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千钧 >

第100章

千钧-第100章

小说: 千钧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绕过那些禁卫,疾步走到侧殿,心中早已是一团乱麻。待到看见一个太医跌跌撞撞地从里头冲出,他立刻迎了上去,劈头盖脸地问道:“陛下情况怎样?究竟能否救得回来?”
“陛下情况很糟糕,那一刀刺得又深又狠,虽然血已经止住,但陛下……陛下可能快不行了!”那太医哭丧着脸,身子不停地哆嗦,言语中也有几分颤抖,“殿下,我等已经尽力了……”
“滚开!”练钧如顿时感到一颗心往无底深渊沉去。推开那太医便往里头冲去。才踏进内室。他就闻到了一股刺鼻的药味,几个太医正围着一张床榻忙碌着,四处都是打开的瓶瓶罐罐。
他也顾不得什么礼数规矩,扒拉开那些太医就把头凑到了床前。只见华王姜离面色惨白地躺在那里。双目紧闭,就连呼吸声也是若有若无。眼看这光景不妙,他回头冷冷看着那些太医,一字一句地低声问道:“陛下究竟能不能苏醒?”
几个太医面面相觑了好一阵子。一个为首地太医才趋前一步,满脸为难地禀奏道:“殿下,非是我等不尽力,陛下受伤过重,怕是难有回天之力。即便陛下能够苏醒,也只能交待……交待一些遗言而已。”他突然感到面上有若针刺,抬眼便发现了练钧如犀利的目光,连忙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叩首道,“殿下饶命。我们已经用了不少名贵药材替陛下续命,但着实想不出万无一失的法子……”
“完了……”练钧如的脑海中顿时涌起了一个绝望的念头,恨不得立刻展开那块绢帛,看看若姜为何非要孤注一掷,然而,他知道此刻不能有任何出格地动作,毕竟。他当初没有派人拿住若姜,那就是最大的失误!他踉跄着步子离开了内室,却见石敬等人都已经赶到,个个都用征询的目光看着他。
“来人,派人去请太子殿下!”练钧如勉力用镇静的口气吩咐道,“另外,派人去请伍大人过来。陛下遇刺的事情一定要封锁消息,谁要是敢出去乱嚼舌头,一律处死!”他的目光扫过室中一众内侍宫婢,冷冷地又警告了一遍,“所有原本在此地伺候的人都不许离开,宫内不许随意走动,包括诸嫔妃在内!”
石敬等人眼见练钧如连通告一声都没有就下了严令,心中全都不禁咯噔一下。他们乍听到姜离遇刺的消息时,全都以为是有人故意放出的虚假风声,谁会想到竟会是真的。中州朝局不过初定,一旦天子驾崩的消息传遍天下,可以想见,华都会迎来怎样的风暴。
“各位,我们到外边说话!”练钧如和石敬等人打了个招呼,随即一个人走在了前面,直到走近临湖地无人一侧后方才停住了脚步。“适才太医说,陛下估计很难熬过这一劫,大家要有心理准备!”
尽管勉力克制,还是有人忍不住发出了一声惊呼,不用伪装,众人的脸色就变得煞白。石敬死命抓住自己地胸口,大口大口地喘气,好容易平复了一点,他便勉强开口问道:“真的一点余地都没有了么,陛下还能不能苏醒?虽然如今储君已立,但若是少了遗诏……”
“这种事情倒用不着担心!”太史司马群不耐烦地打断了石敬的话,“陛下一前一后早有谕旨存在我这里,前一道谕旨已经作废,而后一道就是让太子即位的。如今要紧的是局势,天子大丧非同小可,我们拿什么来应付四方诸侯?还有,那个女刺客也一同陨命,要是有人存心给我们栽一个罪名,事情说得清楚吗?”
“说不清楚也得说清楚!”练钧如见众人都露出了惶恐的神情,只得想方设法地安定人心,“如今大家都是绑在一条船上,伍形易久久不来,为的应该就是避嫌,要知道,有谋刺天子能量地,除了四国诸侯,就应该是他了,至于我们要谋害天子又有什么好处?四国诸侯若不来质问便罢,若他们真的有什么出格的举动,就是炮制证据,我们也要把罪名栽在他们头上!如今王位更迭已经是不可避免的事,若我们中州这些人还不能团结一致,到头来就只有自寻死路而已!伍形易……他不会那么愚蠢短视的!”
话音刚落,练钧如便听到身后传来了一阵笑声,石敬等人顿时大骇。回头细看时,只见伍形易负手而立,身后的孔懿神情极为不安,显然极怕众人起冲突。
“各位放心,陛下遇刺并非我的手笔,所以这一次一定会和大家同舟共济!”伍形易若无其事地微微一笑,又刻意多看了练钧如一眼,这才笃定地点点头,“四国诸侯自顾不暇,如今没有多大功夫来插手中州之事,不仅如此,为了镇压国内大局,天子大丧之日能来的人也有限得紧。殿下说得没错,要是他们敢胡乱指责,少不得将这一次的事嫁祸在他们身上!”
练钧如正欲回答,便听得那一头传来一阵喧哗,连忙转身快步走去。只见澹波阁入口处,姜偃正脸色惨白地站在那里,颤抖着不敢跨出步子。
“太子殿下!”练钧如疾步冲到姜偃身侧,一手抓住他的袖子,“快跟我来,陛下若是苏醒,也许你还来得及和他说几句话!”他不管不顾地拉着姜偃朝内室行去,却仍然没忘记吩咐人守住入口。
“父王,父王他究竟……”姜偃只是开口问了一句就哽咽了,尽管他和父亲分离已久,彼此感情着实淡漠得很,但姜离这些日子对他无微不至的照拂,仍然让他颇为意动。如今骤听得姜离遇刺,他只感到一直高高竖起的心防,在一瞬间完全崩溃了。
“姜偃,冷静!”练钧如狠狠地在姜偃手上掐了一记,“别忘了你是太子!一旦陛下有什么闪失,你就是将来的天子,千万不能乱了方寸!”
姜偃茫然地坐在床头,双手颤抖地握住了父亲的右手,口中想说些什么,最终却只留下了一声叹息。然而,仿佛听到了儿子的呼唤,姜离紧闭着的双眼突然动了一下,旁边的练钧如顿时大喜过望,连声唤来了太医。几番折腾后,华王姜离终于勉力睁开了眼睛,目光立刻落到了一旁的姜偃身上。
练钧如情知事态非常,亲自出去将石敬等人连同伍形易一同带了进来。一众人悄无声息地站在殿内,无不凝神屏气,希望能听到姜离最后的吩咐。
“偃儿,朕……朕知道自己不行了……你……你……今后,国政……可咨以石卿……军政……可咨以伍卿……至于……至于为人之办……你可……可向练卿请教。”姜离断断续续地吐出这几句话,这才费力地抬了抬手,“练卿……伍卿……石卿,你们……你们过来!”
练钧如连忙和伍形易石敬一同上前,默默地等待着姜离发话。“朕……朕死之后由……由太子继位……诏书……诏书在司马群……中州基业……就要靠……靠你们了!练卿……朕还有遗诏……赐婚你和炎姬……你一定要坚持这……这桩婚事!”
“臣遵旨!”石敬第一个躬身应承道,脸上神情复杂至极。
“陛下但请放心!”练钧如点了点头,又看了一眼姜偃,心中着实百感交集,想不到姜离至死还不忘他和炎姬的婚事,这着实让人为难。
“我必定恪尽所能!”伍形易面无表情地说了一句,随即又不合时宜地开口问道,“我只有一件事想要征询陛下,倘若四国来使责问刺客来历,吾等该如何应答?”
姜离的嘴角溢出了一丝鲜血,然而,他依旧勉强挣扎道:“绝不能说朕是遇刺……鸩杀……鸩杀所有太医……还有知情的内侍宫婢……就伽……就说朕是染疾身亡!诸卿,国事……国事就拜托了!”
中州华离王十二月二日,华王姜离崩于澹波阁,对外宣称染疾暴毙。伍形易奉命鸩杀内侍宫婢五十余人,诊病太医七人。

 第八卷 王位更迭 第十三章 谋动

信昌君汤舜允来来回回在书房中踱着步子,尽管早知局势非常,可真要下令夺宫,他还是有些犹豫。毕竟,暗中铲除商侯汤舜允要稳妥得多,外头流言蜚语就算再强烈,也不可能轻易动摇他的根基。然而,商侯先前的檄文并未收回,如今他虽然勉强回了殷都,做出了一副忠臣的模样,但暗里的防备从未少过,否则恐怕早就没命了。
“终究还是要走这一步么?”汤舜允随手推开了房门,仰头望着繁星点点的天空,心情顿时平静了下来。他清楚天下大局,四国之内都已经陷入了难以自拔的困境,只要哪一边能够先行脱困,将来逐鹿天下的可能就大一些,至不济也能够借礼尊天子的名义,作为方伯号令诸侯。不管怎么样,对于他这个为质十年的商国贵胄而言,机会是不能够错过的!
“来人,传副将董奇郭涛,偏将刘甲吴乙邓坚王腾!”汤舜允朝着阶下厉声喝道,眉头全然舒展了开来。“从此刻起,整个信昌君府全部进入战备状态,有擅自外出者,一律处死!”
得令后的亲卫急匆匆地退了下去,不过一盏茶功夫,受到宣召的六人全都赶了过来,毕恭毕敬地单膝下跪行了军礼。
“本君自受命统军以来,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谁料却招了奸人忌恨,在主上面前百般进馋。主上受人蒙蔽,居然欲以莫须有的罪名加罪于本君,并传檄文于各国。君臣相疑至此,中间已再无转圈余地!”汤舜允突然杀气腾腾地抽出腰中佩剑。冷冷看着那一道冷森森的光华。
“尔等皆是本君心腹,今日可表明心迹,究竟是从是去?”
除了邓坚,其他五人往昔被那些世家大族和文人苦苦压制。哪有进身的机会,直到汤舜允一手提拔,他们这些平民将领才得以一跃成为中级将佐,这知遇之恩早已越过了商侯汤秉赋。只是相互对视一眼。六人便齐齐俯身叩下头去:“吾等誓死追随主公!”
“好,很好!”汤舜允仰天大笑,声音中既有无穷无尽地畅快,也有难以掩饰的悲愤。隐忍十年,经营十二年,他终于迎来了可以一锤定音的机会。“伯父大人,属于我的东西,我会亲手从你那里夺回来!”他喃喃自语道出了心声。眼中杀机毕露。
他扫视了底下六人一眼,肃然下令道:“董奇郭涛。你二人务必在月内控制过半禁军,若有差池,提头来见!”
“末将遵令!”
“刘甲吴乙,本君在殷都城外伏有三千精兵,不管你们用什么方法,一旦本君有令,你们一定要领兵进城。本君不妨提醒你们。殷都城守向来贪杯,你们可以在这一点上下功夫,横竖眼下遥辰孤身在外,那些空有其表地文士只会鼓噪而已,无人会想到本君的用心。”
“遵令!”
“邓坚王腾,从即日起,本君的兵符暂由你们各持一半,若有危急即可骑乘异禽前往调兵,一定要阻住各地大军!”
“得令!”
望着脸色凝肃的六名心腹,汤舜允重重点了点头:“今日本君和诸位相约,一旦事成,各位将全数位于朝堂之上,子孙代代可享封荫!”
“多谢主公!”六人言简意赅地叩谢道,脸上是掩不住地喜色。汤舜允含笑示意他们退下,直到众人身影全都消失在视野之外,他才深深叹了一口气,脸上突然又变得阴沉了下来。“好了,你们都出来吧!”
随着他的呼唤,六个身材颀长优美的黑影忽然出现在小院中,微微躬身行了一礼:“既然大人已经决定起事,那么可否告知确切时间,吾等也好回禀尊主做好准备!”
“事机不密则难以事成,这具体时间就是本君也不见得能够拿捏精准!”汤舜允傲然一笑,意味深长地打量着六个人,许久才摇了摇头,“贵上让你等跟随本君,不就是为了摸清具体情况么?你们不必担心,谋定而后动,本君不会失败的!”
馆清宫紫华苑,严修正目光炯炯地盯着面前的人,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堂堂商国之君,商侯汤秉赋竟然形同普通文士般到了此地,这和外界的描述实在相差太大了。好半晌,他才露出了一丝微笑,抬手请道:“君侯夜临此地,实在令我意外得紧,请上座!”
与那一日觐见时相比,商侯汤秉赋的脸上少了几分从容,额间地皱纹似乎也多了几条,敷衍地笑了笑便坐了下来。他也不兜圈子,客套了一句后便直截了当地说:“严大人,你乃中州重臣,自然应当知道我国如今的局势。信昌君汤舜允贵为寡人侄儿,却忘记了他身为臣子地职责,也不念寡人的多番恩宠,此次回殷都,其狼子野心暴露无遗!如今他身在殷都却有重兵护佑,分明是不将寡人放在眼里……”他说着便愤怒地一拍桌案,人也霍地站了起来。
严修心中好笑,面上却也装成一副激愤的模样,好说歹说将商侯再次安置在座位上,这才悠然笑道:“君侯乃一国之君,坐拥千里之地,信昌君一介臣子哪敢轻易挑衅?”他故意轻描淡写地贬低了汤舜允一通,又舒舒服服地绮在了靠背上,“陛下谕旨中虽然也有责君侯有失臣道,但毕竟大义名分还在君侯这一边,您过于忧心就不必了!”
“可是汤舜允分明就是要借这一次的机会谋夺大统!”汤秉赋哪里有心情听这些场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