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继阁小说网 > 历史电子书 > 黄沙百战穿金甲 >

第144章

黄沙百战穿金甲-第144章

小说: 黄沙百战穿金甲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郭炯是八月八日才进入的泾州城,对庆州军没有多少接触,只是知道庆州军军纪不是太好,他问道:“西北联军以永兴军为前军,黑雕军为中军。颁州军为后军,这一支庆州骑兵好象还没有具体安排,不知在西北联军中属于那一个战斗序列,直接听谁指挥,听不听从韩伦的命令?”
  “庆州骑兵作为一支独立部队来使用,名字我已经想好了,就叫做西北联军独立军,你任独立军都指挥使。王天畔任副都指挥使,独立军跟随黑雕军一起行军,直接听从石虎将军地指挥,至于韩伦,他的命令可由石将军转达。”
  郭炯明白了侯大勇的用意。庆州马军跟随黑雕军行动,听从石虎指挥,彻底架空了韩伦。他又低头看了一眼纸条,道:“庆州骑军的弩箭不多,只有四百多张,明天就要出发,根本没有时间从凤州的铁器营中调配,我准备重新调整独立军的建制,独立军有四个营。我就把弩箭集中起来,组建一个弩营。”郭炯投军后,就紧跟着侯大勇,全盘接受地是侯大勇的战略战术,对远程武器有着特殊的爱好。他见庆州骑军的弩箭不多,而且分散在各营,就想重新调整武器配制。
  侯大勇一挥手,道:“独立军由你全权负责,具体的事情就不用请示我了,看着办就行了,只是有两个要求,一是要把部队控制好,不能乱,二是要尽快形成战斗力,党项人的战斗力着实不弱,不能掉以轻心。”
  “我想调一队亲卫和三个人到独立军,段无畏将军、铁川源和刘世绪两名校尉。”
  “没有问题,有需要尽管开口。”
  “就要这些就足够了,黑雕花军在义州折损颇大,山宗元、王江、陈仁义又要留守凤州,黑雕军人手也紧得很。”
  两人正说话间,亲卫来报:“殿前司步军指挥使白霜武求见。”
  白霜武仍然穿着殿前司的军服,军服上罩着青纱白花,白霜武进了书房后,径直来到侯大勇面前,双膝着地缓缓下拜,手掌着地,额头贴在手掌上,连拜三次后,才直起上身,手随着齐眉,起身后,再把双手放下,这是非常正式的跪拜礼。侯大勇军职远远比白霜武高,坦然地接受了白霜武地大礼。
  白霜武起身后,恭敬地道:“家父得报大仇,全凭黑雕军仗义出手,下官粉身碎骨,难报节度使大恩。”
  侯大勇叹道:“白节度使是大周一代名将,当年在高平,在下曾有幸跟随着白节度使一起杀敌,如令也常常回想起白节度使在战场上的英姿,只可惜,白节度使竟在黑熊山为党项人所害。”
  白家先祖是沙陀族人,沙陀人都是天生的军人,吃苦耐劳,富有牺牲精神,在大唐中晚期动荡不安的岁月里,沙陀军曾威震天下。白重赞极具先祖遗风,崇尚武力,并以军法治家,白家子弟从小就在军营里厮混,军营里的队形、阵法等事无一不通,因而,白霜勇、白霜武两兄弟从军以来,很快就在大周军中崭露头角,白霜勇已是独挡一面地人物,白霜武也成为殿前司有名的勇将。
  侯大勇讲话的时候,白霜武双脚稍稍分开,就如木桩一样,一丝不“孙玷立着。侯大勇儿u蒋武军姿挺拔,极有军人气质,暗赞:”不愧为陛上亲兵,十女真是出类拔萃。”侯大勇手指着郭炯介绍道:“这位是黑雕军马军都指挥使郭炯。”白霜武和郭炯对视一眼,白霜武拱手行礼道:“参见郭将军。”郭炯连忙站起身,拱手回礼道:“幸会幸会。”
  侯大勇知道白霜武这么晚来拜访,颔首道:“白指挥使不必拘礼,坐着说话吧。”
  白霜武没有坐下,神色一暗,道:“我是来投奔节度使地。”
  “白指挥使是殿前司勇将,前程远大,为何要投到我的帐下?”
  “黑雕军威名远扬,下官心仪已久,巴公原大战之时,下官亲眼见到黑雕军箭射北汉第一勇将张元徽。重振了大周军士气,所以想追随节度使,北上迎击党项人。”白霜武说到这,顿了顿,“还有一个原因,我今天动手狠揍了韩伦。他的儿子韩令坤将军是殿前司都指挥使,正是我的直接上司,俗语说:不怕官,就怕管,虽说韩将军为人很是不错,但是,我毕竟打了韩将军的父亲,只怕回到殿前司以后。我的日子不会好过。”
  “你打弗伦的时候,知不知道他地儿子是弗将军?”
  白霜武微微一笑,道:“我进城的时候,郭苍校尉就给我说了韩伦的身份,但是。不管是谁,都不应该在父亲刚刚战死的时候占了宅子,若害怕权贵而不敢出手。祖宗会耻笑我的。”
  侯大勇赞道:“是条好汉子,你就到黑雕军军中来,殿前司那边你不用管了,由我来应付,我任命你为黑雕军步军副都指挥,给黑雕军步军都指挥使胡立当副手,明天就跟着部队北上。相关手续自有人帮你办理。”黑雕军副都指挥使是段无畏,段无畏被郭炯调到了西北独立军,也就是原来地庆州马军,白霜武正好可以接替段无畏地位置。
  白霜武没有想到侯大勇如此爽快就答应了自己的的请求,而且自己还升了官。按大周军制,军队的基本建制单位为营,每营约五百人,四营或五营为一军,冠以地域名称,军的指挥官叫都指挥使,营的指挥官叫做指挥使,侯大勇一句话,白霜武就由步军指挥使升为了步军副都指挥使。
  侯大勇勉励了白霜武几句后,白霜武就告辞离开衙门后院。郭炯看着白霜武笔直的背景道:“黑雕军又收得一员勇将。”侯大勇看了一眼白霜武,又看了郭炯一眼,突然道:“郭郎今年有二十七岁了吧。”郭炯不明白侯大勇为什么突然会问起年龄,道:“沧州从军之时二十三岁多了,现在已满了二十七岁了。”
  “你在沧州投军之时,伯父并不愿意,是你再三坚持伯父才最终同意,郭伯父后来给我说了原因,当时你的妻子不幸因病过逝了,你在家里难免睹物思人,所以才想到投军。”侯大勇早就知道郭炯地伤心事,今天是第一次说出来。
  郭炯默默地点了点头,郭炯在十八岁成亲,他和妻子感情极好,他的妻子体弱多病,婚后一直无子,妻子病逝后,郭炯无心续弦,黑雕军招兵卖马之时,他一方面想出去闯荡一番,另一方面,也想借机把自己从阴影中解脱出来。
  侯大勇用诚恳的语气道:“三年来,郭郎在黑雕军中屡立大功,郭家世代为文臣,现在出了个杰出的将军,郭郎也为郭家列祖列宗增了光。不过,我心中一直挂着一件事情,郭伯父只有你一个儿子,中国有句古话,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战场上任何事情都有可能发生,我作为你的兄长,想劝你一句,过去地事情就让他过去吧,忘记过去,才能迎来崭新的生活。”
  郭炯颇有些感激地看了侯大勇一眼,道:“这么多年了,我已经放得下了,只是身在军中,那有心思去考虑这些事情,父亲几次带信说要给我订亲,都被我推脱了。”
  侯大勇没有继续深入探讨这个话题,话锋一转,道:“白家世代为将,个个了得,在泾州军里还有一人名叫白霜华,是泾州军步军副指挥使,他参加了奔袭固原之战,我把他调到西北独立军来,做你的副手。”
  白霜华在泾州军中管理内务,很少露面,郭炯道:“我见过泾州军节度副使吉青阳和步军副指挥使刘北山,这个白霜华只是闻其名,没有见过面,他是白家地旁系弟子吧。”
  侯大勇神秘地笑道:“我的命令已经发出去了,明天他就到西北独立军来报到,到时你自然就知道了。”侯大勇神秘的笑容反倒把郭炯弄得颇为疑惑,他没有多问,拱手道:“我告辞了,节度使也早点休息,明天就要开始长途行军了。”侯大勇站起身,做了几个扩胸运动,道:“大家都是劳碌命,在泾州城的前两天。手中无兵之时,无所事事也真是让人难受,行军对于黑雕军来说,不是难事。”
  侯大勇把白霜华安排到西北独立军,其实是另一深意,郭炯丧妻后刃下。他又没有子嗣,这成了其父郭行简的心病,在黑雕军离”,匕川之时,郭行简也对此表示了深深的担忧,黑雕军离开沧州,一晃就是三年,黑雕军打了三年恶仗,郭炯的婚事也就耽误了下来。那日侯大勇看到女扮男装地白霜华之后,不禁想起了打光棍的郭炯,军情营很快就把白霜华的情况摸得一清二楚,侯大勇打心眼里觉得这两人门当户对、郎才女貌,真是一对天造地设地良缘。于是,侯大勇利用职权之便,竭尽全力为两人创造机会。至于能不能成就一桩姻缘,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
  侯大勇看着郭炯地背影,自嘲道:“黑雕军光棍汉子还真是不少,再这样下去,我就要变成皮条客了。”话音未落,就看见郭炯转身回来,身后还跟着一人。却是已经做了刺史的梁守恒。
  侯大勇大喜,道:“梁明府总算到了。”梁守恒在郑州的时候,是郑州府录事参军事,被侯大勇开后门调到了凤州后,任凤州刺史一职。刺史被尊称为明府,因此,侯大勇称呼梁守恒为梁明府。
  粱守恒满身风尘,浑身是汗水,他拱手道:“从凤州过来,走了七天,下官是第一次急行军,可把我累坏了,幸好及时到了泾州,总算没有误事。”
  侯大勇走到门口,对着书房门外约三四米的一名值勤地亲卫道:“把黄老六叫过来。”一会,睡眼瞪脏的黄老六就跑了过来。侯大勇道:“快把炖的牛肉汤拿一碗过来,再弄几样清爽的小菜,有没有现成的粥,也盛一碗过来,梁明府肯定饿坏了。”
  黄老六不断点头道:“牛肉汤、粥都有,时鲜小菜也理好了,梁明府稍等片刻,很快就弄好。”
  郭炯笑骂道:“黄老六,刚才你不是说没有牛肉汤,怎么现在又有了。”
  黄老六摸着脑袋,嘻嘻笑道:“只留了一小罐,符娘子的命令,我可不敢违背。”
  侯大勇对郭炯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从泾州北上灵州,距离遥远,后勤跟不上,这仗根本没有办法打,梁明府现在是西北联军的督粮官,坐镇泾州,为西北联军协调辎重粮草。”
  梁守恒喝了几口茶水,清香的茶水入口,精神为之一爽,他道:“节度使用沸水冲茶,比放了盐和各种香料地茶汤味道要好得多,喝此茶才能品味山水之灵气。”
  唐时喝茶很有讲究,有“清平茶”、“贵妃茶”、“文士茶”、“禅茶”和“民俗茶”等很多种类,清平茶程序繁多,分为备器、鉴赏茶饼、炙茶、碾茶、筛茶、候汤、投盐、舀汤、置茶兑汤、分茶、敬茶、闻茶、观色、品茶、谢茶等十六个步骤,传说李白喝了清平茶,诗性大发,挥毫写下了千古名篇《清平调三首》;而佛门禅茶是佛教中的一种茶道,是禅师茶艺、佛门品茗的高雅艺术,分为礼佛、净手、焚香、备器、放盐、置料、投茶、煮茶、分茶、敬茶、闻茶、吃茶、谢茶等程序。从清平茶和佛门禅茶可以看出,这时茶汤是要放盐的。另外还有所谓“吃茶”,就是将茶与葱、姜、枣、橘皮、茱黄、薄荷等熬成粥吃,这些吃茶方法在唐代非常流行。侯大勇来到古代后,喝过一次清平茶,咸咸的茶水让他差点吐了出来,他坚持用烧开地井水冲绿茶,味虽淡,却经得起细品,梁守恒在郑州之时,跟着侯大勇学会了简单的冲茶之法,学会之后,便一日不能离开这一杯清茶。
  粱守恒有些担忧地道:“我心里还是颇为担忧粮草辎重,西北联军是由好几支部队组成,后勤也颇为复杂,有朝廷拨发的粮草、甲胄,也有各节镇自已地粮草,组成西北联军之后,各节镇势必不愿意再为联军出粮草、辎重,只能全部依靠朝廷,朝廷在河中府和京兆府各设有一个大型粮库,不过,河中府和京兆府距离泾州都有六七天到十天的路程,更别说到灵州,只能是一段一段设粮库。从泾州到庆州以及通远军,都要设有粮库,才能保证大军供应。”
  黄老六手脚麻利地把几样晚餐准备好,亲卫端着粥和小菜,他则端着他的拿手好汤——给侯大勇留下的炖牛肉汤。
  粱守恒本来还想斯斯文文地吃饭,一来是长途行军太饿了。二来是几样菜式都特别可口,几口下去,他也顾不得装斯文了,开始大口大口的吃饭。
  侯大勇饶有兴趣地看着梁守恒吃饭,感叹道:“古人说得好,人是铁,饭是钢(在文献中,百炼钢一词最早也见于东汉晚期。此时已有钢的称呼),两碗吃了硬绑绑,两碗不吃饿得慌。”听到侯大勇如此说,粱守恒才意识到自己吃相实在有些不雅,此时他肚子已有东西垫底。没有刚才那么饿,于是他坐直了身体,开始细嚼慢咽起来。
  “打仗其实是打后勤。西北联军北上,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