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243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243章

小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加了防护能力,以前的头盔没有内衬,或者仅仅加上一层薄麻布,每年冬天,都会有执勤的军士的耳朵被冻坏,黑雕军移师凤州之后,头盔上就开始加上羊毛绒内衬,这以后就没有发生耳朵被冻坏之事。
  钦差闻言长舒了一口气,脸上露出讨好的笑容,道:“侯相,黑雕军真是名不虚传,下官实在佩服。”(注:在唐代,只有宰相才被称为“相公”,而不象后来用的那样普遍;中书省和门下省的官员相互之间称为“阁老”;刺史被尊称为“使君”;县令的尊称为“明府”;至于县丞等则被称为“少府”。而他们都被常称为“明公”。)
  侯大勇点点头,道:“走了五天,人疲马乏了,环县是个小县,冬季物资颇为匮乏,我们就不在环县补充粮草,歇息一晚后,明天一早出发,过了环县,下一站就是庆州,在庆州全军修整两天。”
  亲卫队五名侦骑突然快速的向大队奔来,一名侦骑手举着一面黄旗,黑雕军侦骑旗语,一面黄旗意味着前面有情况,但情况不严重,若举红色小旗,则意味着有紧急事态。
  侦骑来到侯大勇面前,在马上行了个军礼,道:“前面有两只人马,从旗帜来看,应该是环县驻军在追击盗匪。”
  侯大勇挥挥手,新任亲卫队副队长罗青松带着手下冲了出去,五十名骑手疏疏的排成一线,弓箭全部拿在手上。罗青松列队不久,树林另一侧隐隐传来马蹄声,声音越来越大,越来越急,不一会,灰色树林里冲出来二十多骑,后面一百多骑紧追不舍。
  来骑没有料到前面还有骑兵堵截,掉转马头就朝西侧跑,他身后二十多骑紧随其后,二十多骑动作齐整,显是配合已久。
  罗青松成为侯大勇亲卫以前,就是狮营伍长,担任两年心腹亲卫以后,罗青松被放出来担任了亲卫队的副指挥使,这两年没有独立领兵打仗,让罗青松心痒难忍,想到回到大梁以后,领兵作战的机会更少,罗青松不时叹息运气不佳,此时遇到一个难得机会,罗青松自是不肯放过,他见到来骑左传,带着亲卫们箭一般的向西侧插去。
  环县左侧是一块平缓之地,夏天则是绿油油的草地,冬季则光秃秃一片,颇为荒凉,沿着这块狭长的平地西行不过百里,就进入了清水河流域,同心城大战之际,庆州守将吴松枥就是沿着这条道路直奔同心城,解了节度使王言超之困。
  二十余骑速度甚快,罗青松所部已竭尽全力。虽没有被甩开,要追上却也极难,而环县的百余骑则被远远的甩在了后面。
  二十余骑纵横清水河,乌鞘领,早已练出了一身精绝的骑术,党项轻骑也莫之奈何,不料,在环城外,竟无法摆脱突然而至的黑甲骑兵,又跑了两里,二十余骑冲进了一个山谷,头领模样的络腮汉子大喊道:“加把劲,过了这个山谷就是青龙草地。”
  话音未落,山谷中突然鼓声大作,数百名步军手持步兵方盾,牢牢的堵住了山谷通道。


剑指秦川 第一百八十四章 庙堂之高(十二)
  山谷容的下十马同行,算得上很宽阔的通道了,几百名步军把宽阔的谷底堵的密不透风,前面是已排步兵用大方盾,大方盾后面是弓箭手,弓箭手已经拉弓上箭。
  一名步兵小校喊道:“放下武器,否则格杀勿论!”
  络腮胡须仰头笑道:“你骗三岁小孩吧,放下武器,只怕死的更快。”步军方形盾阵极为坚固,绝非二十骑所能攻破,络腮胡须一边长笑,一边掉转马头,向着身后的黑甲骑手扑去。
  步军小校深吸一口气,道:“放箭。”密集的雨箭在深谷中形成一道黑雨,直扑二十余骑。
 
  逃跑的骑手作战经验极为丰富,转身狂奔之时,身体尽量伏在马背上,左手套着骑兵用的小圆盾,放在后背阻挡铁箭,饶是如此,也有四五名骑手被射下马来。
  罗青松率领亲卫队堵在山谷入口,手中长弓早已拉开,亲卫队皆为神箭手,若两面夹击,二十余骑在劫难逃,罗青松正欲发箭之时,黑甲骑手身后飞奔过来一骑,他是侯大勇身边的传令兵,喊话时声如战鼓,因此被取名为雷公,真名反而没有几人知道。
  雷公大喊道:“塑方节度使有令,不得放箭。”雷公之声名不虚传,一句出口,山谷中四处回荡着巨大的喊声。
  步军小校听到这一声喊,又见到强盗被堵在山谷中,插翅难飞了,急忙命令道:“停止放箭。”
  络腮胡须虽身处困境,却甚为豪迈,“哈、哈”笑道:“原来是黑雕军,难怪追的这么紧。”
  雷公提马上前,道:“络腮胡子,下马,随我去见将军。”
  络腮胡须环顾左右,道:“今日被困,绝无幸理,大家下马去见节度使,或有一条生机。”络腮胡须极有威信,他发话之后,十余骑全部下马,数人过去把中箭落马的骑手放在马背上,跟着黑雕军,走出山谷。
  这二十余骑衣着甚杂,有几人穿着破旧铁制铠甲,有的穿着皮甲,还有几个身上罩着党项人的翻毛大皮袄,那几件铁制铠甲虽说破旧,却是清一色大周制式铠甲。
  侯大勇上下打量了一会络腮胡须,心中一动,道:“你是凤翔军?”
  王景军令极为严酷,违令者必斩,凤翔军战斗力也着实不弱,逃兵数量也居西北各节镇之冠,段无畏就是因为失了军粮,不敢回营,被迫逃入了山中当起了山大王,黑雕军在秦州一带至少收留了数百名凤翔逃军,因此,这些骑手身穿破旧的大周军制式铠甲,十有八九是凤翔军逃兵。
  络腮胡须正是从凤翔军逃出来的指挥使向山行,当日他擅自出寨迎敌,违了王景的军令,被王景绑至操场问斩。向山行作战勇猛。关心部属,甚得人心,其部下拼死把他救出了军营,逃出了军营之后,向山行也无处可去,就在乌鞘岭、陇山、谓水、清水河一带游荡。渐渐在乌鞘岭黑云峰聚集了数百名败落山中的各部军人,成为一股颇有势力的悍匪。
  山贼也并非一个理想的职业,经济、气候、地理、驻军、民风民俗等等都是制约强盗生存的重要原因。西北战事结束之后,党项牧民被赶处了清水河,陇右、固原、同心城先后落入大周军手中,军粮运输也大大减少,众多商家也从凤州迁到了灵州,商队线路由固原路线改为马岭水线路,因此,显德四年冬天来到之际。乌鞘岭黑云峰地日子过的也颇为艰难。他们不得不扩大活动范围,来到环县、庆州等地抢夺粮食、财物。
  环县驻军原本有一千人,同心城大战之时,被吴松枥走了五百人马,这五百人马再也没有回到环县,环县五百驻军就由指挥使孟中人带领。
  入冬以来,环县就不断受到一股来自乌鞘岭黑云峰山贼的骚扰,这些山贼人数不多,可是骑术精绝,孟中人数次带兵追击山贼,却被山贼轻易甩开,让心高气傲的孟中人气恼不已。为了剿灭这一伙山贼,孟中人布下了一个陷阱,他故意派出了一支运输队从庆州方向到环县,吸引山贼前来,孟中人把驻军中的一百骑兵安排在商队必经的小村里,二百步军则埋伏在山贼最爱走的山谷中。
  果然,乌鞘岭黑云峰的山贼落入圈套之中。
  络腮胡须向山行见侯大勇一语道破自己的来历,脸上闪出了一丝惊异之色,恭敬的道:“末将原是凤翔军指挥使向山行。”经过一年多鏖战,黑雕军之名早已威震西北,向山行见到大名鼎鼎的黑雕军主帅,不由自主的收敛了骄狂之气,神情、语气全部依足了部下之礼。
  侯大勇扭头看了亲卫队一眼,道:“李六,你过来。”
  李六是段无畏手下亲兵,因箭术高超,被选入了侯大勇的亲卫队。向山行官职不高,因作战勇武,在凤翔军颇有名气,李六跟随段无畏驻守粮库,就曾经多次见过向山行,李六行过军礼,低声说了一会,侯大勇点了点头,挥了挥手。
  李六翻身下马,来道向山行身边,拱了拱手道:“向指挥使,我是段将军手下亲卫李六,以前驻守在粮库,不知是否记得小人。”
  听到李六提起段将军,向山行愣了一会,“段将军,是段无畏吗?”
  “正是段无畏将军,他现在已经是黑雕军蛟营都指挥使了。”
  向山行和段无畏颇有交情,听闻段无畏已经当上了都指挥使了,成为大周朝将军,而自己则沦为了山贼,向山行手抚络腮胡须神情颇有些黯淡。
  侯大勇注意到了向山行的神情,道:“向山行,当山贼没有出路,我劝你及时回头,莫要害己又害人,此时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你就到亲卫队给我当一名亲卫。”
  向山行一阵狂喜,他跪倒在侯大勇的马前,道:“向山行愿意追随节度使马前,赴汤蹈火,万死不辞。”向山行抬起头又道:“我手下兄弟皆是失落在山中的军士,望节度使一并收留。”
  “你手下一共有多少人马?”
  “这次跟我道环县皆为骑军,另外乌鞘岭黑云峰上还有二百多名步军,这些人大多是凤翔军,还有一些逃入山中的西蜀军士,我们当山贼都是迫不得已。”
  “这二十多名骑军全部编入我的亲卫队,黑云峰上的步军就到灵州去投黑雕军。”侯大勇对身后的传令兵雷公道:“把环县军统领叫过来。”
  孟中人身穿玄色铠甲。骑着一匹毛发乌黑的高头大马,探头探脑的望着名震西北的节度使侯大勇。一匹快马从黑雕军中闪出,一名身材高大魁梧的军士来到军前,沉声喊道:“环县统领,侯相召见。”孟中人只觉耳中一阵震响,暗自咂舌:这传令兵真是声如宏钟。
  孟中人随即愣了愣,心道:“侯相,侯大勇已成为当朝宰臣?”
  孟中人急忙上前行过大礼,并把如何设计捉拿这一伙马贼向侯大勇做了简要禀报。孟中人和向山行交手多次,互有损伤。孟中人禀报之时,向山行鼓着眼睛瞪着孟中人,孟中人也偷眼瞪着向山行。
  侯大勇对于环县驻军颇有好感,“孟指挥使,看你指挥作战还很有一套,你参加过什么战斗?”
  环县驻军属于庆州军的一部分,像这种留守部队均是各军战斗力相对较差的部队,在靖远、西会州等地,留守人马皆为团结兵。环县骑步军作战颇有章法,骑兵虽然远不如黑雕军和向山行的人马。却也进退统一,并未在追逐中混乱,而步军做为伏兵守在山谷中,等着向山行自投罗网,整个行动显然是经过精心策划。一支守城部队能做到这一点,实在是不容易。
  孟中人是大将军孟汉卿的侄子,也是原庆州军的一员猛将,孟汉卿获罪之后,他由副都指挥降为指挥使,率领一群老弱驻守环县,这一守就是四年,职位一直没有得到提升。
  孟汉卿在庆州任防御使之时,庆州虽不时节镇,但是庆州军之强悍。延州军、凤州军、凤翔军均不敢小视。孟汉卿获罪置死后,庆州军树到猢狲散,精兵强将不是被其它节镇调走,就是被获罪贬官,韩伦当上庆州防御使以后,每天声色犬马。不理军务,孟汉卿之死和韩伦之患,让强悍一时的庆州军成为一盘散沙。庆州骑军的现状反倒便宜了侯大勇,他在任西北面行都招讨使之时,以庆州骑军为主,成立了西北独立军,战事完毕后,庆州防御使韩伦还在洛阳养病,趁着庆州军群龙无首之际,侯大勇打通枢密院的关节,把庆州骑军留在了黑雕军中,成为黑雕军一部。
  庆州军被黑雕军收编之后,骑兵统领杨天畔出任投石营的主官,已是黑雕军都指挥使职务了,杨天畔当年是孟中人的副手,孟中人听到此消息,难受的一天没有吃饭。
孟中人听说侯大勇素来爱惜人才,借这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毛遂自荐道:“末将投军七年,从广顺初年起,就和回鹘军、党项军作战,大小战数不清了。”
  侯大勇点了点头:“很好,很好。”又道:“庆州防御使现在是吴松枥将军吧?”
  孟中人见侯大勇对自己并没有兴趣,心中略有些失望,道:“吏部的任命十一月到达庆州。”说完之后,有些羡慕的瞪了一眼因祸得福的向山行。
  吴松枥在同心之战中救援王彦超,立了大功,战事结束以后,侯大勇和王彦超分别为吴松枥请功,陛下对吴松枥的战功也高度认可,若不是吴松枥驰援,王彦超部极有可能全军覆没,和小小党项房当族打仗,若阵亡两名节度使,实在是丢大周朝的面子,因此,吴松枥实乃挽救了大周朝的颜面。
  侯大勇想起了被自己收拾的服服帖帖的韩伦,脸上浮起了一丝笑意,问道:“韩伦到哪里去了?”
  韩伦被侯大勇逼走,对庆州军来说是一件喜事。孟中人笑道:“听说在洛阳养老。”
  侯大勇笑容一显即逝,指着向山行道:“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