋,若是我等这次屈服,那么金人会越发的贪婪,终究会再次杀回来,望皇上下令整备军力支援太原城,与金人决一死战,臣就是粉身碎骨也要击退金人。”
蔡京急忙上前抢过白布,展开快速的看了几眼,马上跪地道:“皇上,不可啊,金人两路大军不日就会到达汴京,就算太原未失,我军若是半路被金人截杀,后果不堪设想啊,不如皇上先答应金人,让其退兵,等我军整备妥当后,再去取太原不迟。”
“蔡京,我太原军民正在浴血奋战,抗击金人,你却说出如此这等叛变之言,朗朗乾坤,你枉为人臣。”李纲怒目圆睁,怒吼道。
童贯马上上前跪地道:“定是那张孝纯跟金人谈崩了,想自立为王,现在却被金人围困,我记得臣无意间看到其府邸之内窝藏黄色龙袍,当时臣鬼迷心窍受了其十万两白银提他张孝纯饱受秘密,其实其人早有不诚之心。”
宋朝的皇帝最忌讳的就是黄袍加身这件事,虽然宋太祖就是这样建立的北宋,就是因为如此宋朝的皇帝对于将军提防之心很重,私藏龙袍那还了得,宋钦宗此时恨不得金人早点攻破太原城,怎么可能发兵前去救援。
“路允迪可在?”宋钦宗两眼充满了怒火,讽刺的是,这份怒火的目标张孝纯,正在为了宋庭在太原城浴血奋战。
“微臣在。”一个有些清瘦的中年文士应声出列。
“你速带圣旨前去太原劝降,朕决定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你立即出发,不要让金人围住了汴京。”
“微臣领旨。”路允迪虽然心中支持李纲的做法,但身为人臣,必须领命而行。
“皇上不可啊,若如此,太原城数万军民必将惨死于金人之手,求皇上火速派兵前往救援太原。”李纲恳求道。
“李大人速速退下,朕意已决,退朝。”宋徽宗略显不悦的转身而去。
李纲心中叹息,太原城完了。
其实金兵哪有大军到来,完颜宗翰已经收到完颜宗望被宋军击退的消息,心中一边怒斥着完颜宗望如何废物,一边也开始整军准备撤军,临走之时完颜宗翰分出大量的骑兵前去搜刮附近的村落乡镇,带不走的就付之一炬。
完颜宗翰也曾想过直接绕过太原城直插汴京,但完颜宗翰并没有破釜沉舟的勇气,若是前去攻伐汴京未果,再被宋军截断撤退的道路,宋军援军到来必然全军覆灭,大军在没有补给的情况下深入敌后可是兵家之大忌,完颜宗翰这点还是懂的。
但完颜宗翰深知大宋朝廷的皇帝被金人吓破了胆,便让数百骑饶了很久的路才到达汴京,俗话说兵者诡道也,这次金人的确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完颜宗翰调集大军猛攻太原城,在宋朝援军到来之前攻克太原。
几日后,路允迪一路风尘仆仆来到了太原城,立即被金人抓获,被带进了完颜宗翰的营帐,完颜宗翰此时正搂着两个年轻貌美的宋朝女子上下其手,那两个女子年岁并不大,全身僵硬着忍受着侵犯,不敢有丝毫的反抗,完颜宗翰残忍嗜杀,前几日一个女子激烈的反抗,并怒斥完颜宗翰,被完颜宗翰砍去了四肢,挂在校场之上流血而死。
路允迪甩开身边的金兵,两眼淡淡的看着完颜宗望,完颜宗望并不在意路允迪,手上的动作一直未停,路允迪沉声道:“我乃宋庭使者,来此是为劝降太原守将。”
完颜宗翰听后一愣,看来宋人已经上当了,完颜宗望淡淡的一摆手,两个女子马上慌乱的起身,退出了营帐。
完颜宗望笑着说道:“原来是宋使,有失远迎还望赎罪。”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完颜宗望没有任何道歉的意思。
完颜宗翰略一思索对身边的近卫道:“去,为宋使让出一条路,送其到城下。”路允迪冷哼一声,转身出了营寨。
此时完颜宗翰心中大喜并不在意路允迪的不敬,宋庭既然派出大臣来太原劝降,说明宋庭已经放弃了太原城,不会派援军前来了,自己可以把太原围而不打,困死守军,攻破太原城,回去再看那完颜宗望败北的熊样,想到此处禁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两军阵前,王禀站在城南的开元门上来回巡视,本来他还在奇怪今日金兵居然没有攻城,突然只见金人的军阵中让出了一条小路,一个宋朝官员打扮的文士带着数个随从上前而来,王禀一惊,马上派人去请张孝纯前来。
不多时张孝纯便来到了城头,张孝纯为官多年,一眼便认出那是路允迪,对身边的王禀道:“那是汴京的路大人,难道汴京失守了?这不可能,快,派人用吊篮将路大人吊入城来。”
路允迪还未站稳,张孝纯急忙的拉住路允迪急切地问道:“路大人,汴京是否遭到金兵袭击,我朝廷的大军何时才能到来。”
路允迪有些尴尬,叹了口气道:“张大人请接旨。”张孝纯虽然心中急切但还是跪地接旨,城上文武皆跪倒听宣。
在城南的开远门上,路允迪拿出随身携带的圣看了看太守张孝纯、总管王禀及守城军民略带尴尬的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金人大军压境,朕已决定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与金人,让其退兵,以免百姓生灵涂炭,太原城守军全部缴戒投降,钦此。”
王禀立即仗剑而起愤怒的说道:“国君应保国爱民,臣民应忠君守义,现并州军民以大宋国为重,宁死而不作金鬼,朝廷竟如此弃子民于不顾,何颜见天下臣民,并州军民坚不受命,以死固守。”
城上军民皆手握兵器,振臂高呼:“我们愿随王总管坚守并州,与城共存,决不退却!”怒视路允迪及随从,路羞愧满面,缒城而下。

第五十三章并州战事(五)

初秋时节已经降临在大地,秋天的太阳依然炽热,位于河东重镇之一的太原城,已经被金人的完颜宗翰西路军围困了八个月,张孝纯动员乡勇,王禀与子王荀率领军民坚决抵抗,誓死保卫太原城。
王禀身先士卒,在城墙上每日往来驰驱,凡是告急之处,王禀均亲临支援,并州父老甚至城外金兵,都知道王总管英名。
王禀率太原军民坚守,自春初至夏、又从夏快至初秋,金兵前后多次攻城,多次都被王禀击退。
喊杀之声震天,每日金兵都会攻城一次,试探太原城的守城之力,但终不见朝廷援兵,也不见粮食接济,城中存粮断绝,守军军士多有浮肿出现,在战斗之中晕倒之人常有之,但并州军民抵抗金人的勇气并未消退,有愈战愈勇破釜沉舟之势。
张孝纯在城内巡视时,只见两个兵士坐在地上抱着一小袋粮食痛哭,张孝纯策马上前,跳下马来怒斥道:“为何在此做那女儿态,还不快快随我前去守城。”
两个兵士看到张孝纯前来,顿时一惊,慌忙起身跪倒道:“张大人息怒,非我二人怕死,只是这袋粮食是一位乡亲刚刚送来的,我们去他家才知,他全家六口两个儿子死在了城头,家人饿死三个,自己也在回去的路上,支撑不住跌倒在地,脑袋撞在了路旁的石柱之上,最终没能挺过来,我二人实在…”
张孝纯心中叹息,今日巡城,发现城中牛马驴骡早已全部食尽,战士耐不住饥肠辘辘,将弓上的牛筋及盔甲上的牛皮部分用大火炖煮充饥,城中所有树上的绿叶,粮库中的糠皮全部被吃光,逐渐连树皮草茭也作为口粮,吃这些东西全身无力,在对抗金兵的战斗中更加趋于劣势,但好在将士用命,尚能坚持不被金人攻破城池。
张孝纯对那两个禁军温声道:“将他好好安葬,我们在此守城正是要守护这样的百姓,将军百战死,壮士鏖战于战场之上,才是我等的归宿,去吧。”
两个兵士将粮食的袋子交到了张孝纯手中,抱拳行礼后转身而去,不是两个禁军兵士懦弱,其实只是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罢了。
张孝纯手中拿着小半袋粮食,突然觉得这袋粮食十分的沉重,他承载着六条人命,张孝纯叹了口气,转身上马继续带人在城内巡逻,虽然并州军民抗敌热情高涨,但其中也有偷鸡摸狗之辈,金兵围城旷日已久,太原城中贼兵日滋,残杀百姓,劫掠粮食,张孝纯每日必带人巡城,若见到此类城内发生的抢劫械斗之类的状况,以解守城将士后顾已有。
黄昏时分,王禀拖着疲惫的身体有些踉跄的走下了城头,看到几个兵士吆喝着在那里不断抱着水坛饮水,周围围着很多个面色浮肿的军士,虽然其中数人早已扶不住长枪,但心情看似还是不错,靠在城墙之上微笑着看着几个拼着喝酒的军士,偶尔加油几声,场面还算热闹。
王禀心中有些伤感,太原城已经是一座孤城,东西南北四门皆被围住,金兵每日看似只攻城一次,但一次次消耗着宋军的兵力,更消磨着宋军抵抗的意志力。
这些禁军兵士日夜守城,现在早已无法裹腹,每日战死沙场无数,却没有人会记得,史书上只会记上一比,末年某月某日,宋军与金人决战于太原,若是胜利了还有可能被传颂一时,若是败了,皇家为了掩饰这个历史污点,必会让这段历史消失于人们的视野里,在历史的长河里无声的消逝,何况现在太原城前途堪忧,朝廷援军又迟迟未至。
王禀此时对朝廷早已失望透顶,不早早发兵救援也就罢了,居然还派人来劝降,向金人投降,王禀并不怕死,只是觉得惋惜,随自己征战的众多大宋好男儿,很多已经死在这场注定要失败的守城战中,怎么不让人唏嘘,王禀早已没了求生的想法,只求马革裹尸与太原城共存亡。
此时王稟的亲兵将神骏的战马牵了过来,因为骑兵守城并无太大的作用,加上战马多已被食用,马匹的草料人又不能吃,草料还算充裕,王禀的马匹所以很是神骏。
王禀疼爱的用手抚摸着自己的战马,马匹亲昵的靠着王禀,王禀不觉心中一酸,这匹战马多次救过他,随他从枪林弹雨而过,出身入死多年,王稟转过身,背对着亲卫下令道:“把他牵下去杀了,为守城军民充饥。”王禀的身影有些颤抖,要杀心爱的战马,王禀心中十分苦涩,但如果能救几个战士的性命不论多大代价都在所不惜。
卫士们一惊,马上上前劝阻说:“大人每日驰驱,无坐骑,如何迎敌。”
王禀仰天长叹:“守不住并州城,我纵有万贯家产,又有何用。”众亲兵默然,一个兵士两眼微红的上前将战马牵了下去。
未几日,激烈的战斗仍在继续,金兵每日攻城,将大量的石块倾泻到太原城,伤亡巨大并不是现在宋军面临最大的危机,饥饿的恐怖在城中每一个角落蔓延,城中马匹及马鞍上的皮革也被食尽,现在太原城的中的骑兵早已全部变成了步兵,全部持刀上了城墙。
并州军民坚守着城墙,城头之上每一寸地面,都被双方的军士的鲜血浸透,血腥味十足,太原城下的尸体早已推积如山,一大群黑色的秃鹫在太原城下盘旋飞行,饿了便降落进食,破败的武器,断裂的旗帜遍地都是,可见战斗之激烈。
守城的禁军兵士们面对眼前的一切早已麻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